视障者音乐制作交流基地

标题: Samplitude v7.2 详解(红月亮之音乐沙龙课件)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5
标题: Samplitude v7.2 详解(红月亮之音乐沙龙课件)
本文转载于网络,出处不详,晓波在此感谢原作者的友情分享!结合前后文,我估计作者是一位半盲的读屏用户。虽然文章中用到的sam软件是7.2的版本,但是这篇系列文章对盲人朋友认识音乐工作站软件很有帮助。关于samplitude7.2汉化破解版软件,百度一大把,这里就劳驾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找了哈,或者到琴韵晓波的9盘去下载。下面正式开始转载。
  Samplitude是当今最伟大的一个多轨音频软件,为德国SEK'D公司的得意产品(现已经被Magix公司收购)。它的功能非常全面:一、具有数字影像、模拟视频录制编辑功能;二、5.1环绕声制作功能;三、无限音轨、无限Aux Bus、无限Submix Bus;四、支持各种格式的音频文件,能够任意切割、剪辑音频;五、自带有频率均衡、动态效果器、混响效果器、降噪、变调等多种音频效果器;六、能回放和编辑MIDI;七、自带烧录音乐CD功能。它还不同於传统的Cool edit Pro,因为它采用非破坏的处理方式,对文件的各种处理不会一次性迭加到来源文件上而无法恢复。
  这个软件的安装非常简单。打开压缩包,里面有英文版主程序(setup),汉化程序(HB_samplitude722pro@ttdown.com)和注册机(SAM7-KEYGEN)。大家先安装主程序,然后为汉化包,最后进行注册。主程序的安装不用多说,只要一路点击“next”就可以了。不过,它的安装界面非常不友好,盲人朋友们无法自行安装,只能先让明眼朋友们帮忙了。汉化程序,盲人朋友们安装起来很顺利,也不多说。下面,我们有必要详述一下这个软件的注册方法。在首次运行Samplitude的时候,系统会弹出“软件激活”对话框,也就是需要大家进行注册。这时,运行注册机,将上面显示的一串代码填入软件序列号的编辑框,确定后,软件的激活对话框中会出现一串代码,将其复制,然后粘贴在注册机的编辑框,用小键盘4切换到“generate”按钮按小键盘回车键,注册机会生成激活码,将激活码复制粘贴在软件激活对话框的另一个输入框,确定即可完成软件注册。注意:如果朋友们第一次没有完成注册,可在下一次注册时按激活对话框中的“更改”按钮重新填入注册码。
  软件注册完成后,我将以录制一个波形为例,向大家介绍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5
录制波形
  在这之前,我已经将这个软件的快捷方式发送到了桌面。我们现在从桌面上找到这个软件。打开后,会出现一个启动向导,这里面有我们常用的一些任务。我们按tab键找到录制音频文件按钮,按空格键,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录音参数。继续按tab键,会找到一个录音复选框,将其选中,就开始录音了。在录音期间,大家可按录音暂停按钮暂停录音,也可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录音。停止录音后,系统会弹出一个录音完成的对话框,问你是否保存,点是就又回到了录音对话框。再点关闭,或者直接按esc,就回到了软件的主界面。按空格键,即可听到刚才所录制的录音。如果听着满意,可直接按s,或者在文件菜单里找到保存项目,将刚才录制下来的文件保存即可。如果你需要将音频保存到其它位置,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下的输出音频菜单,将这个音频文件以任何格式输出到你需要存放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软件会直接将所录制的音频文件存放在自己的安装目录下,并且还会在下一次录音的时候继续在原有文件上追加。不过,这在某种情况下是个优点:首先,它录音的时候自动将文件保存在电脑硬盘而不是虚拟内存,可大大减少电脑的负荷;另外,如果你希望录制一个很大的音频,却无法一次性录完,就可以在下一次录音的时候继续录了。这也是它不同于cool 的地方。如果大家采用输出音频的方式已经将所录制好的音频保存到了其它位置而不需要再保留这个音频的样本,可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删除波形项目,将“c”中的音频文件删除即可。大家也可以直接到此文件夹中查看所录制的音频文件。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7
多轨录音
  各位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为大家详细讲述了如何在Samplitude中录制音频,那么大家一定会说:录制音频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这个软件最突出的功能是强大的多轨录音。那么,如何进行多轨操作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一软件轻松的多轨录音。
  首先,我们打开Samplitude软件,从启动向导中找到“新建多轨项目”按钮进入,与录制音频一样,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我们也可通过“文件”菜单项下的“新建虚拟项目”来打开此对话框。大家可以在这里面设定一些参数,如:多轨音频工作表的名称,保存路径,音轨数,文件采样率,项目默认时间等等。下面,我将对这里面的设置予以部分讲解。
  名称:用户可在这里为这个多轨音频工作表命名。
  路径:这个多轨音频工作表所要保存在电脑中的位置。
  音轨数:设置多轨音频工作表中的音轨数量。系统所允许的最大音轨数量取决于Samplitude软件的版本,对于我们目前所用的版本来说,最大音轨数是没有限制的。
  采样率:设置多轨音频工作表中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
  自动交叉淡化模式:声音录好后会立即被锁定在当前位置。这个功能可以防止不小心将音轨中的素材移动位置,这对于多轨音频工作表来说极为有用。
  VIP自动保存模式:选中该选项后,将打开音频工作表自动保存模式。
  另外,我在这里还需要说一下有关Samplitude软件对于不同类型波形文件的注意事项:这一软件不会自己区分左声道以及立体声的音频文件。所有类型的音频文件(如:单声道、左声道和右声道、立体声)都可以在一个多轨音频工作表中被使用到。如果你想将纯左声道和右声道的音频文件以立体声的方式播放出来,只要自己设置一下两个声道的声像位置即可。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之后,按“确定”按钮,一个多轨的音频工作表便显示在我们面前。假如我们创建了一个四轨的音频工作表文件,通常情况下,第一轨的录音待命状态是打开的,因此,大家可以直接按下键盘上的“r”键弹出录音对话框。如果大家非常仔细,会听到“1音轨激活”的提示,说明现在所录制的事第一音轨。这里面,同样有一些录音参数等待大家设定,方法与录制音频文件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大家可以选中“监听”复选框,打开软件的监听功能。此时类似发光二极管的电平表将会随着我们声卡的输入信号而产生变化。明眼朋友们可通过电平表的指示,对输入信号的电平进行调整,使得峰值信号不要达到0Db。需要说明的是,输入信号的电平值可以通过外部设备的音量钮或调音台来进行调整。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就可以按下“录音”按钮开始录音了。该音轨的录音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这时将会有一个窗口弹出,询问你是否完成录音,我们只要按下“是”按钮就行了。于是这个对话框将会关闭,而音轨也将会作为一个素材出现在整个多轨音频工作表文件中。按下“关闭”按钮关闭录音参数窗口,这样,我们就使用Samplitude完成了第一轨的录音!再按下CTRL+S键,可以对这个多轨音频工作表文件进行保存。
  如果大家想继续录制第二轨,则首先按下alt+r键,将第一音轨的录音待命状态取消,然后按下光标键激活第二音轨。再按alt+r键激活第二音轨的录音待命状态,然后如上面的步骤,按“r”键打开录音参数对话框,调节好各项参数后按录音按钮进行录音。这时,如果你希望在录制音轨2的时候能够听到音轨1中的声音,只要选中“录音时播放”这个复选框,音轨1的声音便可随之响起。录音完毕,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保存即可。后面的两个音轨,也是一样录法。
  那么,有些朋友会问:我要录制一首歌曲,怎样将伴奏音乐导入Samplitude呢?下面,我们就以录制一首歌曲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将歌曲伴奏插入音轨。
  如前所述,创建好一个多轨工程之后,在通常情况下,第一音轨的录音待命状态是打开的。因此,为方便起见,我们将伴奏音乐插入第二音轨。按下光标键激活第二音轨,然后从“文件”菜单项中找到“载入音频文件”将其打开,再找到我们需要的伴奏曲将它载入,就成功地在第二音轨上插入了一个伴奏音乐。这时,按上光标键重新激活第一音轨,再按“r”键弹出录音参数对话框,大家便可重复上面的操作,录制我们优美的歌声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调节录音参数对话框中将“录音时播放”这个复选框选中,否则,在录音的时候将听不到伴奏音乐。
  好,讲到这里,大家是否可以完成多轨录音了呢?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8
文件菜单
文件菜单中包含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新建、打开、载入、保存音频项目和波形文件等。下面,我们就将这些菜单命令做一详细的解释。
  新建虚拟项目:创建一个新的多轨音频工作表。这一菜单命令,在上一讲已作过详细的讲解,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打开项目:这个功能用来在Samplitude软件中打开各种格式的文件,下面我们首先来介绍各种文件格式。
  虚拟项目:Samplitude软件中的多轨音频工作表,它要使用声音波形文件。当载入一个音频工作表时,所有与之相关联的声音波形文件(RAM和HDP音频文件)都将被打开,并且以最小化的形式处于窗口的最下面,以免搞得窗口中过于凌乱,用户可以看到它们的图标。一旦音频工作表被载入到Samplitude软件中,则音频工作表窗口就会显示出来。此命令的快捷键为:o。
  midi文件:此项命令可打开mid等格式的文件。快捷键为:shift+m。
  RAM音频(RAP):内存音频文件。内存音频文件是Samplitude软件所独有的音频数据格式。这些文件将被载入到你的计算机的内存中,其中还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图形显示及标记点信息等。快捷键为:l。
  HD音频(HDP):HD音频文件。HD音频文件中保存有音频数据,这些数据以及与之相关连的图形信息、标记点信息等都将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读取。这种音频数据文件使用的是WAV格式。快捷键为:shift+l。
  素材(OBJ):音频素材文件。包括音频数据的播放指令、时间位置和附加参数等。所有的波形文件在音频工作表(VIP)中都体现为音频素材。
  编辑列表EDL:片段视频系统(Division Vldeo Systems)中的文本格式的清单列表。一个音频工作表的建立与这样的清单列表有
些相似。清单列表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括有所用到的WAV文件的信息,另外还有段的音量、声像等信息。这个功能使得Samplitude软件中VIP文件与D-Vision视频编辑系统相兼容,用户可以在Samplitude软件中进行音频编辑。
  布局(*.SAM):以前保存过的任务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载入。这样,所有的素材和与之相关联的窗口都会恢复到原先保存任务文件时的状态。
  载入音频文件:使用这项命令,可将各种音频格式以wav的格式载入到samplitude中。wav是Windows标准音频格式。当用户打开一个WAV文件时,Samplitude软件将自动创建一个与之相关的HD波形文件。HD波形文件中包含有一些关于音频文件的附加信息,例如标记点的位置等。一旦WAV文件被Samplitude软件打开,该文件就会以HDP的形式出现。快捷键:w。
  载入 CD 音轨:利用这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全数字化的方式从大多数的CD-ROM驱动器中读取CD唱片中的音频数据,由于采用的是全数字的方式,因此声音质量不会有损失。
  在Samplitude软件中,HDP波形是以WAV文件格式进行保存的,因此用户可以使用其他的波形编辑软件对其进行编辑,而不需要进行任何转换。
  操作步骤:1.选中本命令,点击“CD设备选项”按钮,这时SCSI CD-ROM 设备列表被打开,如果你的计算机中有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CD-ROM驱动器,那么,请在驱动器列表中选择你所要使用的驱动器型号。2.在“CD乐曲列表”中选择一个或是多个乐曲。3.按下“复制选择的音轨”按钮,对选中的乐曲进行复制。4.为新的波形文件命名,然后按下“确定”按钮。5.于是,音乐CD中的音频数据就以波形文件的形式保存到你的硬盘中了。6.关闭CD乐曲列表窗和CD-ROM驱动器列表窗,这时在你的音频工作表中会有一个或是多个新的音频素材,其中包括我们刚刚从音乐CD上面抓下来的声音。
  此窗口中一些按钮的解释:
  CD设备选项:按下这个按钮将会亲开CD-ROM驱动器设置对话框“SCSI光驱设置”,用户可以在该对话框中对驱动器的复制模式以及SCSI Ids等参数进行设定。
  复位:将参数恢复成标准驱动器的设置值。
  添加设备:向驱动器列表中添加一个新驱动器条目,以便编辑其设置值。
  删除:从当前的驱动器列表中删除选定的驱动器条目。
  载入设置:从一个crg文件中载入驱动器列表和所有参数设置数据。
  保存设置:将当前的驱动器列表和所有的参数设置数据都保存到一个cfg文件中。
  复制选择的音轨:按下这个按钮,则开始进行音频数据的复制工作,用户所选中的所有音轨都将被复制到一个声音波形文件中。而在当前的VIP音频工作表中,则为每一个音轨分别建立一个新的音频素材。
  选择所有音轨:选中音乐CD中所有的乐曲。用户也可以选择多个乐曲,其方法是:用Shift+光标键进行选择,明眼朋友们也可在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左键点击想要的乐曲来进行选择。
  保存项目:这个命令用来保存当前的工作表,文件名字就是显示在工作窗口中的名字。如果用户在以前没有为工作表指定名字,则Samplitude软件就会提示用户输入一个。键盘快捷键:ctrl+s。
  另存项目为:用户可以给想要进行保存的工作表起一个新的名称,并且保存在其他的目录中。在这种情况下,RAM音频文件和音频工作表将以新名字被保存下来。这时,原来的文件将不会有任何变化。HD音频文件则在硬盘上被改变名称。Samplitude软件会出于为你节省硬盘空间的目的,不在硬盘上保留一份文件的副本。键盘快捷键:Shift+s。
  保存完整VIP项目到:这个功能将会把VIP音频工作表中所有要用到的音频文件(HDPs,RAPs)全部保存到一个指定目录中去。使用这个功能,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将一个完整的音频工作表备份到专用的备份硬盘上。
  存为 EDL:这个功能将当前的音频工作表以EDL文本格式清单列表的形式进行保存。这各清单列表是一种文本格式的文件,其中包括了音频工作表中所使用到的WAV文件信息、各个素材之间的连接信息、音量信息、声像信息等。这个功能使得Samplitude软件的VIP音频工作表可以与D-Vision视频编辑系统相兼容,并且允许用户在Samplitude软件中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编辑。
  存为示例: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使用Samplitude软件来转换各种格式的音频数据。当然,是Samplitude软件所支持的音频文件格式。这个功能可以说是非常有用的,例如,你可以将一个RAM音频文件转换为一个HD音频文件或是一个左声道/右声道音频文件(这是一种关联了两个单声道音频素材的音频文件格式)。另外,用户还可以在单声道和立体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保存素材:将素材存贮为另外一个文件。这个命令允许用户对一个单个的音频素材进行保存,当你希望在多个音频工作表之间相互传递声音数据时,这个功能将非常有用。同时,如果你想把音频工作表中的一个指定部分保存起来,也可以使用这个功能。它还有一项功用就是用来创建一个声音效果库。素材文件缺省的扩展名为obj。当你想要保存音频素材时,只要选中该素材,然后选择“文件”菜单项下的“保存素材”即可。
  保存布局:保存一个音频工作表在软件中的全部设置。
  重命名项目:本命令用来让用户改变一个音频文件的名字,而不是将该文件以其他的名称再在硬盘上保存一遍。对于RAM波形来说,只有内部名称发生了变化(没有被保存)。但是对于HD文件来说,则所有相关文件的名称都将立即发生变化。RAM音频文件在改名后还需要进行保存操作。
  删除波形项目:使用这个功能,HD音频文件将会从硬盘上被删除,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否则所有相关的文件都将丢失。如果你想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器来删除一个HD音频文件,则还需要同时将与HKP相关连的图象文件一同删除。
  导入音频:Samplitude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将Wave文件、AIFF文件或是MPEG文件等输入到Samplitude音频工作表中的功能。MPEG文件则需要符合Layer 2格式。用户需要指定文件转换成的类型,即是RAM音频文件还是HD音频文件等。快捷键为:Ctrl+I。
  下面,我们有必要讲述一下打开文件与导入音频数据之间的区别。通过“打开项目”菜单项下的“HD音频”命令,可以打开一个已有的WAV文件,并且将该文件视为一个HDP音频文件来进行编辑操作。此时Samplitude软件将会自动建立一个HDP文件,并且在源文件目录中创建与之相关的图形文件。而当我们使用“导入音频数据”功能并选择WAV文件时,该声音文件将会整个被复制一遍。因此,这需要额外的硬盘空间,并且在处理上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当你打算将一个WAV文件作为一个RAM音频文件来使用时,可以采用“导入音频数据-WAVE”打开方式。
  输出音频:通过Samplitude软件中所提供的“导出音频数据”命令,用户可以将HD音频文件或是RAM音频文件导出为WAV、MPEG或是其他形式的文件。请切记,此时你的音频文件量化精度只能是8-bit或是16-bit两种形式。你可以输出单声道文件也可以输出立体声形式的文件。当你以MPEG文件格式进行导出时,Samplitude软件将采用1:10的压缩率,这是MPEG1Layer 2的标准,其音质接近CD音质,而其高压缩比为数据保存与传送带来了方便。要想得到更大的压缩率以及实时的编码/解码处理,你可以考虑使用Qdesigns lmedia Audio软件(完全版)。
  有关输出音频要注意的问题:HD音频数据可以以WAV文件的形式直接被载入到其他的音频处理软件中。通常来讲,只有当你需要复制一个音频文件时,才需要使用到导出音频数据命令。请切记一点,这样做将需要额外的硬盘空间,并且还需要额外的处理时间。
  录音:通过这个菜单命令,可以打开录音窗口。所有有关录音方面的设置都可以在这个窗口中完成。关于这个窗口中的各项设置,我们已在第一讲终予以讲述,在这里同样不予赘述。当然,这个窗口只能进行单轨的波形录音,而不能用于多轨录音,且在打开了一个波形文件后,在“文件”菜单项中将无法找到这一菜单。其键盘快捷键为:r(再次按下键盘上的r键则开始录音)。
  使用多个声卡进行录音:即我们常说的多轨录音。这一功能,是用来让用户使用多个声卡进行录音。在录音开始之前,你需要为每一个音轨设置好正确的波形输入设备。这项工作可以通过“音轨”菜单项下的“音轨信息”对话框来完成。然后,使用上下光标键选择要进行录音操作的音轨。在录音参数对话框中为所有的音轨设置好各个参数的值(例如路径、采样频率等),然后不要按录音按钮,只要使用“关闭”按钮将其关闭即可。
  使用多个声卡进行录音时的参数设置工作不在录音窗口中进行,而是在VIP音频工作表中每一个音轨的音轨属性中进行设置。有的参数设置是可以被指定到每一个音轨的(即音轨录音选项),而另外一些设置则是针对整个录音来进行的(即全局录音选项)。每一种参数的具体解释,我们在第二讲中已向大家详述,在这里将不予赘述。
  关闭项目:如果大家使用此菜单命令,将会关闭当前音频文件的窗口。
  退出:选择这个命令,将退出Samplitude软件。这时你要确认是否进行存盘工作,当然软件在退出时也要向用户询问,如果你不进行存盘,那么当退出Samplitude软件后,刚才所有的工作就将全部丢失了。键盘快捷键:Alt+F4。
  另外,还有一些菜单,如:输出视频伴音、批量处理、连接到 Internet、发布到 Web、FTP 下载等等,在软件中不很常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己进行研究。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9
编辑菜单
    编辑菜单,是我们音频编辑所必不可少的菜单。下面,我们先对编辑菜单中的一些情况和要求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这个菜单中所包含的各种命令,与我们在独立多轨机上所见到的非常相似。这里请注意一点,对于立体声的音频素材来说,这些操作都将对左右两个声道的波形起作用。
    在工作表中,我们可以使用音轨选择方式,这时只有选中的音轨才会被进行处理。
    我们在进行剪切和复制操作后,被剪切或是复制下来的音频素材会被保存到一个称为VirtCliP(我们在这里暂且称之为“剪贴板窗口”)的波形窗中。该窗口在屏幕上一般是处于最小化状态,明眼朋友可以单击该窗口的图标,将其放大。
    编辑菜单中的有些功能只能用于波形,还有一些则只是针对于VIP工作表的,而再有一些功能就是两者通用的了。
    在这里我们强烈向大家推荐,在涉及两个音频素材衔接的编辑点处,一定要使用自动交叉衰减功能,以得到比较平滑的过渡效果。
    当我们所编辑的素材是立体声的音轨或是由左右声道组成的音频素材时,所有的这些处理都将对立体声的两个波形起作用。如果你只想对其中的一个波形进行编辑,那么首先要将双声道的一个波形转换成为两个单声道的波形。当编辑完成后,再将两个音频素材合并为一个。
    下面,我们将“编辑”菜单中的命令作已详细解释,并在名称后面标出其所使用的范围。如果标有“VIP”标记的表示该命令可以用在VIP工作表中;而标有“WAVE”标记的表示该命令可以用于编辑波形;两个都有,则说明该命令适合于以上两种情况。
    撤消(VIP):键盘快捷键:Ctrl+z
    Samplitude软件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操作撤消功能,系统将我们所执行的命令全部记录下来,在你认为操作不满意时将一切恢复为原先的状态。具体一点说来,就是所有的虚拟处理与物理处理(例如充分化、混响、滤波器等)都是可以恢复的,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各种操作。
    有关选定范围和标记点的操作也可以使用“撤消”功能。有了撤消功能,在操作上就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我们可以不断进行试验、撤消、再试验、再撤消,直到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为止。
    Samplitude软件中所提供的撤消功能最大可到100级。当前具体使用多少级,我们可以在“编辑”菜单的“删除撤销级数”命令中进行设置。
    当我们使用效果菜单中的效果器时,只有当效果处理直接应用到VIP工作表中素材时,撤消功能才起作用。
    当我们直接对HDP和RAP文件使用效果器时,选择建立副本选项可以对处理过的声音进行试听。被处理过的音频数据将被添加到声音文件的末尾。另外,对于WAV格式的波形文件的编辑,是不能使用撤消功能的。
    返回(VIP):键盘快捷键:Ctrl+a
    返回操作的功能就是撤消后的操作再重做回去。例如,我们进行了a操作后又进行了b操作,然后进行撤消操作,于是就等于只进行了a操作,然后再进行重做操作,这样又等于进行了a和b 两个操作。
    撤销历史(VIP):这个命令是用来删除撤消功能记录的,当使用了这个命令后,以前的操作就不能够被撤消了,并且这条命令本身也无法恢复。
    剪切(VIP、wave):键盘快捷键:Ctrl+x
    这个命令,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讲:
    1。对于波形素材
    对当前所选中的音频数据进行剪切操作,就相当于将这段音频数据移动到了剪贴板窗口中。被剪切部分后面的音频数据会自动向前移动,以填补剪切操作所留下来的空白。于是整个音频素材的长度将变短。
    请记住一点,被复制或是剪切到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与原音频素材具有相同的属性。如果你是对一个单声道的音频素材进行剪切操作,则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就是单声道的,而如果你是对一个立体声的音频素材进行剪切操作,那么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就是立体声的。其他的一些属性包括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等,也都不发生改变。进行了剪切或复制操作后,
    剪贴板窗口中原先的音频素材就会自动被删除。
    当正确地完成了剪切操作后,Samplitude软件会将乐曲当前位置移到被剪切数据原先的开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地在剪切后的原来位置添加新的音频数据。我们可以使用编辑下拉菜单中的“粘贴/插入片段”命令将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插入到当前的位置了。
    2.对于VIP工作表
    对于VIP工作表来说,剪切操作是将我们选中区域中的音频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并且,将该数据从当前的VIP工作表中删除。这时剪贴板窗口中实际上并不包含音频数据,它只不过是保存了与相关音频文件中链接信息。剪贴板窗口中可以包含所有被选中并剪切下来的音频数据。
    进行了剪切操作后,被剪切部分后面的音频数据会自动向前移动以填补空白。如果我们在划定区域时将所有的音轨都选中了,那么剪切后VIP工作表将会变短。
    和对波形操作时类似,当正确地完成了剪切操作后,Samplitude软件也会将乐曲当前位置移到被剪切数据原先的开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使用编辑下拉菜单中的“粘贴/插入片断”命令,将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插入到当前的位置了。
    删除(VIP、wave):键盘快捷键:Del
    这个命令用于将当前所选定的范围删除。进行删除操作后,后面的波形数据会自动向前移动到被删除数据原来的开始点,整个波形的长度将变短。
    请注意一点,进行删除操作后,samplitude软件不会将被删除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如果我们想要在以后再将删除数据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那么请使用“剪切操作”。因为剪切操作不但将选中的音频数据删除,并且还将其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这就是剪切操作和删除操作的区别。
    复制(VIP、wave):键盘快捷键:ctrl+c或c
    这个命令的功能是将我们所选中的音频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同时不对原先的声音段进行改变,整个声音段的长度也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要注意一点,剪贴板窗口中原来的声音数据将会被新的数据所取代。复制出来的音频数据与被复制数据具有相同的各种性质。
    粘贴/插入剪辑(VIP、wave):键盘快捷键:ctrl+v或v
    这个命令用来将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数据插入到光标的当前位置,或是当前所选定范围的开始端。这时,原先处于插入点后面的音频数据将被向后挤,为插入的数据腾出空间。操作后,声音素材的长度将变长,而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数据不发生变化。如果剪贴板窗口不存在,即此时粘贴板上没有数据,那么这个命令将不能执行。
    当我们执行了“插入/粘贴”操作后,被插入的部分将以被选中的形式出现,如果你对插入的结果不满意,那么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删除命令,就可以方便地将其删除,使音频恢复原状(当然,使用“撤消”功能也是可以的)。
    插入空白区(WAVE):插入空白区操作的功能是在光标当前的位置或选定范围的起始点处插入一段空数据。插入空数据段的大小由我们所选定的音频数据范围而定。空数据段就是一段电平值为零的音频数据。我们所选定的音频数据段和插入点后面的音频数据都将被向后推,以腾出空间放置空白数据段。
    如果计算机中没有足够的内存插入空白区(例如在RAM音频素材中),Samplitude软件会给出错误信息。另外,对于一个VIP工作表中的HDP音频素材,如果该VIP工作表是处于打开状态,那么这个HDP波形也不能够插入空白区,执行该操作时系统会显示错误信息。
    去除空白区:这一菜单,与cool edit中的“删除静音”基本相同,即:按照我们所设定的分贝数,将音频中的空白波形删除。
    附加项目(VIP、wave):这个菜单,是在当前的音频结尾添加副本,这一功能,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
    更多:这一菜单中包括了许多子菜单,下面,我们将常用的菜单项目作一介绍。
    清除(VIP):键盘快捷键:Alt+Del
    这个命令的功能是用无声声音代替选中的声音段。因此整个波形的长度不发生变化。
    请注意一点,进行清除操作后,samplitude软件不会将被清除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如果我们希望将被清除的声音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那么请使用剪切操作或是复制操作。
    复制并清除(VIP):键盘快捷键:alt+c
    这个命令是复制操作和清除操作的组合,它将我们所选定的音频数据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并且将原先声音段中的选定部分以无声段代替,整个声音段的长度不会发生改变。要注意一点,剪贴板窗口中原来的声音数据将会被新的数据所取代。
    复制为(wave):快捷键:Shift+c
    这个命令的功能是将当前选中的音频素材(dhp或rap)复制为一个新的文件。我们需要为这个文件起名。
    删除曲线句柄:这一菜单中同样包括许多子菜单。下面,我们将常用的菜单分别予以介绍。
    删除音量句柄(VIP):
    这个命令用来将我们所选中的音量变化控制曲线删除掉。单独的音量变化控制线可以通过将鼠标设置为“素材和曲线模式”模式,然后双击声像控制曲线上的蓝色点来删除。但是当我们想要一次删除所有的声像变化控制曲线时,那么使用这个命令就显得方便了。进行本操作前请首先使用“曲线控制点移动和抓取模式”来选择各个声像控制曲线上的蓝色点。
    删除全景句柄(VIP):
    这个命令用来将我们所选中的声像变化控制曲线删除掉。单独的声像变化控制线可以通过将鼠标设置为“素材和曲线模式”模式,然后双击声像控制曲线上的蓝色点来删除。但是当我们想要一次删除所有的声像变化控制曲线时,那么使用这个命令就显得方便了。进行本操作前请首先使用“曲线控制点移动和抓取模式”来选择各个声像控制曲线上的蓝色点。
    删除环绕句柄(VIP):
    这个命令用来将我们所选中的环绕声变化控制曲线删除掉。
    编辑交叉衰减(VIP、WAVE):快捷键:Ctrl+F
    对于波形(RAM或是HDP音频素材):
    在当前光标位置或是选定范围之前的一个小片断将与剪贴板窗口中音频素材的最前面的一个小片断进行交叉衰减处理。要进行这种操作,我们需要两个步骤:
    1) 将一段波形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
    2) 将光标设置指定位置,然后调用交叉衰减功能。
    对于VIP工作表:
    本功能为在VIP工作表中进行两个音频素材的实时交叉衰减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编辑手段。
    另外注意一点,使用非线形的衰减操作要比使用线形的衰减操作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
    下面,我们将编辑器中各个参数的设置详细的予以解释:
    淡出:用来设置有关淡出操作的各个参数,其下的输入框中是淡出时间。
    余弦:余弦型淡出曲线。
    指数:指数型淡出曲线。
    线性:线性淡出曲线。
    正弦/余弦:正弦/余弦组合式淡出曲线。
    交叉衰减长度:交叉衰减长度设置。
    采样:采样频率显示,单位为kHz。
    毫秒:以毫秒为单位显示交叉衰减时间值。
    SMPTE:显示SMPTE码。
    +和-按钮:用来将交叉衰减的时间长度设置为缺省值。另外,交叉衰减的位置点也可以使用这两个按钮来移动。
    淡入:用来设置有关淡入操作的各个参数,其下的输入框中是淡入时间。
    余弦:余弦型淡入曲线。
    指数:指数型淡入曲线。
    线性:线性淡入曲线。
    正弦/余弦:正弦/余弦组合式淡入曲线。
    获取长度:我们当前所选中的音频数据的时间长度将被作为进行自动交叉衰减的时间长度。
    总体获取:恢复总体交叉衰减的设置值作为当前编辑器中各个参数的值。当我们在VIP工作表中进行自动交叉衰减的编辑时,“素材”、“移动/编辑 素材”子菜单下的“素材交叉衰减设置”命令将会对编辑有很大帮助。
    总体设定:将自动衰减编辑器中当前的各个参数值设定为缺省参数值保存起来,在以后再使用自动交叉衰减功能时调用它。
    交叉衰减关闭:不对选中的音频素材使用交叉衰减功能。
    激活自动交叉衰减(VIP):
    如果整个选项处于打开状态,则所有新录制的声音或是剪切下来的声音,以及复制到VIP工作表中的数据,都将自动使用交叉衰减功能。
    总体设置的淡入和淡出参数将被分配到音频素材上。这些变量的设置是在编辑菜单中的交叉衰减编辑器命令中进行的。
    如果两个音频素材之间有相互覆盖关系,则Samplitude软件会自动对它们使用交叉衰减功能。
    对于进行人声讲话音轨的剪辑来说,自动交叉衰减功能是一件非常强大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噗噗声。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自行对自动交叉衰减的方式进行调节,或是直接手动进行处理。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09
查看菜单
  查看菜单中的命令主要用于Samplitude软件中显示方面的控制。
    重建图形数据:重新计算音频素材的图形显示文件。
    当声音波形经过处理后,如果在波形显示方面发生了错误,那么可以调用这个命令来恢复。这个命令将把屏幕上的内容重新刷新一遍,将编辑后的内容显示出来。
    区域子菜单:这个菜单用于设定在一个窗口中显示多少个音频素材或VIP工作表的音轨列表。通常,在一个窗口中只将一个VIP工作表的音轨显示一次,如果通过这一功能,我们将参数的值设定为2,那么在同一个窗口中,该VIP工作表的音轨列表就会在上半个窗口中显示一次,在下半个窗口中显示一次,如果参数被设定为3,那么就是在上半个窗口中显示一次,在下半个窗口中左右各显示一次。使用语言表达这件事情不大容易,明眼朋友们只要自己动手操作一下,立刻就会明白了。对于素材波形窗口,与上述情况相同。切换回只显示一次的模式,可以使用键盘快捷键Shift+b。
    垂直固定:当我们进行区域选择时,选定的加亮区域既可以是鼠标所划过的矩形区域,也可以让Samplitude软件将加亮区域在竖直方向上扩展到整个音轨显示高度。
隐藏 编组/AUX 总线:将编组和AUX 总线隐藏起来。
  显示网格:键盘快捷键:#
  本功能用于控制网格和辅助线显示的开关状态。水平网格的刻度值需要在“时间坐标”功能中进行设置网格线。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设置辅助线的线形。Samplitude软件一共准备了六个选项,大家可以随意进行设置。这项功能对于盲人朋友们来说,用处并不很大。
  度量单位:时间坐标功能的作用是设置水平坐标的刻度值。该坐标值将显示在声音波形图形的上方。Samplitude软件中所提供的单位有:“采样”、“毫秒”、“时/分/秒”、“SMPTE”、“SMPTE/毫秒”、“小节/节拍”、“CD MSF”、“16 mm 脚本和帧 (40 fpf)”、“35 mm 脚本和帧 (16 fpf)”等等。注意:如果你知道当前所选中的一个1/4小节的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只要简单地选择“小节/拍”为时间单位。则此时波形图象窗口中左上角“L”标记后面就显示的是BPM值。
激活吸附:键盘快捷键:Ctrl+r。
  这个命令用来设定吸附功能的打开与关闭。当我们对VIP工作表进行选定操作时,使用吸附功能可以让选定范围的边界点正好与声音素材的起始端、结束端以及标记点等对齐。当有多个音频素材被选中时,在移动时所有的音频素材的选中关系都将保持不变。
吸附到:这一子菜单中,包含有如下几个菜单:
  素材:选中这个选项,则激活音频素材标尺功能。
  选区:选中这个选项,则激活选定区域标尺功能,并且使用当前所选中的区域作为标尺设定的依据(通过按下“获取区域”按钮)。当你想用小节来划分一段声音波形时,这个功能显得极为有用。若想将一段选中的波形长度设定为标尺的间隔单位,请按下“获取区域”按钮。
  网格/小节:选中这个选项,则激活标尺功能,并且标尺功能是以小节和拍子为划分依据的,并且是从音频素材的起始点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输入BPM(拍子/分钟)值来指定音乐速度。按下“小节定义”按钮,我们还可以进行更为详细的设定。
  网格/帧:选择这个选项,则激活标尺功能,并且标尺功能是以小节和拍子为划分依据。这个选项与“网格/小节”的区别是,Samplitude软件会利用对话框中所输入的拍子的值,以及选定音频范围的长度和位置,自动计算出音乐的速度。对于一个4/4拍的音乐来说,在一个小节中的拍子的个数就应该是4。
  吸附及网格设置:快捷键为:Ctrl+Shift+R。
    按下这个按钮,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我们可以在此对节拍进行设置,例如2/4拍就在“分子”中输入2,在‘分母’中输入4,每分钟的节拍数(BPM值)以及每个四分音符中的波峰时间精度参数(PPQ值)。
  VIP显示模式:在Samplitude软件中,我们可以自定义两个不同的VIP工作表显示模式,通过在这两个模式中进行切换。使用菜单命令或是键盘快捷键“Tab”),可以方便我们进行不同的处理操作。
  这一子菜单中共有4个选项,下面的三个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模式1和模式2)以及在两个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上面的一个命令“自定义”,则是用来定义两种模式的具体显示参数。
  定义显示模式对话框的键盘快捷键:Shift+Tab,下面我们将其中的部分参数详述如下:
  只显示采样(不含波形):选中这个选项,则显示声音波形图案。我们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显示方式,它会让你对波形的处理更加直观。另外,你可以使用Ctrl+键盘上的方向键(上、下、左、右),看看工作表的显示有什么变化。
  显示半幅波形:选中这个选项,则只显示声音波形图案在零电平线以上的部分。
  分离立体声:选中这个选项,则立体声声音波形将会以上下两条波形的方式显示出来。我们极力推荐大家使用这种方式,它将在你使用鼠标进行波形区域选定时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通用鼠标模式下,我们将鼠标移动到立体声波形的上半部分,鼠标指针就会变成区域选定方式,移动到下半部分,鼠标指针就会变成音频素材方式。当然,利用这种便利操作还需要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选中“在不同操作区变换指针形状”选项。
  显示背景色:VIP工作表中的每一个音轨都被分配了一种颜色。当我们选中了这个选项时,每个音轨就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否则,各个音轨都将是灰颜色的。
  显示素材名称:VIP工作表中的每一个音频素材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名称。当选中了这个选项时,音频素材的名称将会显示出来。
  大型素材句柄:在音量变化控制曲线以及声像变化控制曲线中,我们会看到有许多的黄颜色或蓝颜色的小方块,我们就是通过这些小方块来控制音量、声像等参数的变化的。如果你认为这些小方块实在是太小,以至于选中它们很费劲,那么可以在此选中这个选项,这样,这些小方块就会变得比较大,便于大家选择了。
  显示素材属性:选中这个选项,则Samplitude软件会将音频素材中所使用到的效果处理(例如均衡处理、动态处理等)显示出来。
  显示组编号:VIP工作表中的音频素材可以被编成组。选中这个选项,则会显示编组信息。
  显示素材锁定按钮:选中这个选项,则在音频素材的中下部会显示一个小钥匙型的按钮,按下该按钮,则该音频素材就会被锁定在当前的位置,不能够被移动,这可以防止大家不小心将音频素材移动。不选中这个选项,则音频素材中就不显示小钥匙型按钮。
  显示左侧按钮/推子面板:在缺省状态下,Samplitude软件会自动在波形窗口的左侧显示一些常用的按钮(音量、声像、独奏、锁定等)以及参数。使用这种显示方式会给工作带来方便,但是声音素材的显示范围将变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舍。
  显示左侧动态电平表:选中这个选项,则会在工作表窗口每个音轨的左侧显示一个音量电平表。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必须将按钮/滑杆选项选中,否则也无法显示出电平表。
  显示操作区边框:这个参数决定是否在各个音轨之间显示一个分界条。如果你要同时显示很多个音频,那么最好不要选中这个选项,以免这些分界条占用你的显示空间。要显示的音轨不多,那么选中它,这样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在不同操作区变换指针形状:选中这个选项,则激活鼠标变化模式。鼠标变化模式是指鼠标在不同的区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在通用鼠标模式下,我们将鼠标移动到立体声波形的上半部分,鼠标指针就会变成区域选定方式,移动到下半部分,鼠标指针就会变成音频素材选择方式。
  拖动时显示素材内容:选中这个选项,则我们必须首先选中一个音频素材(在一个音频素材上单击鼠标左键一次),然后再对其进行移动操作(再次在该音频素材上按下鼠标左键),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偶然的错误操作。如果不选中这个选项,则我们可以直接在一个音频素材上按下鼠标左键,然后直接对其进行移动操作(只需要按一次鼠标)。
    水平:这个菜单用来设定所有与水平方向坐标轴有关的设置。
    垂直:这个菜单用来设定所有与竖直方向坐标轴有关的设置。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0
音轨菜单
    音轨菜单介绍了所有关于音轨方面的信息。
    插入新音轨:这个子菜单中,包含了如下五个菜单。
    添加一条音轨:本功能在VIP工作表音轨列表的最下方添加一个新的空音轨。
    添加多条音轨:本功能在VIP工作表中当前所选定的音轨下面创建新空音轨。具体创建多少个,要视我们所选定的音轨数量而定。如果选择了两个音轨,则使用本命令后就会创建出两个新音轨。
    插入空轨:这一菜单,与添加一条音轨基本相同。
    另外,还有“新建编组总线”和“新建 AUX 总线”,顾名思义,在这里不用多说。
    剪切音轨:本功能将VIP工作表中所选定的音轨剪切下来,并移动到剪贴板窗口中。
    复制音轨:本功能将VIP工作表中所选定的音轨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原音轨不变。
    插入音轨:本功能先创造一个空音轨,然后按光标当前的位置,将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数据放入这个新的音轨中。
    删除音轨:本功能将VIP工作表中所选定的音轨删除掉。
    音轨属性:这一子菜单中,包含了以下十几个菜单。
    静音:快捷键为:Alt+M。使用这一菜单,将使当前所选中的音轨静音。
    静音/非活动:这一菜单,也会起到静音的作用。
独奏:快捷键为:Ctrl+Alt+S。使用这一菜单,将使当前所选中的音轨独奏,也就是将其他音轨静音。
排他独奏:快捷键为:Alt+S。
录音:快捷键为:R。使用这一菜单,将打开当前音轨的录音参数对话框,进行调节后,即可开始录音。
录音类型:这一子菜单中,包含了许多录制音频时所能选择的类型,如:立体声、单声道、左声道、右声道、音频、midi等等。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选中。
强度监听:这一菜单用来监听所录制的音轨,需要在录音状态下才能使用。
锁定:快捷键为:Alt+L。这一功能,用来将所选的音轨锁定。
激活音量曲线:快捷键为:Alt+K。这一菜单,将激活音量曲线。
激活声相曲线:快捷键为:Alt+P。功能为:将所选音轨的声相曲线激活。
编辑音量:快捷键为:Ctrl+Shft+K。调节所选音轨的音量。
编辑声相:快捷键为:Ctrl+Shft+P。调节所选音轨的声相。
下面的“编组总线”和“AUX 总线”,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静音总线输入”,“整体静音”,“整体独奏”,在这里就不再说明了。
音轨效果:这一子菜单中,包含了许多为音轨添加效果的菜单,如:“音轨排序对话框”、“音轨 AUX 发送”、“音轨动态编辑器”、“音轨失真抑制器”、“音轨延迟/混响器”、“音轨频率均衡器”、“音轨插件”等等,还有关于设置和保存效果设置的菜单,可将对音轨的效果设置保存下来备用。关于音轨效果的处理,我们在这里先不做赘述,将在“效果”菜单那一讲中予以详述。
音轨信息:打开“音轨信息”对话框,里面记录了关于当前选中音轨的一些信息,如:当前为第几条音轨等等。
声相/环绕编辑:在这里可以编辑声相/环绕。
激活上一音轨:快捷键为:上光标键。
激活下一音轨:快捷键为:下光标键。
    其余菜单,在我们通常的音频编辑中很少用到,所以在这里也不与赘述。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1
素材编辑器菜单(1)
这个窗口中的所有命令都是针对VIP工作表中的音频素材而设计的。这些功能对于大家所选定的波形范围不起作用。选定的范围只能用来决定音频素材的插入点和剪切位置。当我们将一段音频数据插入到一个VIP工作表中时,当时所选定的范围的起始点与光标位置的作用是相同的,即该音频数据将插入到选定范围的起始点处。
新建素材: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来创建一个音频素材。Samplitude软件会将所选定的音频素材插入到光标的当前位置或是当前所选定区域的起始点,并且插入部分将以独立音频素材的形式出现。这与我们在其他软件中经常使用的拖放的操作方式很相似。
新建 MIDI 素材:新建一个midi素材。
剪切素材:这个子菜单中包括有许多条命令。
剪切素材:将当前所选中的音频素材从VIP工作表中剪切掉,放置到剪贴板窗口中,原来的位置留以空白。因此,原先音轨的长度以及其他各个音频素材在音轨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剪贴板窗口中原来的内容将会被此刻剪切下来的音频素材所代替。
复制素材:将当前所选中的音频素材复制到剪贴板窗口中。于是我们就可以使用插入素材命令在VIP工作表中的指定位置进行插入操作了。
插入素材:将当前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插入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删除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Del
将选定的音频素材从当前的VIP工作表中删除。当前工作表的时间长度将不发生变化。没有被选中的音频素材将依然在原先的位置。剪贴板窗口中的内容也不发生变化。
提取素材:执行这条命令后,所有那些没有被选中的音频素材都将被删除。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与编辑菜单中的提取命令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编辑菜单中的提取命令必须要先选定一段音频数据。
素材副本:这条命令会将所有被选中的音频素材都在其自身位置复制一遍。于是,原先的音频素材和新复制出的音频素材就会相互重叠。明眼朋友们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鼠标将新复制出来的音频素材移动到其他位置。这条命令不会影响剪贴板窗口中原有的音频素材。实际上,明眼朋友们也可以在按下键盘上的Ctrl键的情况下,使用直接鼠标将音频素材拖放到其他位置的方法实现上述功能。同样,这种操作方式也不会影响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
多份素材副本:这个命令可以将一个或一组音频素材复制多个副本,并且按照顺序对它们进行排列。调用这个命令后,会显示出一个对话框,我们可以在此对各个参数进行设定,例如要复制多少个副本,各个副本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整个副本的时间长度等。同时,这也是建立音频素材循环的一种好方法,例如,你想为一个音频素材建立五次循环,那么只要利用这个命令创建该音频素材的四个副本(加上其本身正好是五次),并且让原本与副本、副本与副本之间头尾相接就可以了。该对话框中的各个参数说明如下:
素材数量:需要复制的副本个数。
时间增量:这个参数决定了原本与副本以及副本与副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缺省的值是音频素材的时间长度,因此在缺省设置情况下,复制出的各个音频素材将互相之间头尾相接,建立无间隙的循环。
持续时间:这个参数决定了所有副本的总共持续时间。
创建素材编组:如果选中了该选项,则复制出的副本之间就会建立编组关系。
请注意一点:素材数量、时间增量和持续时间这三个参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后面的两个联系非常紧密。例如,当时间增量变大时,说明原本与副本以及副本与副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大,则持续时间参数也会自动变大。
分割素材:键盘快捷键:t
这个功能用来将选定的音频素材在当前光标位置处分割成为两部分,或是将一个音频素材在被选定的区域的前后端分割成三部分。如果选定的音频区域跨越了两个音频素材,那么其结果是分割出四个独立的音频素材。
例如,前后两个相邻的音频素材分别是A和B,选定的范围是从A的中央到B的中央,则进行分割音频素材操作后,会出现四个音频素材:音频素材A中没有被选中的前半部分,音频素材A中被选中的后半部分,音频素材B中被选中的前半部分,音频素材B中没有被选中的后半部分。
修整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t
这个功能用一修整音频素材的边缘,即它可以为你将音频素材中的选中区域留下来,而将其余的部分删除掉,以达到修整边缘的作用。在使用这个命令时要注意,你必须既要选定该音频素材,还要在该音频素材中选定需要保留的部分,否则操作不会成功,不是被系统显示错误信息,就是软件没有反应。
冻结素材:这个子菜单中包含以下三个命令:
冻结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Alt+F、编辑素材冻结和解除音轨冻结。
锁定选项:这个子菜单中,同样包含以下三个命令:
锁定素材:这项功能可以将音频素材锁定在当前的位置上,以防止不小心将其移动了位置。首先,我们需要选中要被锁定的音频素材,然后执行“锁定音频素材”操作。这时,音频素材中下部的小钥匙形状的按钮就被按下去了。
撤销素材锁定:键盘快捷键:Ctrl+Alt+U:这项功能可以为锁定的音频素材取消锁定状态,使其能够被移动。首先选择你要取消锁定的音频素材,然后执行这个命令即可。于是,音频素材中下部原先被按下去的小钥匙形状的按钮就被抬起来了。对于上述两个操作来说,其功能都可以通过单击那个小钥匙形状的按钮来实现。
定制锁定:选择这个命令,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其中有如下六个选项。
禁止移动:选择这个选项,则不允许移动音频素材。对于多轨工作表,这个功能非常有用,它可以避免造成音轨之间的不合拍。
禁止改变音量:选择这个选项,则音量变化控制曲线不允许改动。
禁止淡入/淡出:选择这个选项,则淡入/淡出控制曲线不允许改动。
禁止改变长度:选择这个选项,则音频素材的长度不允许改动。
另外,还有禁止删除和禁止交叉衰减编辑两个菜单,顾名思义,在这里不予多说。
移动/编辑 素材:这个子菜单中包含了许多命令。
移动素材:通过这个功能,我们可将一个音频素材移动到指定位置。具体操作时,Samplitude软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大家在这里输入音频素材将要移动到的位置,使用的时间单位可以是样本(采样点)、毫秒、SMPTE码或是小节中的任意一种。
素材交叉衰减设置:Samplitude软件中的这项功能可以对一个或是两个音轨的交叉衰减进行仔细地编辑。在进行交叉衰减编辑之前,请首先选定两个相互交叠的音频素材,如果是对下一个音频素材进行编辑,那么只要选定该音频素材即可。下面所列出的这些功能均可以在素材移动设置1子菜单和素材移动设置2子菜单中找到,而具体的设置则是在素材菜单中的素材交叉衰减设置对话框。在操作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键盘上的Ctrl键来选择左侧的音频素材,使用Alt键来选择右侧的音频素材,增加的长度则由Shift键来决定。
素材移动设置1子菜单中的命令:
左移(左)素材Ctrl+1
左移(右)素材Alt+1
右移(左)素材Ctrl+2
右移(右)素材Alt+2
左移素材Ctrl+Alt+1
右移素材Ctrl+Alt+2
素材起点左移Ctrl+3
素材起点右移Ctrl+4
素材结尾左移Alt+3
素材结尾右移Alt+4
交叉衰减左移Ctrl+Alt+3
交叉衰减右移Ctrl+Alt+4
素材起点向左偏移Ctrl+5
素材起点向右偏移Ctrl+6
素材结尾向左偏移Alt+5
素材结尾向右偏移Alt+6
增大左音量Ctrl+8
减小左音量Ctrl+7
增大右音量Alt+8
减小右音量Alt+7
增大音量Ctrl+Alt+8
减小音量Ctrl+Alt+7
左移(左)素材内容Ctrl+9
右移(左)素材内容Ctrl+0
左移(右)素材内容Alt+9
右移(右)素材内容Alt+0
左移素材内容Ctrl+Alt+9
右移素材内容Ctrl+Alt+0
将左侧音频素材中的音频数据向右移动。此时可能只需要播放音频素材的一部分,即整个音频素材的时间长度大于播放时间段,于是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来选定播放的部分。右移(左)素材内容、左移(右)素材内容和右移(右)素材内容中亦如此。
素材移动设置2子菜单中的命令:
左移(左)素材Ctrl+Shift+1
左移(右)素材Alt+Shift+1
右移(左)素材Ctrl+Shift+2
右移(右)素材Alt+Shift+2
左移素材Ctrl+Alt+Shift+1
右移素材Ctrl+Alt+Shift+2
素材起点左移Ctrl+Shift+3
素材起点右移Ctrl+Shift+4
素材结尾左移Alt+Shift+3
素材结尾右移Alt+Shift+4
交叉衰减左移Ctrl+Alt+Shift+3
交叉衰减右移Ctrl+Alt+Shift+4
素材起点向左偏移Ctrl+Shift+5
素材起点向右偏移Ctrl+Shift+6
素材结尾向左偏移Alt+Shift+5
素材结尾向右偏移Alt+Shift+6
增大左音量Ctrl+Shift+8
减小左音量Ctrl+Shift+7
增大右音量Alt+Shift+8
减小右音量Alt+Shift+7
增大音量Ctrl+Alt+Shift+8
减小音量Ctrl+Alt+Shift+7
左移(左)素材内容Ctrl+Shift+9
右移(左)素材内容Ctrl+Shift+0
左移(右)素材内容Alt+Shift+9
右移(右)素材内容Alt+Shift+0
左移素材内容Ctrl+Alt+Shift+9
右移素材内容Ctrl+Alt+Shift+0
将左侧音频素材中的音频数据向右侧移动。此时可能只需要播放音频素材的一部分,即整个音频素材的时间长度大于播放时间段,于是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来选定播放的部分。右移(左)素材内容、左移(右)素材内容和右移(右)素材内容中亦如此。
请注意一点:上面所列出的所有命令均可以通过下拉菜单命令找到,但是通过键盘快捷键,使用起来将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1
素材编辑器菜单(2)
素材移到播放指针位:将音频素材移动到播放指针位置。
素材移到原始时间位:这条命令会将我们所选定的音频素材恢复到初始的录音位置。当我们在操作中不小心将一个音频素材移动了位置时,就可以使用这个命令恢复。
设置原始时间位:将当前所选中的音频素材所在的位置设定为该音频素材的“初始位置”。这在任务管理器中将会使用到。另外,当设置了新的初始位置后,在使用上面的“将音频素材还原到初始位置”时将导致音频素材回到这个新的初始位置。
素材排序:排列素材的顺序。
静音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M
将所选中的素材静音。
创建循环素材:这个命令的功能是用来在一个音频素材内部建立循环。我们在执行该命令前必须首先在音频素材中选定一段音频范围,否则会出现错误信息。
执行完这个命令后,那个音频素材就变成一个循环音频素材。循环音频段的内容就是我们刚才所选中的音频数据,循环段从选中范围的结束点开始(音频素材中选中范围之前的部分不发生变化),不断重复直到该音频素材的末尾,增加循环的次数可以通过拖动音频素材右下角的小方块来实现(移动该小方块,音频素材的长度产生变化,则音频素材内可以容纳的循环音频段个数也跟着发生变化)。
通过这个功能,我们可以使用一段打击乐器声音循环产生一长段打击乐音轨。另外,建立循环音频素材还有助于节省内存,因为系统只要反复播放一小段数据就可以了。
设置热区:这个功能用来在当前光标的位置设置一个参考点。当我们打开了对齐功能后,设置参考点可以方便许多操作。
选择素材:这个子菜单中,也包含了许多命令。
选择素材:本命令用于选定当前选择范围内的音频素材,或是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音频素材。当你要同时选中多个素材时,使用本命令十分有用。
选择所有素材:将工作表中的素材全部选定。
取消选定素材:将工作表中所选定的素材取消。
切换选择:这一功能用于在两种音频素材的选定方式之间进行切换。这两种选择方式分别为:
1. 选定当前选择范围内的音频素材,或是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音频素材。
2. 选定当前选择范围内音频素材所在音轨的所有音频素材。
选择下一个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Alt+Cursor Right,或Ctrl+Alt+W
选择前一个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Alt+Q,或Ctrl+Alt+Cursor Left
编组素材:本命令将当前所选中音频素材编成一组。则以后所有对音频素材的操作都将作用于整个组中的音频素材,直到取消编组关系为止。
取消素材编组:本命令用于取消音频素材之间的编组关系。各个音频素材将成为一个一个的独立实体,以后的所有操作都将只针对单个音频素材而进行。
素材颜色名称:这一子菜单中,包含有如下命令:
素材背景色:本功能用来设定音频素材的背景颜色,即素材中声音波形周围的长方条的颜色。
素材前景色:本功能用来设定音频素材的前景颜色,即素材中声音波形的显示颜色。
素材名:要想更好地区分各个音频素材,那么可以为每一个音频素材指定不同的名称。执行这个命令后,会显示出一个对话框,我们在对话框中填入音频素材的名称,于是就会在音频素材块的左上角显示出该名称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名称没有显示出来,那八成是由于你没有在显示模式中激活“素材名称”选项,如果是这样,你可以通过选择视图菜单中的VIP显示模式子菜单中的定义命令,调出显示模式设置对话框(也可以使用键盘快捷键:Shift+Tab)选定该选项,这样就可以了。
素材编辑器:音频素材编辑器是Samplitude软件中最为强大的功能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素材编辑器为任意一个独立的音频素材设置实时的效果器,这样做可以省去分配混音窗通道以及进行复杂的线路设置等操作。当对音频素材进行操作时,效果器设置将不发生变化,就象进行移动或是复制操作一样。明眼朋友们可以快捷的使用鼠标左键双击要编辑的音频素材,也可以在音频素材上按住鼠标右键,再按下鼠标左键。
注意:素材编辑也可以对多个选中的音频素材进行编辑。这时实际上等于对多个音频素材采用相同的设置值,当然,这里所提到的“相同的设置值”是指那些经过改动了的设置值。例如,我们选择了多个音频素材,然后打开音频素材编辑器,对均衡器的设置进行了改动,于是所有被选中音频素材的均衡器设置就都采用相同的值,但是其他各个参数的原值将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各个音频素材原来可能各自具有自己不同的值,而我们没有去改动这些参数的值。
使用交叉衰减功能可以使得两个音频素材平滑地过渡,即使当其中一个音频素材中使用到了某些特殊的效果器时,这种办法也依然可行。
素材管理器:素材管理器是Samplitude软件为我们准备的另外一项强大功能。当我们进行了多个录音操作,并且要对这些录音操作进行管理时,这个管理器显得格外有用。Samplitude软件可以记录录制的音频素材数据在VIP工作表中的位置。这个时间将被存储到HD或是RAM音频素材中,并且被用做音频素材的“初始位置”。
应用举例:
- 在进行了五个循环穿插录音后,使用任务管理器来选定一个最好的。
- 将12个音频乐段中最好的一个放置在第32到34小节之间。
- 使用素材管理器对SMPTE时间码30:00到35:00之间的素材进行浏览。
素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素材是被选中的音频素材。它可以是使用插入录音而建立一个音频素材。在任务管理器列表中,这样的音频素材会被标记上一个红颜色的“O”。
注意:如果一个音频素材正在被当前的VIP工作表所使用,并且它不是使用Samplitude软件所创建的录音数据,那么素材管理器无法对它进行操作。因此,当我们使用外部载入的WAV文件或是CD音轨时,要注意这一点。
当音频素材此时不是位于它被录音时的位置时,我们可以使用素材菜单中的“设定新初始位置”命令来手动设定。一旦完成,则该音频素材就会出现在素材管理器的列表中了。
关于采集管理器和Midi 编辑器,在这里不予讲述。
波形编辑器:我们首先要选定一个音频素材,然后通过这个命令,Samplitude软件会将音频素材在波形编辑器中打开。打开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波形是处于被选中的状态,这部分选中的音频数据就是该音频素材在VIP工作表中被用到的声音段(注意,一个音频素材可以只有一部分声音在VIP工作表中出声)。在波形编辑器中,我们可以对波形进行一系列处理,例如复制和剪切操作,进行效果处理(需要使用效果菜单中的命令)等。注意这些操作将直接对音频数据起作用,有些将是无法恢复的。
使用波形编辑器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例如,我们在一个VIP工作表中的不同位置多次使用一个音频素材,那么当你对该音频素材进行波形编辑后,则所有的这些不同位置的声音都将随之发生改变。
下面我们要来列举一些使用VIP工作表的好处。在VIP工作表中,我们进行的剪切、复制、衰减、交叉衰减以及其他一些操作都是非破坏性的。尽管,绝大多数的针对于VIP工作表中效果处理是针对音频素材而进行的,也就是说,效果菜单中的命令很多都是一种“有破坏性的”编辑,但是在进行效果处理之前,我们都可以通过选择“建立副本”选项来保留原来声音数据的副本,以便于将来可以恢复。这时,声音数据的副本会出现在音频文件的末尾,因此我们就可以使用撤消功能来“后悔”一下了。
另外大家要注意一点,如果你是大量地使用WAV文件,那么Samplitude软件还有一种非常好的编辑方案。通过使用“单音轨工作表”编辑方式,大家将可以使用Samplitude软件所提供的所有强大功能!再有,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特殊菜单中的音轨缩混功能将一个VIP工作表中的任意一部分输出为一个WAV文件。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2
效果器菜单(1)
这个菜单中的功能是让我们对各种声音素材进行效果处理。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有关使用效果器功能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有些效果器只能针对选中的声音片段进行处理。如果你想对整个声音文件都进行这样的效果处理,那么就需要使用“区域”下拉菜单中的“所有选区”功能将整个长度的声音文件全部选中。大部分的效果器都可以对整个VIP工作表进行处理。在使用时如果选中了效果器对话框中的“建立复本”选项,则在处理完成后如果你对结果不满意,便可以使用撤消功能。对于大多数的效果器,都可以这样来进行。另外,建立副本选项还可以用来对WAV波形文件进行备份,这时波形文件将被复制一个副本,然后系统对这个副本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原先的声音波形还依然保存着。
以下效果器是可以直接应用到VIP工作表上的:标准化、转换声道、DirectX/VST 插件、频率均衡器、FFT 滤波器/分析器、动态编辑器、卷绕调整、移除直流漂移、嘶声抑制器、噪声抑制器、获取噪声采样(需要在VIP工作表中选定范围)、更改采样率等。
请注意:在HDP和RAP音频素材中,大多数功能只能在选定范围内使用。如果要用DSP功能处理完整的音频文件,必须在Wave音频素材中,使用“区域”下拉菜单下的“所有选区”命令,把整个文件以全范围的形式选出来。在VIP工作表中,无论在Wave音频素材中以何种范围形式进行选定,效果器总是针对整个素材内容进行处理,只有“获取噪声采样”功能除外。如果我们只想处理整个素材中的某一段,则必须首先将素材分割开(即:先将需要处理的范围选中,然后按快捷键“T”,或执行“素材”下拉菜单下的“分割素材”命令),然后再进行处理。这时建议我们打开自动交叉衰减模式(即执行“编辑”下拉菜单下的“激活自动交叉衰减”),以避免两个素材相交时产生咔哒声。
我们甚至可以给选定的复合工作表加效果。如果在VIP工作表中选中了多个音频素材,所加效果就会分别影响每一个音频素材,并修改该音频数据的相应文件。
RAP和HDP这两种Wave音频素材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有很大区别,即:对于RAP音频素材,我们可以在进行编辑之后再决定是否要保留当前效果。因为音频文件只是在计算机内存中进行了处理,所以可以只是简单地关闭该Wave音频文件而不存盘。如果要保留修改,就必须保存该音频文件。对于HDP音频素材,音频数据一经修改会立刻保存进硬盘的文件中。如果想要预览或测试一个处理步骤,建议使用效果对话框中的“预览”选项进行试听后,再作处理。
我们也可以将音频文件复制一份用于测试。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在Wave音频素材中以范围形式选中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然后,找到名为“剪贴板”的窗口图标,打开该窗口,可以看到窗口内即刚才复制的内容。用“a”键选中窗口内的全部内容,此时就可以在该音频数据的临时副本文件中测试效果了。而另一个方法是通过效果对话框中的选项建立所选音频数据的副本。不过,这两个方法都不如使用“预览”按钮,试听后进行处理这一方法方便实用。
若想打开“DirectX/VST 插件”中的各种已安装好的插件,可以选中对应的效果器列表项目,相应的效果器对话框就会弹出来,我们即可对各项设置进行细致的调节。
幅度/标准化:这一子菜单中,共有如下四个选项:
标准化:键盘快捷键:Shift+N
这一菜单的功能,是将我们所选定的声音波形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将电平提到最大,通常这样音量会变大。
本功能直接改变音频素材在硬盘上的整个文件,是一种破坏性的处理。软件在处理过程中,先将区域中的最大震幅值设为100%(或其他1-400%的任意值),然后相应改变所有采样信号的震幅值。标准化文件的一种应用是对高比特波形转化为低比特波形进行预处理。因为在转换后波形的动态范围会变小,所以要利用标准化处理进行补偿。
如果我们要处理的是一段乐器的独奏,此时应该把系数设为100%。不过,如果音频数据是一段背景鼓声,你可以将系数调至120%到200%,结果处理后有些峰值会被切掉,使音乐产生特殊的效果。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改变其他乐器的声音。
作为滤波器、动态压缩等的预处理时,建议我们把电平衰减至50%-70%。这样可以避免处理后的咔嗒声。
注意:如果录音的音量电平相对较低,在动态处理之前又没有及时对音频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则结果是波形的精度会降低。例如,如果音量电平只是允许量的50%,那么音频数据的精度就是15-bit,这样即使在动态处理后再把音频数据标准化至100%,这个精度也不会改变。
标准化(快速存取):键盘快捷键:n
对所选素材进行实时标准化处理。与标准化文件不同的是,它没有对话框。其处理过程是:先找出音频数据中的峰值,将其音量设置为0dB,然后按比例处理音频数据的其他部分。我们若想恢复素材原来的音量,可以在素材编辑器中选择素材音量为0dB。
设置零点:将所选范围内的采样数据值设置为零(无数据)。可以利用该选项去除采样中的噪声和缺陷。或是对选中波形进行静音。
淡入/淡出:键盘快捷键:F
可以对所选的采样段进行淡入淡出处理。在菜单中单击此项时,会打开一个对话框,我们可以在对话框中修改参数。
用于简单的淡入处理,只需将对数设置为从0%到100%,同样,对于简单的淡出处理,只需将参数设置为从100%到0%。可以调整淡入/淡出曲线的坐标系为线性、指数或是对数坐标系。
注意此种实时处理只用于工作表中,对于其他的素材(RAM和HD),采样数据会被改变。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3
效果器菜单(2)
DirectX/VST 插件:这一功能使我们可以在Samplitude软件中使用大家所安装的DirectX和vst通用插件(即可插入效果器)。这使得我们在使用Samplitude软件已有的大量效果器的基础上,更可获得来自第三方的更多效果器。但是,这些插件必须能够实时并完整地处理音频数据块,而不会改变音频数据的时间长度。这是大部分插件已经达到的要求(例如Wave公司和Native Powerpack,Power Technology公司的DSP FX,Arboretum公司的Hyperprism,TC公司的Native Reverb等等)。而使用其他算法的效果器,如时间伸缩效果插件,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所有的有效插件,即使在改变了音频数据的时间长度或是暂时卸载了音频数据块的情况下都应能正常工作,例如Sonic Foundry公司的一些插件等。
插件处理的质量可以通过对“选项”菜单项下的“系统/音频”命令中的“内部分辨率”的设置来改变。该设置可以使我们将“内部分辨率”在16bit、24bit和32bit之间切换。某些种类的插件并不支持32bit的高分辨率。当我们选中这类插件时,Samplitude软件会显示一个出错信息,此时应将分辨率调整至16-bit,所有可用的插件在此分辨率下都应能正常工作。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如何使用插件进行工作。
打开插件的对话框后,所有已安装的插件目录就会显示出来。我们按Shift+tab键反向切换,可以找到“DirectX”和“vst”两个按钮。如果我们使用的是普通声卡,只要点击“DirectX”按钮,DirectX类的插件便会显示在列表中,继续反向切换,即可找到。按小键盘6键指向我们所需要的插件,再用模拟鼠标左键单击两下,便可打开这一插件的设置对话框,对其效果进行更详细的设置了。请注意,所选各插件应互相兼容,例如,单声道和立体声插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否则会显示出错信息。另外,大家还需注意一点:对所选效果进行设置后,要关闭所选插件的窗口,方可使用,而这对于盲人朋友们来说有些不便,需经明眼朋友们帮助方可完成。
下面,我们再将此对话框中个个按钮的用途分别予以解释。
预览:此按钮的功能是:按照被激活的插件的设置值对一小段音频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播放。当我们的计算机不能支持实时预览(Test)时,可使用此项功能。离线预览的时间长度可以在“系统”中设定。键盘快捷键:y。
创建副本:该选项用于确认是否要Samplitude软件对原始材料创建一个副本。如果选中此项,副本会添加在原音频文件的末尾,所有的效果处理都是对副本进行,而原始材料会被保留。该项功能使VIP工作表可以进行多步撤消操作,直至恢复原始状态。因此建议我们始终选用此项功能!
其他各个按钮,以前已有叙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频率均衡器:该对话框中包括一个三段参量均衡器。我们可以在三个任选的频率范围内使用滤波器调整采样的声音,既可以对宽频段进行高通和低通调整,也可以对窄频段进行修改。首先,必须在当前素材中选出一段范围,或是利用键盘快捷键“a”选中素材的全部内容。(在HDP和RAP素材中。)对于速度比较快的计算机,可以使用实时播放。利用预览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在修改采样数据之前先听一听效果。
第一个组合框,是预设值,我们可以在其中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参数。下面的保存按钮,是让我们将自己调节好的各项参数保存起来;而载入按钮,则是将自己所保存的预设值载入;删除按钮,顾名思义,删除我们所保存的预设值。
音量:
如果由于滤波而使音量电平过低,可以利用此推子调整整体音量。
重设按钮,里面包含“入”和“出”,大家可以随意选定。
下面,是“eq1”、“eq2”、“eq3”和“eq4”,无论选中哪个滤波器类型,里面都包括三个旋钮可以调节。他们分别是:增益、频率和q。我们按tab键,可以分别切换到这三个滤波器的三个编辑框,对他们进行手工调整。另外,“eq1”和“eq4”还分别有三个单选按钮可以选择类型,而“eq2”和“eq3”没有。
增益(dB):也称分贝,改变推子的值,可以改变各滤波器的增益量(+/-20dB)。如果推子的值为“0”,则此滤波器无效。
频率:改变推子的值,可以改变各滤波器的中心频率。由于此频率值可以任意选定,因此可以将几个滤波器设成相同的频率值,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Q(带宽):改变推子的值,可以改变各滤波器的频率宽度。
设置1-3:在这里可以切换三种不同的滤波器设置,我们可以在播放时快速比较不同设置下的效果。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3
效果器菜单(3)
FFT 滤波器/分析器:也叫快速傅立叶滤波器/频谱分析仪,这是一种极有效的工具,可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典型问题。使用快速傅立叶滤波器,可对音频信号在频域范围中进行处理。频谱分析仪是FFT频谱分析仪和FFT滤波器的组合。明眼朋友们可以用鼠标任意修改频响曲线,再应用于音频数据。实时播放功能更直观,并且节省了修改音频后进行播放所需的时间。
以下是本功能的一些应用:
1.对录音或混音进行检查和修改。
2.用于进行乐器音色的高精度频率测量。
3.高品质滤波:在不改变采样信号幅值响应的前提下,对其频率进行部分或全部的调整。可以消除常见的应用滤波器导致的脉冲频响或环境特性变差的问题。滤波器并不包含其本身的振幅。
4.可以在10至50Hz范围内通过改变振幅修正低音精度,同时避免使用常规滤波器时常常出现的衰减现象。这对于处理舞曲以及消除“隆隆”的噪声是很有用的。
5.在录音时对单独的乐器或声音的音量进行调整。
6.滤除共振。
7.当两个滤波器的曲线相交而带来滤波器开关效应时,可以使用本效果来滤除。
8.模拟某些混音或环境特性(例如扩音器)的频响。这对于使声音符合混音要求或创建及模拟某些特定的收听环境很有用。
9.对录音棚,试听室,扩音器,放大器等设备的频响进行校正。
第一步:我们建议大家先按以下的例子试一试,从而对快速傅立叶滤波器/频谱分析仪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进行以下的练习之前,请您先将放大器的音量减小。因为处理会对低频域进行放大,如果音量过大,可能会损坏您的扬声器。
滤波及频谱分析
1.在Wave素材中选择一段范围,或是在VIP工作表中选择一个素材。
2.点击“效果”菜单项中的“FFT 滤波器/分析器”,打开“FFT 滤波器/频谱分析仪”对话框。
3.如果我们想让Samplitude软件分析整个文件,可以点击“分析所有”按钮。另外,对所有频率的预设值均为0dB。
4.如果明眼朋友们使用鼠标左键画出一条新的滤波曲线,滤波器的频响就会相应改变。同时,显示此时修正后音频数据频响的曲线也会随之改变。
5.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点击“播放/停止”按钮对滤波效果进行实时播放。点击预览按钮也可以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并播放,在此过程中并不改变原文件。
下一个要讲的,是使用直接/匹配模式进行滤波
我们也可以直接调节想要的频响曲线,在编辑模式框中选定直接/匹配模式按钮就可以了。当我们在图表中调节频响曲线的同时,可以利用原音频数据频响曲线进行对比。这种编辑模式只对某些情况试用。如果改变的频率范围较大,很可能导致失真。
当我们在图表中调节修正后的音频数据频响曲线时,滤波器的频响也同时改变。
请注意:一开始也许并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可以参考其他指南,按照里面的例子练习设置参数。
图表元素及相应功能
曲线类型概述:共有三种曲线可供使用。黄色曲线始终代表原始频响,红色曲线代表滤波曲线,蓝色曲线代表音频数据修正后的频响估计。在编辑模式框中选中滤波器模式,可以修改红色曲线。选中直接/匹配模式,可以修改蓝色曲线。对于滤波器模式中的三种模式,均可以使用这三条曲线。
按tab键,可以找到遇设值以及他的三个按钮,然后就是用于缩放的几个按钮,用于对图表显示进行缩放,非常便于明眼朋友们进行操作。按钮“加”将把显示放大一倍,按钮“减”将显示缩小一倍,缩放总共有十级。按钮“所有”显示所有内容,按钮“最大”则将显示放到最大。如果再点击一次按钮,则按上一次缩放级显示。缩放功能可能使我们方便地找到合适的显示范围进行编辑。
频率线性/对数:选择频率显示用线性还是用对数坐标。对数坐标更符合人耳对声音的感知。
dB线性/对数:选择声强电平显示用线性坐标还是对数坐标。对数坐标更符合人耳对声音的感知。
分析所有:对整个音频文件进行处理。该功能只有在滤波器静态模式下才能使用。
重设:将所有曲线设置为0dB的初始值。
滤波器模式:
静态:在此模式下,对滤波器曲线进行的修改会影响所选全部采样(HDP或RAM素材中)或整个VIP工作表。
动态开始:在此模式下,对音频进行动态滤波。滤波器在两种曲线之间渐变。此模式下修改的是第一曲线(开头曲线)。
动态结束:此模式下修改的是第二曲线(结束部分)。
编辑模式:
滤波器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修改滤波器曲线。
直接/匹配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对想要的频响曲线进行修改。如果要对其他波形应用本频响,可以打开设置对话框,点击保存设置按钮,保存选中的频响设置。
反向滤波:反向滤波曲线,用于修正环境及扩音器频响。
设置:打开设置对话框,对滤波器的参数进行细致设定。在此对话框中的修改可以立刻起作用,不必关闭对话框。关于本窗口的解释,我在这里大略说一下,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建议大家不要对此进行调节。
分析参数:该框内的设置影响频率分析。用于对音频进行更细致的调整,或是用于使用分析仪的常用功能不能得到满意效果的情况。
分析精度:在分析处理过程中,音频被分成独立的数据块。当分析精度设置为高时,块重叠为50%;当分析精度设置为“普通”时,各块不重叠。对于某些声音,如包含32分音符的音频,将分析精度设置为“高”能进行更有效的分析。当分析精度设置为“高”时,分析所需的时间会加倍,尤其是在按下“分析全部”按钮后,所需的时间会大大增加。
分析准确度:选择“噪音”会使泛音分析结果变化,其波峰会变宽。选择“乐音”会对噪音型音频(如打击乐)的频响造成不利影响。当解析度设置较低时,这种不准确性更为明显。
通道:对于立体声采样,可以选择对左声道,右声道,或两声道同时进行分析。
分析时间: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当打开分析仪以及改变参数时,对多长时间的音频数据进行处理。该项设置只会影响静态模式下频响的显示。
请注意:每次改变分析仪参数或解析度时,都会重新计算频响。如果我们曾经使用分析全部按钮对整个音频数据频响进行了处理,则改变参数后必须再次按下该按钮。这是因为重新计算频响后,原来的分析结果会丢失
滤波器参数:该框内的设置影响滤波处理。
精度和实时精度:这几项设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处理时间和处理音质之间的平衡点。这时可以利用实时播放(测试左右声道)以及非实时播放来对设置进行检测。“精度”项同样影响准确度和滤波处理时间。可以通过对精度进行不同调整来得到更快的实时播放(设置为“测试”或“普通”)。滤波器对音频数据的一种应用是改变“精度”项可以提高音质,为此,建议我们在接受某种效果处理之前先把精度设得高一点,用播放功能比较一下。由于改变了此参数,可以听出音质会有所不同。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7
效果器菜单(4)
精度选项如下:
测试:快速处理,进行播放。效果可能不太好。
普通:音质不会衰减。
高:与普通设置相比,处理工作量增加了30%。在进行动态滤波处理时,还会同时进行平滑处理。
最大区域,最小区域:在此设置振幅的最大和最小值。(图表显示右侧的滚动条也可以进行类似调整)。如果频谱的一部分完全衰减掉了,就需要把最小范围设得小一点(例如-120dB)。
门限:在直接/匹配模式下修改我们想要的频响曲线时,只有超过门限值的频率会改变。这使得提高或剪切泛音变得很容易。
解析度:该参数会同时影响分析和滤波过程。它决定了在运算过程时要用到多少分析频率或滤频段。分析频率的个数为解析度数值的一半。高解析度会导致处理时间增加,每一步所需时间大约会增加5%。
注意:如果想对另一音频数据使用某一滤波器设置,首先要在编辑模式中选中“滤波器”模式。只有选中此项,才会保存滤波器曲线。即使已经在直接/匹配模式下通过调整我们想要的频响曲线间接地调整了滤波曲线,完成了滤波,也必须按照上述方法去做。
关于正确选用参数值的提示:
频率分析:为了在低频范围内达到较高的精度,需要选用较高的解析度(8192以上
滤波:只有在低频范围内或某些泛音进行淡化处理时需要较高的解析度(8192),对于其他情况,使用1024或2048的解析度值就够了。低于1024的解析度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关闭“设置对话框”,继续按tab键可以切换到:
预览:此预览是非实时的。Samplitude软件将一部分音频数据制成一个小的Wave素材用于播放。该模式可以应用于音频的任一通道。处理部分为整个音频数据的百分之一。
播放原始效果:播放原始音频数据,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比较原始音频与处理后的音频效果。这个功能相当于其他效果对话框中的“旁路”。
帮助:打开帮助窗口。
确定:开始对音频数据,信号采样或VIP工作表进行处理。
取消:对音频不做处理,关闭对话框。
下面,我们给大家两个重要建议:
当我们花了很大力气画好一条滤波曲线时,一定要马上把曲线参数保存起来!因为在改变模式或参数时,曲线的某些细节会被改变。
在实时播放滤波结果时,若所选的解析度较高,就可能导致实时播放功能不能使用。这时应该注意,实时效果缓冲区设置值必须大于等于“FFT 滤波器/频谱分析仪”设置对话框中设定的解析度值。
对于实时播放功能,我们建议解析度值不要大于8192,因为算法中将内部实时效果缓冲区设置成与解析度一样大,解析度若设得过高,在实时播放过程中修改曲线时,声音可能会断断续续。如果我们是在选中直接/匹配模式的情况下保存设置,此时保存的是我们想要的频响曲线。把保存的频响传给其他音频数据时,此线就变成该音频数据的滤波曲线。
使用FFT 滤波器/频谱分析仪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声音有了轻微颤动或变粗糙,或出现延迟:这可能是因为在设置对话框中的精度部分选择了“测试”,请选用精度部分的其他设置。
低频段使用滤波器极端设置时出现调制效应:这同样可能是因为在设置对话框中的精度部分选择了“测试”,试着选用精度部分的其他设置,也许可能解决此问题。
在使用高解析度时,实时播放出现问题:注意,实时效果缓冲区设置值。
我们不能消除频谱中的特定部分:确认使用的是编辑模式中的滤波器模式,以及设置对话框中的最小范围设定在-100到-120dB之间。
当进行了一次滤波处理后,要再次对频响进行分析,这时发现新的分析处理与修正过的频响曲线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应在处理之前将分析精度设置为“高”,并按下“处理全部”按钮,这样频向就会相当接近了。
使用动态处理开头/末尾部分功能后,动态滤波不平滑:将滤波器精度设为最高值。当解析度较小时,选用滤波器的直接模式也可以解决此问题。至于其他滤波器模式,就需要我们多试几种不同设置,看哪一种能解决问题。
运算结果(点击“确认”按钮)或非实时播放(点击“预览”按钮)的效果与实时播放(点击“测试”按钮)效果不一样: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设置对话框中“精度”和“实时播放精度”的设定值不一样。
动态编辑器:在“效果”菜单中点击此项,打开“压限/扩展/噪声抑止/限幅”对话框。可以对HDP,RAM以及VIP中选定的素材进行动态处理。
预设值:在这里可以利用保存、读取、删除三个按钮对动态处理器的参数文件进行保存、读取和删除。
模式:该动态处理器包括最大压缩、压缩、解压缩、门限、限幅 100%、和限幅六个选项,可以选择作为压缩器、限制器、扩展器、噪声门等工具使用。只要选中要用的模式,即可使用相应的动态处理。
压缩器:对音频进行动态压缩,使声音音量的变化更加平缓。高于门限值的部分会变得柔和,低于门限值的部分音量会变大。
最大压缩:与压缩器的功能相同,只是输出被标准化处理至0 dB。
限幅:以门限值动态限制音频。高于门限值的部分会衰减,但低于门限值的部分不受影响。
限幅100%:与限幅器的功能相同,只是输出被标准化处理至0 dB。
解压缩:又叫扩展器,与压缩器的功能相反,对音频进行动态扩展。高于门限值的部分变得更高,低于门限值的部分变得更低。
门限:压低门限值以下的信号部分,高于门限值的部分不受影响。
压缩器/扩展器:在这里设置压缩器、限制器扩展器的比率和门限值参数值。可以用推子设置,也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这时,窗口左下方的显示会随参数值的改变而变化。我们按tab键,在预设值的下面就可以找到“门限”编辑框和“线性”按钮,我们可在编辑框中填入自己需要的数值。
包络:在这里设置处理失真以外各处理器的击发和结束时间。可以用推子设置,也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继续按tab键,便可找到“触发和释放”编辑框,填入数值。
继续按tab键,是“增益”和“超前锁定”复选框,最后的编辑框,是“最大采样”。
播放/停止:对处理效果进行实时播放。VIP工作表的所用音轨都会播放,方便我们对效果器的参数进行调整.这使得Samplitude软件的动态效果处理器就像一个真正的压缩器/限制器控制台一样,我们可以一边调整一边监听效果!
帮助:打开软件的在线帮助,会获得有关动态效果处理器的帮助信息。
确定:接受当前动态效果器的设置,关闭此窗口。
取消:对音频数据不作处理,关闭此窗口。
创建副本:选中此项,处理后的音频将被加在原音频文件的末尾。在VIP工作表中对选中素材进行处理时,有此副本使我们可以进行撤销处理,恢复素材原样。只有在VIP选定素材进行效果处理时,如果我们选中了此项,才可以进行撤销处理!HDP和RAP文件是不能进行撤销处理的。
旁路:选中此项,可以取消处理结果。这使我们可以对处理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8
效果器菜单(5)
多段动态编辑器:与上述菜单功能类似,但它可以使我们对多达四个独立的频带进行处理。完整的信号(包括控制信号)被分成独立的频率段,每一段都可进行单独运算。运算后,各段被重新组合,组合过程中各自的相位和频响不改变。由于在处理过程中使用了FIR过滤技术,使得处理得以高质量的完成。如果对各分离段不进行任何动态处理,混频后可以毫不失真的恢复原始效果。
多段动态编辑与一般动态编辑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彻底避免了明显的“声场后推”等讨厌的边界效应。例如,在处理过程中,低音频段中的一个峰值通常会“拉低”其它频段的信号值,使整个声音变弱。而使用多频段编辑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多段编辑器可以对分离的频段进行精确处理。
多段动态编辑器控制项概述
频段数:在这里选择动态编辑器将要处理的频段数。如果只选用一个段,Samplitude软件就不会对声音信号进行不同频段分离,编辑器将使用软件中的标准动态处理算法。增加所选频段的数目的同时也将增加对计算机CPU的占用。
频段分级:在这里选择准备进行动态编辑的频段。
预览:这是一种非实时播放,适用于老式或较慢的计算机,以及滤波器在加强设置下的极端处理。
链接频段:当选中此选项时,动态处理参数将影响所有频段。在大多情况下并不需要给每个段设置单独的动态参数,尤其是在进行初始设置时,本选项有助于同时对所有的段进行调整。
全部旁通:所有动态处理单元都被关闭。此项功能用于将未处理的音频数据与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因为此时所有的滤波器也被关闭,因此独奏模式将不能使用。当关闭所有动态单元时,输出音量控制也不可用。因此,使用“全部旁通”选项可以用来在不改变音量的情况下估计动态编辑的音频质量。
动态旁通:信号路径中单独频段的动态处理被关闭。该功能同样可用来比较处理后和未处理的音频效果。本选项与取消所有效果选项的区别是分段失效与全部失效。当时用动态旁通选项时,可以使用独奏方式来比较单独频段使用或不使用动态处理的效果,这是因为此时分频滤波器还是有效的。
确定:对所有音频文件进行运算处理。当此命令在主混音器中使用时,对话框中的所有设置对主信号有效。
帮助:显示帮助窗口。
保存、加载:这两个功能可以使我们能够保存对话框的所有设置。我们也可以加载或删除已保存的设置。设置文件的默认后缀为“*.mdy”。
各个控制项叙述完毕,我们再来讲一下动态设置方面的问题。这些,在以前的效果器中已经讲过,在这里,只是再次强化一下。
压缩器:动态处理算法与普通压缩器使用的算法类似。但它只限制某个频率段的动态特性,高音量部分被衰减(压缩),低音量部分的电平被提升,本向设置适用于对音频数据进行润色,同时又不导致音量增大。压缩比由“比率”项控制,门限值由“门限”项设定。激发时间和失效时间由“触发”和“释放”项控制。在控制机构中还有一个名为“输出”的项目,显示通过以上设置得到的输出。
最大压缩:限制一个频率段声音的动态性,高音量部分保留,低音量部分被加强。本功能主要用于给音频数据添加现场效果,使其更具有流行音乐的动态感觉和冲击感,并且音量有所增加。此类处理器的其他说法是“最大化处理器”或“音量增加器”。
压缩比由“比率”项控制。门限值由“门限”项设定。激发时间和失效时间有“触发”和“释放”项控制。
限制器:只对一个频段的高音量(高于设定门限值)部分进行限制,低音量部分保持原样。限制器用于削减音频数据峰值电平,以防止出现过载失真,但不改变声音的总体动态特性。
100%限制器:基本功能与限制器相同,但是限制处理后的音频被充分化为0dB。该处理器可以看作限制器与充分化的联合使用。
重要提示:如果我们想要用限制器去除因过载而产生的咔嗒声,必须记住多段限制器只能预防某个段产生的咔嗒声。如果各频段混合后的电平值超过了单独段的门限值,那末混合后的声音仍有可能过载,我们需要再次进行限制操作。
扩展器:扩展某个频率段的动态特性。高音量部分维持原状,而低音量部分变得更低。动态扩展通常用于录制人声音轨,因为话筒录入的人声容易出现较高的噪声电平。请记住,一种有效的去除噪声的算法对于减少噪声非常有用。
噪声门:衰减或去除音量低于门限电平的声音部分。该效果可以用于减少声音间隔中的噪声,即使在压缩比高达5的情况下仍有效。噪声门功能对于在放大音量部分的同时去除噪声很有效。如果我们想要将鼓点声分开,可以通过给各段设定不同的门限值电平来实现。
动态处理器的参数:
滤波器设置里面,有“dB线性/对数”和一个单选按钮,可选择其中任意一个;后面是“频率线性/对数”和一个没有名字的单选按钮,我们可任选一个。
比率:该设置控制各效果的强度。1.0表示不加效果处理。
门限(单位:dB):门限值参数是指一个电平值,当声音信号高于或低于该门限值时,效果器将起作用。
触发:也叫激发时间,单位:毫秒。击发参数是指算法起作用的响应时间。
释放:也叫时效时间,单位:毫秒。设置算法关闭时的失效时间。
门限电平(单位:dB):当信号电平低于我们所设定的门限电平时,信号将被削减为零。
全部复制后面的复选框,是“独奏”。
预览后面的编辑框,为最大采样值。
输出参数:输出(单段)增益,单位:dB。该项设置可以控制各个独立段的动态输出电平,这个功能只在压缩器设置下有效。
输入(总)增益,单位:dB。该项设置的是所有压缩器单元的总输出电平,而不是单个段的输出电平。此设置并不显示在图象中。我们可利用本功能来获得处理后的声音效果,同时又不对音量进行放大,这时推子的电平应设为与输入信号电平相同。这一点,明眼朋友们要注意了。
限幅器:Samplitude软件中含有去除数字和模拟信号中的咔嗒声的算法。我们在录音时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一段极好的现场录音里最重要的部分出现了咔嗒声。这可能导致整个录音无法使用!Samplitude软件使用了一种高级的算法可以将其去除。该算法以咔嗒声部分前后的音频数据作为参考点进行运算,可以衰减整个音频数据的音量电平,从而去除咔嗒声。
这种算法尤其适用于包含有很明显的咔嗒声的音频数据,如钢琴演奏或人声录音。对于鼓声失真,一般来说无能为力。
咔嗒声采样的最少个数:我们可以再次输入一个2到5的整数值,该数值决定了算法处理的采样个数。
采样剪辑的最小电平:在此设置算法处理的音量电平。由于有些声卡产生的咔嗒声的特性不同,这时这项设置就变得非常重要。某些录音设备中自带模拟保护系统,使得数字化后不会超过允许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该参数应选用0.5dB以下。如果输入的值为-6dB,则数字信号中值以上的采样均被视为失真,并进行重新校准。这种设置可以处理模拟信号失真。
从高位获得电平:单击此按钮可以取出当前选中范围内的失真电平高度。如果已经找出了失真部分的范围,即将对其进行修正,可以使用此功能。
调整最小电平到 0 dB (16 位项目):在消除咔嗒声之后,将音频数据充分化为0dB。如果我们使用的是16-bit材料,建议选中该选项。因为对于这类材料,可能没有有效地“保留音量”用于校正失真。如果使用的是浮点材料(24-bit声音对象),可以不选。因为浮点类型具有无限的动态范围。这样,可以人工调整输出电平。
采样剪辑后的稳定数:在此输入一个采样个数,用于算法确定失真部分结束。设置时主要需要观察采样值持续升高或降低的采样的个数。某些声卡(例如:SoundBlaster)引起的咔嗒声部分的采样值完全没有规律,此时只有将此参数值设定为5到10,才能找出失真的末尾部分。对于已经精确划出的失真部分,该参数可以设置为1。
移除直流漂移:运行“效果”下拉菜单项下的“移除直流漂移”菜单,用于去除声音素材中所选范围内的直流偏移。对于处理某些声卡在录音时引起的直流偏移非常有用。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8
效果器菜单(6)
房间模拟器:这是全新的效果器,可以模拟任何环境的效果。它先计算环境的脉冲响应模板,然后以此对所选音频数据或VIP工作表的音轨进行处理。所谓某种环境的脉冲响应,就是该环境内一种类似枪声的尖锐音频的自然衰减,其中包含了该环境混响的所有信息。可以在对话框中对脉冲响应进行修改,从而很容易地改变混响效果。另外,通过在对话框中选择脉冲响应的类型也可以改变混响特性。对话框图表显示出脉冲响应以及附加淡化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进行操作。当然,盲人朋友们就不用去看那些曲线了,我们只能凭借用耳朵仔细去聆听来进行效果的调节。
我们刚刚打开此对话框,什么都无法切换到,要按小键盘6找到“房间模拟器”选项卡进行单机,才能弹出我们所要找到的一些设置。
房间模拟器的基本控制项如下:
预设值:包括脉冲响应及参数。选中一个预设值后,环境模拟器就会载入其相应的参数及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可以来自硬盘上的WAV,HDP,或RAP文件。若此文件已被删除,环境模拟器会显示一个出错信息。在保存预设值时,选用标准预设值的文件将会与预设值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Samplitude目录内的“fx-preset”文件夹)。
读取/保存/删除:可以对于预设值进行载入、保存或删除。只有不在“fx-preset”文件夹里的预设值文件才要用到载入功能,凡是在此文件夹中的预设值都会自动加入对话框的列表中。预设值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rms”。
脉冲响应来源:此框中的选项使我们可以将当前调入的任何Wave素材用作脉冲响应来源。如果该Wave素材中不含脉冲响应信号则不会得到混响效果。在载入一个预设值时,相应的脉冲响应来源也同时自动载入,并显示出来。当打开此对话框时,显示的是“fx-preset”文件夹里的“Standard Impulse Response.rap”文件,如果此文件不在该文件夹里,Samplitude软件会显示一个出错信息。
读取脉冲响应来源:任何WAV,HDP,或RAP文件均可作为脉冲响应载入。如果在安装软件时选择了“Install Impulse Respons”选项,就会在“fx-preset”文件夹中预装一些脉冲响应文件。如果我们在安装时跳过了这一步,可以重新运行Samplitude软件对这一部分进行安装。
播放:单击此键可以听到所选脉冲来源的响应。
预设参数:在此框中可以对参数预设值(响应曲线,频响,混音)进行载入,保存,或删除。可以不用改变脉冲响应来源而对不同设置进行测试。在载入一个预设值时,相应的参数也同时自动载入,而频响不变。如果我们想要将全部效果设置保存下来,可以使用保存预设值功能。
读取、保存、删除:可以对参数预设值进行载入、保存或删除。只有不再“fx-preset”文件夹里的参数预设值文件才要用到载入功能,凡是在此文件夹的预设值都会自动加进对话框中的列表中。预设值的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rsp”。
提示:使用所选的参数预设值是否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脉冲响应来源。我们利用预设值进行调整,找到理想的设定值。
房间模拟器预设目录:在这个组合框中,可以选择是从预设目录中选择脉冲响应来源,还是选择“载入的项目”。
旁通:播放原始音频数据。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比较原始音频与处理后的音频效果。
脉冲响应参数:
图形模式:分为DB线性和DB对数两个按钮。
后面是重设首汇包络按钮。
早反射:该参数用于设置前期反射声的总量。范围是脉冲响应的前5%的部分。
迟混响:用于放大或减少晚期混响。使用的是脉冲响应的后95%部分。
长度%:利用缩短脉冲响应模板的长度,可以将混响效果的长度缩至原长度的5%。请记住,这样的混响可能结束得很生硬,导致效果不自然。此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低的后期混响值,淡化脉冲响应,对其进行补偿。
频谱编辑:
低频率:用于对混响效果的低频部分衰减。
高频率:用于对混响效果的高频部分衰减。
后面一个复选框,是频率。
然后是fft eq按钮。
干燥:也称混和原始声,用于确定在混响效果中加入原始信号的总量。设置为0%,则只有混音信号,设置为50%,则两种信号的音量和幅度相同。
湿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湿声,混响里面经常可以见到。
混响声%:确定对效果的整体放大值,单位为dB。
关于使用房间模拟器的一些技巧:
可以反复使用房间模拟器,合成多种混音效果。通过修改脉冲响应来源本身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以下是建议的操作步骤:
对脉冲响应来源使用反转功能,创建一个反转效果。
脉冲响应以及房间模拟器处理的音频可以再用均衡器进行处理。
通过使用时间伸缩功能,可以在不改变房间共振特性的前提下改变时间的大小。
在HDP/RAP鼠标模式对话框中点画波形功能,可以对房间的前期反射进行消除或添加。这一步骤,明眼朋友们作起来非常方便。
我们还可以将自己的音频数据进行淡化处理后作为脉冲响应来源!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效果。
在Samplitude软件中可以提取其他效果器的混响效果。只需播放一段声音,然后将效果器对他处理后的信号录下来,做为脉冲响应来源即可。
可能出现的问题即解决方法
按下预览或确认按钮没有反应:对于较慢的系统或较长的脉冲响应 ,计算并显示需要较长的时间。
输出信号失真:减小对话框中混音部分的混响值。
加入混响后的效果与预计的不同:单击文件名旁边的播放按钮,查看所选的脉冲响应来源中包含的文件是否正确。
显示出错信息,指出脉冲响应来源过长:算法能处理的最大采样长度为524286,所以应截短来源的波形长度,然后利用后期混响功能淡化采样的截断处。
混响结束得很不自然:利用后期混响的参数将脉冲响应淡化至0。尤其是声强使用对数坐标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幅值是否有效地衰减到了0。
在脉冲响应采样列表中没有选项:要确保“fx-preset”文件夹中包含房间模拟器的预设值文件(扩展名为“.rms”)及相应的脉冲响应来源文件。其中还必须包括“Standard Impulse Responses.rap”文件。“fx-preset”文件夹是Samplitude软件目录下的子目录,如果在程序安装时没有预装脉冲响应文件,可以重新运行Samplitude软件对这一部分进行安装。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9
效果器菜单(7)
回声、延迟、混响:Samplitude软件允许我们使用回声效果对选中的声音范围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对回声、延迟效果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
第一项同样是遇设值,里面有很多厂家预置的参数。
保存:保存当前的参数设置。
载入:将以前保存的参数设置调出。
删除:删除不需要的参数设置。
模式:设定回声、延迟效果工作模式。注意:在下面某一新模式中,只有Feedback一种是在使用下拉菜单打开回声、延迟对话框时可以使用的,如果要使用其余的模式,则必须从混音窗口中打开本对话框。
延迟:只对声音进行一次延迟效果处理。
反馈: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效果器会根据我们的设定,对声音数据反复进行回声效果处理。
多重: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效果器会将原始声音的回声与次极回声交织在一起,播放出来。
厅堂:混响工作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可调节的参数。
速度:用来调节混响的速度。
厅堂效果:调节这个房间的空间广度,数值越大,房间越大;反之厅堂空间越小。
朦胧:也叫混音平衡。这个参数用来设定原始声与效果声的音量比例(干湿比)。当这个参数的值接近100%时,则声音具有较慢的延迟回声效果,如果这个参数值低于40%,那么声音中的延迟声速度会比较快。
回声延迟\混响时间:在这个区域中,我们可以指定回声/延迟效果的时间长度。
清晰:相当于cool中的原始干声。这个参数用来设定混响效果声的明亮程度,当参数值接近100时,声音比较亮,当参数值接近0时,声音比较暗淡。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19
效果器菜单(8)
获取噪声采样:这个功能用来获得声音中的噪声采样,以便在进行降噪处理时使用。执行这个命令后系统会将噪声采样波形记录下来,软件窗口中不会有变化。具体操作是在波形窗口中选择只包含有噪声的典型波形片段,然后使用本命令。
噪声抑制器:通过分析噪声采样功能中得到的噪声采样,进行降噪处理。它用于高效去除音频数据中的噪声,而对音质影响极小。为了进行此项处理,必须先给出一个要去除的噪声的示例。该功能最适用于处理持续出现的背景噪声,如空调声,嗡嗡声,磁带的咝咝声。请注意,该算法并不适用于去除音频数据中的偶然噪声,如滴答声。不过,对于某些特种磁带的典型的滴嗒噪声还是可以的。
使用降噪处理的要点:
1.在VIP工作表或音频数据中以范围形式选中一段只含噪声的部分。
2.在菜单中单击“效果”子菜单中的“获取噪声采样”,将所选范围复制到一个特殊的剪贴板。以下规则特别适用于象磁带咝咝声这类噪声材料:噪声采样材料的长度越长,算法处理的效果越好!
3.然后,在Wave素材或VIP工作表中选出要进行信号降噪处理的部分。
4.在“效果”子菜单中运行“噪声抑制器”菜单,打开噪声抑制对话框。
5.在噪声采样列表框中选择NoiseSample,即选择了先前刚才复制的噪声信号。
6.在对话框中进行修改,或选择一个预设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对采样进行处理。
7.我们也可以在处理之前单击“播放/停止”按钮对修改后的音频数据效果进行预览。觉得满意后再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处理。
具体参数描述
按tab键,第一项是厂家遇设参数,但这里没有为大家设定参数,只能自己来进行设定了。
保存、载入、删除:保存、载入或删除该对话框中的所有参数设定值。默认的文件扩展名为“*.nrd”。
噪声采样:在此选择包含噪声信号材料的素材。在选择某个素材之前,必须先在Samplitude软件中打开它。
噪声类型:选择我们所要处理的音频所包含的噪声属于何种噪声类型。如:“低带宽噪声”、“中带宽噪声”、“强带宽噪声”、“受话器1 (中等)”、“受话器2 (强)”、“强音调噪声(例如 嗡声)”、“中音调噪声(例如 哼声)”等。
音频素材:选择所要处理的音频属于何种素材,如:“快速节拍/打击乐”、“歌曲”、“管乐乐器”、“讲话声”、“歌声”等。
平滑过渡:在此设置降噪的介入时间长度。较长的设定值可以有效地去除加工痕迹。但是,可能会轻微的影响材料的起音时间。因此使用较高的设定值处理人声的效果可能就会不如处理管弦乐的效果。也就是说,此参数的高设定值适用于处理乐器音轨。
平稳释放:在此设置降噪功能停止工作时所需的时间。在处理音频数据中的打击声和后期反射声时,设置此参数有助于避免过量抑制声音的音尾。通常使用较高的设定值。但是,较高的设定值也可能增加加工痕迹。我们必须多试几次,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静态平滑滤波:拉平修正过的信号频谱。使用该设置可以衰减加工痕迹。此参数的高设定值用于处理人声,而不宜处理乐器声。
吸收参数(优化):用于设置噪声信号的吸收和放大电平。吸收参数如果设的较低,可能导致噪声消除不完全或引入加工痕迹;如果设的较高,可能导致音质变差,主要表现为幅值改变或高音调制。究竟会产生何种效果主要取决于噪音信号的类型和结构。注意,高电平的噪声并不意味着要使用高吸收值!
吸收:这里的三个选项决定了算法影响的大小。旁边的推子用于精细调节,它会随所选的设置值自动改变上下范围。
混合(缩减):我们可以将一部分包含噪声的原音频数据加入到降噪处理后的音频数据中去。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既然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噪声,为什么还要把噪声加入到材料中去呢?这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在音频中保留一些噪声是有好处的。例如可以使录音有较年久的感觉。又例如在一个会见场面的录音中就需要一些背景噪音。并不是所有的背景噪声都必须完全清除掉。而且对噪声不进行完全衰减还可以掩饰加工痕迹。
分辨率:设置算法的内部分辨率,共有三个值可选。选择较高的设置值会增加处理时间。由于高分辨率并不总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多试几种设置值。对于谈话或短促的打击乐,选择较小的分辨率较好。
精确度:设置算法的精确度,共有三个值可选。选择的精确度值越高,计算所需效果的时间越长。但是,提高精确度可以增强效果,如果精确度和实时处理精度选择的值不同,则实时播放效果与单击确定按钮所得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在进行实时运算时CPU过载,实时处理精度可以设置的低一点。
如果我们想要听一下处理后的准确效果,可以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非实时播放。
如果选中了测试选项,播放时可能时间会发颤,还可能会出现延时,因此该设置只能用来进行预览!
预览:进行非实时播放。可以用于产生真正的立体声频谱结果。其效果相当于单击“确定”后的处理结果。
播放原始:播放原始音频数据用于比较。
确定:以当前设置对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
取消:关闭对话框,对音频数据不做处理。
帮助:显示帮助窗口。
另外,我们再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降噪处理的小窍门。
如果我们将“精确度”设置为“高”,效果还会提高。但要注意,这会增加处理时间并增大CPU负载。
如果原始音频数据或噪声信号中包含有持续的干扰信号(如直流偏离),建议我们在使用降噪处理之前先使用“效果”菜单项下的“移除直流漂移”功能。
通过反复使用降噪处理可以减少原始音频数据音质变差的程度。此时应该选用低吸收电平。一旦上述任务完成,剩余的音量极低的噪声信号将被用于下一个任务的噪声样本。
高电平的宽带噪声较难去除。建议我们先用滤波器对音频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均衡器可以用来切去原始音频中没有用到的频率。例如,对于女性声音来说,去除200Hz以下及8000Hz以上的频率不会有问题。对于乐器,在其所能奏出的最低频率以下的频率都可以衰减掉。例如,如果能奏出的最低音符为A=440Hz,则低于A=440Hz的部分都可以切去。快速傅立叶变换/频谱分析仪(效果菜单中的FFT滤波器/频谱分析仪)最适合完成此任务。
有时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可以考虑修改噪声信号。选用高的混合值会有帮助。
是否能够听见加工痕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果的音量以及播放的影响。如果我们知道音频是在哪里重新录制的(电影院,电视,收音机等等),就可以在类似的条件下对音频进行审听工作。
对于声音效果设计者:该算法可以用来得到原始音频数据的有趣的失真效果。
如果音符/音调中含有音频谱,该算法可以用来去除弹错的音符。要进行此项工作必须有只包含弹错音符部分的一个采样。这样就需要做一个噪声采样。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处理后没有声音:这极有可能是由于失误,噪声采样中包含了原始音频数据。
音色变得很差:噪声样本中包含有音频数据的某些部分,或是样本材料不对。
出现了轻微的颤音、延迟或“变糙”:这可能是由于在“精度”中设置了“测试”。在最后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之前,一定要取消对该项的选中!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0
效果器菜单(9)
嘶声抑制器
该对话框中包括嗡声消除器,它可以弥补降噪功能的不足,用于去除持续的低电平白噪声。通过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或品质不高的声卡录制的音频数据中常包含此种噪声。
在使用除噪功能时必须进行噪声采样,而嗡声消除器不用做此种处理,区别在于进行离线处理的部分。
在使用嗡声消除器的离线模式时,可以调整附加的控制选项。
嗡声消除器的参数
旁通:不对信号进行处理。我们可以利用该功能对处理前后的信号进行比较。
反转嘶声:该功能用于控制本效果器的输出信号。选中此复选框后,进行预览听到的将是被本效果去除的噪声部分。如果吸收参数设置得准确,噪声信号就会被抹去。如果吸收参数值设得过高,一部分音乐或谈话录音同时也会被抹去,这会导致音频信号变差。
吸收:可选范围内1-100。该参数用来设置音频信号与噪声信号之间的门限值。其设置正确与否对于是否能达到最佳效果非常重要。在降噪DSP中,吸收值是自动给出的,与之相反,嗡声消除器中的吸收值必须由我们根据不同的音频数据手动调整。以下说明不同参数值对于处理效果的影响。
当参数选得较小时,可能会导致降噪不完全。当参数选得较大时,又可能使音频数据的音色变差。噪声的音量越大,就越要重视本参数的调整。
衰减:可选范围是0至30dB。该参数用来设置噪声的衰减总量。注意:将衰减设置为较小值可以减少加工痕迹。当噪声采样信号相对较大或是吸收参数设置不够准确时可能引入这些加工痕迹。
音量非常低的部分(例如音乐的淡出)通常是临界状态,因为此时的噪声信号超过了音频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折衷的办法是将衰减参数设为较小值(-10至5dB),这样可以有效抑制人工加工痕迹的产生。
确定:对当前Wave素材中以范围形式选中的部分进行咝声消除处理。
取消:对音频不做处理,关闭嗡声消除器对话框。
预览:此预览是非实时的。Samplitude软件将一部分音频数据制成一个小的Wave音频素材用于播放。本功能对于计算机没有任何要求,因此很适用于老式或是较慢的系统。
帮助:打开嗡声消除器对话框的帮助窗口。
载入、保存、删除:所有的参数都可以保存进一个设置文件中,我们可以随时加载设置文件,获得预先设置好的参数;也可以将这个设置文件删除。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deh”。
关于加工痕迹和嗡声消除:
嗡声消除器的主要用途是在母带制做时,在不影响原始音乐或谈话的前提下,消除持续的低电平噪声。若噪声电平等于甚至超过了信号电平,就起不了多大作用。嗡声消除器还可能引入一些金属味道的咝咝声,也就是所谓的人工加工的痕迹。如果出现了上述情况,可以使用噪声衰减功能将不需要的噪声消除。
为了精确调整吸收参数,建议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利用播放/停止功能,找出音频数据的临界部分,即噪声信号电平大于等于音频信号电平。例如萨克斯的空气声就与噪声的特性类似。
2.将衰减参数设成最高值(-30dB)。
3.在进行播放的同时,缓慢地增大吸收值。
在上述调整过程中,音频数据会经历四个可能的阶段:
第一阶段:设置值很小时,不能去除噪声。
第二阶段:噪声被部分去除。当噪声没有被完全去除时,音频中可能会引入少量的加工痕迹。
第三阶段:噪声被完全去除。
第四阶段:如果参数值设置得过高,则噪声信号被去除的同时,一部分音频信号也会被去除。利用反转嘶声功能考察音频数据被去除的部分。如果还能听到音频部分,就说明了吸收参数值设得过高了。这会导致音频数据听起来不够清楚。
我们想要达到的,是第三个阶段。
4.如果无论怎样调节吸收参数,都不能避免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导致音色变差,我们可以尝试降低衰减值。这样多试几次,总能找到音色损失最小而噪声衰减最大的平衡点。
如果我们想要做的是在一个多音轨VIP工作表中消除某些音轨上的噪声,则要对单独音轨进行降噪处理,可以得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不能消除某些噪声:说明本效果不能消除这种噪声。可以利用“效果器”菜单中的噪声抑制器去除。
卷绕调整:通常用于混响和回声滤波器效果上。它可以按照一个采样对另一个采样进行卷绕效果处理。也就是说,根据卷绕采样对原始采样以特殊方式进行滤波。相同的泛音将被放大,而不同的泛音的幅度值将被衰减。
在FFT 滤波器/分析器中也有类似功能,即保存某一采样的频响对另一采样进行滤波。但是,该方法只能用于传递频响。
卷绕效果可以在两个采样之间产生有趣的混响、延迟、拉平等效果。其基本用法与房间模拟器相同。只是房间模拟器是利用修改曲线的方法改变混响,而卷绕效果完全是利用数学算法。卷绕效果使用的采样的最大长度是房间模拟器的两倍。
卷绕样本:在此选择所需的卷绕样本。请注意要想在此次列表中选择某Wave素材,必须先在Samplitude软件中将其打开。只有载入工作表的样本(音频文件)才会在这里列出来。当文件中的采样个数多于1048576时,只有前1048576各采样会被使用。
结果:在此我们可调整结果的音量。如果输入值大于-10dB,常常会导致失真或咔嗒声。因此建议我们先使用较小的设定值。
原始:在此我们可以设置在卷绕效果中要混入多少原始信号。
声音合成器:用来产生一些标准的波形。
该对话框中包含有一些用于测试的标准波形发生器。请注意它只能用于Wave素材(HDP或RAP)。
产生出的波形与所打开的声音素材的特性相同,保存于剪贴板中。在产生波形后请对剪贴板重新命名。这样就可以应用于其他素材而不会有文件名冲突。我们可以对产生波形的类型、频率、采样长度进行调整。产生出的采样通常已经进行了幅值完全放大。利用充分化功能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音量电平。
以下为可选的波形类型: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白噪声。
在这里,我们只简单了解一下本功能,而对各个参数不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0
效果器菜单(10)
变速/变调:这个菜单中包括有重新采样、时间伸缩和移调等效果。
注意:如果我们想要改变整个音频文件的采样率(例如从48kHz改到44.1kHz),请先使用效果器菜单中的“更改采样率”功能!
该对话框中的所有算法都使用“因子”设置效果总量。而其他可输入的参数可以对此系数进行控制。因此,只要以拍/分为单位输入新的长度,音调或拍数(BPM)就可以很方便地改变系数值。要想计算准确的数值,请单击“重置”按钮。
以下为可供使用的算法:
重采样:如果选用的系数值小于0.1,音频会变快变高,与录音变速播放的效果类似。这种改变采样信号和波形的算法也常用于采样器及脉冲调制合成器。使用该模式可以改变任何音频数据的音调和速度,同时可能改变其长度。
当选用的系数值小于1.0时,进行重新采样不会导致音质损失。但是,重新采样处理会导致高频损失。例如,将其44.1kHz的采样长度加倍,处理后采样的频响会降至于11.025 kHz。
限制节拍标记:采样的长度不变,改变其音调。
伸缩节拍标记:采样的单调不变,改变其长度。例如,要改变鼓声的节拍,而保持其音调时,可能使用此模式。时间拉伸和改变音调都不是无损失处理。随系数值的不同,这两种处理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延时等加工痕迹。要想减少这些加工痕迹,可以选用以下两种内部算法:
标准:当系数值在0.9到1.1之间时,使用该模式。该算法可以立体声材料的原幅值保持平滑,但是,当系数值较大时,会导致更多的加工痕迹。在“交叉衰减长度”输入框中,我们可以输入进行淡入淡出处理的长度范围,使得算法与音频数据匹配。通常该参数值设为1000时,效果最好,不过我们也可以选用更大的值以得到更平滑的效果。
平滑:此种模式使用的算法要复杂得多,运算所需的时间也较长。但是在系数值较大的情况下,选用该模式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该算法会改变原音频的幅值,以得到更平滑的声音。例如,当我们要处理人声或管弦乐时,使用此模式就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对于更复杂的频谱,如多种乐器的重奏,还是会有问题。对于较低的设置,建议我们在平滑强度中尽可能选择最小的值(共有五级可选)。
下面,我们以“标准”为例,向大家讲一下其中的各个参数。
按tab键,“帮助”后面的第一个组合框,为“算法”。
后面依次为:交叉衰减长度、处理中启用预览复选框、启用实时测试 复选框、时间系数、音调半音阶、新长度、就速度值、新速度、计算时间系数按钮和重置按钮。这些参数设置非常好理解,在这里不予赘述。
更改采样率:这一功能用于改变整个音频文件的采样频率,并创建为一个新的音频素材。在需要将采样频率为48kHz的录音数据转化为CD用的44.1kHz时,需要使用此功能。我们可以给改变采样率后的素材另起一个文件名进行保存。在处理过程中,如果提高了解析度,改变采样率就不会造成音质损失,但是所需的硬盘空间也随之增加。
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减小了解析度,改变采样率就可能导致泛音或高频损失。例如,如果将采样的解析度由44.1kHz减至22.05kHz,则采样结果的频响会减至11.205kHz。频响通常是解析度的一半。对于将采样由48kHz的转换到44.1kHz的情况,音质损失并不明显,因为人耳只能分辨20kHz以下的声波。通常解析度采用48kHz是为了使数字音频转换时可以很容易地达到较高的精度。
品质:用于设置改变采样率时的处理质量。
标准:通常用于48kHz与44.1kHz间的转换。
高:添加一个滤波器用于衰减替换频率或提高重组效果。在转换比很大时,例如从48kHz转换为22kHz,使用此设置可以使效果大大提高。
极高:可以极大改善音质,但会大大增加CPU负载。
请注意,在实时录音时也可以使用44.1kHz重新进行采样。
在播放参数窗口(键盘快捷键:p)中可以选择播放时进行重新采样值,在录音窗口(键盘快捷键:r)中我们可以对任何选中的采样率选择44.1kHz进行重新采样。
采样处理:这一子菜单中,有三个菜单项,在这里我们只介绍第三个菜单:反转。
反转:即为反向播放,所选范围内的采样信号沿时间轴反转。也就是说,采样数据从尾到头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有趣效果。该功能也是可逆的。如果对该范围再次进行处理,就会得到原始材料。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1
效果器菜单(11)
创建物理循环:使用一种复杂的算法循环声音素材。用于乐器声音采样,与采样器中的功能相同。
在对采样进行处理之前,我们必须先选择用于循环的波形区域。我们在播放过程中可以修改此区域,以找到最佳的循环效果。按键盘快捷键“B”可以打开分离范围模式,将采样分为三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最佳的循环点。
将区域起始点设置为零电平,以得到无干扰的循环。通过对循环部分的末尾使用淡入淡出,Samplitude软件可以实现循环末尾与开头的平滑过渡。
在所选区域前一段距离做一个标记,则此标记与循环开头之间的部分将被用于淡入淡出。淡入淡出的长短可以通过设置标记与循环开头间距离的远近来改变。
请注意此距离必须小于循环长度,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淡入淡出处理。
转换声道:本功能用来将立体声音频素材的左右声道声音进行交换,这个操作不能用在单声道音频素材上。
立体声增强:我们可以利用多段立体声增强器在三个单独频段上进行立体声效果的细致调节和修复。信号被分为三个频段,每段都可以单独进行处理。
由于使用了FIR过滤技术,在各段混频过程中,频响完全没有损失。
与一般的立体声效果增强器相比,多段立体声效果加强有很多重要的优点。例如,在加大中频段低音宽度时,可以避免常见的由于相损失而导致的低频及高频部分模糊问题。还有,由于是对单独的频段进行处理,也部分解决了增加低音宽度时,单声道效果变差的问题。
以下是多段立体声增强器的一些重要应用:1.增加或减少立体声低音宽度;2.通过调窄低音的声场宽度添加低音效果;3.在混音时修改立体声效果;4.在立体声录音中更改单声道部分的位置,比如将位于声场中间的人声移到声场的左边或右边;5.削减或去除声场中位于中间的声音信号,以留出空白加入其它声音。
主要控制项:
多段模式:当选中此项时,算法对三个频段进行处理。
独奏模式:选中独奏模式可以对单独段进行播放。这样大大简化了对滤波器参数的设置。例如,在混音过程中,可以选出一个特定频段,对其立体声效果进行单独调整。
保存、载入、删除:我们可以保存、载入或删除设置文件。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ste”。
确定:开始对VIP工作表或所选音频进行处理。
取消:关闭对话框,不做任何处理。
帮助:打开帮助窗口。
立体声处理的参数:
以下为各频段的可控项:
低频宽度推子:可选范围为0到200。“0”代表“单声道”,“100”代表“保持原样”或“立体声”,“200”代表“最大宽度”。
根据左右声道的相关程度,减小宽度值可能会导致电平升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左右声道完全相同,宽度置为0时相关也降为0,此时电平甚至会升高3dB。当宽度值高于100时,增大低音宽度会使单声道相容变差。
其他宽度推子的使用方法与此类似,有:高频宽度推子和中频宽度推子。
声像效果推子(横向滚动条):控制各频段的声像效果。在滚动条上方显示衰减值,单位为dB。当选中控制模式选项时,推子只影响信号中部单声道部分。这使我们可以将所要的声音从立体声中分离出来,以改变其在声像中的位置。
独奏:选中某段的独奏模式,可以对该段进行单独播放。
滤波器参数:
分频:有两个推子用于设置个率频段的截止频率。在推子旁边显示截止频率值。对截止频率的选择会影响处理工作量。低的频率设置会增加对CPU的占用。
分离:该项设置会影响滤波器的一些特性,增加分离精度。
高设置会导致以下结果:
滤波曲线边缘的电平增加,减小两段间的过渡。
相交处的吸收变大(设置为低,大约25-35 dB;普通,大约35-45 dB;高,大约55-75dB)。
各段的频响精度变差。这一般说来没有关系,因为软件使用了特殊的滤波技术,各滤频段的精度不会变差。输出信号的精度不变。
对CPU的占用增加。
分离对数的高设置(设置通常分为普通、高)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用到。
技巧及应用实例:
关于宽度设置以及增强器的主要应用:
人耳不能够很好地辨别300Hz以下声音的方位,这就是立体声系统中只使用一个所谓“低音炮”的扬声器来播放低频的原因。低频部分的立体声效果是不明显的,有时还会引起其他部分的问题。两个声道之间的时差常常会导致音频损失以及低音部分清晰度下降。高频对于声像效果很重要,但是如果其分离度设置得过大,就可能引起一些讨厌的边界效应。要解决以上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增加中频部分的频带宽度,二是改变中频部分单声道声音的方向变化。
低频部分的宽度通常设置为“单声道”,只有在某些特殊的应用中需要增大其宽度。通常使用增强效果器时,不改变高频声音的分离度。
增强立体声效果:将中频段宽度推子设置在100到200之间。
通过减小低频宽度创建一个低音效果:将低音的宽度推子设置到“mono”或“0”。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设置截止频率。通常的设置值是在300到600Hz(0.30kHz-0.60kHz)之间。较高的设置值可能会导致立体声效果变差。
对已完成混音的立体声效果进行修改:各频段的基频宽度以及声像效果设置是可控的。对三个频段中的任意一个进行高速的步骤如下:
1.选中独奏模式。
2.利用相应相关显示观察实时播放过程。
3.通过观察相位相关显示中波的传播方向,可以了解当前的基频宽度及声像特性。
4.如果需要修改,利用声像和宽度推子进行。
在立体声音域中安放单声道音源:首先要做的是在不改变其他音频信号的前提下,分离单声道音源(例如人声或乐器独奏)。
1.选中独奏模式选项,再选中中频段的独奏选项。
2.改变两个截止频率,进行播放,分离出单声道音源。
3.选中控制模式选项。
4.利用中频段声像推子在立体声音域中安放单声道的新声像。
5.单击独奏模式选项,取消对其选定,就可以对混音后的效果进行播放。
在中频段衰减或去除单声道音源:我们如果想要衰减音乐中位于声场中央的人声或乐器独奏,可以先增大中频段基频宽度,再衰减或去除原音频信号。和上一个例子一样,首先要做的是利用独奏模式分离出原中频信号。
减少CPU占用:对CPU的占用主要受滤波器设置的影响。以下情况会导致增加对CPU的占用:
1.低的截止频率。
2.高的分离参数设置值。
如果在播放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您想测试一些不同的设置值,以下是减少工作量的技巧:
1.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要将各频段精确分离,需要分离参数设置较高的设置值(通常为普通、高)。
2.截止频率值不要设得过高。
反相:将所选范围的采样数据沿幅值轴反转。这种相位反转意味着正值变负,负值变正。该功能是可逆的。该功能可能用于相位不同的采样之间进行匹配。这个子菜单中有三个菜单:双声道、左声道和右声道,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1
区域菜单
在Samplitude软件中,提供了大量有关选定音频区域的操作,区域菜单就是为了执行这些操作而准备的。
全部选定:键盘快捷键:a
执行这条命令,则选中区域将覆盖所有的音频数据。
移动播放指针:在移动播放指针子菜单中,共包括12个命令,在这里,我们只讲解前面四个菜单。
到开始:键盘快捷键:Home
这个命令用于将音频播放光标移动到音频工作表的起始端。
到结束:键盘快捷键:End
这个命令用于将音频播放光标移动到音频工作表的结束端。
到选区起点:键盘快捷键:Ctrl+Home
这个命令用于将音频播放光标移动到选定音频区域的起始端。
到选区结尾:键盘快捷键:Ctrl+End
这个命令用于将音频播放光标移动到选定音频区域的结束端。
其余菜单分别为:以页面模式左移(快捷键为:左光标键)、以滚屏模式左移(快捷键为:Alt+左光标键)、以页面模式右移(快捷键为:右光标键)、以滚屏模式右移(快捷键为:ast+右光标键)、到素材左边缘、到素材右边缘、到素材左标记(快捷键为:f2)和到素材右标记(快捷键为:f3)。
区域编辑:在这个子菜单中,包括18个命令,在这里,我们只讲解9个。
选区起点左移:键盘快捷键:Alt+/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定区域向左移动,此时音频数据不移动,只是加亮的方块向左移动。移动后的加亮位置结束点位于原选中区域的开始点处。如果音轨中选定区域的左侧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加亮的方块,则Samplitude软件将不响应我们的操作。
选区起点右移:键盘快捷键:Alt+*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定区域向右移动,此时音频数据不移动,只是加亮的方块向右移动。移动后的加亮位置开始点位于原选中区域的结束点处。如果音轨中选定区域的右侧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加亮的方块,则Samplitude软件将不响应我们的操作。
选区到开始:键盘快捷键:Shift+Home
这个命令用于将当前的选中区域的起始端扩展到音频工作表的起始端。
选区到结束:键盘快捷键:Shift+End
这个命令用于将当前的选中区域的结束端扩展到音频工作表的结束端。
注意:以下5个命令是针对于音频素材窗口进行的。
选区的开始 -> 0:键盘快捷键:Ctrl+Page Up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中区域的起始点移动到下一个零电平位置的右侧。我们也可以使用键盘上左侧的Shift+Alt组合键再加上数字键6来调用该功能。
选区的结束 -> 0:键盘快捷键:Ctrl+Page Down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中区域的结束点移动到下一个零电平位置的左侧。“零位置”是指下一个具有零电平值的采样点,或是位于正采样点值与负采样点值之间的位置。这个命令在搜寻循环点时显得非常有用。
我们也可以使用键盘上右侧的Shift+Alt组合键再加上数字键6来调用该功能。
选区的开始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中区域的起始点移动到上一个零位置的右侧。我们也可以使用键盘上左侧的Shift+Alt组合键再加上数字键4来调用该功能。
选区的结束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中区域的结束点移动到上一个零位置的左侧。我们也可以使用键盘上右侧的Shift+Alt组合键再加上数字键4来调用该功能。
所有选择的素材区域:
这个命令用于将选中区域的起始点移动到下一个零位置的右侧,而将选中区域的结束点移动到上一个零位置的左侧。
其余菜单分别为:选区结尾左移(键盘快捷键为:Shift+左光标键,或Alt+-)、选区结尾右移(键盘快捷键为:Alt++,或Shift+右光标键)、分割选区以左(键盘快捷键为:Ctrl+Shift+左光标键)、分割选区以右(键盘快捷键为:Ctrl+Shift+右光标键)、0 -> 选区 区域长度为:这个命令让我们将当前所选中的区域设置为1,2,4,8或16拍
分割选区:键盘快捷键:b
这个功能是专门为进行循环工作而设计的。当执行了这个命令后,音频素材首先被分割成为三个屏幕显示区域。上面的显示区域中是整个声音数据。而左下角位置的显示区域中是选定区域起始点附近的波形,右下角位置的显示区域中是选定区域结束点附近的波形。我们可以在任意一个显示区域中进行区域选定的操作。
关闭分割选区模式的键盘快捷键:Shift+b
分割可见区域:这个功能是专门为进行编辑AVI数字电影中的音频数据而设计的。当执行了这个命令后,音频素材首先被分割成为三个屏幕显示区域。上面的显示区域中是整个声音数据。而左下角位置的显示区域中是选定区域起始点附近的波形,右下角位置的显示区域中是选定区域结束点附近的波形。波形窗口的显示精度对应于视频图象的每一个帖。
若想取消分割显示选定区域的方式,请使用键盘快捷键:Shift+b。
保存选区:键盘快捷键:Alt+F2-F10
Samplitude软件为我们提供的另外一项强大功能就是存储各种选定区域。我们可以定义无限多个选定区域。
我们可以通过“工具”下拉菜单中的“区域管理器”功能来查看一个音频工作表中所有的区域设定。所有的这些选定区域都可以被改变名称或是播放。
当调用了“储存区域”功能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我们需要首先选定好一段声音区域。若想存储更多的选定区域,可以使用“其它”选项。这时我们需要首先选定好一段声音区域。此键盘快捷键:Alt+F11
获取选区:键盘快捷键:Ctrl+F2-F10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命令将以前所保存的选定区域调出。在Samplitude软件中,我们甚至可以在声音播放的过程当中去选择原先的选定区域。这时指定区域将会变成当前区域,并且被播放出来。通过这种功能,你可以对两段音频数据进行比较。
获取区域长度:键盘快捷键:Shift+Ctrl+F2-F10
通过这个命令,我们可以将一个定义好的选定区域的长度作为当前选定区域的长度,因此,通常当前选定的区域长度要发生变化。例如,原来选定了一段5秒钟的区域,并使用键盘快捷键Alt+F2将其保存,接着又选择了一段2秒钟的区域,然后执行“取得选定区域长度”命令,并且选择子菜单中的“2”(即使用Alt+F2保存下来的区域),于是,当前的选定区域的时间长度就变成5秒钟了。
存储标记:键盘快捷键:Shift+1-0
我们可以将当前播放光标所在位置保存为一个标记点,在Samplitude软件中,这种标记点的个数可以是无限多个。
通过使用“存储标记”子菜单中的“名称标记”功能,我们可以给光标位置起容易记忆的名称。此键盘快捷键:?
实时储存标记:键盘快捷键:Alt+1-0
通过这个功能(Alt+数字键),我们在声音播放过程中实时地保存标记点。当执行这个操作后,就会有一个标记点被设置在播放光标当前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以后利用这些标记点对音频素材进行编辑了。
获取标记:键盘快捷键:1-0
通过这个命令,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取得原先所设定的标记点。只要指定你所想要的标记点,播放光标就会自动跳到该位置。
我们也可以在播放音频工作表的过程中选择一个新的播放光标位置。
在选区边缘标记:这个功能用于设定两个标记点,它们分别标记选定区域的起始点(用“S”表示)和结束点(用“E”表示)。
在空白处标记:这个功能用来设定标记点到声音数据中的无声位置(仅适用于HDP和RAP音频素材)。
我们可以在对话框中设定短的暂停时间,门限电平,起始编号以及标号点名称前缀等参数。这个功能在进行CD刻录等操作时非常有用。
召回上一选区:键盘快捷键:Shift+Back
调出最后选定的区域。Samplitude软件会自动保存我们最后进行的区域选定。如果由于鼠标的偶然操作,造成刚刚设置好的选定区域丢失,那么没关系,使用这个功能,该选定区域立刻就会重现。
区域编辑器:在Samplitude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输入精确的数字,来设定选中区域的起始点时间,终止时间以及区域长度,并且,设定这些参数时可以使用各种单位形式,例如采样点,毫秒,SMPTE码或小节等。可以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对话框来完成对选定区域的最为精确的设置。
如果我们改变了“区域开始”参数中四个输入中任意一个的值,则其他的三个将自动进行更新,因为实际上这四个输入框所对应的是同一个参数,只不过是采用不同单位表示而已。“区域长度”参数或“区域结束”参数的情况与区域起始点的相同。另外,当这三个参数当中的一个发生了改变时,其他的两个也将自动发生“相应的改变”。此处“相应的改变”是指:
当区域开始点参数发生了改变时:区域长度参数发生改变,区域结束点不变化。
当区域结束点参数发生了改变时:区域长度参数发生改变,区域开始点不变化。
当区域长度参数发生了改变时:区域结束点参数发生改变,区域开始点不变化。
请注意输入框中的“小节”输入框,其中的数值是以4/4拍,每1/4拍中有96个“时钟点”为单位的。显示的数据具体为:“小节:拍子:时钟点”。
另外,每分钟的节拍数,即BPM参数,可以通过“察看”下拉菜单中的“吸附及网格设置”命令进行设置。
素材索套:这一菜单的用途是在VIP音频工作表中方便地选则多个音频素材。首先将鼠标模式切换为“目的鼠标模式”,然后选择“素材索套”命令,接着按下鼠标左键,在要选取的音频素材上划出一个长方形的区域,最后放开鼠标左键,于是,凡是被这个长方形区域接触到的音频素材就都被选中了。这种方法适合于选择多个相连的音频素材。另外说一句,如果你想选择几个相互间隔比较远的音频素材,那么可以通过鼠标左键单击选中第一个音频素材,然后再在按住Ctrl键的情况下使用鼠标左键去单击其他要选中的音频素材。这种方法也适合于在选定音量控制变化曲线的情况。
由于这一菜单主要叙述鼠标操作,因此不予详述。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2
CD菜单
这组菜单命令,主要用于samplitude软件关于cd方面的控制。由于我们制作音频cd通常采用较专业的刻录软件,因此,这部分的命令仅供了解,不做详述。
载入 CD 音轨:将当前cd中的音轨载入此软件。
设置音轨:对音轨进行设置。
设置副索引: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在当前的播放光标位置设定一个辅助索引标记点。在插入点之后的所有辅助索引标记点都将重新计数。
辅助索引标记点对于音乐CD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当你要在一个乐曲中选择多个区域时,就需要用到它了。
设置暂停: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在当前的播放光标位置设定一个暂停索引标记点。这可以使得CD唱机输出完全静音,直到它读曲到了CD上的下一个乐曲的索引标记码时为止。
设置空白音轨索引:这个功能可以按照VIP音频工作表中的静音段来设定乐曲标记点。
设置音轨素材边缘索引:这个功能可以按照VIP音频工作表中第一个音轨中的音频素材,自动以这些音频素材的起始点设定CD乐曲标记码。
在使用这个命令之前,请首先执行“移除全部索引”命令,将所有的标记点全部删除。
如果VIP音频工作表中是使用多个音频素材来建立一个音轨,那么你就要使用“缩混音频段”命令来组合一些音频素材,以保证CD音轨的安排是正确的。
移除索引:键盘快捷键:Del
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去除以前所设定的乐曲标记点或辅助索引标记点。首先,在标记点—也就是数字下面的那个红颜色的竖条上单击鼠标左键,然后使用本命令去删除它。对于选中标记点的操作,盲人朋友们只能望尘莫及了。
移除全部索引: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去除以前所设定的所有乐曲标记点或辅助标记点。我们在使用“设置音轨素材边缘索引”命令之前,最好先使用这个命令将原有的标记点清除掉。
制作CD:这个命令用于打开音乐CD刻录对话框。Samplitude软件中包含了一个高质量的CD刻录程序,该软件的代码已经经过Point Software & Systems公司的认证。
在刻录CD之前,Samplitude软件首先要建立一个TOC(元素列表)文件。该文件的名称就使用当前VIP音频工作表文件的名称,扩展名使用*.tcx,保存在与VIP文件相同的文件夹(目录)中。在刻录CD之前,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将VIP音频工作文件存盘。
“飞盘刻录”,实时调入所有效果:这个按钮,是模型框中的第一个选项。如果你想直接从VIP音频工作表刻录CD,那么可以使用这种模式。此时,所有必要的计算工作都是在刻录过程中实时进行的,这些计算工作包括:
1.音频素材上的效果器,音量和声像变化设定。
2.淡入淡出。
3.音轨的混音设定。
4.混音音轨的效果设定。
5.混音主声道的效果器设定。
6.32-bit浮点数到16-bit的转换和抖动处理。
要想知道自己的计算机是否具备这种持续的实时处理功能,可以进行这样的实验:
播放VIP音频工作表中音轨数量最多,使用实时效果器处理最多的地方。这时观察DSP指示表的显示(位于窗口的左下角),然后参阅下面的表格。
1.小于25%:可以使用4倍速进行CD刻录。
2.小于50%:可以使用2倍速进行CD刻录。
3.小于90%:可以使用1倍速进行CD刻录。
4.大于90%:无法完成所需的实时计算,不要指望使用这种刻录模式了。
为整张 CD 创建一个新的完整文件:这个按钮是模式框中的第二个选项。使用这种刻录模式,不需要你的计算机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它是将所有的声音文件,包括各种淡入淡出和音量自动变化控制等全部生成到一个新的文件中。另外,其他的一些实时的效果处理也将被保存到这个文件中。使用这种方式,我们必须要保证自己的硬盘中有足够的剩余空间(刻满一张音乐CD大约需要700MB空间)。原先音频工作表中的声音文件将不发生任何变化。因此,这种工作方式是无破坏性的。
为TOC使用单一码:这是TOC格式框中的第一个选项,它用于进行CD建立的处理以及32-bit版本的Point CDAudio。
为TOC文件使用ASCII码:这是TOC格式框中的第二个选项。它用于使用16-bit版本的Point CDAudio的模式。一般情况下,此项为缺省设置。
显示TOC:按下这个按钮,则会出现一个对话框,里面显示出了当前TOC文件中的内容。我们可以使用文本框右边的Copy按钮将文本框中的内容复制到粘贴板,然后再粘贴到字处理软件中进行整理。
打印TOC:按下这个按钮,则出现一个对话框(实际上是一个专门的程序),我们可以在这里对当前CD的信息进行设定,并且将其打印出来。
显示 CD-R 设备信息:
这个命令用于调出下面的对话框,显示出了一个有关当前CD-R驱动器的信息。
在显示的信息中,都包括CD-R驱动器的制造商,驱动器的型号,硬件版本,高速缓存(cache)大小以及驱动器所支持的特性。其中,“支持整盘刻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信息,要想刻录出标准的红皮书格式的音乐CD,这是必不可少的。
显示CD-R光盘信息:
这个命令用于调出下面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显示出了一个有关当前CD-R驱动器中的CD-R盘片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信息是“可用空间”选项,它告诉了我们当前的这张CD最多可以容纳多长时间的声音(例如74分钟零5秒)。
CD 声轨选项:
这个命令用于调出下面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显示出了一个有关当前CD-R盘片中的乐曲内容信息。其中,每一个乐曲都可以有自己的名称,并且这些名称可以显示在VIP音频工作表中。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这个对话框中对每一个乐曲设定预加重处理,复制保护以及第二代保护标志选项。“全部应用”按钮用于将当前乐曲所设定的选项应用到其他所有的乐曲上。其他的功能还有为每一个乐曲设定ISRC Code等。
CD光盘选项:
这个命令用于调出下面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显示出了一个有关当前CD-R盘片中内容的信息。它们包括:
光盘标题:设定这张音乐CD的标题;
UPC/Ean码:这个码用来写到音乐CD上,当我们所使用的CD唱机支持这种编码格式时,就可以用到它。
第一:根据不同的刻录模式,例如使用按道刻录(Track-Once)时,一张CD中第一个被播放乐曲实际上是盘中的第几首,可以通过这个参数来决定。当使用整盘刻录(Disk-At-Once)时,就没有必要再设定这个参数,它只能是1。
设置暂停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设定两个乐曲之间的缺省间隔时间。这个时间长度在网络功能中也会被用到,这使得音频素材在进行对齐时会对齐到(其他音频素材的边缘+缺省间隔时间)。通常我们可以设定该参数为2秒钟。
设置开始暂停时间: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来设定第一个乐曲之前的缺省暂停时间。通常我们可以设定该参数为2秒钟。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3
工具菜单与VIP窗口按钮
工具菜单
合并音轨:
我们可以将当前的VIP音频工作表输出为一个WAV文件或是Samplitude软件所支持的HD波形文件,并且在重新命名后保存到硬盘上。这个新生成的文件将包括原VIP音频工作表中所有的音频,所有的实时效果处理,淡入淡出,混音设置,混音窗效果,DirectX插件,音量自动变化,声像自动变化以及在音频素材编辑器中设定的实时效果器。根据我们所操作的VIP音频工作表的不同,“音轨缩混”功能可能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四个音轨的音频工作表在缩混后会成为两个音轨,分别用于左右两个声道。为了防止出现过载失真现象,系统会进行-6dB的衰减(这将导致原声音信号减小50%)。如果工作对象是一个8轨的音频工作表,则通常要进行-12dB的衰减。我们可以在音频工作表信息窗口(通过键盘快捷键:I打开)中的左下角,选择-6dB,-12dB,或-18dB等来改变音量的值。请注意一点,当我们将一个采用24-bit量化精度的音频工作表进行混音输出时,由于其采用的是32-bit的浮点数存储格式,Samplitude软件在技术上避免了过载失真的发生。
下面,我们大略介绍一下此对话框中的各项设置:
在“来源”中,有“仅标记的区域”、“从VIP开始到最后素材结束”、“整个项目”、“跳过选择项”、“粘合选择项(生成新文件)”这几个单选按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后面是一个复选框“仅处理已激活的音轨”,大家也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Samplitude软件只将当前所选中的音频范围进行输出。这时软件不针对音轨进行操作,而是对所选中的时间段中的所有音轨进行操作。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所选定的范围包括几个音轨,Samplitude软件都会将所有当前处于发声状态的音轨在选定范围所包含的时间段内的声音混进去,再说得白一些,就是我们在选定了范围后,播放时能够听到什么声音,缩混出的文件中就有什么声音。
举个例子:在“整个项目”这种模式下,整个VIP音频工作表都将被输出到混音文件中。
生成选项:有关输出波形文件的选项。
仅一个波形项目:只混音输出为一个波形文件。
在当前 VIP 中新建分离素材:混音输出一个波形文件,并且将该文件添加到当前的VIP音频工作表中。
新建VIP:混音输出一个波形文件,并且使用该文件新建一个VIP音频工作表。
5.1 环绕声音轨合并:有关5.1环绕声的混音输出设置。
击活:选择这个选项,则激活5.1声道设置。
生成 6 声道单声道音轨:将5.1声道输出为6个单声道音轨。
生成 3 声道立体声音轨:将5.1声道输出为3个立体声音轨。
调用 AC3 编码:调用外部的杜比AC3编码软件。
路径:指定外部杜比AC3编码软件的路径。
格式选项:一些格式选项。
在这里,可以选择输出文件的格式为波形、mp3、aiff等,还可以选择立体声、仅左声道、仅又声道和单声道合成。
计算最大振幅:如果我们选择了这个选项,则Samplitude软件将计算声音波形的最大振幅,并且在混音输出操作完成时向我们显示计算结果,dB为单位显示。
下面还有选项,预置和效果选项,在这里就不予叙述了。
移除无用采样:
本功能用来将当前VIP音频工作表的音频素材中没有使用到的声音波形去除掉。VIP音频工作表的音频素材中实际上是记录的某一个波形文件(例如WAV文件)中的一段声音。因此这种操作不会导致VIP音频工作表发生改变。
使用这一功能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大量的磁盘空间。但是其缺点在于音频素材的长度将变短,即只有原先出声音的部分被留了下来,当你想使用该音频素材中更长一些的声音时,就做不到了。因为音频素材只能被剪短而无法被加长。
区域管理器:
选择这个命令,则打开区域管理器窗口,该窗口中列出了当前音频工作表中所有的区域选定信息。当前正处于选定状态的区域则是处于加亮状态。要想选择一个区域,只要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区域的名称即可。而一个区域的名称,可以在当其被选中时,在列表下方的文字输出框中进行改动。原先所保存的区域可以被删除掉,同时我们也可以定义并存储新的区域。
按下“播放一次”按钮,我们可以听到当前选中区域的声音(一次),而按下“循环播放”按钮,则我们可以听到当前选中区域的循环播放。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不同的声音段进行比较。
标记/CD 声轨管理器:
当前所有保存的标记点,以及它们的名称、位置都将显示在这个对话框中。单击列表中的标记点,则播放光标就会自动移动到该标记点处。我们可以更改标记点的名称,或是创建新的标记点。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删除某一个或是所有的标记点。
素材管理器:
素材管理器中列出了当前VIP音频工作表所使用到的所有音频素材。这个功能看起来有些类似其他软件中的播放列表。
在素材管理器中,我们可以对音频素材进行选定。选定的方法与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中一样,使用鼠标左键单击选中一个素材,使用Ctrl+鼠标左键可以选择多个素材,使用Shift+鼠标左键可以将两个被选中对象之间的所有对象全部选中。另外,如果VIP音频工作表中使用了过多的音频素材,使得你一时找不到音频素材,那么可以在下方的文本输入框中键入音频素材的名称,然后按下输入框左侧的“查找”按钮,于是该音频素材就会在列表中被加亮显示出来。这个操作,非常适合盲人朋友们使用。
打开 Windows 资源管理器:
执行这个命令将会打开Windows中的资源管理器,并且开启HD波形文件(HDP)所在的文件夹(目录)。这时我们直接通过拖放操作将WAV文件放到Samplitude软件窗口中,这可以说是添加波形文件最简单的办法了。
所有以WAV(波形文件)、OBJ(用于音频素材)、HDP(HD音频素材文件)、RAP(RAM音频素材文件)为扩展名的文件都可以被直接用鼠标“拽入”VIP音频工作表中。甚至是在声音播放的过程,也可以这样操作。
Samplitude软件所使用的各种文件目录路径均在系统属性窗口(通过键盘快捷键y打开该窗口)中设置。
VIP窗口按钮
下面我们要来介绍一下VIP音频工作窗口中各个音轨的按钮。这些按钮,非常便于明眼朋友们使用,但有些按钮本身带有快捷键,所以对于盲人朋友们,也是非常方便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予以讲解。
? 这个按钮用来打开音轨标记名称对话框。我们可以在这个对话框中给每一个音轨命名。
= 组合两个单声音轨。此时音量控制将同时对两个音轨起作用。这个按钮只出现在单声道音频工作表中。
M 静音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当前音轨将被静音。在这个按钮上按下鼠标右键可以选择播放用的硬件设备。
S 独奏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当前音轨设置为独奏方式。
L 锁定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当前音轨中的音频素材都无法被移动。
V 音量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显示出当前音轨的音量曲线。
P 声像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显示出当前音轨的声像曲线。
R 录音按钮。按下这个按钮,则将当前音轨设置为可以被录音状态。在这个按钮上按下鼠标右键可以选择录音用的硬件设备。
在这些按钮下方应该是音量电平表(根据设置不同,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音量推子,声像控制推子。
在所有音轨控制端的下方还有四个按钮,它们分别用于保存4个设置值(标有“s”的按钮,设置值包括放大倍数、播放光标位置以及显示模式等)和4个放大倍数(标有“z”的按钮)。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按钮进行快速的切换。
发光二极管电平表:
每一个音轨都有自己的发光二极管电平表,根据我们的设置不同,此时它可能处于显示状态,也可能处于不显示状态,要想进行设置,可以按下Shift+Tab组合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中“音量电平表”选项。
这个电平表在录音和播放时都工作,并且它可以保存最大的峰值电平(即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注意:在进行多轨VIP音频工作表播放时,显示所有音轨的电平表将会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因此,如果你的计算机速度不是非常快,可以将电平表显示关掉。
通过拉动滚动条进行放大/缩小观察:
德国人编制的软件通常都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拉动滚动条来进行放大/缩小观察。将鼠标移动到水平滚动条的左边缘或是右边缘时,鼠标指针会变成左右箭头的形状,这时你只要按下鼠标左键,然后拉动深绿色的滚动条,则窗口中的声音波形就会被放大或是缩小。要注意一点,如果想使用这种功能,必须将显示模式对话框(通过Shift+Tab组合键打开)中的“改变鼠标模式”选项选中。
移动当前位置点后面的所有音频素材和音量控制曲线:
在按住键盘上的k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左键将鼠标点击位置后面的所有音频素材和音量控制曲线全部选中。这个功能对于在VIP音频工作表中进行选定大量音频素材非常有用,并且可以省去编组操作。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6
播放/录音菜单
播放一次:键盘快捷键:空格键
将选中的区域播放一次。
循环播放:键盘快捷键:空格键
将选中的区域循环播放。
循环播放选区:键盘快捷键:shift+p
从音频素材的起始端开始播放,直到被选中的区域,然后循环播放选中的声音段,直到我们按下停止按钮停止。用于测试乐器声音的循环效果。
预加载播放:键盘快捷键:Shift+空格键
将处理后的音频预载入缓冲区,准备开始进行播放。此时会弹出一个窗口,便于我们随时开始播放。在这种情况下,播放不会有任何延时,因此适用于较慢的系统,以及要求必须严格同步的情况。
只播放选择的素材:键盘快捷键:Ctrl+Alt+P
只有选中的素材,才能使用这个命令进行播放。
播放剪辑:这个子菜单中,包含有6个菜单,它们分别为:
播放到剪辑起点:键盘快捷键:F5
播放选中区域前的一小部分。其播放长度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子菜单中的“设置预卷时间”命令里面设定。
从剪辑起点播放:键盘快捷键:F6
播放选中区域的前一小部分。其播放长度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子菜单中的“设置预卷时间”命令里面设定。
播放到剪辑结尾:键盘快捷键:F7
播放选中区域结束端前的一小部分。其播放长度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子菜单中的“设置预卷时间”命令里面设定。
从剪辑结尾播放:键盘快捷键:F8
播放选中区域结束端后的一小部分。其播放长度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子菜单中的“设置预卷时间”命令里面设定。
跃过剪辑播放:键盘快捷键:F4
在播放过程中跳过选中的区域。用于模拟切换效果。Samplitude软件首先播放选中区域前的一小部分,然后跳过选中的区域,再播放其后的一小部分。其播放长度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子菜单中的“设置预卷时间”命令里面设定。
在剪辑中播放:这一菜单一般不经常用到。
停止:键盘快捷键:空格键
停止所有类型素材的播放。
停止并转到指针位:键盘快捷键:逗号
停止所有类型素材的播放,并转到指针位。
重新播放:键盘快捷键:空格键
随时(甚至在播放过程中也可以)从头开始进行播放。
播放模式:这个子菜单中,包含11个菜单命令,在这里,我们只向大家介绍常用的三个:
循环模式:循环播放所选中的素材。
更改播放方向:
随时(甚至在播放过程中也可以)改变播放的方向。
O-音调模式:
打开/关闭O-音调模式。
播放选项:对有关播放方面的参数进行设置。
录音:打开“录音”对话框。
录音选项:对有关录音方面的参数进行设置。
录音/穿插模式:这一子菜单中,包含了12个菜单命令,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常用的9个菜单命令。
录音不播放:在录音时不播放音频。
录音时播放:在多轨状态下,边录音编播放其他轨的音频。
穿插模式:激活穿插模式。
常通输入模式:启动插入录音模式。
插入和穿出可以自动形成一段音频的录音开始和结束。在激活穿插模式之后,可以在不停止播放的情况下使用穿插录音开始进行录音。
使用此种模式需要一条或几条目标轨。这些音轨必须按照进行多轨录音的要求选择—每一个音轨都要与选用的输入设备对应。用鼠标右键单击音轨前的“R”按钮进行选择。
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穿插录音:
1.实时插入/穿出:我们可以在播放期间随时开始录音(插入)。录音开始后,可以在进行播放的同时随时停止录音(穿出)。这种方法很象是一个多轨录音机,可以用修正过的录音覆盖原来的录音。按空格键开始播放,此时单击工具条上的穿插录音按钮可开始录音。再次点击按钮可以停止录音,而播放继续。按下空格键可以停止播放。
2.用标记点进行播放穿出:进行插入录音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特殊标记点。这种方法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在设定了插入/穿出标记点之后,我们在录音过程中就不需要进行任何干预。不必担心录音效果。因为设定了插入穿出标记点也就设定了准确的录音开始/结束点,可以修改其中的错误,还可以撤消操作。原来音轨上的内容还会保留!如果我们已经工作到了深夜,非常疲劳了,此时这种方法正适合我们!在使用这种模式前,必须先选择一段区域,确定录音开始和结束的位置。利用工具条上的插放标记和穿出标记按钮设定插入和穿出点。然后,将播放开始点设在插入标记点前的一个合适的位置,单击插入工具条上的穿插录音按钮开始播放/录音。
注意:在使用插入穿出功能时,必须点击Samplitude软件工具条上的自动交插衰减按钮激活交叉衰减模式。自动交叉衰减可以平滑效果,去除微小的环境噪声。循环插入录音还有一种用途。选中录音区域后,开始进行播放,直到我们按下空格键停止。每次播放至插入标记点时,都会进行重新采样。然后使用任务管理器就可以找出最佳的效果。
暂停录音:停止当前录音。
穿插录音:
开始/停止插入录音。
设置开始标记:
使用该菜单项/工具条按钮设定插入标记点。
设置结束标记:
使用该菜单项/工具条按钮设定穿出标记点。
移除穿插入点/出点标记:
使用该菜单项/工具条按钮去除插入/穿出标记点。
监听:由于这个菜单只适用于专业的录音棚,因此在这里也不予赘述。
关于samplitude软件的“MIDI”菜单,已经超出了音频制作的范围;而“选项”菜单,基本上不用做过多的调节,因此在这里就不再向大家讲解了。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7
窗口菜单(1)
层叠:将所有打开的窗口以层叠形式排列。
平铺:键盘快捷键:回车键
将所有打开的窗口以平铺形式排列。用于将采样区域拖入VIP音频工作表。
非平铺:键盘快捷键:shift+回车键
取消平铺,将窗口恢复原状。
排列图标:在屏幕下方重新排列所有图标。
主工具栏:显示/隐藏主工具栏。
其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
新建VIP(新建一个VIP音频工作表)
打开VIP(打开一个音频工作表)
打开波形(载入一个Wave素材)
保存(保存当前素材)
选中区域(选中区域)
复制(复制区域)
粘贴(粘贴区域)
分割素材
对齐开/关(对齐网格开/关)
自动交叉衰减(自动交叉衰减模式开/关)
交叉衰减编辑器
素材编组
取消素材编组
设定CD乐曲索引
设定辅助索引
自动乐曲标记(自动设定CD乐曲标记点)
刻录CD
播放一次
循环播放
播放至循环(播放至标记点,然后循环播放选中区域)
停止播放
录音
多轨/MIDI录音。
调音台(打开调音台窗)
相关帮助
位置栏:
在屏幕下方显示/隐藏位置工具栏。
其工具栏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
显示开头
显示左移一节
显示左移半节
显示右移半节
显示右移一节
显示结尾
显示上一个素材边缘
显示下一个素材边缘
显示上一个标记点处
显示下一个标记点处
放大
缩小
显示整个素材
显示整个区域
一个象素代表一个采样点
显示区域为1秒
显示区域为10秒
显示区域为60秒
显示区域为10分钟
垂直坐标放大
垂直坐标缩小
显示纵向所有区域
显示纵向选中区域
放大幅值
缩小幅值
穿插/播放栏:
在屏幕上方显示/隐藏穿插/播放工具栏。该工具栏内包括现场播放按钮。
其工具栏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
播放选中区域开始前的一小部分
播放选中区域开始后的一小部分
播放选中区域末尾前的一小部分
播放选中区域末尾后的一小部分
跳过选中区域播放
激活插入模式
开始插入模式
设定插入标记点
设定穿出标记点
去除插入/穿出标记点
激活现场输入模式
鼠标模式工具栏:
显示/隐藏鼠标模式工具栏,工具栏上有用于在VIP音频工作表中选择不同的鼠标模式的按钮。
此工具栏的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
通用模式:上半部分选择区域,下半部分选择素材
区域选取模式:左键设定标记点,右键弹出菜单
素材和曲线模式:左键修改曲线,右键弹出菜单。
激活Samplitude4.0的鼠标模式
链接曲线与素材
链接素材与一个音轨
连接素材与所有音轨
区域栏:
在屏幕下方显示/隐藏区域工具栏。
其工具栏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
将标记点设在区域左侧
将标记点设在区域右侧
区域向左一个单位长度
区域向右一个单位长度
将区域终点设在上一个零交叉点处
将区域终点设在下一个零交叉点处
区域编辑器
状态栏:
在屏幕下方显示/隐藏状态栏
调音台:
打开实时调音台窗。
显示调音台窗口
调音台窗口中一次可以显示八个声道,如果VIP中包含的音轨数超过了八个,可以拖动声道显示下方的滚动条显示其他通道。
当我们选用多声卡模式下时(选中Multi Card),调音台窗口中将不显示主立体声声道。
注意:所选的音轨个数不同,实时效果器所需的处理能力也不同。
隐藏轨
选项可以使调音台窗口中只显示母带制作模块(就是主立体声声道部分)。这样可以节省屏幕空间,并可以对主输出信号进行调整。
隐藏FX 选项可以使调音台窗口中只显示音量及声像设定部分。
通道设定AUX1:调整送往AUX1总线的电平。
AUX2:调整送往AUX2总线的电平。
Delay:调整延时效果量。在旋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延时效果窗口。
Dyn:调整动态效果处理器。用于调整压缩比,在旋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压缩器窗口。
EQ-Hi:调整均衡器的高频段。在旋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均衡器窗口。
Mi:调整均衡器的中频段。在旋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均衡器窗口。
Li:调整均衡器的低频段。在旋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以打开均衡器窗口。
Pan:调整声像位置。若使用的是立体声文件,则两个音轨中只有一个声像旋钮可用。
Mute:选中的音轨哑音。注意:该按钮与VIP音频工作表中的Mute按钮无关!
Solo:独奏选中的音轨。注意:该按钮与VIP音频工作表中的Solo按钮无关!
Auto:激活该音轨的自动混音模式。在播放过程中会录下所有音量推子的变化。音量自动控制曲线会显示在VIP音频工作表中。该选项同时也激活了声像自动控制模式。利用调音台中的推子生成的自动控制曲线可以在VIP音频工作表窗口中进行修改。
DirX:在该通道的信号路径中插入DirectX插件。(后面有对此的详细说明。)
Link:链接两个单声道音轨。所有的控制都同时影响两个音轨。(如果对两个立体声音轨使用此功能,则两个立体声通道的参数会同时改变,这通常是我们不想要的。)
Volume推子:调整选中音轨的音量。
主AUX发送
AUX1:调整AUX1总线主电平。
AUX2:调整AUX2总线主电平。
DirX:在AUX发送信号通路上插入DirectX插件。(后面有对此的详细说明。)点击此按钮可以打开DirectX插件界面。
Ext:向选中的播放设备发送辅助信号。(单击“?”按钮选择播放设备。)
重要提示:使用Multi Card模式时会关闭AUX发送,我们需要自己把它打开。
?:如果我们使用AUX向外部播放设备发送信号,则必须选择合适的输出设备。注意此输出设备不能与主输出使用的设备相同(使用键盘快捷键“P”,打开播放参数对话框进行检查)。如果系统中只安装了立体声设备,则不能使用AUX发送。
注意:如果我们处理的是单声道音轨(音频素材为单声道或左/右声道)。AUX发送的两个信号会分别通过一个立体声输出设备的左右声道输出。
对于VIP音频工作表中的单声道音轨,AUX发送的两路信号将通过一个输出设备的左右两个声道输出。
对于VIP音频工作表中的立体声音轨,AUX发送的两路立体声信号将通过两个不同的输出设备输出。
主效果器
Multi-Band
Dynamics(多段动态效果处理器):控制旋钮影响压缩比,该参数决定了压缩的强度。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以上的段,则控制旋钮影响所有选中段的压缩比。否则,该旋钮只影响当前段的压缩比。
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压缩器对话框。控制按钮旁边的小按钮用于打开/关闭动态处理。
Limiter(限制器):限制器可以使主输出音量限制在设定区域内。该控制按钮影响门限值。(例如,-4dB意味着高于-4dB的波峰都会被衰减-4dB。)
如果我们使用内部量化精度为16-bit,则在调音台窗口中更改设定可能导致过调制。
限制器不能消除这种失真。
请注意限制器对话框中包括压缩器,可以用于调整多段动态效果器处理后不满意的部分。用鼠标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限制器对话框。控制按钮旁边的小按钮用于打开/关闭动态处理。
Master Equalizer(主均衡器)
Lo:调整均衡器低频段。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均衡器对话框。
Mi:调整均衡器中频段。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均衡器对话框。
Hi:调整均衡器高频段。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均衡器对话框。
Dehiss(咝声消除器)
该控制旋钮影响噪声衰减,可调区域为0到-3dB。请注意:我们还需要在咝声消除器对话框中对Absorption参数进行精确设定,该参数必须与噪声电平相匹配。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咝声消除器对话框。
该项调节应作为母带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这是因为混音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改变噪声比例。
咝声消除器中还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滤波器。它可以使我们得以对主均衡器进行精细调节。选中对话框中的Bypass选项可以只保留一种效果。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咝声消除器/FFT滤波器对话框。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7
窗口菜单(2)
SteroEnh立体声效果增强器
立体声效果增强器的默认设定是非多段模式,这可以减少对计算机CPU的占用。在默认设定下,该效果器等同于一个基频宽度控制器。
调音台窗口中的这一旋钮可以调整基频宽度,可调区域从“0”(单声道)到“200”(分离信号,将中间部分去除)。
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旋钮可以打开立体声效果增强器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我们可以将模式改为Multi Band,这样,旋钮控制的就是中频段的基频宽度总量。
旋钮旁边的小按钮用于打开/关闭此动态处理。
Master Volume(主音量)
音量推子:对主音量进行调节。
Nom:进行主充分化处理。单击此按钮后,音量推子自动进行调节,使得信号中最大的音量充分化为0dB。
DirX:使我们在信号处理过程中插入DirectX插件。(后面有对此的详细说明。)
Link:将两个主音量推子链接为一个立体声推子。
?:单击此按钮将打开播放参数窗口。在此窗口中可以设定母带制作模式下使用的播放设备。
全局控制按钮
Play/Stop:开始/停止播放。
MultiCard:打开/关闭5.1环绕声模式。
5.1Surround:打开/关闭5.1环绕声模式。
隐藏辅助:隐藏AUX控制部分。
隐藏FX:隐藏均衡器、压缩器、时间延迟控制部分。
隐藏轨:隐藏音轨控制部分。
复位单声道:按照单声道或左/右声道声音素材的标准处理设定复位调音台。
复位立体声:按照立体声的标准处理设定复位调音台。
帮助:打开帮助窗口。
编组:编组。
取消编组:取消编组。
录音自动:设定/取消自动混音模式。
读取设定:载入一个完整的调音台场景设定文件,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mix”。
保存设定:保存当前完整的调音台场景设定文件,文件的默认扩展名为“*mix”。关于保存和载入调音台设定的说明:调音台中所有的参数设定都将被保存,包括在效果器对话框中作的修改。只有DirectX插件的设定不会保存。如果我们想要保存插件的设定,可以创建一些VIP音频工作表并保存,其中就会包括对插件的设定。
Oszi:打开示波器/相位相关器窗口。
复位FX:将所有均衡器、压缩器、时间延迟复位为标准值。
哑音FX:将所有均衡器、压缩器、时间延迟消音。
峰值复位:复位峰值高度。
混音至文件:选中该选项时,Samplitude软件将把播放调音台的输出制作成一个新的Wave文件,其中包括所有的混音效果。如果再次进行播放,则原来的文件将补充替换。
文件名称:用于选择混音至文件功能中使用的文件及其文件夹。
在母带制作部分中使用DirectX插件
单击DirX打开DirectX插件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右侧会显示所有已安装的插件的列表。双击某一插件,该插件就会移到对话框的左侧,说明该插件已被激活。同时该插件移到激活插件列表中,并显示已选插件对话框。此DirectX插件对话框可以让我们对其效果进行更详细的设定。重复上述步骤,双击右侧列表中的插件,添加更多的插件至左侧的激活插件列表中。请注意所选各插件应互相兼容,例如,单声道和立体声插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否则会显示出错信息。
点击“删除指定条目”键可以删除指定的在激活插件列表的插件。
如我们已经将插件载入DirectX插件的列表中,单击DirX按钮可激活/关闭效果插件。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插件应用的内容,请参照DirectX插件部分。
时间显示:
显示/隐藏时间显示窗口,该窗口中始终显示当前的时间位置。在菜单视图->标尺单位下可以改变时间显示的模式。我们建议大家使用SMP模式,即:时:分:秒:帧。显示的颜色和字体可以在“选项”菜单中的“参数选择”下修改。我们可以将此窗口缩放至任何尺寸,并可放置在屏幕的任何位置。
传送控制器:
显示/隐藏传送控制窗口。该窗口可以使我们很方便地进行播放、停止、录音和快进/回退。此窗口内的控制按钮与上工具栏中的按钮以及空格键的作用有所不同:
停止播放时,播放光标停在当时的位置。当再次开始播放时,将接着上次的内容进行。
快进及回退可以在播放过程中进行。
我们可以将此窗口缩放至任何尺寸,并可放置在屏幕的任何位置。
播放控制:
打开播放参数设定窗口,以下为各参数的详细说明。
采样频率:
在此框中可以选择我们计算机有声卡支持的任何一个采样率(某些声卡甚至支持在播放过程中改变采样率!)。这尤其适用于一段声音采样在不同的八度音阶上进行播放。当所选的采样率减半时,音调值也应该减半,这样采样会在低八度的音阶上播放。
自动滚屏:
选中Active选项后,激活自动滚动功能。在播放过程中,HD声音素材窗口会自动随播放光标移动。这尤其适用于较长的声音文件。当使用“2”或“3”窗口显示时,其他窗口中的内容也会随播放光标移动。如果我们对其中某个窗口进行了坐标放大,则该窗口将相应更快滚动。
自由播放
将小键盘锁至于数字键状态后,按下小键盘上的“0”键,同时移动鼠标进行擦除。Samplitude软件将以极慢的速度进行播放。播放速度由鼠标与播放光标的相对位置决定。
在播放控制窗口内有两种模式可选:
相对:播放速度由鼠标与播放光标之间的距离决定。
绝对:播放速度由鼠标在窗口中的位置决定。鼠标在左边时,播放速度为200%回退,鼠标在右边时,播放速度为200%快进,鼠标在中间时,播放速度为0。
这是一种在不改变声卡采样率的前提下改变播放速度的方法。使用较小的播放缓冲区及较快的CPU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关于使用自动播放功能的一点说明:由于使用较小的缓冲区设定(4000,2000)会使滚动变慢,从而使我们可以在播放过程中修改错误,这适用于系统较快,不便修改的情况。
变调:
Samplitude软件支持在播放过程中平滑改变音调,甚至可以改变多轨音频工作表的音调(利用播放窗口中的纵向推子)。首先选中“激活”选项,激活改变速度模式,然后就可以将播放速度改变为不同类型了。
纵向推子:改变播放速度,可调区域为-200%到+200%。
音调:在此我们可以自己设定一个音调系数。
半音:在此我们可以设定半音值,播放将会按半音的个数进行转换。
内部采样率:在此我们可以设定用于移调计算的内部采样率。例如,如果我们想要播放一段采样率为48kHz的声音文件,但声卡只能支持44.1kHz的播放,此时只要将此内部采样率设定为48kHz,就可以听到与真正48kHz播放相同的效果!
此功能也适用于将44.1kHz的数字采样播放录入DAT文件及相反过程。
BPM:在此我们可以输入原音频数据的每分钟节拍数,并设定移调后每分钟的节拍数。
注意:在录音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移调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先将音调设为-2半音,然后录制一首歌曲,再关闭移调功能。此时你会发现,你所录制的音轨升高了两个半音!
这是一种在不改变声卡采样率的前提下改变播放速度的方法。使用较小的播放缓冲区及较快的CPU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关闭所有窗口:
关闭所有打开的窗口。在关闭窗口或素材之前,Samplitude软件会询问我们是否要保存修改过的内容。
图标化所有项目:
将所有声音素材以其图标表示,这样可以腾出空间用于显示其它窗口。
隐藏所有波形项目:
隐藏所有声音素材窗以腾出屏幕空间用于显示虚拟对象。
半屏显示:
将Samplitude软件窗口高度减小一半置于屏幕的上部。这对于在多任务操作中使用音序软件的情况很有用。这样我们就可以在Samplitude软件与音序软件之间切换,而不需要刷新整个屏幕。
1…2…:
当前打开的窗口会显示在此列表中,单击某窗口名即可激活该窗口。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8
Samplitude软件与外部环境中软硬件设备同步
现在我们要来讨论一些有关Samplitude软件与外部环境中软硬件设备同步的问题。这一问题,通常适用于大的录音工作室,对于咱们个人,特别是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仅仅是一种了解性的知识,所以在这里,我只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我们在“选项”菜单中,可以使用“激活同步”菜单来开启同步功能,然后使用“同步设置”菜单功能来对同步进行设置。
此处的同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外部同步和内部同步。
外部同步
外部同步是指我们将Samplitude软件与外接的多轨录音机,录像机,外部音序器或是其他可以发出同步信号的硬件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将Samplitude软件设置为从属设备的状态,而将外部的硬件设备设置为同步的主设备。
一旦我们将Samplitude软件的同步控制设置完毕,就不用再为任何事情操心了,软件会自动接收外部设备发来的同步信号,并进行播放或是录音。这时一旦Samplitude软件接收到了输入信号,它就会立刻去寻找到正确的位置点,并且将播放指针跳转到该位置点,开始播放。
当使用Samplitude软件与外部设备进行同步录音时,情况也依然如此。打开录音参数设置对话框,并进行必要的设置,然后按下录音按钮。这时,当我们再启动了外部设备时,Samplitude软件就会自动锁定输入的同步信号,并开始录音。就这么简单!
当我们使用外部同步工作方式时,请注意以下几件事情:
1.请保证同步接口可以将SMPTE码转换为MTC时间码。使用同步工具可以非常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另外,你的声卡的驱动程序也可能会自动为你做好转换工作。
2.当使用包含有SMPTE音轨的模拟或是数字磁带时,时间码信号一定要足够强,以确保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同步。一旦出现了同步信号间断的情况,Samplitude软件就会停止播放或是录音操作。
3.当我们使用的信号源是从磁带的中部开始的时候,那么你需要在Samplitude软件设置一个偏移量。
4.请确认你使用了正确的同步协议。
内部同步
内部同步是指我们将Samplitude软件与同一台计算机上的其他软件进行同步,例如与MIDI音序软件进行同步等。在这种情况下,将Samplitude软件设置成主设备或是从属设备都无所谓。
当我们将Samplitude软件设置为同步从属设备时,情况与外部同步时类似,你不必过多地操心,只要设置好各个参数,软件自己会自动做好一切。一旦它检测到输入的同步信号,就会立刻进行锁定,并将播放指针跳转到该位置点,开始播放。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选择MTC作为同步协议。与MIDI时钟相比,MTC时间码的优势在于它不依靠BPM参数所指定的速度值。因此,在同步过程中MIDI音序软件可以改变乐曲的速度,而Samplitude软件也会自动跟着进行改变。如果我们使用MIDI时钟同步协议,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当我们使用内部同步工作方式时,请注意以下几件事情:
你要保证你的计算机速度足够快,以至于能够轻松胜任同时运行两个音乐软件,并且可以保证它们实现精确地同步。如果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不够,那么你就需要减少Samplitude软件中的音轨数量,或是将工作转移到一台更快的计算机上去完成。
当我们使用导线来实现两个软件的同步时,一定要确认软硬件设备之间没有形成MIDI信号循环。例如,你将电缆的一端接到MIDI输出1端口上,然后你又将电缆的另一端插入了MIDI输入1端口,于是就形成了一个MIDI信号循环。这时MIDI接口就会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处理,最终导致同步失败。
你要保证Samplitude软件中的BPM参数与MIDI音序软件中的BPM参数是相互匹配的。这对于两个软件的时间基准参考至关重要。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8
使用技巧
下面我们要来介绍一些使用中的小技巧,掌握了这些技巧,相信一定会使你的工作更加顺利。
1.使用键盘上的回车键可以将Samplitude软件中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窗口变大。
2.使用键盘快捷键a可以将所有的声音采样选中为范围。
3.使用键盘快捷键Home和End,我们可以将音频播放光标移动到音频工作表的起始端或是结束端,同时,原先所选定的范围将消失。
4.我们可以迅速将两个标记点之间的声音波形选定为范围,其方法是先用鼠标左键单击第一个标记点,然后在按下Shift键的情况下再单击第二个标记点。
5.在按住Shift键的情况下使用鼠标拖动音频素材,则音频素材只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即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变化。
6.使用Ctrl+Shift+左光标键,可以将选定范围向左移动,此时音频数据不移动,只是加亮的方块向左移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来测试不同位置的声音片段循环。
7.VIP音频工作表中的音频素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通过键盘快捷键Tab,我们可以在这两种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使用键盘快捷键Shift+Tab,则可以打开显示模式设置对话框。
8.在一个音频素材上双击鼠标左键可以打开音频素材编辑器,另外,也可以使用在音频素材上先按下鼠标右键然后再单击鼠标左键的方法打开编辑器。
9.通过在音量曲线上双击鼠标左键,我们可以添加一个音频曲线控制点,如果在音量曲线控制点上双击鼠标左键,则删除该控制点。通过按下VIP窗口声音波形左侧的V按钮,可以激活音量曲线显示。
10.我们可以通过下拉菜单文件中的参数子菜单中的鼠标模式功能来设置鼠标的工作模式,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鼠标工作模式工具条来进行设置。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9
键盘快捷键
通用快捷键
A 将所有音频数据划定为选中范围
a+Ctrl 重做刚才撤消的操作
B 分割为
b+Shift 以单一窗口进行显示
c+Ctrl 复制操作
c+Shift 复制为操作
c+Alt 复制并消除操作
E 新建一个VIP音频工作表
F 淡入/淡出操作
G 打开同步设置工作表属性窗口
H 关闭所有的窗口
i 打开音频工作表属性窗口
i+Ctrl 载入波形
l 载入RAM音频素材
l+Shift 载入HD音频素材
m 打开混音器窗口
n 充分化处理(无破坏性的)
n+Shift 充分化处理(有破坏性的)
o 载入音频工作表
p 打开播放参数设置窗口
r 打开录音对话框
r+Ctrl 对齐功能开/关
r+Shift 打开对齐功能设置窗口
q 关闭对齐功能
s 保存音频工作表
s+Shift 将音频工作表另存为
s+Shift+Ctrl 将音频工作表另存为V2.50版的老格式
T 分割音频素材
t+Ctrl 修整音频素材
v+Alt 覆盖粘贴操作
w 载入波形文件
x+Ctrl 剪切选定的范围
y 打开系统属性窗口
Ctrl+z 恢复
Tab 切换窗口显示模式
Tab+Shift 定义窗口显示模式
Space(空格) 播放开/关
Enter(回车) 将当前窗口放大
Esc 放弃播放,录音等操作
Del 删除选定的范围
Del+Ctrl 删除选定的音频素材
Backspace(退格) 重新开始播放
Insert 使用剪贴板窗口中的音频素材替换当前所选中的范围
# 切换对齐功能
范围选定快捷键
鼠标右键或小键盘上的数字4:
+Alt 将播放光标移动到选定范围的起始端
+Shift+Ctrl 将选定范围向左移动
鼠标右键或小键盘上的数字键6:
+Alt 将播放光标移动到选定范围的结束端
+Shift+Ctrl 将选定范围向右移动
Home 将播放光标移动到音频工作表的起始端
+Shift 将选定范围的起始端扩展到音频工作表的起始端
End 将播放光标移动到音频工作表的结束端
+Shift 将选定范围的结束端扩展到音频工作表的结束端
PgUp 将选中范围的起始点移动到下一个零位置的右侧
将选中范围的起始点移动到上一个零位置的右侧
将选中范围的结束点移动到下一个零位置的左侧
将选中范围的结束点移动到上一个零位置的左侧
小键盘
/键 将选定范围的起始端向左移动,选定区域变大
*键 将选定范围的起始端向右移动,选定区域变小
-键 将选定范围的结束端向左移动,选定区域变小
+键 将选定范围的结束端向右移动,选定区域变大
功能快捷键
F2至F10 取得原先保存的选定范围
F2至F10+Shift 将当前的选定范围保存为
F2至F10+Shift+Ctrl 取得原先保存的选定范围的长度
F11 将当前选定范围保存为一个新名字
键盘上的0至9(注意:不要使用小键盘上的数字键)
0至9 将播放光标位置恢复到原先保存的标记点处
0至9+Shift 将保存当前播放光标位置为标记点
? 将当前的播放光标位置保存为一个新命名的标记点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9
常见问题及解答
下面我们将大家遇到的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列出来,并给予解答。大家通过阅读这一章节,可以加深对Samplitude软件的理解,并增长应用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问:我发现在音频文件波形上方有一个写着“E”的标记点,并且声音播放到这里就中断了。这是怎么回事?
答:如果在录音过程中遇到了数据不连续,导致录音过程无法正常进行时,Samplitude软件就会自动创建这样的标记点。这种数据不连续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计算机的负荷过大,或是要处理的音轨过多,而计算机的速度有限造成的。我们可以减少播放音轨的数量,或是使用速度更快的计算机来工作。
问:我想将我的音频工作表备份下来,那么都需要保存哪些文件呢?
答:当我们想备份音频工作表时,所有与该音频工作表相关联的文件都要进行保存!这些文件包括以下扩展名的文件:*.hdp,*.ho,*.h1,*.wav,*.s0,*.s1等。
为了便于我们进行备份操作,同时也为了使你的工作更有条理性,我们推荐你在开始一个音频工作表之前先创建一个子目录,然后将这个音频工作表中的所有文件全部放到这个目录中。顺便说一句,要设置*.vip和*.hdp文件的保存目录,可以在录音参数对话框中进行。
问:为什么无论我播放什么声音数据,都有噗噗声和喀哒声呢?
答:噗噗声和喀哒声的出现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声卡和计算机系统的设置造成的。如果是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则噗噗声和喀哒声应该是周期性的存在于整个音轨中。
经验之谈:如果在声音播放的过程中,Samplitude软件的状态条上没有显示任何出错信息,那么问题八成是由于你的声卡驱动程序或是声卡设置造成的。
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些人曾经使用Samplitude软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录制出的声音中总有周期性的喀哒声。于是他们又使用Sound Forge软件进行录音,周期性的喀哒声依然存在,于是可以判断,问题是出在声卡或是系统的设置上。然后又使用一个比较老的软件进行录音,这时明显喀哒声消失了。由于该软件只能将声音数据录制到计算机内存中,不录制到硬盘上,因此可以断定是计算机系统设置的问题。然后不断进行测试,终于发现,当把计算机硬盘的UDMA功能打开时,就会出现喀哒声,而将UDMA功能关闭,喀哒声随即消失。通常来说,使用UDMA工作方式应该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是由于各个计算机系统千差万别,造成这种结果也并非奇怪。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噗噗声和喀哒声的出现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遇到这种情况后,我们需要不断检查各项设置,最终将问题解决。
问:为什么在录音和播放时我听不到声音呢?
答:如果在录音和播放时听不到声音,请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检查:
1. 首先检查所有的电缆均连接无误,并且所有的硬件都是好的。
2.如果声卡驱动程序是具有调音台功能,那么检查是否将静音开关打开了,另外,音量推子是否被拉到最下方。
3.检查声卡驱动程序是否安装正确,我们可以在Windows系统的控制面板中进行检查。
4.检查声卡是否工作正常,你可以使用声卡自带的应用程序来测试,必要时请查阅声卡的用户手册。
5.如果你使用公放、调音台等设备,请确认这些设备已经打开,并且音量设置正确。
上述都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逐一进行检查。
问:我的VIP音频工作表文件的音量非常小,我应该如何改善这种情况?
答:对于我们向VIP音频工作表文件中添加音频素材时而产生的劈啪声,Samplitude软件有自己非常有效的消除方法。由于各个音轨中声音信号的强弱不同,因此当我们添加新的音轨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劈啪声。
在Samplitude软件中,我们可以为VIP音频工作表设置主音量电平。根据VIP音频工作表中声音材料的不同,这个参数值也会有所区别。
这个参数可以在音频工作表信息对话框(通过键盘快捷键I打开)中的左下角被找到。如果此时这个参数为-12dB,那么可能VIP音频工作表的音量就显得太小了。你可以轻松地将其设置为0dB,这样就不进行任何衰减了。不过当你遇到了劈啪声时,你可能就不得不去降低这个参数的值了。
另外,你也可以在混音器窗口中使用主音量推子对输出的声音大小进行设置。
问:当我要同时进行录音和播放操作时,Samplitude软件会显示“MMSYSTEM”错误信息,这是怎么回事?
答: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说明你的声卡不支持“全双工”工作模式。有一些声卡是“半双工”声卡,即它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录音或是播放中的一件工作,而不能二者兼顾。这就象电话和对讲机的区别,电话可以一边听一边说,而对讲机说时不能听,听时不能说。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比较老的电脑上,我们现在所配置的新电脑,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
你可以再安装一块声卡,这样就可以录音使用一块声卡,播放使用另外一块声卡。或者,你可以换一块全双工的声卡来使用。请核实一下你的声卡到底是全双工的,还是半双工的。
问:只要我一开始播放或是录音,我的计算机系统就死机,或是显示错误信息。
答: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于IRQ中断,DMA通道或是I/O地址值设置发生冲突而造成的,你要保证没有其他的硬件占用声卡所使用的这些资源。

作者: 王晓波    时间: 2014-12-4 14:29
总结篇
Samplitude软件的主窗口看起来并不是很友好,上面有一些大工具条,其中有许多许多的按钮。幸运的是,当鼠标移到每个按钮上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在线提示条显示它的功能。当你弄清每个按钮的作用后,你可以进入设置选项,在启动时让窗口中只显示你用得上的功能的按钮。实际上,samplitude软件可以有两种显示模式,并可随时切换。这个功能非常有用,你可以根据工作方式的特殊要求对显示配置进行优化,编辑波形时用一种显示模式,而混音时用另一种显示模式。不过,这对于我们盲人来说,就无所谓了。
说句实在话,Sam不是一个很容易上手的软件。如果你用惯了VEGAS,cool edit这些美国软件,乍一看到Samplitude可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一旦你确定了自己想干什么,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干,你很快就会被Sam软件强大功能折服。
Sam软件对音频的操作完全是非破坏性的。波形文件在它看来只是一些素材,当你把一个素材拖进Sam软件的编排窗口,你对它的所有操作都是“虚拟”的,这些操作(如:音量变化、声像变化、淡入淡出、动态处理,效果处理……)都不会对波形文件产生直接改变。虚拟编辑的好处是:首先,你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任意地“蹂躏”你的声音文件而不必担心这些文件会遭到破坏;其次,由于所有的工作都是籍Sam软件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利用计算机CPU实时进行的,因此速度飞快;第三,基于以上两点,所有的调整都可以实时进行,你可以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对各个音轨进行各种调整,享受真正实时混音的乐趣。
作为一个“多轨录音/混音/母盘处理软件”,Sam提供了最高32BIT(浮点)的解析度。使用32-bit解析度可以使计算精度提高,减少失真,以及在动态处理时不影响电平。即使处理时的电平很低,也不会导致噪声增加。但由于数据量的增加,32BIT(浮点)格式需要两倍的硬盘空间,能够同时播放的音轨数量也会减少。
如果你的计算机足够强大,我建议你尽可能的使用32BIT解析度,因为在使用16BIT解析度的情况下,所有音轨中的信号加起来不可以超过16BIT(0dB),否则声音就会过载(俗称“破”了)。因此,当我们对一个4立体声音轨的音频工作表进行处理时,需要将每一个音轨都衰减2个BIT,也就是12dB。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音轨的录制和播放都不是使用最大电平,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是要注意,进行音量电平衰减操作有可能导致声音中出现咔哒声。不过,在使用32-bit的量化精度情况下就没有上述问题,你只要将调音台上的主音量推子适当向下调整一点,使音量电平比0dB略低就可以了。
Sam软件还提供了强大的抖动处理功能,我们知道,当一段声音波形被量化时,信号会被分成一个一个的“台阶”。这种情况不仅会出现在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转换(即AD转换)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在将高量化精度声音信号向低量化精度信号转换的过程中。一个8-bit的数字信号有256个量化等级,这时的“台阶”数目过少,会造成从一个台阶到另一个台阶时,丢失过多的信息,并造成信号的失真。对于声音信号,尤其是音量比较低的声音信号来说,由于每一级“台阶”所对应的音量变化比较大,声音的衰减会非常生硬。因此当音乐中某一声音片段的音量比较小时,上述失真现象会格外明显,很容易被人耳所察觉。
抖动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当你将一个32BIT浮点音频信号转换成16BIT音频信号时,抖动处理会在其中加入一些“噪声”的信号,从而使每一级“台阶”之间变得平滑,消除失真的生硬感。Sam软件 可以让你跟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加入线性噪声或三角波噪声,使声音变得更加完美。
Samplitude 在易用性上有几大特点:
1,快捷键多,而且符合 Windows 习惯,全部可以自定义。快捷键数量无人能及。
2,右键菜单多,而且符合 Windows 习惯。菜单数量和长度无人能及。
3,自定义程度极高,不但快捷键、工具条(具体到按键)可自定义,而且波形显示方式、颜色,主窗口样式,鼠标样式…都可以自定义。自定义灵活程度无人能及。
Samplitude 有句口头禅:不限。
最常用的快捷键:
按空格键开始播放,再按一下停止,并且播放指针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想让指针停在当前位置,就按小数字键盘里的0键。
按 home 或 end 键你可以快速将指针定位在曲子的开始或结束位置。
录音的快捷键很多。打开录音窗口的快捷键是 r ,开始录音就按 a ,停止是 s 。
按键盘上的左右箭头,可以移动指针;先按住 Shift 再按左/右箭头,能够使指针快速移动。
Ctrl 加左/右箭头,能够横向放大或缩小波形显示。(真正的无限放大,无限缩小)
Ctrl 加上/下箭头,能够纵向放大或缩小波形显示。(真正的无限放大,无限缩小)
按下 w 键可以载入 wave 或 midi 文件。
按下 m 键启动调音台。
a 键是“选择全部范围”的快捷键。
多轨窗口可以以两种界面显示,只要按下 Tab 键就可以在两者间切换。按 Shift + Tab可以打开设置窗口,设置这两种显示方式的具体参数。
t 键是“切割”的快捷键(先要选中某个 Object)。
另一些技巧:
当你想把一个 Object (就是某一块声波)移到另一轨上,但又不想让它改变起始位置,就按住 Shift键,然后再拖。
复制 Object 的方法跟 windows 一模一样:Ctrl + C 和 Ctrl + V,或者按住 Ctrl ,然后用鼠标拖动Object 。
在 Object 上双击或同时按下鼠标两键,可以打开 Object 编辑器。
一次拖动几个 object (这几个 Object 的相对位置不变),可以将这几个全选中,然后拖动。
在Samplitude 里一次选中多个 object 的方法跟 windows一模一样:可以用鼠标一划,选中数个 Object ,也可以按住 Ctrl ,然后鼠标一个一个去点;或者按住Shift 点击第一个 object ,然后点击最后一个 object ,这样所有的二者之间的 object全部被选中。
Object 的位置调整好后,要及时将它锁定,方法就是按下 Object中下方的小锁。这样他的位置就不会因为你的误操作而变化了。
将声音文件载入还可以采用一个最具 windows 特点的方法:直接从 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里把声音文件拖进 Samplitude 里。
选中一个区域后,按住 Ctrl + Shift 键,然后按左右箭头,可以将此区域前后移动。这在做 loop 的时候很有效。
画包络的技巧:
包络是非线性编辑的特色,是比调音台更先进的处理方式。Samplitude 的包络编辑非常方便。
当需要画包络时,先将音量包络或 pan包络激活,然后在包络线上双击鼠标,就设置了一个“关键点”,然后按住“关键点”,可以随意拖动它,改变包络的曲线。在关键点上双击鼠标,又可以取消关键点。
以上的行动都不需要将鼠标模式设在“画包络模式”上。如果将鼠标模式设为“画包络”,则可以把双击改为单击。
包络线都可以与 Object 相关联,也就是说当你拖动 Object时,包络线跟着一起走。为了激活这项功能,你需要在鼠标模式工具条里将“Link Curves to Objects"按钮按上。包络线同样可以象 Object一样被复制。
轨道设置的技巧:
在建立多轨项目的时候,你可以设置轨道数量,以后,你还可以将轨道任意增加、删减、复制。
在多轨项目下面增加空白的轨道,可以按右键,选择“添加音轨”;
删除某一条或某几条轨道,先要选中那条轨道,然后按右键,选择“删除音轨”。
将某几条轨道整体复制到另几条轨道上,或将某几条轨道移动到另几条轨道上(连声音带全部的轨道参数以及全部的效果器和各种设置),先选中那几条轨道,然后按右键,选择“复制音轨”或“剪切音轨”,然后按右键选择“插入音轨”;
在某一条轨道下面增加一条轨道,先将那条轨道选中,然后点右键,选择“创建空音轨”。
几个小窍门:
如果说Sam只是一个全功能的声音编辑工具,那真是小瞧了这个软件。我认为它能解决我在音频工作中碰到的一切问题。你不但可以对音轨整体进行编辑和加工,也可以对音轨中特定的区域进行单独的编辑和加工,这意味着这种编辑和加工将十分全面、非常灵活。
大多数音频编辑软件只能在一个窗口中对音频区域进行显示和处理,而Samplitude可以让你同时打开3个窗口,每个窗口都可调整大小和设置。这对于选择循环区域等编辑工作大有好处,你可以在不同的窗口中同时对循环区域的起点和结束点进行显示和处理,再也不用像在一个窗口中工作时那样将要编辑的区域前后拖来拖去。
在sam软件中进行的所有操作都可以撤消或重做100级。如果你喜欢直接针对波形进行操作,Sam同样提供了“物理编辑”窗口,你可以用它来剪切、复制、粘贴,或为未经处理的音频数据加上数字信号处理效果。在进行这些操作时,Samplitude允许你为这些波形创建一份副本,以免危及你的原始的音频数据。
   软件还有一个巧妙的编辑功能:它把在音轨或乐段中选定的部分叫做“区域”,你使用区域管理器可以保存或调用这些区域。你想在一个音轨上作一段曲子吗?从曲子中选取一小段存成区域(如果你喜欢,可以给区域起名)。无论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在区域管理器中或通过适当的键盘命令对这一小段乐曲进行处理。通过这种功能,你可以迅速重选已选过的一个音轨或多个音轨,进行处理或编辑。我发现这个功能在制作歌曲专集时特别有用。因为区域可以用在修整乐段、设置标记到使用DSP(数字信号处理)等许多工作中,使用区域管理器可以为你节省大量时间。
效果处理
软件提供了许多惊人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根据你计算机的快慢和效果的种类,你可以自由选择让这些效果器实时或是非实时的运行。
在滤波功能方面,Sam软件绝对可以傲视群侪。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在每一个素材和音轨上都能使用的、可以任意敲入精确数值的三段全参量均衡器或五段图示均衡器,虽然这些功能在其它的数字音频软件中已经算得上是“强大”,但比起Sam软件特有的“快速傅立叶滤波器/频谱分析仪”来说,就显得太小儿科了。“FFT滤波器”相当于一个16384频段(在44.1KHz下每个频段为1.35Hz)的超级均衡器!它可以将整个波形的频响曲线分析出来供你任意修改,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直接用鼠标画出想要的频响曲线!最神奇的是,你还可以把一种声音的频响特性传递给另一种声音,从而让第二种声音具有第一种声音的特质。
Sam软件具有多种噪声消除功能,包括嗡声消除,咔嗒声消除和通用的噪声消除。嗡声消除主要用于去除通过麦克风前置放大器或品质不高的声卡录制的音频数据中常见的持续低电平白噪声;咔嗒声消除主要用于去除录音或编辑过程中因数字丢码造成的咔嗒声;噪声消除则可以去除任何你不想要的噪声—甚至包括你弹错的音符!借助于SEK'D公司极端先进的算法,Sam软件 最多可以将你采样的噪声衰减100分贝,而且对原始的声音影响极小。
千万不要把Sam软件 的房间模拟功能与一般的混响混为一谈!SEK'D的房间模拟采用了一种叫作“脉冲响应”的技术,该技术几乎可以精确地再现出任何环境的混响效果。所谓“脉冲响应”,就是将某一环境中一种类似枪声的短促、尖锐音频信号及其自然衰减录制下来,作为“脉冲响应模板",由于这个“模板”中包含了该环境混响的所有信息,因此,你可以把任何声音加入到这个环境中来。Sam软件自带了许多模板,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制作自己的模板。
Sam软件的多段立体声增强器也很好用,你可以设置三个频段,再对频段分别进行立体声增强。与一般的立体声效果增强器相比,多段立体声效果增强有很多重要的优点。例如,在加大中频段低音宽度时,可以避免常见的由于相位损失而导致的低频及高频部分模糊问题。还有,由于是对单独的频段进行处理,也部分解决了增加低音宽度时,单声道效果变差的问题。另外,还可以改变某个频段信号在声场中的位置。
其他的效果处理功能还包括对物理文件或虚拟素材的充分化、可实时使用的回声/延时/混响、单段和多段的压缩器、时间伸缩及音调改变(可以在不改变速度的情况下改变音高,或在不改变音高的情况下改变速度)、相位反转、甚至可以制造出任意频率方波、正弦波、锯齿波、白噪声的波形发生器。
好了,如果你觉得这些效果还不够用,Sam软件还提供了灵活的对DirectX插件的支持,你可以使用现在不计其数的第三方DirectX插件效果器来为你的音乐加入更多的“味精”。





欢迎光临 视障者音乐制作交流基地 (http://szzyyz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