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楼 rofy530说:回13楼rofy530 P515
●八音 古代樂器分類名稱。西周(約前十一世紀--前771年)
已出現,見<<國語·周語>>伶州鳩論樂。八音為:金(如鐘﹑鎛)﹑
石(如磐﹑編磐)﹑絲(如琴﹑瑟)﹑竹(如蕭﹑箎),匏(如笙﹑
竽)﹑土(塤﹑缶)﹑革(如﹡﹑雷鼓)﹑木(如柷﹑敔)八類。民
間器樂樂種或演奏形式的名稱。如北方山西五臺山一帶的“八音會”
,所用樂器有管子﹑嗩吶﹑海笛﹑笙﹑梅笛﹑簫﹑堂鼓﹑小鼓﹑大釵
小釵﹑大鑼等。這種樂隊,取樂器齊全之意,稱為八音會。又如南方
廣西壯族的“隆林八音”,所用樂器有橫簫(笛子)一對,高胡﹑土
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鑼﹑鼓﹑鈸各一副。總計由八件絲竹和打擊
樂器組成,以樂器件數為名,稱隆林八音。彝族八音樂隊所用樂器有
二胡﹑環簫(無膜笛)各一對和牛角胡﹑五#(小鑼)﹑鼓﹑鈸等,
仡老族八音樂隊,又名八仙,所用樂器有二胡﹑橫簫(笛)各一對和
五#﹑鑼﹑鼓﹑鈸等,多在婚嫁﹑搬遷和農閒時演奏。蒙古族器樂曲
名。可用多種樂器合奏,也可用蒙古族四胡獨奏。流行於內蒙古草原
東部哲里木盟一帶。全曲共分八段,屬八极變奏曲式。八段分別稱為
老八音﹑反點﹑散音﹑四響音﹑悶工﹑尺字﹑工字﹑八音梆子。前七
段由“八板曲”變奏而成。末段的“八音梆子”主要由演奏者創作,
因而各有不同,可單獨演奏。此曲曾錄製唱片。
p516
吹奏樂器
●骨哨 原始社會的吹奏樂器。用禽獸肢骨製成。源於先民的狩獵生
活(利用骨哨發出的聲音誘捕禽鳥),也可吹奏簡單的曲調。近年在
距今約七千年左右的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 160件骨哨,均用禽類動物
的中段肢骨加工製成,長 4–12厘米,中空,器身略弧形,在凸弧的
一面,磨一至二個圓孔,器形與現代笛簫類樂器接近。在黃河上游的卡
窯文化遺址,和屬於青蓮崗文化或良渚文化時期的江蘇吳江梅堰新石
器時代遺址也有發現。
●塤 古代吹奏樂器。《世本》︰“塤,暴辛公所造。”《拾遣記》
︰“庖犧灼土為塤。”這類傳說雖不可考,但也說明塤的歷史已很久
遠。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有一個吹孔的陶塤,距今約七千年,是目前
所知年代最久的實物。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遣址﹑山西萬泉荊村遺址,
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鄭州銘功路﹑二里崗商代遺址﹑輝縣琉璃
閣區殷墓都有發現。這些﹑塤均為陶製,呈橄欖形﹑橢圓形﹑圓形﹑
魚形﹑平底卵形﹑有一音孔﹑二音孔﹑三音孔﹑五音孔等多種。多音
孔塤是旋律樂器。後世塤均為平底卵形,質料有陶﹑石﹑骨(象牙)
數種,陶製品最常見。主要用於歷代宮廷雅樂,民間也有流傳。山西
萬泉荊村遺址出土三個陶塤的發音如下︰(1) 無音孔塤為f2;(2) 一
音孔塤為c3(按音孔)﹑e3(開音孔);(3) 二音孔塤為e2(按二音
孔)﹑b2(開左音孔)﹑b2(開右音孔)﹑↑d3(開二音孔)。
●篴 笛的古字。古代吹奏樂器。《周禮.春官》:“笙師掌教#﹑
竽﹑笙﹑塤﹑籥﹑箎﹑篴﹑管。”鄭玄注:“杜子春讀篴為蕩滌之滌
,乃今之所吹五空竹篴”。朱載堉《律呂精義》說:“篴與笛音義並
同,古文作篴,今文作笛。其名雖謂之笛,實與橫吹不同,當從古作
篴以別之”。近年在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竹簡“遺冊”(殉葬品帳
目)中有“篴”的字樣,同時該墓出土有兩支六孔的橫吹單管樂器。
可知篴在古代曾作為橫吹或#吹單管樂器的通稱。
●排簫 古代吹奏樂器。原稱簫。《世本》:“簫,舜所造。其形參
差象鳳翼,十管,長二尺。”《博雅》:“簫,大者二十四管,無底
;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禮圖》:“為底者謂之洞簫。”漢﹑唐
以來石刻。壁晝及隨葬陶俑中常可見到吹奏排簫的形象。宋以後民間
失傳,只用於宮廷雅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有排簫,竹製,編管
十三,按長短依次排列,最長者22.5厘米,最短者5.1 厘米,用三道
篾箍束結,是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實物。近人從甲古文龠字作*
或*形,認為龠或籥,是一種編管樂器,接近排簫的原始形制。
●箎 古代吹奏樂器。春秋戰國時期廣泛使用,《詩經》﹑《楚辭》
等文獻均有記載。《爾雅.釋樂》郭璞注:“箎,以竹為之長尺四寸
,圍三寸,一孔上出…,橫吹之。”宋代陳賜《樂書》:
p517
“箎,有底之笛也,橫吹之。”唐宋以來民間不傳,只用於宮廷雅樂
。據清代所傳實物來看,其形制為“一孔上出”,即吹孔與按指孔不
在一個平面上;“有底”,即兩端封閉。
●竽 古代吹奏樂器。戰國至漢代廣泛流行,至宋代失傳。近年出土
的漢代百戲陶俑﹑石刻畫像中多有吹竽的圖像。據《周禮.笙師》鄭
玄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東漢應劭《風俗通》﹑三國魏張揖《
廣雅》等書記載,其形制與 *笙相似而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
三管。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竽的明器一件,通高78厘米,竽斗﹑
竽嘴為木製,竽管二十二根,竹製。分前後兩排,每排十一管,呈雙
弧形排列,插在橢圓形竽斗上。
●篳篥 古代吹奏樂器。或作觱篥﹑必篥﹑悲篥。唐代段安節《樂府
雜錄》:“觱篥者,本龜茲國樂也,亦曰悲篥,有類於笳。”起源於
西域,後傳入中原。南北朝時,有大篳篥﹑小篳篥﹑豎小篳篥﹑桃皮
篳篥﹑雙篳篥等多種形制,在隋﹑唐 *燕樂的諸部伎樂中使用甚廣。
當時民間也很流行,並出現不少吹奏名手,詩人歌詠者頗多。宋代 *
教坊十三部中有篳篥部。清代瓦爾喀部舞樂觱篥為蘆管三孔。今民間
流傳者以木為管,管端插有蘆哨,八孔(前七後一),稱管子或 *管
。
●胡笳 古代吹奏樂器。漢代流行於塞北和西域一帶,是漢﹑魏 *鼓
吹樂中的主要樂器。其形制,據《太平御覽》引《蔡琰別傳》載:“
笳者,胡人捲蘆葉吹之以作樂也,故謂曰胡笳。”這是較為原始的笳
,宋代陳賜《樂書》中稱“蘆笳”。《樂書》中另有大胡笳﹑小胡笳
,其形“似觱篥而無孔,後世鹵簿用之。”這是用蘆葦製成哨,裝在
木製無按孔的管上吹奏的。此外,還有用羊角製作管身的。清代有笳
吹樂,《皇朝禮器圖式》載其形制為:“木管三孔,兩端加角,末翹
而上,口哆(張口)。”
●笳 即 *胡笳。
●尺八 古代吹奏樂器。唐代已出現,相傳呂才善製此器(見《新唐
晝.呂才傳》)。宋代尺八又稱“蕭管”﹑“豎笛”﹑“中管”。陳
賜《樂書》:“簫管之制六孔,旁一孔,加竹膜焉.足黃鐘一均聲。
或謂之尺八管,或謂之豎篴,或謂之中管。”日本奈良正倉院藏有我
國唐代的尺八。今 *福建南曲中的洞簫,亦稱尺八,與一般常用的簫
相近,但管身略短而粗,可能是古代尺八之遺制。
●簫管 即 *尺八。
●義管笙 唐﹑宋時期流行的十七簧笙。除裝有定音的十七根笙管外
,另有兩根備用的笙管,用時裝上以便轉調。宋代陳賜《樂書》“義
管笙”條載:“大樂所傳之笙,並十七簧.舊外設兩管不定置,謂之
叉管,每變均易調則更用之。”
●義嘴笛 古代吹奏樂器。《舊唐書.音樂志》:“橫笛皆去嘴,其
加嘴者謂之義嘴笛。”宋代陳賜《樂書》:“義嘴笛如橫笛而加嘴,
西涼樂也.今高麗亦用焉。”雲岡石窟北魏石刻中已有其形象。
●吹鞭 古代吹奏樂器。宋代陳賜《樂書》:“漢有吹鞭之號,笳之
類也。其狀大類鞭馬者。今牧童多卷蘆葉吹之。”即 *梅花。
●笛 吹奏樂器。 *篴的今字。吹奏樂器.俗稱笛子.橫笛,在 *二
人台樂隊中稱“梅”。竹製,橫吹,上開吹孔和膜孔各一,按音孔六
,尾部常有二至四個出音孔,音域達兩個半八度。常見的有梆笛和曲
笛兩種:用於伴奏北方梆子戲曲的稱
p518
梆笛,音色高亢。清脆;用於伴奏崑曲的叫曲笛,音色較圓潤。梆笛
短於曲笛,比曲笛高四度音。流行在各少數民族地區的笛各具特色。
笛多用於獨奏。合奏和歌唱的伴奏,在民間樂隊中,常處於領奏地位
。傳統的笛,其按孔之間的距離相等,演奏者用叉口吹法和口風的控
制相互配合以調解音高或轉調。近年來對笛進行過多次改革,有的增
加了半音指孔和音鍵,便於轉調。常見笛的音域為: d2 — e4,be2
— f4 。曲笛的音域為a — b3 或 bb — c3 。
●梆笛 見 *笛。
●曲笛 見 *笛。
●梅 見 *笛。
●品簫 又名橫品。 *福建南曲所用曲笛的別名。
●橫品 即 *品簫。
●豎笛 <1> 彝族吹奏樂器。細竹製成,長約20厘米,口徑約1 厘米
.上端開口作吹口,靠演奏者用舌尖和牙齒堵住管口的大部而構成吹
孔。下端以竹節封口。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其中一孔靠近竹節,為最
低發音孔,其餘六孔與橫笛排列相似。由於吹孔在演奏時整個含入口
中,口形的變化,舌與牙齒的移動,對高音都產生一定影響。演奏者
常利用這個特點滑音或變換音色。<2> 即 *尺八。
●短笛 佤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聚居區部分村寨。竹製
,管長約16厘米。一端有吹口,橫吹,開四個按音孔。音色高亢明亮
。吹奏時,右手姆指堵住上端筒孔,食指和中指按上兩孔,左手食指
。中指按下兩孔。右手中指常快速開閉產生顫音。發音為:
多在青年愛情生活中使用。
●蟒笛 苗族吹奏樂器。流行於貴州中部織金等苗族地區。管身粗長
,一般用青竹製作,全長約80厘米。橫吹,一端開一吹孔,管身開三
至六個按音孔,無膜孔。音域較窄,例如三孔蟒笛可吹奏如下音列:
音色醇厚低沉。使用較廣泛,在山野間放牧時尤喜吹奏。
●四孔笛 門巴族吹奏樂器。流行於西藏南部默脫﹑林芝等門巴族地
區。管身竹製,短而粗,長約40厘米,管身開一個吹孔﹑四個音孔,
無膜孔。音色醇厚悶亮。昔日社會老年人吹奏的曲調,時而低沉悲慟
,時而高昂激憤,稱為“哀笛”之後,四孔笛多用於歌舞活動。
●小獨笛 佤族吹奏樂器。佤語稱“佤格洛”﹑“蔚利”。流行於雲
南西盟佤族聚居區部分村寨。竹製,豎吹。管長約30厘米。在吹嘴一
端將管身劈一小口,兩側各墊一薄竹片(頭大尾小),形成長方形吹
孔。吹嘴下部切一斜口,正面近吹嘴處開一橢圓形氣孔。管身開四個
按音孔。吹奏時,下唇堵住管口吹氣發音。各地小獨笛規格不一,所
發音高也不同。常在上山﹑走路﹑串寨子或喪事時使用。
●佤格洛 即 *小獨笛。
●蔚利 即 *小獨笛。
●鼻笛 高山族吹奏樂器。流行於台灣省高山族泰雅﹑賽夏﹑布農﹑
曹﹑排灣等族稱的村社。名稱不一,有帕奴歐歐﹑勃里﹑拉里各丹等
。形制分單管﹑雙管兩類,均
p519
係竹製豎吹,長短不一,短者約15厘米,長者約60厘米。單管鼻笛,
笛身開有三至六個音孔,上端橫截面開圓形吹孔。雙管鼻笛,常見的
有兩種,一種兩笛並列綁紮在一起,一種兩笛分開。後者又有三種不
同形制︰ (1)一管有按音孔,吹奏主旋律,另一管無按音孔,發筒音
作為延續音; (2)兩管都有相同的按音孔,吹奏同音; (3)兩管按音
孔數不同,各奏不同的旋律。吹奏單管鼻笛時,一般用一手的姆指關
節或草葉捲﹑紙捲堵住一個鼻孔,另一鼻孔吹笛。吹奏雙管鼻笛時,
一般一手執一笛分吹,或雙手握兩笛並吹。音色柔和﹑纖細。常用於
婚喪﹑獵歸﹑戀愛﹑娛樂﹑迎客﹑祭祀﹑豐收﹑節日等。在不同的族
稱中,使用場合略有不同。
●那藝 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新疆帕米爾高原地
區。漢語稱“鷹笛”,柯爾克孜族稱“卻奧爾”。管身用大鷹翅膀骨
製成,長短﹑粗細﹑大小不一,一般長約24–26厘米,管徑 1–2 厘
米。骨管兩端均開口,管身下端開三個按音孔,上端管口為吹口。演
奏時,雙手執管下端,口半含管口,以舌尖堵住管口的一部分形成氣
口,按孔吹奏。兼用平吹和超吹。音域可達九度,如︰
音色高亢明亮,與口哨音相近。多用於盛大節日和婚禮活動中。吹鷹
笛,擊手鼓,為歌舞﹑叨羊﹑賽馬等伴奏。
●卻奧爾 即 *那藝。
●鷹笛 1.塔吉克族 *那藝的漢語名稱。2.藏語吹奏樂器。管身為鷹
骨製成,開六個按音孔,吹奏方法與漢族的 *笛相似。
●簫 吹奏樂器。也稱洞簫。單管﹑豎吹。漢代陶俑和北魏雲崗石窟
雕刻中已有吹簫的形象。唐宋時期的 *尺八(又稱簫管﹑豎笛﹑中管
)可能是其前身。清《律呂正義後編》載︰“明時乃直曰簫,不復有
豎篴。今簫長一尺八寸弱,從上口吹,有後出孔;笛橫吹,無後出孔
。”古代簫多為竹製,但也有玉製或瓷製的;現代簫為竹製,管長約
80厘米,上端利用竹節封口,在封口處開半橢圓形吹孔,管身開六個
按音孔(前五後一),下端背面有出音孔。音色圓潤柔和,音量較小
,音域為d1–e3。用於獨奏琴簫合奏或演奏傳統絲竹樂曲。
●簫筒 苗﹑傜﹑彝等族吹奏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區西南部,
以及雲南﹑貴州省的苗﹑傜﹑彝等族村寨。苗語叫“藏栽”,傜語叫
“步店”或“居昂列”,彝語叫“嘟嚕”,漢語統稱“簫筒”。以無
節細竹做簫管,全長30–40厘米。管上開五至七個按音孔,吹口部分
各族不同。苗族的多用苦竹製,管頂端堵木塞,塞後部開一孔隙做吹
口。傜族的頂端正後方稍下開一圓形出音孔。彝族則有與苗族相近的
,亦有上端開口不塞,在正前方開一三角形吹口,以唇墊管口吹奏的
。音色輕柔﹑悠揚。主要用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亦用於日常娛樂
。
●二孔簫 佤族吹奏樂器。佤語稱“蔚”﹑“嗯就”。流行於雲南西
盟佤族聚居區。為佤族古老的民間樂器。竹製,豎吹。管身下端帶竹
節,在近竹節處開兩個按音孔,上端開三角形或方形吹口。吹奏時,
下唇堵住管口,兩唇並攏吹氣發音,兩手食指各按一孔。除筒音﹑按
孔音外,還能吹奏泛音。也可用人聲與樂器聲結合發聲,有時人聲與
樂器發同音,有時樂器奏高音(
p520
泛音),口哼低音。其音列為︰
多由女子吹奏。音色低沉,情調悲切,常用於喪事中。
●嗯就 即 *二孔簫。
●蔚 即 *二孔簫。
●四孔簫 佤族吹奏樂器。佤語稱“力西”。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聚
居區部分村寨。竹製,管長約40厘米。一端開三角形吹口,豎吹。管
身開四個按音孔。吹法與漢族洞簫相近。音色柔和。發音如下︰
多在年青人的愛情生活中使用。
●力西 即 *四孔簫。
●苾簫 傣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西茅地區孟連縣。竹製,全長約
25厘米。一端為吹口,豎吹。正面開五個按音孔,一﹑三﹑五孔稍大
,其餘兩孔較小。背面距吹口9 厘米處的竹節下開一按音孔。吹奏時
,食指常在音孔上快速抹動,形成裝飾音。發音高亢響亮。用於獨奏
。
●三月簫 阿昌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聚居的龍川
﹑盈江﹑梁河等縣。阿昌語稱作“潑勒咸罕”,“潑勒”是簫,“咸
罕”是春天樹上的嫩葉。一般是春二﹑三月開始吹奏,到農栽插之際
就不再吹了,故名三月簫。長約20厘米,兩端開口,上端四分之一處
留一竹節,竹節側開一橢圓形發音孔,發音孔正中剛好是竹節橫隔處
,橫隔向外方向削一小口,讓氣流剛剛能通過。有七個按音孔(前六
後一)。音域有一個半八度。用蜂蠟做成片狀,貼在發音孔上方,以
調整發音孔大小,控制氣流的大小和音色的變化。吹奏時下唇蓋住吹
口大部,僅留一小空隙進入氣流。多用循環換氣法。音色清亮。多為
男青年在野外吹奏。
●潑勒咸罕 *即三月簫。
●仙簫 佤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聚居區部分村寨。竹製
,豎吹。管長約35厘米。吹口一端切削成瓶頸狀,套有嘴套。在靠近
嘴套的管身正面開一圓形發音孔。吹奏時氣流從管與嘴套接觸處的逢
隙進入發音孔發聲。管身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音色柔和,音
量較小。發音如下︰
曲調有“出工調”﹑“串寨子調”等。
●短簫 朝鮮族吹奏樂器。朝鮮語稱“單掃”。流行於延邊朝鮮族聚
居區及其他朝鮮族聚地區。形制如漢族洞簫而短細,長約35厘米。傳
統短簫,上端開一吹孔,管身開五個按音孔(前四後一),可吹奏五
聲音階的曲調。1949年以後改革的短簫,開七個按音孔,有的
加鍵,並在吹孔與按音孔間加鑲銅插口(見附圖),可演奏七聲音階
的樂曲。音色柔和高亮。音域為bb–f3。多用於民間樂器合奏及歌舞
伴奏。
●單掃 即 *短簫。
●夜簫 苗族吹奏樂器。流行於廣西融水縣苗寨的稱“果林趨”,流
行於貴州丹寨縣苗鄉的稱“寥”。竹製管身,長約53厘米,上端開吹
口,內鑲夾薄竹片,吹口下方開一長方形哨口,管身開四個按音孔。
吹口分兩種︰果林趨係從上端削開一薄竹片,兩邊置細竹條構成吹嘴
,管口的其餘部分用布堵塞;寥係在上管口用木堵塞,並開半弧形缺
口為吹嘴。
p521
一般可發五個音,如︰
果林趨音色纖細﹑柔和,多用於上山生產﹑趕坡,伴以歌唱,黑夜與
白天均可吹奏。寥音色輕柔﹑優美,多在農閒夜晚青年男女 *游方時
吹奏,通常兩支一起合吹。
●果林趨 即 *夜簫。
●寥 即 *夜簫。
●鼻簫 黎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海南島五指山及其附近的黎族村寨。
黎語稱“嘬(ㄗㄨㄛ)”或“丟潘”。一般用石竹製作,有單節管和
兩節接成的兩種。短的長約40厘米,長的可達一米多。一般在上端竹
節橫截面中心開一小吹孔,簫身上下兩端約八厘米處各開一個音孔。
短管以雙手握上﹑下端斜側豎吹;長管躺在地上吹奏,以手及腳趾按
孔。音色圓潤柔和,泛音豐富。音域可達三個八度左右。常在青年男
女愛情生活中使用。
●吐良 景頗族吹奏樂器。景頗語又稱“吐任”。流行於雲南德宏傣
族景頗族聚居區等地。竹製,橫吹。用一根竹管,打通竹節,中間偏
左開一吹孔(見圖一);或用兩支竹管插接,在中間插口附近較粗的
管上開一吹孔(見圖二)。無按音孔。全長約50厘米。吹奏時,左手
握管的一端,用姆指開閉管口;右手用掌心開閉另一端管口,由吹氣
的緩急和左右手開閉的不同配合,吹出不同音高。用平吹和超吹的技
巧,音域可達兩個八度以上。
稻穀黃熟時,兒童和青年都喜歡吹吐良,以驚散鳥雀。近年已創作獨
奏樂曲在舞台上演出。
●吐任 即 *吐良。
●斯布斯額 哈薩克族吹奏樂器。原用草原上生長的“叢文依草”(
類似蘆葦)製作,現多用松木製作。管體中空無簧,開三至五個按音
孔,管身紮套羊腸細繩以保護之。管長約50厘米。吹奏時,嘴含吹口
,用舌尖堵管口大部,留一小口為吹孔,在樂器發聲的同時,還用喉
頭發出持續低音。四孔者以左手食指和無名指按上端兩孔,右手姆指
和食指按下端兩孔。吹完一句後才能換氣,高音靠氣息控制,能奏出
泛音。一般音域為c1–e2。
●長尖 1.吹奏樂器。又名招軍﹑先鋒﹑剌叭。明清以來用於軍中。
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其制以銅為之,一竅直吹,身細尾口殊
敞,似銅角。不知始於何時,今軍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江蘇江寧
明代沐英墓曾出土實物一件。現代多用於浙東鑼鼓﹑十番鑼鼓等樂種
中。河南北部地區的古老劇種大平調﹑大樂戲亦用它伴奏,當地稱其
為“尖子號”(見附圖)。
2.平劇鑼鼓經(見譜例)。形式和沖頭大致相同,用於較為遲緩的動
作。
大台 ︱倉七 七七︱ 七七 七七 ︱
漸快
台 台∥︰倉 七︰∥倉 七 ︱ 倉 ∥
●先鋒 即 *長尖。
●招軍 即 *長尖。
●貝 吹奏樂器。又名蠡﹑海螺。《舊唐書·音樂志》︰“貝,蠡也
,容可數升,
P522
並吹之以節樂,亦出南蠻。”隋﹑唐時期用於西涼﹑高麗﹑龜茲﹑天
竺﹑扶南諸部樂。北魏時期雲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貝的伎樂形象,表
明其出現年代更早。貝也為宗教法器,稱“梵貝”﹑“法螺”。宋代
陳暘《樂書》“梵貝”條載︰“貝,…今之梵樂用之以和銅鈸,釋氏
所謂法螺。”現在在廣大藏族﹑蒙古族地區流行的貝,一般長約30厘
米,色彩以清白﹑花條紋等為主,磨穿螺尖為吹嘴,音色深厚,發音
作鳴鳴聲。
●蠡 即 *貝。
●海螺 即 *貝。
●號筒 近代對明清以來銅角的通稱。參見 *角。
●筒欽 藏族﹑蒙古族吹奏樂器。又稱銅冬﹑銅洞﹑大銅角。古代用
於軍樂,大約十世紀前,就已使用於阿里地區古格王國的宮廷樂隊。
全身銅製,長約3 米,筒身分上﹑下兩節,上細下粗,上端吹口呈杯
狀。下端呈喇叭狀。吹奏時,將號筒扛於一人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
上部吹奏。音量宏大,發音粗獷﹑低沉,令人有恐怖感。多用於喇嘛
寺院佛事﹑儀式樂隊。
●銅冬 即 *銅欽。
●銅洞 即 *銅欽。
●大銅角 即 *銅欽。
●牛角 傜﹑彝﹑布依﹑苗﹑景頗等族的吹奏樂器。歷史久遠,與原
始狩獵﹑巫覡等活動有關。多用水牛角製作,亦有用黃牛角的。廣西
傜族所用大牛角最富特色,傜語稱“糾”,長約60–70厘米。以泡桐
木管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角口與用“那膏”樹膠製成的管口相粘
連。演奏時,左手托抱角底置胸前。音色渾厚悠揚。除獨奏外,常與
*銅鼓﹑皮鼓合奏。廣西融江流域傜族的牛角以天然水牛角製作,傜
語稱“姜”,用於喪樂;貴州彝族牛角,叫“孩過”,用於喜慶﹑喪
樂;湘黔邊界苗族牛角,發音悲壯,用於集會;布依族牛角,發音低
沉,用作集合信號。此外,有的地區用銅﹑鍚等金屬仿製的“牛角”
,用於宗教法事。
●糾 即 *牛角。
●剛洞 藏族﹑蒙古族吹奏樂器。俗稱叫鬼號。流行於藏族與蒙古族
地區。歷史悠久,係從古代角類樂器衍化而來。銅製,形似大牛角,
長約40厘米,喇叭口外飾龍頭狀凸紋;音色粗獷,發鳴鳴聲。主要用
於喇嘛寺院音樂。
●叫鬼號 即 *剛洞。
●鹿笛 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的擬聲吹奏樂器。流傳於大興
安嶺原始林區。達斡爾語稱“皮昌庫”,鄂倫春語稱“烏力安”。來
源久遠,《遼史·營衛志》就有古代契丹人“吹角效鹿鳴”的記載。
以樺木或馴鹿角製作,形如扁牛角,長約40厘米,吹口較細。每年八
﹑九月間,是捕鹿的最好季節,當獵人發現鹿時,即吹起
p523
鹿笛,模擬公鹿的叫聲,母鹿為尋找配偶,聞聲而至,公鹿也趁機而
來,獵人伺機射獵。
●咆哨 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族的擬聲吹奏樂器。流行於興安
嶺原如林區。鄂倫春語稱“皮卡蘭”。來源於原始狩獵生活。用樺樹
皮製成,作上弧下方的對折片狀。吹奏時,含於口中,吹氣振哨發音
。仲夏母咆產仔,獵人吹咆哨模擬幼咆慘叫聲,以誘捕母咆和誘殺聞
聲前來吃咆仔的狼﹑熊等獸類。
●嗩吶 吹奏樂器。又名喇叭。小者海笛。明正德(西元1506–1521
年)以來已在我國普遍使用。明王圻《三才圖會》︰“鎖吶(嗩吶)
其製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時代,當
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明王磐《王西樓先生樂府·朝天子
》詞︰“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其形制是在椎形木管
上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木管上端裝一細銅管,銅管上端套以
葦製哨子,下端承接一個銅質的喇叭口。嗩吶音色高亢明亮,有的民
間藝人能控制氣息,吹出柔美的簫音。除用於合奏﹑獨奏外,也用於
戲曲,歌舞伴奏。在民間,每逢喜慶節日,吹打樂隊和鑼鼓樂隊中,
大都用嗩吶,是民間運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經過改革後的嗩吶,有
高音﹑中音﹑低音三種,有的還使用了音鍵,擴大了音域。目前在樂
隊中使用的嗩吶,高音嗩吶音域為#f1–d3,中音嗩吶音域為a –a2
,低音嗩吶為A –d2。
●海笛 見 *嗩吶。
●喇叭 即 *嗩吶﹑ *長尖。
●噯仔 吹奏樂器。又稱南噯。 *福建南曲所用小嗩吶的別名。
●南噯 即 *噯仔。
●梅花 吹奏樂器。又稱吹鞭。形制與嗩吶相同而較大。用於 *莆仙
戲伴奏樂隊,多在熱鬧的場面使用。
●大籠 吹奏樂器。又稱大海笛。形制與嗩吶相同,但大於 *嗩吶和
*梅花。用於 *莆仙戲伴奏樂隊,多在莊嚴肅穆的場面使用。
●大海笛 即 *大籠。
●木嗩吶 維吾爾族吹奏樂器。維吾爾語稱“蘇爾奈”。歷史久遠,
新疆克孜爾石窟寺第三十八窟(開鑿於兩晉時期,公元 265–420 年
)壁晝中有伎樂人吹奏嗩吶的形象,可能是其前身。現代木嗩吶通體
由整木縼製,下成喇叭口狀。全長約40厘米。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前
六後一),音色圓潤,稍帶鼻音,別具特色。在維吾爾族傳統節日和
喜慶活動中經常演奏,可與鐵鼓合奏或獨奏,也用於歌舞伴奏或鼓吹
樂。
●蘇爾奈 即 *木嗩吶。
●皮皮 維吾爾族吹奏樂器。又名巴拉曼,也稱葦笛。主要流行於新
疆南部的和闐﹑麥蓋提地區。管身用蘆葦製作,一端用兩個木片將葦
管壓扁後修製成簧片,管體上開八個方形按音孔。音色渾厚優美。音
域︰ b–c2。
●巴拉曼 即 *皮皮。
●苗族大嗩吶 苗族吹奏樂器。流行於四川筠連縣苗族地區以及附近
洪縣﹑彝良等地。相傳是清代戲曲藝人金班長所傳授,係由漢族嗩吶
按比例放大製成。哨子用當地的野麥子(油麥子)桿製作,嗩吶桿用
空心的木棍,碗口用山棘子樹幹製作。全長約 120厘米。因形體較長
上輕下重,演奏時需要坐著,左腿搭在右腿上,把碗
p524
口靠在左腳面上。音色低沉渾厚。音域︰bB–b1。演奏形式分單吹和
群吹(多人一起演奏),用於婚喪喜慶活動。
●嗩勒耐依 塔吉克族吹奏樂器。原為塔吉克族堪珠部落使用,後傳
至瓦漢部落,現流傳於新疆塔什庫爾干一帶。管身用蘋果木﹑杏木或
阿爾卡木製成,形如一根倒置的嗩吶桿,上大下小;上管口內徑 2.2
厘米,下管口內徑 0.9厘米。全長約36厘米。頂端置木塞,塞前部留
氣孔,管身正面壁開一長方形出氣孔,氣孔下部削成斜形薄片狀。豎
吹。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音色柔和淳厚。音域可達兩個
八度︰ g–g2。多用於獨奏﹑伴奏或合奏。也用於結合手鼓伴奏民間
舞蹈。
●拜(ㄅㄞ) 1.黎族吹奏樂器。黎族語稱“利拉羅”,漢名“竹嗩
吶”。流行於海南黎族地區。形狀與 *嗩吶相似而小,全長約25厘米
。哨用荔枝葉或椰子葉捲成,哨下端套圓形木片嘴托。管身由六小段
當地所產的“西勒”竹按大小依次套接而成,管徑約 0.5厘米至 1.3
厘米;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管身下端接以樹葉或紙捲成
的喇叭口。吹奏時雙手執管按音孔,使用口鼻循環換氣法吹奏。發音
嘹亮,音色柔美。用於年節﹑喜慶﹑豐收﹑婚喪活動中。2.佤族吹奏
樂器。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地區中課﹑猛梭等地。形制與哈尼族地區
的橫吹 *巴烏相近,但為豎吹樂器。管身竹質,管徑約 1厘米,一般
全長約20厘米;管上端以竹節代塞,管側近節處開長方形吹孔,以臘
粘封銅質簧片,管身開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音孔間常雕刻環紋
為飾。音色醇美柔和,略帶鼻音。主要用於青年們的愛情﹑歌舞生活
,以及在過山﹑行路時自娛。
●竹嗩吶 即 *拜。
●利拉羅 即 *拜。
●管 1.古代吹奏樂器。《詩經·周頌·有瞽》︰“即備乃奏,簫管
備舉”。《周禮·春宮》︰“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箎﹑管”
。鄭玄注︰“管如篴而小,併兩而吹之”。《爾雅·釋樂》︰“大管
謂之簥”。郭璞注︰“管長尺圍寸,並漆之,有底”。《說文解字》
︰“管如箎,六孔”。《宋書·樂志》︰“《月令》︰“均琴﹑瑟﹑
管﹑簫”。蔡邕章句曰︰“管者,形長尺圍寸,有孔無底”。其器今
亡”。此種管久已失傳,其形制,文獻記載各說不同,已無從查考。
2.吹奏樂器。其前身為隋﹑唐以來盛行的 *篳篥(又名頭管或笳管)
,早在北魏時開鑿的雲崗石窟第二期雕塑中已有大量吹管的形象。近
代的管,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木製,上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
,管口開一葦製哨子,哨子有大有小,吹奏時常用更換大﹑小哨子的
方法調節音高。管有大﹑中﹑小三種,大的長約33厘米,中的長約24
.5厘米,小的長約18厘米。大管比小管約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
管樂中常處於領奏地位。近年管的製造及演奏技術都有較大的發展。
經過改革的管,音域擴展為兩個八度又六個音,加鍵管能演奏十二個
半音。樂隊中經常使用中音管﹑低音管和加鍵管。中音D調管的音域
為#f1–d3;低音D調管的音域為A–d2。
●雙管 吹奏樂器。將兩支 *管並排紮結在一起演奏。演奏時,口含
兩個簧哨,雙手同時按兩管的音孔,發出雙音。流行於華北﹑東北廣
大地區,用於民間器樂合奏或獨奏。
p525
●喉管 吹奏樂器。廣東音樂特性樂器之一。有短管和長管兩種,俗
稱短筒﹑長筒。竹製,管口上端置一葦製哨子,管身開七個按音孔。
長管音域︰ g–a1,音色渾厚粗壯;短管音域︰e1–a2,聲音高亢嘹
亮。傳統的喉管僅是一只直管(見附圖一),現代的喉管有的在管的
下端加上喇叭形口,形似哨吶(見附圖二)。
●細篳篥(ㄅㄧˋㄌㄧˋ) 朝鮮族吹奏樂器。朝鮮語稱“草劈力”
。流行於延邊朝鮮族聚居地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來源於古代 *觱
篥。管身用細竹管製作,長約25厘米,開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
上端接葦哨,哨長約 4厘米。傳統細篳篥演奏的音列為︰
經改革,在原第六孔右上角,開一加鍵小孔(即泛音孔),其音域擴
為d1–g3。改革成的多鍵細篳篥,進一步擴展音域,並能轉調。音色
明亮高亢。多用於民間歌舞伴奏,現亦用於獨奏。
●草劈力 即 *細篳篥。
●蘆管 納西族及西南各民族常見的吹奏樂器。與漢族的 *管近似。
納西族的蘆管長約20厘米。管身竹製,開七個按音孔,最下一孔使用
較少。竹管上端插一蘆葦壓扁製成的雙簧吹嘴。音色粗獷,稍帶鼻音
。多用於演奏 *白沙細樂。音域為d1–b2。
●悶笛 1.彝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彝族地區。管身竹製,削去表
面成長方形,開三至六個按音孔。上端置蟲繭作成的哨子吹奏。全長
約20至25厘米。有單管和雙管(見附圖)兩種。音色明亮。有悶﹑放
﹑攏﹑合等吹奏技巧。2.廣大漢族地區流行的沒有膜孔的笛,也稱悶
笛。
●勒尤 布依族吹奏樂器。又名勒浪。流行於貴州冊亨﹑貞豐﹑望謨
等布依族﹑苗族地區。木製者用花椒木﹑桐木﹑橄欖木製作,上窄下
寬,下面承接一個竹筒共鳴器(見附圖)。竹製者無共鳴器。全長約
40–50厘米。管上端裝有哨子,用侵子與管相連接,哨子用蟲繭製作
,稱“蟲哨”。管身開五至六個按音孔。音域約一個八度。音色明亮
柔和。豎吹。演奏方法與漢族哨吶相近。常在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中
使用。勒尤經常演奏的曲調也可配上歌詞演唱,名勒尤調。
●笙 吹奏樂器。《世本》︰“隨作笙。”《禮記·明堂位》︰“女
媧氏之笙簧。”甲骨文中有“和”字,即是小笙,說明其起源之久遠
。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笙,竹管十四根,竹製
簧片。笙管分兩排插在匏(葫蘆)製的笙斗上。它在春秋﹑戰國和秦
﹑漢之際是重要的吹奏樂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有十九簧﹑
p526
十七簧﹑十三簧數種。唐代笙斗改用木製。明﹑清時期,廣泛應用於
民間樂器合奏和戲曲﹑說唱伴奏中。有方﹑圓﹑大﹑小各種不同類型
。普遍流行的是十三簧笙和十四簧笙。現代常用的笙,笙管(又稱笙
笛)竹製,排成馬蹄形,裝在銅製圓形笙斗上,左面密排,右留缺口
可容右手食指插入。簧片銅製。演奏時多吹奏三或四個音組成的和音
。經多年改革試製,已有十七簧笙(見附圖),二十一簧笙,帶擴音
管的二十四簧加鍵笙,三十六簧加鍵笙等類型。其中二十四簧加鍵笙
和三十六簧加鍵笙,不但可以用傳統的合音方法吹奏,還可奏出六個
音以內組成的三和弦或七和弦,音量較大,轉調方便。笙的演奏技巧
和表現力不斷豐富,可用於合奏﹑伴奏和獨奏。十七簧笙音域為#c1
–g2;二十一簧笙音域為 g–b2。
●方笙 流行於河南地區的 *笙。笙斗呈方形。約在清代已有。笙管
十四根,分前後兩排(前排為雙列)裝在木製或銅製的笙斗上,前後
兩排之間留有空隙,可容手指插入按音。近年還有經過改革的三十六
簧加鍵方笙。
●排笙 1.傣族吹奏樂器。傣語為“苾克哈”。原流行於雲南西雙版
納和德宏等傣族居住區,目前已瀕於失傳。由十四支笙笛分兩排,用
竹蔑結紮在一起,形似排簫。用於舞蹈伴奏或獨奏。2.近年音樂工作
者根據蘆笙的發音原理改革製作的低音吹奏樂器。置管三十根,置鍵
盤按音,用帶腳踏板的風箱輔助吹氣,音域較寬,音量也較大。
●葫蘆笙 吹奏樂器。流行於我國西南彝﹑佤﹑傣﹑怒﹑納西﹑拉祜
﹑苦聰等族居住地區。流傳歷史久遠。唐代樊綽《蠻書》載南詔“少
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
用相呼召。”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唐大中(西元 847–859 年
)年間“夷部樂”中有葫蘆笙。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載︰“猺人
之樂,有蘆沙﹑銃鼓﹑葫蘆笙﹑竹笛”,“葫蘆笙鑽竹於瓢,吹之嗚
嗚然。”唐﹑宋至清代以來記載葫蘆笙流傳情況的尚有不少。近年在
雲南祥雲大波那木槨銅棺墓,雲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第二十四號墓(
兩墓年代約為西元前四世紀左右)和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西漢時
期)均發現有銅葫蘆笙斗。葫蘆笙是將小葫蘆挖空做音斗,其細長部
的頂端做吹口,穿透葫蘆的腹部環列插入竹管(有五管﹑六管和八管
不等),每根管子在靠近葫蘆處開一按音孔,在插入葫蘆內的竹管部
分裝一長方形竹質或銅質簧片。通體長約30厘米。吹奏時,口吹葫蘆
細端,除按音孔發音外,再按住穿過葫蘆底部的管口,可以發出另外
一個音。每管都可以發出小兩度到大三度的兩個音,倘用手指在底口
上輕輕抹動,還可以奏出裝飾性的滑音。音色柔和,音量較小。用於
獨奏﹑合奏和舞蹈的伴奏。八管葫蘆笙每管的發音分別為b1﹑#c2(
一管),e2﹑f2(二管),f2﹑g2(三管),g2﹑a2(四管),g2﹑
#a2(五管),#c2﹑d2(六管),d2﹑f2(七管),a﹑#a(八管
)。
●葫蘆絲 阿昌﹑傣﹑彝等族吹奏樂器。又名葫蘆簫。用葫蘆做音箱
,以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並列插入葫蘆內,每管插入葫
p527
蘆內的部分,都嵌一枚尖舌形銅質簧片,中間較長的一根為主管,開
有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通體長約30厘米,口吹葫蘆細端,指按
主管上的指孔。在吹奏旋律的同時,左右兩根竹管(又稱附管),同
時發出兩個持續低音,組成各種和音。音色柔和,常用於獨奏或合奏
。它的一般發音為︰
●葫蘆簫 即 *葫蘆絲。
●蘆笙 吹奏樂器。流行於我國西南苗﹑傜﹑侗﹑壯﹑彝﹑卡瓦﹑畬
﹑水﹑仡佬﹑崩龍﹑拉祜等族居住地區。流傳歷史久遠,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盧沙猺人樂,狀類簫,縱八管,橫一管貫之。”
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盧沙之制,狀如古簫,編竹為之,縱一
橫八,以一吹八,伊嚘其聲。”可知盧沙就是蘆笙的前身。蘆笙一名
見於明代文獻,明代倪輅《南詔野史》載,滇中的苗族“每歲孟春跳
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唱和,並肩舞蹈,終日不倦”。明代錢古訓《
百夷傳》載︰“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干為宴”。現代蘆笙是將
若干竹管分成兩排,插入木製笙斗中,每根竹管的根部各裝一銅質簧
片,在露出笙斗寸許處開一按音孔,吹奏時手指按孔發音。有多種類
型,如單管﹑雙管﹑五管﹑六管﹑八管﹑十管等,常用的為六管(見
附圖)。還分大﹑中﹑小三種。大的管長可至 6–7 米,為低音蘆笙
;小的管長只有20–30厘米,為高音蘆笙。經過改革的蘆笙有十九管
﹑二十一管等。過去多用於舞蹈和歌唱伴奏,現在也用於獨奏。其音
高各地不一,如流行於黔東南的一種六管蘆笙,音高為︰
●芒筒 苗族﹑侗族吹奏樂器。流行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壯族聚居
區西部苗族﹑侗族地區。或寫作莽筒,亦稱蘆笙筒。其形制是在一根
細竹管靠下端五分之二的位置上,挖一長方形孔嵌粘銅質簧片,將此
簧管放入一根剜空的粗大毛竹共鳴筒中。共鳴筒有底端封閉和底端挖
成半圓形開口兩種形制。長40–170 厘米不等。吹奏中﹑高音芒筒時
,雙手執筒;吹奏低音芒筒時,左手執筒斜放於地,右手執簧管吹奏
。音色渾厚宏亮。以黔東南丹寨縣苗族芒筒為例,四種高低音芒筒發
音如下︰大筒A,中筒a,小筒a1,最小筒a2。芒筒用於苗族﹑侗族
民間蘆笙樂隊,作為低音聲部樂器。近年來,黔東南地區有一種改革
的十八管芒筒,筒身銅製,多管插於氣斗中,以吹嘴送氣發音。演奏
時,將樂器背
p528
挎於腰間。主要用於蘆笙樂隊,或為蘆笙踩堂舞伴奏。
●蘆笙筒 即 *芒筒。
●中音笙 吹奏樂器。近年音樂工作者在蘆笙和漢族笙的基礎上研製
而成的改革樂器。通高約 105厘米。用三十六根外套銅製共鳴管的竹
製笙管(笙笛)插在特製的扁方形氣箱上,每根笙笛用金屬機械裝置
,由三排三十六個銅鍵控制。演奏時,口吹長管形笙嘴,手按銅鍵,
氣流通過氣箱震動笙笛下的銅製簧片發聲。音域為G–g3,半音俱備
,轉調方便,還可吹奏各種和弦。經多年改良已成為民族樂隊中較為
實用的中音管樂器。
●口笛 吹奏樂器。又名口哨。用兩塊長 2厘米﹑寬 2.4厘米的銅片
製作,中間夾一條絲帶,外用絲線纏緊。絲帶起簧片作用。演奏時,
將口笛放在口中,用喉間的氣息衝擊絲帶發聲。音域︰a2–a3。用於
河北地區吹歌會,和 *卡戲。
●口哨 即 *口笛。
●姊妹簫 布依族﹑苗族吹奏樂器。布依語稱“力勒歪練”;苗語稱
“力布”。由於在演奏時兩人各奏一只音高相同的簫,或將兩只音高
相同的簫捆併在一起演奏,故稱姊妹簫。用水竹製作,長約20多厘米
,頂端封口,在靠近頂端處削製一個方舌形簧片。布依族姊妹簫開有
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苗族姊妹簫開有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
。常用於獨奏和歌唱的伴奏。布依族姊妹簫的發音如下︰
●力布 即 *姊妹簫。
●力勒歪練 即 *姊妹簫。
●牛角琴 1.佤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滄源﹑西盟部分地區。佤語
稱“當”或“得”。原用牛角製作,長約30厘米。在牛角正中,開一
長方形吹口,吹口孔壁內側粘貼銅簧片,用臘封牢,削去角尖作角孔
;也有用木料或彎竹仿牛角形製作的。演奏時,口含簧片橫吹。奏法
與景頗族 *吐良相似,左手姆指開閉角孔,右手掌開閉喇叭口,以吹
奏旋律和控制音量,兩手其他手指握住琴身。音域在八度以內。音色
宏量﹑粗獷。多於稻穀成熟季節在山野間吹奏,以慶豐收。2.藏族拉
弦樂器。流行於甘肅南部瑪曲縣藏族地區。因原始形制的琴筒用粗大
的野牛角製作而得名,現經改革已不用牛角。琴桿長約70厘米,比二
胡桿稍粗,上置一軸,琴筒改為長15厘米﹑寬13.5厘米﹑厚 6.3厘米
的木框,前口蒙牛犢皮製成音箱,為擴大音量,在音箱兩側正中各開
一個直徑 1.7厘米的小孔。用馬尾做琴弦,琴弦分為兩股,將馬尾弓
置於兩股馬尾弦之間拉奏,發同音雙聲。定弦為c1或d1,音域約一個
八度。音色柔和,音量較小,多用於獨奏。3.傣族拉弦樂器。流行於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聚居區,傣語稱“叮娥”。因琴筒用黃牛角製
作而得名,前口蒙竹芛穀,尾端上方開數個音孔。琴桿木製,上置兩
軸,張絲弦兩根,無千斤,琴桿觸指的一面平坦,可作指板。用馬尾
弓置於兩弦之外拉奏。現經改革,琴筒蒙蛇皮,用高胡弦,定弦為d1
﹑a1,音色柔美,音量較小。舊時多在傣族青年“串姑娘”時使用,
現已創作獨奏曲目,用於舞台表演。
●當 即 *牛角琴 1。
●羌笛 羌族吹奏樂器。流行於四川茂汶縣及黑水縣一帶之羌族聚居
地區。歷史悠久,漢代已流傳於甘肅﹑四川等地。由漢代馬融《長笛
賦》︰“近世雙笛從羌起……故本四孔。”推知當時的四孔羌笛有雙
管與單管兩種形制。隋﹑唐至宋﹑元﹑明各代,常見文人詩文記載。
現在流行的
p529
羌笛,係以兩支同樣長短的油竹製作,管體通常削成方柱形,綁紮在
一起;每只管的上端,置一削有竹簧片的吹管,豎吹。規格有17厘米
與19厘米兩種。音色高亢,略有悲涼感。發音如下︰
多用於喜慶豐收﹑過年過節﹑勞動之餘,亦用於青年“找姑娘”的愛
情生活。
●三比 景頗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聚居區中之
景頗族地區。景頗族載瓦語稱“乎”。由於各地方言差異,又有“松
比”﹑“山比”﹑“格朗”等名稱。由一根竹製主管,其上綁紮一根
細竹管組成。管長約25–32厘米,主管管身開五個按音孔,頂端管壁
開吹口,吹口封鑲銅製簧片,簧舌呈長三角狀;附管管身無按音孔,
有吹口,亦封鑲小簧片。橫吹。演奏時,口含雙管簧片,手指按主管
音孔發音。主管吹奏旋律,附管奏持續長音。音色優美柔和。亦可只
奏主管。發音如下︰
●松比 即 *三比。
●格朗 即 *三比。
●乎 即 *三比。
●口簫 黎族吹奏樂器。黎語稱“唎咧”。流行於海南島保亭﹑通什
﹑毛貴﹑南順等地。由七個從細至粗的竹管套接而成,包括吹嘴在內
,全長約20厘米,上細下粗,共六個按音孔。最上一節細竹管削劈出
一片薄竹,以為吹奏竹簧,或在竹簧內插入麥桿片或樹葉片以吹奏(
見附圖)。其音色圓潤﹑柔和﹑清亮,有效音域在一個八度以內︰d2
–d3。多應用於放牧﹑行路與青年愛情生活。經改革,製成高﹑中﹑
低三種形制,改用嗩吶雙簧葦哨,音量增大,音域擴展(可達十三度
),用於獨奏及合奏。
●唎咧 即 *口簫。
●侗笛 侗族吹奏樂器。侗語稱“介各”或“濟各斯”。竹製,上端
劈開竹皮,兩側用細竹條墊高並用竹蔑纏繞固定,距上端吹嘴 5厘米
處開一哨孔,將一竹片夾在哨孔下端形成簧哨。全長約30–40厘米,
豎吹,管身開六個按音孔。音色優美﹑明亮,音量較大,發音為︰
吹奏時可用口鼻循環換氣(用鼻吸氣,用口呼氣),使聲音連綿不斷
。還有人用鼻孔吹奏,邊吹邊唱。侗笛一般在夜間吹奏,小伙子“會
姑娘”時,一吹一和,可用於伴奏“小歌”(即笛子歌)或獨奏。
●介各 即 *侗笛。
●濟各斯 即 *侗笛。
●馬補 彝族吹奏樂器。管身以細竹製作,長約15厘米。上端插小竹
管,剖有長約 1.5厘米的方形簧片。下端承接一個用牛角製成的喇叭
口。管身開六個按音孔,一孔一
p530
音,若用牙齒壓住簧片,縮短有效振動部分,還可使音域增加到十四
度。發音為︰
音色圓潤柔和。
●咚咚 土家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湖南省西部龍山﹑保靖﹑永順等
土家族取聚居地區。亦稱呆呆哩。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抓走土家族
青年巴涅,其妻冬冬削竹為笛,每日吹奏寄托思念之情。後人作笛學
吹冬冬的調子,因名“咚咚 ”。竹製管身約 厘米,管徑約 1厘米
,豎吹。上端留節,節下劈出單片舌簧。管的正面削平,開三或四個
按音孔。三孔者發音為︰
四孔者發音為︰
可以獨奏或重奏。
●呆呆哩 即 *咚咚 。
●笛列 黎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海南島五指山區。竹製管身長約40–
50厘米,首端竹節下方削成一薄竹片為簧舌,管身開三個按音孔(前
二後一),下端接葦葉或當地所產龍骨葉一層層纏成的喇叭口。音色
圓潤﹑柔美。民間笛列音域較窄,僅在五度以內。經改革,現採用複
簧吹嘴﹑加鍵的電木製管身,音域擴展到三個八度;還有改良的雙管
笛列,均可獨奏或合奏。舊俗多在稻子揚花時吹奏笛列以祈祝豐收,
其他時候禁奏;1949年以後逐漸破除舊俗,用於節日歌舞活動
。
●洞巴 景頗族吹奏樂器。景頗語亦稱“比克”。流行於雲南德宏傣
族景頗族聚居區景頗山區。木製細長管身,開六個按音孔(前五後一
),頂端插麥桿為複簧吹嘴,管身下端接以牛角喇叭。全長約52–65
厘米。音色悠揚﹑明亮。原在稻穀生長期間吹奏,用以驅逐鳥獸,現
用於節日及民間娛樂活動。
●比克 即 *洞巴。
●直簫 彝族吹奏樂器。豎吹,管身用較細的苦竹製成,長約20厘米
。上端竹節封口,在靠近上端的管身上削製一個簧片吹奏發音。管開
七個按音孔(前六後一)。有時將兩只直簫捆在一起同時吹奏,音色
渾厚低沉。
●觱(ㄅㄧˋ)達 黎族吹奏樂器。流行於海南黎族村寨。由兩根並
排的細竹管組成,管細如筷子,長約25–30厘米。管身開 2–4 個音
孔,首端剖開一個小裂口,使表皮成薄簧片。音色粗獷。多用於民間
青年愛情生活。經改革,加長了管身,增加了按音孔(前七後一),
改用蘆葦簧片置於管後,音域擴展至十度,音色更為清脆明亮(見附
圖)。
●筆管 布依族吹奏樂器。主要流行於貴州省荔波地區。橫吹。管身
用細竹製成,在管體一端刻製一個長方形簧片,另一端承接一個用小
葫蘆製成的喇叭。管長約55厘米,上開三個或四個按音孔。演奏時,
口含簧片一端,左手按上端一孔,右手按下端兩孔,兼用超吹的方法
,可奏出六﹑七個音,音色較渾厚。常用於獨奏和民歌的伴奏。用筆
管伴奏的民歌稱為 *筆管歌。三孔的筆管發音為︰
p531
●苾(ㄅㄧ) 傣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聚居區﹑德
宏傣族景頗族聚居區及思茅地區的孟連縣等地區。用細毛竹製作,一
端為吹口,吹口頂端留有竹節,近竹節處挖一個長方形孔,裝有銅製
簧片。管身開三至七個按音孔,上方背面設一高音孔。全長約30厘米
。口含簧片吹奏。音色柔和圓潤,音域六度或八度。西雙版納地區主
要用橫吹法。德宏地區和孟連縣流行的苾較短小,可豎吹。孟連縣的
苾稱為“苾林當”。西雙版納地區還流行具有一定音高關係的粗﹑細
一對苾,可以合奏,粗的一支稱“苾滅”,細的一支稱“苾鹿”。一
般在青年“串姑娘”時吹奏,也用於伴奏傣族說唱贊哈,或伴奏山歌
。
●苾林當 即 *苾。
●苾滅 即 *苾。
●苾鹿 即 *苾。
●巴烏 彝﹑苗﹑哈尼等族吹奏樂器。管身竹製或木製,長約27.5厘
米,開有八個按音孔(前七後一),一端側面開吹孔,吹孔內裝有尖
舌形銅質簧片(與按指孔不在一個平面上)。(見附圖)。
演奏時橫吹,振動簧片發聲。音量較小,發音為︰
音色柔美,常用於舞蹈和說唱的伴奏。近年來對巴烏進行了改革,加
粗加長了管身,使用了音鍵,擴大了音域,音量也有所增大。改革巴
烏可奏出如下音列︰
在紅河彝族地區還流行“直吹巴烏”和“雙管巴烏”。
●葦笛 1.佤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西盟縣佤族地區。用兩節葦桿
連接而成,豎吹。管上端設黃舌吹孔和調氣孔,管身開二個按音孔。
吹奏時,口含簧片,右手食指按調氣孔,以調節氣流,左手食﹑中指
按兩個音孔。因係就地取材製作,規格不一。一般長約80至 100厘米
。在管尾約20厘米處,開一斜切口,下邊皮部相連,吹奏時,擺動管
身,切口時開時合。筒音可發出比按音孔低八度的音響。其音列之一
為 bb1﹑ be2﹑f2。可獨奏,也可邊吹邊舞。2.鍚伯族吹奏樂器。鍚
伯語稱“奧爾惠菲恰克”。流行於新疆伊犁哈薩克地區之察布查爾縣
鍚伯族聚落。用蘆葦桿製作,長約20厘米。管身正面開六至七個按音
孔,細葦管做哨嘴插入管身上端,哨嘴管外壁自上而下削開一單片簧
舌,同樣做成的兩只葦管並列或綁紮在一起。發音為︰
音域八度至九度。音色柔潤宏亮。多在田野間勞動休息時吹奏。
●奧爾惠菲恰克 即 *鍚伯族葦笛。
●口弦 吹奏樂器。又稱口琴﹑口簧﹑響篾。流行於我國的拉祜﹑佤
﹑僄僳﹑哈尼﹑彝﹑怒﹑景頗﹑羌﹑納﹑西傣等族,中南的苗﹑傜等
族,東南的黎﹑高山等族,
p532
西北的柯爾克孜﹑回﹑撒拉﹑藏﹑鍚伯等族,東北的赫哲﹑鄂倫春﹑
鄂溫克﹑達斡爾等族。由於流行地區及民族不同,名稱也不同。《世
本》載︰“女媧作簧。”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載︰“簧,……
以竹鐵作,於口橫鼓之。”可見其歷史之久遠。南方和北方的口弦,
形制不同。南方口弦,多以薄竹片削成長條狀,中間挖成尖頭簧舌(
又稱簧牙)。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載︰“口琴,剖竹成篾,取近
青,長三寸三分,寬五分,厚一分,中開如笙之管中簧,約二分。簧
之前芛相錯處,狀三尖大牙,刮尖極薄,近尖處厚如紙,約後三分漸
凹薄,至離相連處三四分,復厚。兩頭各鑿一孔,前孔穿麻線如繯,
以左手無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處,如執柄,橫側貼腮近
唇,以氣鼓簧牙。其後孔用線長七﹑八寸,尾作結,穿之線過結。阻
以右手之食﹑中二指,挽線頭徐牽動之,鼓頓有度,其簧閃顫成聲。
民家及夷婦女多習之,且和以歌”。這是屬於抻簧類的口弦。還有彈
簧的口弦,不抻,手彈簧牙尖,以氣振顫簧牙發音。此種口弦有單片
及多片兩類。簧有多至五﹑六片的,簧片一頭疊連,一頭展開如扇形
(見附圖一)。由竹簧發展而來的還有竹片金屬簧﹑金屬片金屬簧等
。北方的口弦,多以鐵﹑銅﹑銀等金屬製成,其形如鉗,外圈中部連
簧片,簧舌尖端上彎突出(見附圖二)。演奏時,左手執口弦,置於
唇間,右手撥彈簧舌尖端,以氣振顫發音。音量微弱,靜夜聽之如吹
口哨,又稱“口胡”。口弦多用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亦用於舞蹈
伴奏,如臺灣高山族中泰雅族的口弦舞;亦用於自娛。曲調大多是即
興創作,婦女尤喜愛吹奏。口弦音域較窄,單簧口弦一般在五度左右
,彈吹技巧嫻熟的可至八度。多簧口弦,除各簧基音外,還可發出基
音上的泛音。
●口琴 即 *口弦。
●口簧 即 *口弦。
●響篾 即 *口弦。
●木葉 壯﹑苗﹑布依﹑傣﹑僄僳﹑哈尼﹑黎等族吹奏樂器。流行於
我國中南﹑西南各地,廣泛應用於各族人民生活中,如壯族 *歌墟﹑
苗族 *游方等均用之。吹木葉,史稱“嘯葉”,唐代杜佑《通典》︰
“銜葉而嘯,其聲輕震。”木葉,因各地樹木不同,選葉也不同。壯
族喜用荔枝﹑龍眼葉;苗族喜用柚子及“逗里力”等葉;其他如桔葉
﹑柳葉等均可吹奏。各族木葉手多選用不老﹑不嫩﹑不硬的葉子,葉
長約 5.5厘米,寬 2.2厘米。演奏方式多種多樣,有以中﹑食指輕按
葉子的下半立部,輕吹下半部發音的;有以兩唇夾木葉吹奏的。音色
柔美﹑清亮,近似人聲。
●阿烏 彝族吹奏樂器。流行於雲南昆明附近彝族支系子君人居住地
區。形制與古代的塤相近。用有粘性的塘泥捏揉而成,多呈菱形,長
約10厘米。在弧邊中間開一小口作為吹孔,在腹部一側開兩個對稱的
按音孔,與吹孔呈品字形,能吹奏三個音。調整嘴與吹孔的接觸位置
和吹氣力度,還可多吹出幾個音。據傳這是彝族古老的樂器,近年搜
集到用它演奏的曲調稱“阿烏調”。
●洞簫 1.古代指無底的 *排簫;近代指單管豎吹的 *簫。2.黎族吹
奏樂器。流行於海南島通什一帶。是黎族杞支系特有的管樂器,以一
根無節長竹管製成,長約90厘米。吹口有兩孔,頂端一孔貼葉子,管
身開四個按音孔(前三後一)。音量較小,音色深沉而柔和,富於抒
情性。運用超吹技法可吹奏出許多泛音,音域可達三個八
p533
度︰ e–e3。技巧豐富,善奏連音﹑頓音﹑琶音﹑顫音。主要用於青
年的愛情生活。另有一種大型洞簫,長達三米,在吹口處另加一個小
竹管吹奏,最下端旳音孔有時用腳趾按。音色低沉渾厚。
p534
彈撥樂器
●琴 彈撥樂器。現代稱古琴或七弦琴,在古代又稱綠綺﹑絲桐等。
長約 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 5厘米。一般是以桐木作面板,梓
木作底板,合為音箱,髹以色漆。一端有岳山支撐琴弦,其下有琴軫
用以調整弦的音高,琴面的十三個 *琴徽則是標識弦上音位之用。由
粗而細,自外向內排列,一般按五聲音階定弦。常用的定弦如下︰
稱“正調”。此外,還有多種定弦法,統稱“外調”。詳見 *琴調條
。演奏時右手撥弦取音,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散聲是以空弦
發音,其聲剛勁渾厚,常用於曲調中的骨幹音。泛音是以左手輕觸徽
位,發出輕盈虛飄的樂音,宜於快速華彩性曲調。按聲是左手按弦發
音,移動按指可以改變音高,並能奏出滑音﹑顫音或其他裝飾音,其
音圓潤細膩,富於表情,有如歌聲。還可以用雙弦奏出同度﹑八度﹑
五度等音程,如︰ *撮指﹑ *撥刺﹑ *兩引上等指法。通常演奏多使
用低音區,全部音域為四個八度︰C–d2。琴在先秦時代就已經是常
用的樂器,如《書經》︰“搏拊琴瑟以詠”;《詩經》︰“琴瑟在御
,莫不靜好。”據現存圖像及文獻資料,至遲在漢末已大體定型為後
世通用的形制。
琴是我國古代文化生活中很重要的樂器, *孔子﹑司馬相如﹑ *
蔡邕﹑ *嵇康等都以彈琴著稱。幾千年來,琴的演奏綿延不絕。歷代
琴師對琴曲的流傳和發展作出了貢獻,至今仍有上百種譜集傳世,其
中保存著大量古代音樂作品,有些可以追溯到唐﹑宋以前,具有珍貴
的史料價值。一九四九年以後,發掘整理了一些已絕響的歷史名曲。
通過演奏,介紹了我國音樂的悠久傳統和卓越成就。
●七弦琴 即 *琴。
●古琴 現代對 *琴的稱謂。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所設的古琴組首
稱琴為古琴。
●綠綺 原為名琴的名稱之一,後人用以作為 *琴的代名。
●絲桐 即 *琴。
●按聲 見 *琴。
●雷琴 1.又稱雷氏琴﹑雷公琴。一般指唐代四川名匠雷儼﹑雷威﹑
雷霄﹑雷玨﹑雷文﹑雷會﹑雷遲等所造的七弦琴。其中以雷威琴最享
盛名。其特點是︰“岳雖高而弦低,弦雖低而不拍面,按若指下無弦
,吟振之則有餘韻。”(《琴書大全》引黃延矩語)今故宮
p535
博物院及民間仍藏有唐代雷琴。2.拉弦樂器。又名大雷。是 *王殿玉
在 *墜琴的基礎上改革製作的。琴筒銅製,前口蒙蟒皮,琴桿與弦軸
用硬木製,兩軸,張弦兩根,五度定弦。用馬尾弓拉奏。全長約 110
厘米(見附圖)。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可模擬人聲﹑多種管弦
樂器和打擊樂器演奏的音響效果﹑戲曲唱腔﹑鳥獸鳴叫聲等。並有獨
特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俗稱“大雷拉戲”﹑“單弦拉戲”﹑“巧
變絲弦”。
●大雷 即 *雷琴。
●瑟 古代彈撥樂器。《詩經》已有瑟的記載,它的出現年代應更早
。目前所知考古發現最早的實物是湖南長沙瀏城橋一號楚墓出土瑟,
約為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製品。近年在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均
發現有戰國至漢代的瑟。據文獻所載,其規格有大小兩種。《禮記·
明堂位》︰“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宋代陳暘《樂書》︰“故用大
琴與大瑟配之。用中琴以小瑟配之,然後大者不陵,細者不抑,聲應
相保而為和矣。”古代宴享儀禮活動中,多用瑟伴奏唱歌。魏﹑晉﹑
南北朝時用於伴奏 *相和歌,隋﹑唐時用於伴奏 *清樂。以後,民間
不傳,只用於宮廷雅樂。但唐﹑宋以來文獻所載和明﹑清宮廷所用的
瑟,與周漢時期出土實物已有較大的差異。出土實物的瑟身是長方形
,木質音箱,有四個繫弦的“枘(ㄖㄨㄟˋ)”,三條尾岳,一條首
岳,多為二十五弦,也有二十四弦﹑二十三弦的。每根弦下施柱,以
調節有效弦長。據柱位較為清楚的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二十五弦瑟
,可知它按五聲音階調弦。
●箜篌 古代彈撥樂器。又名坎侯﹑空侯。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
箜篌三種形制。《史記·封禪書》︰“於是塞南越,禱祠太一﹑後土
,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
《通典》載箜篌是“漢武帝使樂人侯調所作,以祠太一。或云侯暉所
作。其聲坎坎應節,謂之坎侯。……舊說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
而小,七弦,用撥彈之如琵琶也。”這是屬於琴瑟類的臥箜篌。另一
種形制的豎箜篌,在漢代自西域傳入。《隋書·音樂志》︰“今曲項
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之舊器。”《通典》︰“
豎箜篌,胡樂也,漢靈帝好之,體曲而長,二十二弦,豎抱於懷中,
用兩手齊奏,俗謂之擘(ㄅㄧˋ)箜篌。”鳳首箜篌,其形制與豎箜
篌相同,因飾以鳳首而得名。唐代自印度和緬甸傳入,在燕樂的天竺
樂中使用。箜篌盛行於漢﹑唐時代,在石窟壁畫﹑浮雕中屢見不鮮。
文人在詩詞中也經常描述演奏箜篌的技巧和形象。至宋代,仍有箜篌
﹑小箜篌﹑鳳首箜篌等多種形制存在。明代以後漸少使用,以至失傳
。近年樂器研製部門參照古代文獻記載和現代豎琴原理,設計試製了
新型箜篌,稱雁柱箜篌。琴體高 175厘米,寬85厘米,有琴弦兩排,
每排44弦。兩排對應的弦同音,共44個音。音域為D–e3,按C大調
七聲音階排列,已用於音樂演奏中。
●五弦琵琶 古代彈撥樂器。又名五弦。由西域地區傳入中原。西元
五﹑六世紀,盛行於北朝。《舊唐書·音樂志》︰“五
p536
弦琵琶,稍小,蓋北國所出。”唐代 *坐部伎﹑ *立部伎中多使用之
,至宋代失傳。唐代淮安靖王李壽墓壁畫中有彈奏此樂器的形象。日
本奈正良正倉院藏有唐代寶物一件,其形制與四弦曲項琵琶相近,項
直而音箱稍小,通體嵌螺鈿花紋,製作精美(見附圖)。
●五弦 即 *五弦琵琶。
●忽雷 古代彈撥樂器。出現於唐代,有人認為它是唐南詔樂﹑林邑
樂中的龍首琵琶。其形制為龍首,長柄,無品,黎形音箱,蒙蟒皮,
兩軸,兩弦,有馬。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文宗朝(西元
827–840 年)有內人鄭中丞善胡琴,內庫二琵琶號大﹑小忽雷……
。”傳世有唐代大﹑小忽雷實物各一件。據宋代錢易《南部新書》載
,兩件忽雷係唐代名畫家韓滉所作。唐以後仍不斷有人仿製。
●火不思 古代彈撥樂器。又寫作渾不似﹑虎撥思﹑吳撥似等,是土
耳其語的譯音,表明它是一種外來樂器。1905年,新疆土魯番西部地
區發現的唐代古畫中已見其形象。《元史·禮樂志》︰“火不思,制
如琵琶,直頸無品,有小槽,圓腹如半瓶榼,以皮為面,四弦皮絣,
同一孤柱。”至清代“番部”合奏中仍沿用。明﹑清以來傳世實物(
見附圖)與清代《皇朝禮器圖式》所繪圖像相同。四軸,四弦腹部蒙
蟒皮,有馬。新疆柯爾克孜族 *考姆茲和雲南納西族 *蘇古篤的形制
與其相近。
●雙清 彈撥樂器。由 *阮演變而來。其形制與 *秦琴相近,唯琴桿
更為細長。音箱呈八角形,四軸,四弦。十三或十四個品位。明﹑清
以來用於器樂合奏或戲曲伴奏。現代,這一樂器已很少使用。
●箏 彈撥樂器。春秋戰國時代已流行秦地,古史稱秦箏。根據後漢
劉熙《釋名》箏條所說︰“施弦高急,箏箏然也”,箏是以音響效果
命名的。用梧桐木刳鑿成長方形音箱,面板呈弧形。漢﹑晉以前十二
弦,唐﹑宋以後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十五或十六弦。近
年改革製成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並設有機械變音裝置,能轉十二調
。音箱底部平,設音孔二,稱“越”。箏面置弦,弦距均等,弦下設
撐弦柱(稱“雁柱”),每弦一柱,可以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定準
弦音。按五聲音階( sol﹑la﹑do﹑re﹑mi)定弦;二變(fa﹑si)
由左手按柱的左側弦段取得。傳統的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
指,或大﹑食兩指,或大﹑中兩指彈弦,有肉甲撥弦和義甲彈弦之分
;用左手食指﹑中
p537
指或中指﹑無名指捺弦以取得“按﹑顫﹑揉﹑推”的變化音。近年在
這些奏法基礎上,作了新的發展。
●伽耶琴 朝鮮族彈撥樂器。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聚居區及其他
朝鮮族居住地方。相傳為西元六世紀朝鮮伽耶國嘉實王仿中國箏所製
。琴體似箏,桐木製,面板上張絲弦十二或十三根。每根弦下施柱,
可移動調音。琴尾綴以纓穗。其定弦法依樂曲調式的不同而異,較常
見的定弦法如下︰
演奏時,琴體一端置膝上,另一端置地上或矮台上,用手指撥彈。可
用於獨奏﹑合奏及伽耶琴彈唱。
●亞突嘎 蒙古族撥彈樂器。流行於內蒙古地區鄂爾多斯高原﹑錫林
格勒草原和烏蘭察布盟等地。蒙古語“亞突嘎”,即箏。一般為十二
弦,亦有多至十四弦,少至十弦者。形體大致與漢族箏相同,全長約
130–160 厘米,寬19–22厘米。箏體一般髹紅漆,多用黃﹑白﹑藍
等色繪有富於蒙古族特色的圖案﹑畫飾。張絲弦,弦下施柱,用義甲
彈奏。音色清脆﹑柔和。定弦法與漢族箏迥異,且各地不一,如︰
(1) 鄂爾多斯十弦亞突嘎定弦法之一︰見譜例一。(2) 烏蘭察布
盟十四弦亞突嘎定弦法之一︰見譜例二。(3) 烏蘭察布盟十四弦亞
突嘎定弦法之一︰見譜例三。多用於民間器樂合奏,亦用於民歌伴奏
或獨奏。
●阮 彈撥樂器。據東漢傅玄《琵琶賦》序載,是當時人參照琴﹑箏
﹑筑﹑箜篌等樂器創製而成。圓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晉
人阮咸善彈此器。南京西善
p538
橋六朝墓出土竹林七賢磚刻畫中有阮咸演奏圖像,其形制與現代的阮
大體相同。古稱秦琵琶或月琴。唐武則天時,發展為十三品位,稱為
阮咸。現經過改革,品位增加到二十四個,並擴大了音量。有大﹑中
﹑小三種形制。常用的有大阮和中阮兩種,是器樂合奏﹑伴奏中的重
要彈撥樂器(見附圖)。演奏者吸收﹑借鑒 *琵琶﹑ *月琴等樂器的
指法,使其技巧不斷豐富,亦用於獨奏。大阮定弦為︰
中阮定弦為︰
●月琴 彈撥樂器。古時稱 *阮為月琴,今之月琴由阮演變而成。形
似阮,但琴頸較短。音箱木製圓形﹑六角形或八角形,扁平,琴面琴
背均為薄桐木板。琴頸與面板上設有八個品位,張四條弦,一﹑二弦
和三﹑四弦各為一組,定同音。通常兩組間按五度關係定弦。用撥子
彈奏。常用於戲曲﹑曲藝﹑民歌和歌舞的伴奏,也用於器樂合奏和獨
奏。在平劇樂隊中與京胡﹑京二胡一起被稱為三大件,為主要伴奏樂
器之一(見附圖)。現經改革,加寬了琴頸,張三根或四根弦,每弦
音高不同,品位增至二十四品,按半音排列,可以自由轉調,由絲弦
改為尼龍纏鋼絲弦。音色清脆而柔和。改革前的定弦為︰
改革後的定弦為︰
音域為︰ g–c4。西南彝族地區稱月琴為弦子。
●四弦 1.彈撥樂器。又名四股弦﹑四股子。形制與月琴相似。音箱
呈八角形,面板和底板用桐木製作。全長約58厘米,面板寬約33厘米
。兩軫,四弦,每兩弦定同音。四度定弦指板無品位,用骨質撥子彈
奏。音域︰a1–b2。用於 *晉劇伴奏樂隊,大多在散板曲調中彈奏。
2.即 *四胡。
●四股弦 1.即 *四弦。2.即 *越調。
●四股子 即 *四弦﹑ *四胡。
●三弦 彈撥樂器。又名弦子。它的前身可能是秦代的弦 (ㄊㄠˊ
),元代始有三弦之名。明揚慎《楊升庵文集》︰“三弦所始︰今之
三弦始於元時。小山詞云︰‘三弦玉指,雙鉤草字,題贈玉娥兒’”
。音箱木質,扁平近隋圓形,兩面蒙皮,俗稱“鼓頭”。以琴桿為指
板,無品,張三條弦,按四﹑五度關係定弦。常見的三弦有大﹑小兩
種︰小三弦,又名曲弦,長約95厘米,盛行江南,多用於崑曲﹑彈詞
的伴奏及器樂合奏;大三弦又名書弦,長約 122厘米,用於北方大鼓
書﹑單弦的伴奏樂隊中,現也用於獨奏和歌舞的伴奏。
p539
小三弦的定弦為A﹑ d﹑ a或 d﹑ a﹑d1;音域︰A––a2或 d––
d3。大三弦的定弦為G﹑ d﹑ g。音域︰G–g2。
●曲弦 見 *三弦。
●書弦 見 *三弦。
●弦子 1.彝族彈撥樂器。又稱彝族月琴或四弦。構造與漢族月琴同
,在面板上刻有花紋或加上各種裝飾。多用於邊彈邊舞。參見 *月琴
。2.三弦的別名。見 *三弦。3.藏族歌舞,在西藏叫“嘎姆謝”,在
四川叫“耶”。因領舞者邊舞邊拉牛角琴筒的弓弦樂器––“比旺”
,當地漢人稱它為弦子,故以為名。又因最初流行於四川巴塘,故又
稱巴塘弦子。原為民間藝人賣藝時表演,後演變為群眾性的自娛形式
,多在節日或喜慶時歌舞。歌詞每句六個音節,四句為一首,內容有
愛情的﹑思念的﹑歌頌自然景物的。曲調原於 *鍋莊而有所發展。短
小而優美,節奏富於舞蹈性(見譜例︰四川《巴塘弦子》)。舞時,
男女分成兩個圓圈(也有男女交錯在一起的),由拉弦子者領頭,自
右而左繞圈歌舞。為首者領唱或奏一曲後,眾人接唱,載歌載舞。過
去伴舞只用弦子,後增加串鈴和笛子。
●彝族月琴 見 *弦子 1。
●小三弦 1.拉祜族彈撥樂器。整體用楓木斫成。音箱蒙雲南所產四
腳蛇皮。三軸,張弦三根。四度或五度定弦。全長約53厘米,形制較
小,攜帶方便,男女青年多喜愛演奏。2.南方流行的形體較小的 *三
弦。
●拉祜族小三弦 見 *小三弦 1。
●大三弦 1.彝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省彌勒﹑宜良﹑巍山等彝族
居住地區。琴桿﹑琴筒均為木製,蒙羊皮。全長約 150厘米。三軸,
張筋弦三根,按四或五度定弦。弦下繫有若干小鐵片,用硬木撥子彈
奏琴弦時,鐵片亦嘩嘩作響。用綢帶斜掛肩上,邊彈邊舞(見附圖)
。另一種形制較小者,全長約60厘米,張絲弦,弦下不繫鐵片,置於
胸前彈奏。2.北方流行的較大的 *三弦。
●彝族大三弦 見 *大三弦 1。
●天琴 壯族彈撥樂器。流行於廣東壯族聚居之西部防城縣等地。為
南壯語系布偏人喜愛的樂器。圓形音筒用天麻竹或鐵製,
p540
直徑10厘米,蒙蟒皮或蛇皮。琴桿細長,約90厘米。琴頭左右各置一
軫,上張兩條絲質琴弦。演奏時,將琴繫帶,揹於身體之一側,用撥
片彈奏。用於歌舞,邊彈邊舞蹈。
●秦琴 彈撥樂器。木製琴桿,有品。音箱用桐木製。通長約70厘米
。張絲弦兩根或三根(三根弦時其中兩弦同音),用撥子彈奏。音色
柔和清脆。原是潮州音樂樂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常用於廣東
音樂合奏,成為廣東音樂特性樂器之一。定弦為 g﹑d1。音域為 g–
d2。
●東不爾 錫伯族彈撥樂器。流行於維吾爾地區伊黎察布查爾縣錫伯
族的聚落。係在滿族大三弦與哈薩克族冬不拉的基礎上改革研製而成
。全長約 110厘米。音箱似大三弦的“鼓子”,長約30厘米,寬約20
厘米。琴桿即指扳,無品,琴頭置兩個琴軫,張兩根絲弦。演奏時,
將琴抱於懷側,以右手指撥彈。多用四度或五度定弦,兩弦定為 d﹑
g或 c﹑ g。音域為︰ d–d2或 c–d2,音色醇厚﹑明亮。用於獨奏
﹑合奏與舞蹈伴奏。
●賽玎(ㄉㄧㄥ) 布朗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聚居
區及臨滄﹑雙江﹑鎮康等布朗族居住區。琴長約80厘米。琴頭﹑琴桿
﹑音箱用“泰多”木製成。琴面蒙薄木板,四軫,張四根鋼弦,分內
外兩組,每組兩弦同音,四度定弦。置五個品位。依所奏曲調調式的
不同分別用la﹑re弦或 sol﹑do弦,其音高根據演唱者嗓音條件而定
。面板正中有數個圓形音孔,直徑 1.5厘米。安長方形金屬馬,用牛
角片﹑塑料片或薄鐵皮片彈奏。是布朗族男青年喜愛的樂器,主要用
於“串姑娘”時伴唱情歌,也用於民間歌舞活動“跳歌”中。
●侗族琵琶 侗族彈撥樂器。侗語稱“必巴”。流行於貴州﹑廣西﹑
湖南侗族居住地區,琴身用當地所產名為“香秀雪”的木材製作,面
板用杉木或樟木﹑桐木製。形制有多種,音箱有圓形﹑倒置桃形和長
方形等,以琴頸為指板,有的有品位,有的無品位。上置三至五個琴
軫,張牛筋弦或鋼絲弦,用牛角或竹製撥子彈奏。各地區琵琶的大﹑
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種。大型琵琶主要流行於貴州榕江縣東北
部﹑黎平縣東南部﹑廣西三江縣和融水縣﹑湖南通道縣,多為四弦,
定弦為︰
中型琵琶主要流行於貴州榕江縣的東江﹑晚寨和黎平縣的順寨﹑孟彥
等地,四弦的定弦為︰
p541
五弦的定弦為︰
小型琵琶主要流行於貴州從江﹑黎平和湖南通道西部及廣西三江富祿
等地。全長約60厘米,三弦,定弦為f1﹑g1﹑d2或f1﹑g1﹑g1。侗族
琵琶主要用於伴奏“琵琶歌”,可自彈自唱,也用於伴奏侗劇。
●必巴 即 *侗族琵琶。
●一弦琴 1.傜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西山等傜族地區。音箱圓形
,以木蒙面,開月牙形音孔。硬木製琴桿,琴頭正面置一軫,張一根
琴弦,全長50–80厘米。演奏時,將琴斜置胸前,左手按弦運指,右
手食指及中指各綁牛角片彈奏。音色清亮。用於歌舞伴奏,亦可抱彈
入舞。2.佤族拉弦樂器。瓦語稱“沙爭”。流行於雲南西盟佤族地區
。竹質琴筒,蒙竹芛殼。竹質琴桿,長而有彈性,頂端置一軫,張一
根柔韌的草莖作為琴弦,不設千斤,全長約80–110 厘米。演奏時,
琴筒置於地上,演奏者半蹲,左手握弦運指,右手執馬尾竹弓拉奏。
音色渾厚﹑柔和。多自拉自唱或獨奏。
●琵琶 彈撥樂器。初名批把。東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
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
以為名也。”即以彈奏方法而得名。在秦代(西元前 221–207 年)
,勞動人民根據 * (ㄊㄠˊ)的形式,創造出一種直柄﹑圓形音箱
,豎抱演奏的彈撥樂器,名“弦 ”。傅玄《琵琶賦序》︰“杜摯以
為興之秦末,蓋苦長城役,百姓弦銚而鼓之。”到漢代定型為四弦十
二品位,用手彈撥的樂器,稱琵琶,後世稱 *阮(《舊唐書·音樂志
》又稱之為秦琵琶)。西元四世紀,隨著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有一種
半黎型音箱,曲項,四弦四柱,橫置胸前用撥或用手彈奏的琵琶和五
弦琵琶傳入內地。唐﹑宋以來,在這兩種琵琶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形
成半黎形音箱,以薄桐木板蒙面,琴頸向後彎曲,琴桿與琴面上設四
相九至十三品﹑四弦的琵琶,用手或義甲彈撥(亦有仍用撥子彈奏的
)。它的演奏技法逐漸發展和豐富,成為即能獨奏﹑又能伴奏和參加
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現代琵琶有了更大的發展,由絲弦改為尼龍纏
鋼絲弦,品位增加到二十三至二十五個,可奏十二個半音,可轉十二
個調,擴大了音域和音量。音色清脆明亮,從而提高了琵琶的表現能
力(見附圖)。現在常用的琵琶定弦如下︰
音域︰A–e3。
用於歌唱﹑曲藝﹑戲曲和歌舞的伴奏,也用於器樂合奏﹑重奏和獨奏
。
●柳琴 彈撥樂器。又名柳葉琴。形似琵
p542
琶而小,通體長約65厘米。有二至三軫,張絲弦,七至十餘個品,用
撥子彈奏,是蘇北﹑魯南一帶 *柳琴戲及安徽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
(見附圖)。經改革後,改為四軫,四弦,有二十四至二十八個品位
,按半音排列,便於轉調;將絲弦改為尼龍纏鋼絲弦,擴展了音域,
擴大了音量。是民族樂隊高音聲部的重要樂器,也用於獨奏。定弦︰
音域︰ g–g4。
●柳葉琴 即 *柳琴。
●冬不拉 哈薩克族彈撥樂器。或寫作“東不拉”。音箱用松木或樺
木製作,有扁平和瓢形兩種。琴桿細長,上有八個至十餘個品位,張
兩根絲弦或鋼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六度和八度和音。汁於自彈自
唱,也用於獨奏或合奏。經改革,增加和使用了銅質品位,用尼龍纏
鋼絲弦,擴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有高低音不同的品種。如四弦十
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
﹑十六)品的中音冬不拉(見附圖)﹑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
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常用冬不拉的定弦為c1﹑g1或d1﹑g1,音域為
c1–f3。
●獨它爾 維吾爾族彈撥樂器。音箱木製瓢形,琴頸細長,上面用絲
弦纏成十三至二十個品位,張二弦,按四度或五度定弦。演奏時左手
大指按內弦,食指按外弦,右手彈撥。音量較小,音色渾厚柔和。常
用於自彈自唱,或用於器樂合奏。常用的定弦為 f﹑c1或 g﹑c1,音
域為 f–a2。
●彈布爾 維吾爾族彈撥樂器。亦寫作丹不爾﹑丹布爾。流行於新疆
廣大維吾爾族居住地區。音箱較小,呈瓢形,多用核桃木或桑木製作
,琴頸細長,一般用絲弦纏成十六至二十餘個品位。張五根鋼絲弦,
兩根外弦(附圖中右側兩弦)和內弦(附圖中左側兩弦)各為一組,
定同度音;中間有一根弦。兩外弦奏主弦律,中弦和兩內弦根據樂曲
需要,用於合音伴奏。傳統定弦法如下︰
音域︰d1–d3。演奏者右手食指嵌以鋼絲撥彈奏或用食﹑姆兩指持塑
料撥子彈奏。經改革的彈布爾,採用新定弦法︰
主奏弦定為 a,從 a至d1增設品位,高音把位上也增設品位,音域擴
展為 g–g3。面板上加指板和墊板,品位設在指板上,演奏時右手腕
部不接觸面板,聲音純淨,
p543
音量較大。用於獨奏和器樂合奏。
●賽依吐爾 塔吉克族彈撥樂器。流行於新疆塔吉克族地區。係塔吉
克語“三弦琴”之意。通身杏木製成,全長約 106厘米。音箱呈半黎
形,寬約12厘米,蒙以杏木面板,上挖一些圓形小音孔。琴箱與琴桿
相連,上綁十三道腸衣或絲弦品位。琴頭正面及左側,各置三軫,張
六根鋼絲琴弦。音色清亮﹑柔和。定弦法多種多樣,如︰
也有以五弦的高音彈布爾代替賽依吐爾的,其定弦法如下︰
音域︰d1–d3。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以右手食指彈撥琴弦。左手
有揉﹑吟﹑滑﹑抹等技法,右手有彈挑雙弦或三根弦﹑挑弦﹑輕重掃
弦等技法。多用於伴唱伴舞,也用於獨奏。
●熱瓦普 維吾爾族彈撥樂器。廣泛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居住地區。
琴身木製,音箱呈半球形,蒙羊皮﹑驢皮或馬皮,琴頭有起裝飾作用
的彎角,琴桿上用絲弦纏成二十餘個品位,五軫,張弦五根。通常兩
根外弦和兩根內弦各為一組,每組定音相同,中間一根弦主奏旋律。
演奏時將樂器橫置右肩,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經改革,用蟒
皮蒙面,採用骨質或銅質品位,並增加品位數目,擴展了音域。多用
於民間器樂合奏,也用於獨奏(見附圖一)。音域︰ g–g2。常見的
定弦為︰
在上述熱瓦普基礎上,增大琴體,張三根弦,製成了低音熱瓦普。音
域 d–#a2。流行於新疆麥蓋提﹑巴楚﹑莎車等地區的有多朗熱瓦普
,形制多樣,音箱稍大,有一根或三根主奏弦,另署七﹑八根共鳴弦
(見附圖二),常見的定弦法有兩種︰
(1)一根主弦的︰音域為 g–g2
(2)三根主弦的︰音域為 d–d2
●熱布卜 塔吉克族彈撥樂器。廣泛流行於新疆塔吉克族居住地區。
用於歌舞伴奏。通體用杏木挖空製作,全長約70厘米。琴
p544
頸上窄下寬,前平,後面略有弧度,中空,下部與音箱相通,其上鏤
刻各種花飾音孔;音箱橢圓形,蒙牛皮或驢皮;琴頭有槽,向後彎曲
,置五個琴軸,另在琴頸左側置一高音琴軸。皮面上有馬,張六根羊
腸衣弦,現多用絲弦。用杏木﹑梨木或牛角製撥子彈奏。外弦(圖中
最右側弦)為主奏弦,其餘為共鳴弦。定弦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是︰
●四弦琴 蒙古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省省玉溪地區通海縣蒙古族
地區。近似秦琴與月琴,全長約90厘米。木製音箱呈八角形,面板正
中置圓形皮質音鼓,面板環開數個圓形音窗。琴頭雕以龍頭裝飾,置
四個琴軫,張四根琴弦,兩根弦一組定同音。五度定弦︰
音域︰c1–g2。
音色清脆﹑柔和。用撥片彈奏。用於樂器合奏與歌舞伴奏。
●僄僳琵琶 僄僳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怒江票粟地區。樂器的形
制一般長約50厘米。音箱梨形或方形,蒙以木質面板,上挖幾個圓形
音孔。琴桿代指板,無品。琴頭扁長,稍後傾,槽置四軫,張四條鋼
絲或羊腸琴弦。用右手姆指撥彈。音色清晰﹑明朗。定弦法有多種,
如︰
音域︰ a–e3。僄僳琵琶善於彈奏合音。多用於獨奏,或為舞蹈﹑歌
唱伴奏。
●考姆茲 柯爾克族彈撥樂器。音箱呈切開的葫蘆狀,木製,一側置
三軫,以琴桿為指板,無品,張三條弦,四度或五度定弦。演奏時左
手按弦,右手姆指﹑食指彈撥,或用五指輪奏。一般用於自彈自唱,
也用於獨奏。定弦為 g﹑d1﹑ g或 g﹑ a﹑d1,音域為 g–c2。
●蘇古篤 納西族彈撥樂器。又名胡撥﹑渾不似。與古代樂器 *火不
思相似。傳說在南宋末年忽必烈南下時帶到南方。木製,四弦,琴頸
上窄下寬,上端一側置四個弦軫。音箱瓢形,蒙羊皮,皮上置碼子。
琴背後繫以布帶。演奏時斜掛右肩,右手彈撥,左手按弦。主要用於
演奏納西族傳統音樂 *《白沙細樂》,民間使用不多。除演奏旋律之
外,大多只彈節奏性音型,有時也可彈四度﹑五度和三度和音,音色
較柔和。
●胡撥 即 *蘇古篤。
●札木聶 藏族彈撥樂器。又名六弦琴。通體長約 128厘米。音箱木
製,蒙羊皮或蟒皮。以琴桿為指板,無品,張六根弦,兩根弦為一組
,定音相同。演奏時,斜掛腰間,用撥子彈奏。是
p545
歌舞 *曩瑪和 *堆謝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用於獨奏。定弦為︰
音域︰ bA–g 。
●六弦琴 即 *札木聶。
●庫木日依 塔吉克族低音撥彈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地區塔什庫
爾干縣塔吉克族聚居區。琴身碩大,用杏木製成,全長約93厘米,音
箱呈圓形,長約57厘米,寬27厘米,蒙大馬皮,弧形背板雕有精美的
花草禽鳥紋飾,音箱上端飾木翅狀裝置,琴桿正面即指板,桿中空,
上窄下寬,以利共鳴。琴頭後曲,槽內置六或十個琴軫,另琴桿左上
側亦置一琴軫,上張七或十一根羊腸弦。演奏時,將琴斜抱懷中,左
手按弦,右手執舌狀木片撥彈。音色低柔﹑渾厚。十一弦式庫木日依
,定弦法如下︰
舊時為伊斯蘭教阿訇所專用,於送葬時演奏《卡素依》(塔吉克族除
薩里庫勒部落以外,專用於葬禮的樂曲)。
●巴朗孜闊木 塔吉克族彈撥樂器。流行於維吾爾地區西南部塔吉克
族地區。琴身多用杏木製成,通體近葫蘆形,音箱圓形,蒙牛皮或驢
﹑馬皮,全長約92厘米。琴身上實下空,蒙以木板,下部開花飾音窗
,無品;琴頭曲頸,左右各置三軫,一個最高音軫置於琴身中左側;
張腸衣弦或絲弦七根,用木片撥子彈奏(見附圖)。音色低厚而柔和
。定弦法多種多樣,外弦為主奏弦,其餘為共鳴弦。例如︰
過去屬宗教樂器,只用於送葬。近經改革,有十根弦的巴朗孜闊木,
其定弦為︰
多用於歌舞伴奏。
●玎(ㄉㄧㄥ)列 傣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孟連縣孟阿地區和德
宏傣族聚居區等地。琴桿用刺桐或椿木﹑柚木製作。音箱呈橢圓形,
用整木挖空,上蒙薄桐板。無品位。四軸,張四根鋼絲弦。有大﹑中
﹑小多種形制。較大者全長約 102厘米,音箱長30厘米,最寬處25厘
米。演奏時斜置胸前,右手持撥子彈撥。定弦︰#c1﹑#f1,音域︰
c1–e2。用於歌唱伴奏或合奏。近年,音樂工作者對玎列進行改革,
增加品位,並用於獨奏。
●吐克修爾 蒙古族彈撥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地區博爾塔拉蒙古
族聚居區一帶。整體似平底葫蘆,全長約90厘米。木質琴箱,長38厘
米,寬16–17厘米,蒙白松面板,邊緣繪有富於民族特色的圖案紋飾
。琴頸較短,琴頭上左右各置一軫,上張兩條絲質琴弦。演奏時,斜
抱懷中,左手按弦,右手以手指撥彈琴弦發音。一般四度定弦︰d1﹑
g1。音域︰d1–g2。音色柔和﹑清脆﹑明亮。可為民歌﹑舞蹈伴奏,
亦用於獨奏。
●胡撥四 蒙古族彈撥樂器。琴名係蒙語“琴”的意思,亦寫作“好
必斯”。全長90厘米;琴箱長42.5厘米,寬18.2–28厘米,
p546
厚 7.8厘米。係參照古老樂器 *火不思的形制製作。面板用桐木,背
板﹑側板用楓木製成。面板下部開兩個雲形音窗,音箱內設音樑。置
指板及品位。四軫張四條金屬琴弦,一般定弦為︰
音域︰ a–c4。用撥子彈奏。音色醇厚﹑柔和,音亮宏大。現多用於
合奏﹑伴奏及彈唱,亦用於獨奏。
●玎(ㄉㄧㄥ)膽 傣族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孟連﹑上允﹑景谷﹑
臨滄等傣族地區。在孟連一帶稱之為“森”。長方形音箱,面板上開
品字形三個小圓音孔,指板無品位,三軸,張三根弦。定弦為c1﹑d1
﹑g1,音域為c1–d2。全長約57厘米。演奏時左手持琴置於兩腿間,
琴身向前傾斜,右手食指第一關節內側捆一削尖的雞羽管彈撥琴弦。
音量較小,發音清脆。用於伴奏和獨奏。
●森 即 *玎膽。
●達比亞 怒族彈撥樂器。或稱怒族琵琶。音箱木製,上蒙薄木板,
板上有出音孔,以琴桿做指板,無品位,上張四根羊腸弦(現用金屬
弦)。演奏時,用右手姆指和食指彈撥,左手按弦,音色清晰明亮。
多用於舞蹈的伴奏。
●怒族琵琶 即 *達比亞。
●曼多林 塔塔爾族彈撥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地區塔城一帶及其
他塔塔爾族居住區。從古波斯樂器演化而來,與西歐流行的曼多林同
類。大小不一,一般全長約60–80厘米。半梨形音箱,用木片條拼粘
而成,上蒙白松面板,面板上開有音窗。琴桿較短,上置指板,有品
位。琴頭稍後傾,背部置八個金屬弦軫,張八條金屬琴弦,兩根一組
,一般為︰
音色清亮﹑柔和。有大﹑中﹑小三種形制,用牛角片或賽璐珞撥片彈
奏。用於伴奏﹑合奏或獨奏。
●弓琴 高山族彈撥樂器。歷史久遠,脫胎於原始獵弓。流行於臺灣
高山族布嫩﹑朱歐﹑瓢瑪等族群中。弓琴如弓,琴背多用竹板條或芭
茅根製成,一般長約50厘米,寬約 1.2厘米。琴弦通常用草本植物“
月桃”葉晒乾捲壓製作,也有用藤絲﹑麻絲為弦,或用金屬弦,繫於
弓背兩端,一端弓弦與弓背夾角處常置一粒玉米或小碳塊,用繩綁好
,以利發音。演奏時,用上下牙把嘴唇捲起來,以弓背上端頂在嘴上
,左手姆指壓弓的下端,以壓﹑放改變張力,右手姆指撥彈琴弦。可
用實音或泛音兩種方法演奏,實音以彈節奏,泛音以奏旋律。前者發
音粗獷堅實,後者音色清脆﹑優美。一般可奏四聲音階。多用於歌舞
娛樂活動。舊俗弓琴在農作物播種和收穫季節及喪葬時禁止使用。
●獨弦琴 京族彈撥樂器。京語稱“單莫意埃”。以劈成一半的毛竹
筒做琴身,長約 100厘米,亦有用長方形木質音箱做琴身的。左端豎
插竹或牛角質搖桿,桿中間繫一鋼絲琴弦,另端繫於琴身右端,搖桿
中部接琴弦處置草帽狀木質擴音器。演奏時,右手執小竹棍,撥彈琴
弦上的泛音點,左手執搖桿,左右搖擺,可改變琴弦的鬆緊,取得更
多的音,並可裝飾旋律。音色悠揚﹑清麗﹑柔美,富於歌唱性。基本
音列為︰
p547
其基本音域為︰d1–c3;推拉琴弦後音域可達c1–g3。近年經過改革
,於琴面上裝置帶品位的斜梯形指板,可演奏實音,兼彈泛音;加之
採用電聲擴音裝置,豐富了樂器的演奏技巧和表現力。用於獨奏或歌
舞伴奏。
●卡龍 維吾爾族彈撥樂器。或寫作“喀爾奈”。清《欽定大清會典
圖》︰“喀爾奈,鋼絲弦十八,狀如世俗洋琴。刳木中虛,左直右曲
,前廣後削,……以手冒撥指或以木撥彈之”(引文中的左直右曲是
據原書附圖位置而言)。現在的卡龍,音箱木製,上張十五對至十八
對鋼絲弦,每對弦的音高相同。演奏時將卡龍平置桌面,右手持木製
(或竹製)撥子撥奏,左手持鐵製揉弦器左右移動或按抑,產生吟音
。多用於木卡姆的伴奏,較少獨奏。定弦根據曲調的調式,調成不同
的音列。如張十八對弦的卡龍的一種定弦如上圖。
●喀爾奈 即 *卡龍。
p548
拉弦樂器
●胡琴 1.唐﹑宋時期,泛指西北和北部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樂
器,如琵琶﹑五弦﹑箜篌等。2.拉弦樂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記
自作《凱歌》︰“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至怨單于。”又《元史·
禮樂志》︰“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
以馬尾。”現在民間通稱的胡琴,是琴桿上部設有木軫,下部有琴筒
,蒙蛇皮﹑蟒皮﹑薄木板﹑筍殼等做共鳴膜,膜上置馬,左手按弦,
右手持馬尾弓拉奏的樂器。明末以來,隨著各種地方戲曲的發展,胡
琴類樂器已廣泛應用於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
把構造與上述相似的樂器稱為胡琴,如布依族的胡琴和彝族的胡琴等
。
●軋箏 拉弦樂器。出現於唐代,宋時名蓁。由彈撥樂器箏發展變化
而成。《舊唐書·音樂志》︰“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現在
所見的軋箏類樂器,形如箏而小,七至十一條弦不等,弦下有調節弦
長以固定音高的箏馬,用蘆葦桿或高梁桿塗松香擦弦發音。廣西壯族
地區也有類似的樂器,稱“瓦琴”。多用於歌唱伴奏。
●軋箏琴 即 *軋琴。
●蓁(ㄓㄥ) *軋箏的別稱。宋曾三異《同話錄》︰“世俗有樂器
,小而用七弦,名軋箏,今仍謂之蓁。”
●奚琴 1.古代拉弦樂器。亦稱嵇(ㄒㄧˊ)琴。隋﹑唐時期居住我
國北部(今熱河省西喇木倫河流域及河北省北部)的部落奚所使用。
宋代陳暘《樂書》載︰“奚琴本胡樂也,出於弦 而形亦類焉。奚部
所好之樂也。蓋其制,兩弦間以竹片軋之,至今民間用焉。”該書並
附有圖形,頗與後世胡琴相近,唯不用弓,而用竹片拉奏,被認為胡
琴的前身。2.朝鮮族拉弦樂器。琴桿﹑琴筒均為木製,琴筒前口蒙桐
木板。兩軸,張弦兩根,五度定弦,用馬尾弓拉奏。全長約85厘米。
音量較小,音色柔細動聽,用於獨奏和歌舞伴奏。
●嵇(ㄒㄧˊ)琴 即 *奚琴。
●提琴 1.古代拉弦樂器。相傳明代嘉靖﹑隆慶年間(西元1522–15
72年),魏良輔用於伴奏崑山腔。明﹑清以來,主要用於伴奏崑曲清
唱,也用於絲竹樂合奏。清代李漁《閒情寄語》︰“提琴較之弦索,
形愈小而聲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其器有木製或椰殼製圓形琴
筒,貼薄桐木面板,兩軸﹑
p549
兩弦,不設千斤,用馬尾弓拉奏(見附圖)。2.廣東音樂早期特性樂
器之一。構造似板胡,但比板胡略大。琴筒竹製,前口蒙薄桐木板,
後口鏤音窗。張絲弦兩根。音色較柔和。常與 *二弦合用。音域︰
d1–a2或e1–a2;定弦為mi﹑la或re﹑la。3.清代《律呂正義後編》
稱 *四胡為提琴。
●京胡 拉弦樂器。俗稱胡琴。清乾隆末年(西元1790年左右),隨
著皮黃腔的發展逐漸形成,是平劇﹑漢劇的主要伴奏樂器。琴桿﹑琴
筒竹製,琴桿置有千斤鉤,筒口蒙蛇皮,用馬尾弓拉奏。早期京胡用
軟弓(弓桿竹片製,弓毛鬆軟),十九世紀才出現硬弓。發音剛勁﹑
嘹亮。二弦,五度定弦,一般定弦為g1﹑d2。音域為g1–f3。
●二胡 拉弦樂器。 *胡琴的一種。亦稱胡琴。古代的 *奚琴可能是
其前身。元代有一種樂器名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
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馬尾”(《元史·禮樂志》)。明代尤子求《麟
堂秋宴圖》中所繪胡琴即為捲頸龍首,二弦,用馬尾弓拉奏,並置有
千斤,它在形制上與現在使用的二胡已很相近。現代二胡琴桿﹑琴筒
﹑琴軸均為木製,置千斤,琴筒有圓形﹑六角形(見附圖)﹑八角形
多種,一種蒙蛇皮或蟒皮,另一端置雕花音窗。張二弦,用馬尾竹弓
夾於二弦之間拉奏,普遍採用五度定弦,有時為表現特定的地方色彩
,也用四度定弦。五度定弦為d1﹑a1,音域為d1–d4。二十世紀五十
年代以來,不斷有人對它進行改革︰絲弦改為鋼絲弦;採用機械弦軸
,有的使用了 *雙千斤;加大琴筒,並有扁圓琴筒﹑扁六角琴筒﹑扁
八角琴筒﹑直邊蛋形筒等多種形制。
●翁(ㄨㄥˋ)子 河北梆子﹑評劇伴奏樂隊中所用 *二胡的別名。
●京二胡 拉弦樂器。形制與二胡相同而稍小。琴桿﹑琴筒木製,琴
筒呈六角或八角形,前口蒙蛇皮。兩軸,張絲弦兩根,五度定弦。全
長約65厘米。音色圓潤﹑渾厚。由京胡演奏家 *王少卿首次用於平劇
唱腔伴奏。現也用於川劇﹑豫劇﹑評劇等伴奏樂隊。
●高胡 拉弦樂器。又名粵胡﹑南胡。廣東音樂的特性樂器之一。 *
呂文成首先把二胡的外弦,從習用的絲弦改用鋼弦,定弦比二胡高四
度或五度,故名高胡。演奏時兩腿夾持琴筒,以控制音亮,減少沙音
。音色秀麗明亮。在廣東音樂中經常用作獨奏或主奏樂器,大型民族
樂隊中多用作高音弦樂器。定弦為g1﹑
p550
d2或a1﹑e2,音域為g1–d4。
●南胡 即 *高胡。
●粵胡 即 *高胡。
●中胡 拉弦樂器。中音二胡的簡稱。本世紀四十年代在二胡的基礎
上創製而成。琴筒比二胡大,琴桿比二胡長,構造與二胡相同。多用
於合奏﹑伴奏,也用於獨奏。音色較渾厚。定弦︰ g﹑d1。音域︰ g
–g2。
●大筒 拉弦樂器。形似二胡,因琴筒較大較粗而得名。湖南花鼓戲
的主要伴奏樂器,又稱花鼓大筒。還用於長沙絲弦﹑祁陽小調的伴奏
。琴桿﹑琴筒均竹製,琴筒蒙蛇皮,張二弦,用竹弓拉奏,弓上繫馬
尾或棕絲。經改革後,開始用於獨奏。常用定弦︰d1﹑a1。音域︰d1
–e3。
●花鼓大筒 即 *大筒。
●革胡 低音拉弦樂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楊雨森在二胡基礎上,
吸收其他拉弦樂器的特點創製而成。設四個弦軸,張四根弦。琴桿有
指板。琴筒橫置,琴桿插於琴筒一側。琴筒圓形,前口蒙馬皮﹑羊皮
或蟒皮,有的革胡皮面周圍裝有螺旋,可調節緊張度。後口鑲有音窗
。琴弦由鏟狀琴馬支撐,用馬尾弓在弦外側拉奏。琴筒下方裝有可伸
縮的支柱,演奏時用以支持琴體。革胡有特殊的琴馬裝置,馬冠有琴
弦溝以撐弦,馬軸(鋼製)通過琴筒一側的長方形穿孔進入筒內,孔
的兩側有馬軸架支持馬軸。琴馬的根部稱馬腳,與六足形音柱相接,
音柱的另一端分布於皮膜的中心。當琴弦受摩擦或撥彈而振動時,根
據槓桿原理,振動力通過馬軸時,馬冠受反作用力也隨之振動。由於
馬足與馬軸的距離長於馬冠與馬軸的距離,馬足的振幅大於馬冠的振
幅,使弦的振動得以擴大。擴大振動的馬足通過六支音柱腳傳於皮膜
上,又使皮膜振動擴大,發出較強的聲響。皮膜發出的聲音圓潤渾厚
,再經過琴筒的共鳴可發出純淨響亮的聲音。革胡琴筒長約37厘米,
指板長約58厘米。定弦為︰C﹑G﹑ d﹑ a。音域為︰C–e2。主要
在民族樂隊中用於合奏。近年,革胡仍不斷在改進中。
●二弦 1.拉弦樂器。琴桿木製。琴筒竹製,前端蒙厚蟒皮,後端全
空。內外弦均用粗硬的絲弦,琴弓較長。發音粗獷,帶沙音。五度定
弦。音域︰a1–c3。在早期的廣東音樂中,常與提琴﹑三弦﹑月琴﹑
橫簫組合演奏,稱為“五架頭”,也稱“硬弓組合”。粵劇中的霸腔
也常用二弦伴奏。2.拉弦樂器。琴桿竹製。琴筒由整木挖空製作,桐
木作共鳴板。兩軸裝置在琴桿右側。五度定弦。弓上所張馬尾比較鬆
軟,演奏時,需用右手靈活掌握。用於福建南曲。見附圖。3. *墜胡
的別稱。
●蓋板子 拉弦樂器。川劇彈戲的伴奏樂器。木製琴桿。琴筒呈八角
形,木製或竹製,蒙薄筒木板。兩軸,內弦用牛筋,外弦用鋼絲弦。
弓用竹片張馬尾製成。全長約50厘米。演奏時,左手指套鐵指環按弦
,音色尖細高亢。
p551
●越調四弦 拉弦樂器。河南地方戲曲 *越調的主要伴奏樂器。因其
弦槽下用以撐弦的部分形似象鼻,故又名象鼻四弦。四軸,張弦四根
。弓上馬尾分為兩股,分別夾在兩組弦間,同時拉奏兩弦。傳統演奏
法為切把(不換把)拉奏。現以切把為主,換把為輔。音色明亮而華
麗,有勾音﹑墊指﹑靠弦等多種指法。能表現河南民間曲調的鄉土風
味。定弦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音域為︰d2–g3。
●象鼻四弦 即 *越調四弦。
●二股弦 拉弦樂器。又稱二股子。琴桿用烏木製。琴筒用桐木或杉
木旋成,似圓形二胡琴筒,蒙薄桐木板,其下裝有底托。全長約52厘
米。琴弓由兩片厚竹片粘合而成,上張馬尾。兩軫,兩弦,內弦用羊
腸弦(當地稱皮弦),外弦用鋼弦。演奏時左手食﹑中﹑無名﹑小指
帶手帽(皮製指套)。音色較尖銳。定弦︰e2﹑b2。音域︰e2–a3。
一般只用外弦,裏弦較少使用。是晉劇﹑秦腔的主要伴奏樂器。
●漢調頭弦 拉弦樂器。又稱吊櫃子吊龜子。流行於廣東潮州和福建
西部﹑南部地區。形制與二胡相似。琴桿﹑琴筒木製或牛角製,蒙蟒
皮,兩軸,兩弦,用馬尾弓拉奏。在漢調音樂“和弦索”(絲竹樂演
奏形式)中居於領奏地位,故名“頭弦”。也用於閩南“十班”音樂
。
●吊櫃 即 *漢調頭弦。
●鐵琴 藏族拉弦樂器。又寫作太琴﹑特琴。流行於拉薩﹑日喀則﹑
江孜及西藏廣大村鎮。藏語“鐵”為“慢”的意思。其形制與漢族二
胡相近,全長約75厘米。定弦為d1﹑a1。多用於藏族歌舞 *囊瑪與 *
堆謝的伴奏。
●太琴 即 *鐵琴。
●特琴 即 *鐵琴。
●西玎(ㄉㄧㄥ) 傣族拉弦樂器。又名傣玎。流行於雲南西雙版納
傣族聚居區。與漢族二胡相近。琴桿用柚木或椿木製作。椰子殼或竹
筒作琴筒,蒙筍殼或綢布。琴頭刻孔雀頭為飾。張兩根絲弦,用馬尾
弓拉奏。全長約80厘米。定弦為c1﹑g1或c1﹑f1。音域為︰c1–f2。
音量較小,音色柔和。用於民間伴奏或獨奏。過去較為流行,現已少
見。
●傣玎 即 *西玎。
p552
●多洛 傣族拉弦樂器。流行於雲南思茅地區孟連縣等地。與漢族二
胡相近。琴桿有頂部彎曲和筆直的兩種。琴筒用椰子殼或木料挖空製
作。全長約61至65厘米。琴弦的安置有兩種︰一種與胡琴相同,有千
斤,弓子置於兩弦之間;另一種琴桿較粗,兩弦距離較寬,上端綁紮
在琴桿上,以琴桿為指板,弓子在弦外運行。定弦為#f1﹑#c2。音
域為#f1–#g2。多用於伴奏說唱“喔甘調”和民歌演唱,也用於器
樂合奏。
●三胡 彝族阿細人﹑撒尼人拉弦樂器。流行於雲南路南﹑瀘西﹑彌
勒﹑昆明等地。阿細人稱“嘿胡”,撒尼人稱“勒胡”。音筒竹製,
蒙羊皮或青蛙皮。琴桿竹製,上置三個黃楊木製弦軸,張絲弦或鋼絲
弦三根,故稱三胡。弓用細竹栓馬尾,馬尾分作兩股,分插於三根弦
之間。阿細人嘿胡定弦由裏至外為 sol﹑do(高八度)﹑do,中弦音
高,外弦音低,裏弦音居中。撒尼人勒胡定弦為 sol﹑do﹑do(高八
度),外弦音高,中弦音低。主要用於民間歌舞“跳樂”。演奏者用
一細繩栓住琴桿,繫於胸前紐扣上,琴筒置腰間,邊舞邊奏。
●嘿胡 即 *三胡。
●噸胡 即 *三胡。
●四胡 拉弦樂器。也稱四股子。蒙古族稱它為胡爾或四弦。清《律
呂正義後編》稱它為提琴。是蒙﹑漢兩族人民常用的樂器。琴筒木製
,呈圓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桿用烏木或紅木
製成。張四根弦,第一﹑三弦和二﹑四弦各為一組,每組兩條弦的音
高相同。竹弓,弓上所張馬尾分成兩股,分別夾在一﹑二弦和三﹑四
弦之間。有大﹑小兩種︰小四胡多用於獨奏和民間器樂合奏;大四胡
多用於說唱音樂的伴奏。演奏方法與二胡大致相同。在蒙古族說唱音
樂的伴奏中,常用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從弦內側以指甲頂弦代替按弦,
有時還可彈弦,並用弓桿敲擊琴筒,加強節奏,製造氣氛。小四胡的
定弦︰第一﹑二弦均為d1,第二﹑四弦均為a1,音域為d1–d3。大四
胡的定弦︰第一﹑三弦均為 g,第二﹑四弦均為d1,音域為 g–g2。
●胡爾 即 *四胡。
●朗多易 黎族拉弦樂器。近似二胡,兩根弦。琴筒﹑琴桿﹑弓桿均
竹製,琴筒上蒙蛇皮或芛殼,弦和弓弦均由細藤“雞螺絲”製作。音
量較小。
●布依胡琴 布依族拉弦樂器。形如胡琴,琴筒竹製或用半個葫蘆,
也有用馬骨或騾腿骨製作的,筒面蒙筍殼,張二弦,用馬尾弓拉奏。
在樂隊中用二至四把,分兩組,一組定 sol﹑re弦,稱公琴(又稱尖
子胡琴﹑牛骨琴),音色較渾厚;一組定do﹑ sol弦,比公琴定弦高
四度,稱母琴(又稱瓢子胡琴﹑葫蘆琴),音色較清脆。隨演唱者嗓
音的高低定弦。公琴與母琴同時演奏時,常出現八度﹑六度﹑五度﹑
四度﹑三度等和音。主要為 *布依戲伴奏。
●筍殼胡 彝族拉弦樂器。流行於廣西﹑貴州部分彝族地區。彝語稱
“齊件兒卜”。
p553
形似胡琴,全長約60厘米。以金竹(當地所產一種紋理細密﹑表面呈
深黃色的竹子)做琴筒,筒長約11厘米。以薄筍殼為琴面(筍殼浮置
而不粘住),琴面直徑約 5厘米。以冬青木做琴桿,琴頭左右各置一
軫,張絲弦或鋼弦,用馬尾弓拉奏。音色清亮。多用於彝族的 *八音
樂隊。
●齊件兒卜 即 *筍殼胡。
●胡子 彝族拉弦樂器。流行於四川大涼山﹑廣西及貴州等彝族地區
。形制近似京胡,大小不一,小的通高約20厘米。大的通高約70厘米
。琴筒多用牛角製成,蒙牛羊膀胱膜,竹木製琴桿,置二軫,張二束
馬尾弦或絲弦,用馬尾弓拉奏。音色柔和。用於自娛或歌舞伴奏。
●土胡 壯族拉弦樂器。又稱厚胡。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區德保﹑靖
西﹑南寧等地。形制與二胡相近,琴筒較大,桐木製,蒙桐木面板,
筒徑約14厘米。琴桿約70–82厘米,置兩軫,張鋼弦。以馬尾竹弓拉
奏。定弦為g1﹑d2,音域為g1–d3。音色柔和。用於壯劇樂隊,與主
奏樂器 *馬古胡(發音高,俗稱“公胡”,土胡發音低,俗稱“母胡
”)相配合使用。改革後的土胡,琴頭以鳳首為飾,攇木弓桿,採用
中胡琴馬,張金屬弦。
●厚胡 即 *土胡。
●馬骨胡 壯族拉弦樂器。壯語稱“冉列”,又名馬骨琴。原琴筒用
馬或騾的腿骨製作,一端蒙蛇皮﹑魚皮或蛙皮;琴桿較短,為木質或
竹質,頂端飾馬頭或其他花紋;通常約66厘米;琴軫多用黃掠(一種
鹿)角或硬木製作,張兩根羊腸弦或絲弦,用馬尾竹弓拉奏。主要用
於伴奏壯劇和八音合奏。經改革,用馬骨拼合成琴筒,換用鋼弦,加
長加粗琴桿,增加把位,擴大音域(見附圖)。以後又製作中音馬骨
胡。多用於伴奏和合奏,也用於獨奏。高音馬骨胡的定弦為a1﹑e2或
a1﹑d2。音域︰a1–e3。中音馬骨胡的定弦為d1﹑a1;音域︰d1–a3
。
●冉列 即 *馬骨胡。
●牛角胡 藏族拉弦樂器。又稱馬尾胡,藏語稱“扎尼”。形似二胡
。琴筒用截去尖端的牛角製作,粗的一端蒙羊皮。琴桿﹑琴軫木製,
上張兩根馬尾弦,用馬尾弓拉奏。五度定弦。主要流行於半農半牧地
區,以青海囊謙地區為最多。用於舞蹈伴奏。
●馬尾胡 即 *牛角胡。
●扎尼 即 *牛角胡。
●叮娥 即 *牛角胡。
●哈密胡琴 維吾爾族拉弦樂器。又稱哈密艾捷克。流行於新疆哈密
﹑吐魯番一帶。因主要用於哈密木卡姆樂隊而得名。圓形琴筒用銅﹑
鐵等金屬製製成,直徑11厘米,蒙山羊皮或驢皮,有的在筒身兩側開
四個圓形小音窗。琴桿木製,全長約 100厘米,上置兩個長琴軫,張
兩根主奏鋼弦,在主奏弦軫的上部及下部,置四至八個小弦軫,張四
至八根共鳴弦。定弦法,因樂曲調式及地區而不同。(1) 哈密地區
定弦法之一種︰
(2)吐魯番定弦法又一種︰
p554
哈密胡琴用於哈密木卡姆樂隊及民間歌舞樂隊。
●哈密艾捷克 即 *哈密胡琴。
●板胡 拉弦樂器。因琴筒上蒙木板而得名。又稱梆胡﹑秦胡﹑胡呼
﹑大弦等。為多種梆子腔戲曲及其他若干北方戲曲﹑曲藝的主要伴奏
樂器。板胡形似二胡,音箱用椰殼或木製,上蒙薄桐木板。琴桿多使
用紅木﹑烏木等質地堅硬的木料製作。弓桿較粗。音色高亢明亮。板
胡因用途不同又分為高音板胡(見附圖)﹑中音板胡。近年來亦用於
獨奏和器樂合奏。一般按四﹑五度關係定弦。高音板胡的定弦為︰d2
﹑a2;音域︰d2–d4。中音板胡的定弦︰a1﹑e2;音域︰a1–e4。
●梆胡 即 *板胡。
●大弦 河北梆子﹑評劇伴奏樂隊中 *板胡的別名。
●呼胡 拉弦樂器。又名葫蘆子。形制與 *板胡相近而稍大。全長約
77厘米。琴桿與烏木或紅木製作。琴筒用椰殼製,蒙薄桐木板,下裝
琴托。張老弦或二弦。琴弓用兩層厚竹片合併而成,上張馬尾。演奏
時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需帶手帽(皮製指套)。音色輕脆
平和。一般不換把位。定弦為e1﹑b1。音域為e1–g2。是 *晉劇的主
要伴奏樂器。
●葫蘆子 即 *呼胡。
●椰胡 拉弦樂器。在潮州音樂中又稱冇(ㄇㄠˇ)弦。廣東音樂﹑
潮州音樂及當地各種戲曲﹑曲藝的常用樂器。形如板胡,音箱用椰子
殼製成,蒙薄桐木板,背開五個金錢眼狀的出音孔。用小貝殼做馬(
也有用竹做馬的)。琴桿用硬木製作。音色柔和渾厚。定弦為 g﹑d1
或c1﹑g1。音域︰ g–g2。
●冇(ㄇㄠˇ)弦 即 *椰胡。
●殼子弦 拉弦樂器。形似板胡。木製琴桿上粗下細,椰殼製琴筒,
前口蒙桐木板。張絲弦或鋼絲弦兩根,五度定弦,用馬尾弓拉奏,全
長約67厘米。流行於福建閩南地區。
●墜胡 拉弦樂器。亦稱二弦。是小調曲子﹑呂劇和山東琴書的主要
伴奏樂器。琴桐用硬木或黃銅製作,一端蒙蛇皮。琴桿兼作指板。置
兩軫,張兩弦,用馬尾弓拉奏。除用於伴奏之外,還用於合奏和獨奏
。一般定弦為 a﹑d1,音域為 a–d3。
p555
●墜琴 拉弦樂器。又稱墜子。是河南墜子的主要伴奏樂器。約在
1911年前後,藝人將鶯歌柳書(流行於豫東一帶的曲種)的伴奏樂器
小三弦改革發展而成。音箱如小三弦的“鼓頭”,但略小,以薄桐木
板蒙面,琴桿保留小三弦的指板,置兩軫,張兩弦,用馬尾弓拉奏。
定弦為 a﹑d1,音域為 a–d3。
●墜子 即 *墜琴。
●根卡 藏族拉弦樂器。據說在達賴的儀仗隊中已使用三百餘年。音
箱用木旋製,形如橫置小壇,小的一面蒙羊皮或蛇皮,下部有一圓形
鐵柱,支撐琴身豎立地面。琴桿圓柱形,三根弦,馬尾弓在琴體外拉
奏(見附圖)。演奏者席地盤坐,右手持弓,左手按弦,琴身可隨內
外弦拉奏的不同角度左右轉動。音量較小,在藏族古典歌舞及民間樂
隊中佔有比較重要的位置。定弦為 a﹑e1﹑a1,音域︰ a–e3。經改
革後,琴桐和琴桿均用楓木製成,琴筒上蒙蟒皮,增加指板和月牙形
轉動琴座,定弦提高五度,為e1﹑b1﹑e2。
●艾捷克 維吾爾族拉弦樂器。又名哈爾札克。清《律呂正義後編》
將它列入“回部樂”。音箱木製半球形,一面蒙羊皮。古老的艾捷克
有兩根或三根用馬尾製成的主奏琴弦,相隔四度定音。在琴柱兩邊各
有五根鋼絲共鳴弦。演奏時將琴置於膝上,用馬尾弓拉奏主弦,其他
弦起共鳴作用,這種艾捷克較小,它的定弦︰
音域︰d1–d3。經改革,採用四根金屬弦,大多數去掉了共鳴弦(見
附圖),有的在音箱底部的鐵柱上安一月牙形琴座,便於固定膝上。
改革的艾捷克用於獨奏﹑歌唱的伴奏及器樂的合奏。音域︰ g–g3。
定弦為︰
●哈爾札克 即 *艾捷克。
●多郎艾捷克 維吾爾族拉弦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地區喀什﹑莎
車﹑庫車﹑阿瓦提,以及葉爾羌河流域的麥蓋提﹑巴楚等多郎地區。
全長約97–103 厘米。多以胡楊﹑沙棗木做成半球形音箱,寬約11–
14厘米,厚約 6–13厘米,正面蒙驢皮或馬皮,背面挖成花形音窗。
用椰木等製作琴桿,桿的上端旋成伊斯蘭風格頭飾,頭側置一或三軫
,張一或三束馬尾主奏琴弦;杆下端置六至十幾個小軫,張鋼絲共鳴
弦。音箱下端接鐵柱腳,演奏時,將鐵柱腳立於左腿上,或夾於兩腿
間,左手持琴,右手執木桿馬尾弓在琴弦外方拉奏。音色柔和,稍帶
鼻音。一根主奏弦的多郎艾捷克,其定弦法如下譜例。主要用於多郎
木卡姆樂隊及民間歌舞伴奏。
p556
●馬頭琴 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在內蒙古
東部的呼倫貝爾﹑哲里木﹑昭烏達盟稱“綽爾”。相傳在成吉思汗時
(西元1155–1227年)已在蒙古族中流傳。音箱木製,呈梯形,兩面
蒙飾有圖案的馬皮(或羊皮)。琴桿硬木製作。張兩根用馬尾製成的
弦。用馬尾弓在琴弦外方拉奏(見附圖)。可奏雙音,發音圓潤,音
量較小。除獨奏外,並用於民歌﹑說書的伴奏,亦常與四胡等樂器合
奏。演奏用左手指第二﹑三關節按弦,或用指甲從弦內側向外頂弦。
後一種指法所發音量較前一種大而清亮,聲音結實有力。善於表現柔
和深情的樂曲,特別適合演奏悠長遼闊的旋律。在伴奏民歌時,多用
三度﹑四度的顫音來模仿演唱的特點。傳統定弦為 e﹑ a。音域︰ e
–c2。近年來,對馬頭琴進行改革,擴大了音箱,蒙蟒皮,選用類似
提琴的改良弓子,用尼龍絲弦代替馬尾弦,並將定弦提高四度,即保
留了原來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強了音量,增加了音色的亮度。其
定弦為 a﹑d1。音域︰ a–f3。
●綽爾 即 *馬頭琴。
●胡西塔爾 維吾爾族改革拉弦樂器。係根據久加失傳的古樂器艾西
塔爾改革而成。維吾爾語“胡西塔爾”,及“歡喜琴”之意。杏木梨
形音箱,蒙白松面板,琴頸上置指板,曲頸,琴頭左側置七個小軫,
上張七條鋼絲共鳴弦;音箱下接“人”字形支柱;用提琴弓拉奏。全
長約80厘米。音色柔和。定弦如下︰
用於器樂合奏及歌舞伴奏。
●牛腿琴 侗族拉弦樂器。又名牛巴腿。因形似牛腿而得名。音箱木
製,似琵琶而小,以薄桐木板蒙面。通常約50厘米。上端軫槽內置兩
個木軫,張兩根鋼絲弦,用馬尾(或麻)弓拉奏,弓在琴弦外方運行
。演奏時,將琴的尾端頂在左上胸處,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按弓拉奏
。多拉雙音,少用單音,常出現平行五度。一般只用一個把位,音域
約一個八度。主要為侗戲﹑侗族大歌﹑敘事歌伴奏。定弦有多種,溶
江地區多為g1﹑d2;從江地區多為d1﹑a1。
●牛巴腿 即 *牛腿琴。
p557
●古瓢 苗族拉弦樂器。流行於貴州南部三都等地苗族山寨。通體用
整木刳成,全長約50厘米,音箱寬25厘米。蒙木製面板,琴體呈瓢狀
,置兩軫,張兩根琴弦。定弦為c1﹑g1。演奏時,將琴的尾端頂於左
上胸處,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音色柔弱﹑悠揚。多用於 *
游方等青年男女愛情生活,亦用於表演古瓢舞。
●果哈 苗族拉弦樂器。流行於廣西融水縣大苗山區。琴身通體用杉
木挖成。全長約77厘米。音箱形近葫蘆剖面,蒙白松面板。面板靠上
方正中開一圓形出音孔。琴頸即指板,琴頭兩側各置一軫,張兩根棕
絲琴弦。棕葉竹(當地名“都梭竹”)作琴弓,拴以棕絲。果哈的演
奏姿勢有兩種︰一是將琴夾在兩膝之間,左手按弦,右手持弓;一是
將琴的尾端頂在左上胸處,左手托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音色悶而
弱,近鼻音。定弦為c1﹑g1。多用於伴奏史詩說唱。
●薩它爾 維吾爾族拉弦樂器。清《律呂正義後編》寫作“塞它爾”
,屬“回部樂”。音箱木製瓢形,琴桿較長,琴桿即指板,上有十六
至十八個用絲弦纏的品位。張一根主奏鋼絲弦,另有九至十三根鋼絲
共鳴弦。通長約 138厘米。演奏時左手按主奏弦,右手持馬尾弓拉奏
。音色渾厚剛建。多用於 *木卡姆伴奏,獨奏曲多取自木卡姆音樂。
音域︰ f–f2。定弦法有多種,如十二根弦的薩它爾定弦法之一如下
︰
●柯布孜 哈薩克族拉弦樂器。琴身用木料挖成木勺形。音箱上部外
露,下部蒙駱駝羔皮或羊皮。上張三根用駱駝筋製成的琴弦,琴頸作
指板,無品位。演奏時,兩膝夾琴,左手按弦,右手用馬尾弓拉奏。
定弦為 g﹑ a﹑d1,音域為 g–g2。
●克雅可 柯爾克孜族拉弦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地區西南部的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族聚居區等地。形似短把羹尟,琴體用整木挖成,
音箱上部外露,下部蒙駱駝羔皮或羊皮。琴桿較短,上窄下寬,琴頭
左右各置一軫,張兩束馬尾琴弦。按四﹑五度定弦︰ g﹑c1或 g﹑d1
。音域︰ g–g2。演奏時,左手持琴運指按弦,右手執馬尾弦弓拉奏
。音色柔美,猶如帶弱音器的小號。多用於獨奏。
●瓦琴 壯族拉弦樂器。又名七弦琴。流
p558
行於廣西東蘭﹑鳳山等地。用圓形泡桐木切半挖空,成半管狀的槽,
背面刨光,杉木作底板製成。琴身一端用柚木作七個軫,張七根牛筋
弦,弦下用牛角製作的柱(碼)支撐,形 *似軋箏。全長約65厘米,
底板寬16厘米,用馬尾弓拉奏。演奏時將琴橫置於小桌或木架上,左
手按弦(柱位左側),右手持弓拉奏(柱位右側)。有連弓﹑分弓﹑
長弓﹑跳弓和碎弓等技巧。發音厚實﹑明亮。可獨奏﹑齊奏﹑重奏或
伴奏山歌。近年對瓦琴進行改革,加大音箱,增強音量。七根弦增加
至十六根弦,擴展了音域。將琴平放於特製琴桌上拉奏,並吸收了二
胡的弓法和箏的指法。拉與彈相結合,已用於舞台演出。
●軋琴 拉弦樂器。又稱軋箏琴。為河北省 *武安平調的伴奏樂器。
形如箏,但較小,長68.5厘米,首寬17.4厘米,尾寬13.1厘米。上張
十根絲弦,用棗樹枝作琴馬,以調整弦長,固定音高。演奏時左手大
指伸入琴底的圓形發音孔,其他四指握琴邊,舉至左胸前,右手持塗
松香的竹片或高梁桿擦弦發聲。大多一弓一音,或只奏強拍,音色柔
和。定弦如下︰
或比上例低半音定弦。
●文枕琴 拉弦樂器。又稱枕頭琴﹑九琴。流行於福建莆田文十音(
參見 *十音八樂),晉江十番亦用之,稱為“床”。其形似箏而小,
面板上張九或十根絲弦,弦下有馬,用蘆葦桿塗上松香拉奏。定弦為
南曲的“五空品管”(do=bE)的la﹑do﹑re﹑mi﹑ sol﹑la﹑do﹑
re﹑mi。近年經過改革,張鋼絲弦十一根,用馬尾弓拉奏,音色渾厚
柔和,音域達兩個八度以上。在原有推弓﹑拉弓﹑打弓﹑打指等弓法
﹑指法的基礎上,吸收二胡﹑箏﹑琵琶等樂器的演奏技巧拉彈並用,
豐富了樂器的表現力。
●枕頭琴 即 *文枕琴。
p559
打弦樂器
●筑 古代擊弦樂器。戰國時期已有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的故事
(《戰國策·燕策》),其產生年代當更早。《漢書·高帝紀》︰應
劭注︰“狀似琴而大,頭安弦,以竹擊之,故名曰筑。”顏師古則說
︰“今筑形似瑟而細頸也。”筑的形制,歷來記載不同,大致外形似
箏,有五弦﹑十二弦﹑十三弦或二十一弦不等,用竹敲擊發音。長沙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一件筑的明器,長約一尺,形似四稜長棒,頭部
有一圓柱,頭尾兩端各五個小竹釘一字形排列,推想原來張弦五根。
一號漢墓棺頭檔上有一擊筑圖像,為左手執筑,右手持細棒(竹)擊
之。此器今已失傳。
●揚琴 擊弦樂器。又名洋琴、打琴。相傳其前身是波斯(今伊朗)
、阿拉伯一帶流行的古擊弦樂器。約在明、清時期傳入我國,最初流
行於廣東沿海一帶,以後逐漸傳至內地,並廣泛應用於民歌、戲曲、
曲藝伴奏,也用於器樂合奏和獨奏。琴身呈梯形,兩側安裝弦軸,弦
釘,張鋼絲弦。氻置鑰匙用以擰轉弦軸,調節音高。雙手持琴竹(又
稱琴筧)遐擊琴弦發音。傳統揚琴有兩排馬八檔式、兩排馬十檔式、
兩排馬十二檔式等多種規格。演奏時有單打、雙打、輪音、琶音、襯
音、頓音等技巧。五十年代後進行了改革,加大音箱,在琴面兩側置
滾軸板,並裝置變音槽,槽內安放活動滾軸,移動滾軸可改變琴弦長
度,使琴弦生高或降低半音,以便臨時轉調有三排馬十檔、四排馬十
二檔、四排馬十三檔等規格。音域可達二至四個八度。適於演奏較大
型獨奏樂曲,稱為變音揚琴或快速轉調揚琴,目前使用較為普遍。還
有一種改革的大揚琴,琴身為台式。採用細螺紋弦軸及多層硬質木料
膠合皂妶軸板,設置制音器,用兩個制音氈條置於琴面,利用踏板控
制餘音,全寬約120 厘米,長60厘米。音域有四個八度,按十二平均
律排列音位,便於轉調。低音區發音渾厚飽滿,中音區純淨悠揚,高
音區清脆嘹亮,保留了揚琴的傳統演奏技巧,並增加了撥玄、滑音、
揉音等新技法。
●洋琴 即揚琴。
●打琴 即揚琴。
●變音揚琴 見揚琴。
●大揚琴 見揚琴。
P560
打擊樂器
●磬 古代石製打擊樂器。甲骨文中的磬字作形。左半像懸石,右半
像用手執槌敲擊。<<尚書、益稷>>:"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石"即
指磬。考古發現有約為夏代的東下馮遺址石磬,係打製而成。表明磬
可能起源於某種片狀石製勞等工具。形制在後代有多種變化。一般商
代石磬上作弧形,下近直鸞;西周至戰國時期,上作倨句(ㄍㄡ)形
,下作微弧形;漢代以後上下均作倨句形。此外有整體作魚形、長條
形和其他形制的。磬身或無飾紋,或飾虎紋、魚紋、鴟鶚紋、彩繒鳳
鳥花紋等。單個的稱等磬,多具一組的稱編磬。除石製外,亦有玉製
、銅製的。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等,後來用於歷代上層統治者配
合祭祀、宴享等禮儀活動的雅樂中,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
另有一種呈仰砵形的銅製坐磬,是寺院中使用的法器,至今沿用。
●鼓 1、打擊樂器的一種。2、古代彈奏琴瑟、敲擊鐘鼓等樂器稱鼓
。<<詩、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3、引申指鐘磬受
擊之處。<<考一記、鳧氏>>:(鐘)"於下謂之鼓。"磬折較長一端的
受擊處亦稱為鼓。
●土鼓 原始打擊樂器,以陶土為櫂的鼓。<<禮記、明堂位>>:"土
鼓、蕢桴、葦籥(ㄩㄝˋ),伊耆氏之樂也。"<<周禮,春官、籥章
>>:"掌土鼓豳(ㄅ一ㄣ)籥"鄭玄注;"杜子春云,土鼓,以瓦為櫂
,以革為兩面,可擊之。
●鐃 1、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
"鄭玄注:"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商代編鐘,因其形
體較小,也稱為編鐃,常見的是大小三枚一組、近年在殷壚婦好墓曾
出土有大小五枚一組的。另有一種大型銅鐃,在湖南寧鄉,浙江長興
、餘杭,江蘇江寧等地時有發現,多為商代後期或西周初期遺物,有
的學者暫名之為鏞。其器體很重,一般在六、七十公斤左右,最重者
達一百五十四公斤。不能執鳴,只能植鳴(即安放在座上演奏)、鐃
體多飾以獸面紋或雲雷紋,有的在邊綠上飾有象、虎、魚等,還有的
在體內邊綠飾有立體小伏虎。2、即鐃鈸。
●鐘 古代打擊樂器。歷史久遠,陝西省長安縣客省莊龍山文化遺址
曾出土有陶鐘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商代以來的鐘為銅製,多是大
小三枚組合起來的編鐘,成為依一定音列組成的旋律樂器。商代編鐘
的甬(鐘柄)中空而與內腔相通,鐘體飾有簡單的獸面(饕餮ㄊㄠㄊ
一ㄝˋ)紋,有的著有器主名號。演奏方法:短甬無穿孔、無旋(環
)和幹(甬上環狀突起物)的,手拿著敲擊(執鳴)或把鐘安放在座
P561
上敲擊(植鳴);有穿孔或旋(環)、幹的,懸掛起來敲擊(懸鳴)
。春秋末期至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逐漸增多,以九枚一組的居多,如
河南新鄭出土春萩編鐘、長治分水嶺269號墓出土春秋晚期編鐘、河
南淅川下寺出土春秋楚墓編鐘等;又有十三枚一組的,如信陽長臺關
一號墓出土一一媥鐘。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共計六十四枚,分三層懸
掛。先奏的鐘呈橢圓形,紋飾日趨繁複,常鑄有銘文,敲擊其隧部和
鼓部可發出相差大、小三度或大二度的兩個音,一套編鐘可構成完整
的五聲音階、六聲音階或七聲音階,有的甚至十二個半音具備。戀鐘
的木架稱簨具(ㄙㄨㄣˇㄐㄩˋ,亦寫作"筍具")、甬鐘有甬而斜懸
,鈕鐘有鈕而宜懸。鐘不僅作為樂器使用,同時也是統治者名分、等
級和權力的象徵,常與鼎並提,稱為"彝器"或"重器"。秦代以後,沿
用於歷代宮廷雅樂中的鐘多呈圓形,每鐘發一音。近年在西南地區多
次出土戰國至兩漢時期具有少數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的編鐘,如雲南
楚雄萬定埧古墓出土的編鐘,外形似鈴,斷面作桃核形,頂端作雙角
狀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和牟定福土龍村出土的編鐘上寬下窄,平口
,鐘面鏤刻浮淺的蟠蛇花紋;四川湆陵出土的編鐘,紋飾具有古代巴
族文化特徵,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漢墓出土有半環鈕的筒形鐘等。反
映了西南各地與中原地區在音樂文化上的密切關係。
●編鐘 參見鐘。
●曾侯乙編鐘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編鐘。因墓主人
為曾侯乙,故以此命名,該墓年代在戰國初期,約西元前433年或稍
晚。全部共六十四枚,分三層懸掛在矩形鐘鐘架上。上層為紐鐘,十
九枚;中、下層為甬鐘,四十五枚,分別命名為"嬴司鐘"、"琥鐘"、
"楬鐘"。每一鐘的隧部和鼓部都可發出兩個相距小三度或大三度的音
。鐘體飾有繁複花紋,並刻有錯金銘文,共約二千八百字。用以標明
各鐘的發音屬於何律(調)的階名,以及言種階名與楚、晉、周、齊
、申等國(地)各律(調)的對應關係(參見曾侯乙鐘銘)。整套編
鐘總重量在二千五百公斤以上。鐘架為桐木結構,木質(棋梁)上髹
黑漆,遍飾彩繒花紋。中、下兩筍的懸鐘部位和懸鐘的銅製部件上,
也刻有各各鐘發立的銘文,說明編懸有嚴謹的次序。上層支柱(虛)
為木質,中、下兩層支柱為青銅鑄造的佩劍武士。同時出土的還有木
質丁字形鐘槌和較粗長的撞鐘木。整套編鐘製作精美,音質良好,發
音相當準確。音域為A1一C1,達五個八度之廣。中、下層甬鐘以姑洗
(C )為宮,基本音列為七聲音階,中部音區十二律具備,可旋宮轉
調。經過試奏,可演奏中外比較複雜的樂曲。它的發現彌補了古代樂
律記載方面的不足。反映了我國音樂文化在戰國初期的高度發展水準
,對古代音樂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鎛 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周禮、春官、宗伯>>:"鎛,如鐘而大
。"其形體與鐘相近。無甬(柄)有妞,平口,可直懸敲擊。鎛體多
有繁複紋飾,並且大都有稜飾(見附圖)。鎛有單件特懸的;也有成
組編懸的,如近年陝西寶雞縣太公廟村發現三件一組的秦公鎛,河南
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現八件一組的編鎛。以前出土銅器有銘文,自稱
為鎛的如齊侯鎛和子仲姜
P562
鎛,皆為齊器。所以有人認為鎛與鐘可通稱為鐘,而鎛或為齊地(今
山東)的等特別稱謂。
●鉦 古代銅製打擊樂器或響器。亦名丁(ㄓㄥ)寧。<<國語、吳語
>>:"王乃秉袍,親就鳴鐘、鼓、丁寧、……。"韋昭注,"丁寧,謂
鉦也。"或名鐲,<<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鐲節鼓。"鄭康成注
:"鐲,鉦也,形如小鐘,軍行鳴之,以為鼓節。"出土實物有銘文"
鉦成"二字、其形制與甬鐘相近,可執柄敲擊。河南安陽曾出土有大
、小三件一組的編鉦。
●句翟(ㄍㄡㄊ一ㄠˊ)古代銅製打擊樂器或響器。體身有柄,石執
敲擊。其形制與商代銅鐃相近,用於軍旅和享祀。句翟一台不見文獻
記載,但出土實物有銘文標為句翟者。清代乾隆年間江蘇常熟出土有
"姑馮句翟";道光年昌浙江武康出土有"其厖句翟"。1959年在江蘇江
武住淹城出土有七件一組的編句翟。均為春秋(西元前770-前476年
)時期的器物。
●錞(ㄔㄨㄣˊ)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周禮.地官。鼓人>>﹕"以
金錞和鼓"。鄭康成注﹕"錞,錞于地,圓如椎頭,大上小上,樂作鳴
樂與鼓相和。"春秋時期開始出現於中原地區,主要在軍旅中用以號
令土眾。目宋代以來在湖南南部、湖北西部、四川東部和貴州東北部
等古代巴族活動地區都曾發現有錞于、可能是由中原傳入的。其形制
是整體略呈橢圓筒形,肩圍闊大腰圍收小,平頂有鈕,鈕多作虎形或
馬形,可以懸掛起來敲擊。大多光素無飾。有的還鑄有巴文,五銖錢
文或貨泉文。錞于的濱奏形式,歷代記載紛紜,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
(約當西漢時期)出土的銅貯貝器上,有兩人合扛一木,下懸一錞于
、一銅鼓,一人執錘敲擊的揚面,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演奏形象。錞
于至南北朝時失傳。
●鐸古代銅製打擊樂器或響器。形制與銅鈴相近。體短有柄,體腔內
有舌,可執柄搖庂發聲。舌有木製和銅製兩種,銅舌者稱為金鐸,木
舌者稱為木鐸。<<周禮.襄公十四年>>﹕"以金鐸通鼓。"鄭玄注﹕"
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
﹕遒人以木鐸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
"主要用於軍旅。傳世實物有銘文自稱為"口外卒鐸"者 。
●祝(ㄓㄨˋ)古代打擊樂器。<<尚書.益稷>>﹕"合止柷敔。"鄭玄
注﹕"祝,狀如漆桶,而有椎,合樂之時投椎其中而
p563
撞之。"(桶,指古時方形的斛)。此器木製,形如木升,上寬下窄
,用椎(木棒)撞其內壁發聲,以示樂的始。用於宮廷雅樂。
●敔(ㄩˇ)古代打擊樂器。<<尚書.益稷>>﹕"合止祝敔。"鄭玄注
﹕"敔,狀如伏虎,背有刻,鉏鋙,以物擽之,所以止樂。"此器木製
,形始伏虎,演奏時,用一支一端破成細條的竹筒,逆刮虎背的鋸齒
,以示樂曲的終結。用於宮廷雅樂。
●建鼓古代打擊樂。戰國時期已廣泛應用。<<國語、吳語>>:"載常
建鼓,挾經番袍。"韋昭注:"鼓,晉鼓也,<<周禮>>:"將軍執晉鼓"
,建,謂為楹而樹之。"戰國時期銅器上鏤刻的花紋圖案乃漢代石刻
畫像中多有演奏建蕔的形形象。蕔身長而圓,用一木柱直貫鼓身,以
為支柱。漢代建蕔有羽葆為飾。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是曾侯了墓
出土的建蕔,蕔身長的100 厘米,鼓面宜徑80厘米,安置在一個由數
十條青銅雕龍組成的鼓座上,製作精美。摶拊古代打擊樂器。又名拊
、拊鼓。<<周禮.春官.大師>>﹕"令奏擊拊。"注云﹕"玄~鄭玄﹤
謂拊形如鼓,以韋為之,實之以糠。"劉焄<<釋名>>﹕"摶,拊也。以
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拊拍之也。"據<<明會曲>>載,當時的摶拊形
如小鼓,已是木製櫂邊,蒙皮革,以手拍擊演奏。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律呂正義後編>>、<<皇朝禮器圖式>>所繪圖均可見其形狀。
●相古代打擊樂器。戰國荀況作有<<成相篇>>,即是以相伴奏的說唱
歌詞。又稱舂牘。劉焄<<釋名>>﹕"舂,撞也,牘,築也。以舂地為
節也。"<<舊唐書,音樂志>>﹕"舂牘,虛中如筩,無底,舉以頓地為
舂杵,亦謂之頓相。相,助也,以節樂也。"是由舂米或築地的勞動
工具發展而來的擊節樂器。其延伸義又指舂米或築地時的勞動歌曲。
<<禮記.曲禮>>上﹕"鄰有喪,舂不相。"注﹕"相,謂送杵聲。"樂器
部件名稱。俗名金剛。是膠於琵琶頸部正面,標誌音高的裝置,多用
象牙、哭骨、牛角、紅木或塑料製作。其形為平底、呈半圓形或三角
形向前凸出。或四個,或六個,即以此數配合品數作為琵琶的稱謂,
如四相十三品琵琶、六相二十五品琵琶。其排列順序,由上而下依次
為一相至第六相。相的作用是限定弦體振動的有效弦長﹕按弦於某相
上,即發出相應的音。
●兆鼓(ㄊㄠˊ)古代鼓的一種。又稱革兆,兆蕔。<<詩經.周頌﹕
有>>﹕"應田懸蕔,革兆磬柷圉(ㄓㄨ ㄩˇ)。"毛傳﹕ "革兆
,革兆芰也。"<<周禮﹕春官﹕宗伯>>﹕"掌教鼓兆鼓",鄭玄注﹕ "
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其形制和奏法當即近代民間
流行的"撥浪鼓"(又稱貨
p564
郎鼓)。蕔穿在木柄上,鼓櫂左右用繩繫著兩個小珠狀笏,手搖木柄
,珠狀物來回敲擊鼓面發聲。因其柄上穿蕔的多寡不同,而有路兆蕔
、雷兆鼓的分別,一般為一而有路兆蕔、靈兆蕔、雷兆的分別,一般
為一至四面鼓。用於宗廟社稷祭儀的*雅樂,漢、唐以來也用於宮廷*
燕樂。言時期的石刻浮雕中可見到演奏兆蕔蕔的形象。
●革兆即*兆鼓。
●兆鼓蕔即*兆蕔。
●細腰鼓﹕打擊樂器。以鼓腰較細而得名。杖鼓、拍蕔、*蜂蕔、*棋
蕔、*長鼓等都屬此類。細腰鼓出現較早,在敦煌不窟北魏(西元
386–534年)壁畫裡,在雲崗石窟北魏雕刻中,都有很多演奏細腰鼓
的形象。宋代陳暘<<樂書>>說﹕"杖鼓、腰鼓,漢魏用之。大者以瓦
,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宋蕭思話(西元406–455年)所謂細腰
鼓是也。……右擊以杖,左拍以手,後世謂之杖鼓、拍鼓,亦謂之魏
蕔。每奏大曲入破時,與羯鼓、大鼓同震作其聲和壯而有節也。"以
後發展為多種形制的蕔,均以廣首纖腹(兩端粗中間細)為其特點。
●羯蕔﹕古代打擊樂器。原流行於西域地區,南北朝時傳入中原。盛
行於唐代開元、天寶年間(西元713—755年)。隋唐*燕糸的龜茲、
疏勒、高昌、天竺諸部均用之(見<<舊唐書﹕音樂志>>)。據唐代南
卓<<羯鼓錄>>記載,其形制"如漆桶,下以小牙床承之,擊用兩杖",
支文又名兩杖鼓。唐玄宗李隆基及其宰相宋璟等很多皇室貴臣都善擊
竭鼓。度玄宗還創作了數十首羯鼓獨奏曲。在當時的許多樂器中,處
於領奏地位。節奏豐富,各有一定的名稱和牌子,如<<太簇曲>>、<<
色俱騰>>、<<乞婆婆>>、曜日光>>等。多個鼓曲牌子,可以連接成一
套,其連接方法有比較固定的規則,說明當時羯鼓的演奏技巧已達到
較高的水準。日本所傳<<信西古樂圖>>,有奏揭(羯)鼓圖,可見其
形狀。
●雞婁鼓﹕古代打擊樂器。隋、唐時期用於龜茲、疏勒、高昌諸部樂
(見<<舊唐書.音樂志>>(。常與*兆鼓鼓並用。蕔櫂近於球形,兩
端張有面積狹窄的革面。<<事類賦>>引<<古今樂錄>>﹕"雞婁鼓,正
圓,而道尾可擊之處平可數寸。"演奏方法,據宋代陳暘<<樂書>>載
﹕"左手持兆牢,腋挾此鼓(雞婁鼓),右手擊之,以為節焉。"馬諯
臨<<文獻通考>>﹕"雞婁鼓,其形如瓮,腰有環,戕綬帶帶繫之腋下
。"在敦煌壁畫和五代王建墓石刻浮雕中均可見其形狀。
●答臘鼓﹕古代打擊樂器。其形制是在一圓筒形短鼓框的兩端嫦紮蕔
面。鼓面繫繩穿孔交叉繫紮。演秦方法較為獨特﹕用左手掌托鼓,保
持平衡,用右手指摩擦或彈擊鼓面發聲,所以又名揩鼓。<<事類賦>>
引南朝陳釋智匠<<古今樂錄>>﹕"答臘鼓,制廣於羯鼓而短,以指揩
之,其聲甚震,俗謂揩鼓。"用於龜茲、高昌、疏勒諸部樂(見<<舊
唐書.音樂志>>)。至宋代枚坊奏龜茲曲仍沿用之。在敦煌壁畫和日
本所傳<<俉西古樂圖>>中可見其形狀。
都曇鼓﹕古代打擊樂器。*細腰鼓的一種。隋、唐時期用於天、龜茲
、扶南諸部樂(見<<舊唐書.音樂志>>)。唐代杜知<<通典>>﹕"敦
煌壁畫和五代王建墓石刻浮雕中可見其形狀。
●檐(ㄧㄢˊ)鼓﹕古代打擊樂器。隋、唐時期用於西涼、高麗諸部
樂。<<舊唐書.音樂志>>﹕"擔鼓,如小瓮,先冒以革而漆之。"
●齊鼓﹕古代打擊樂器。隋、唐時期用於西涼、高麗諸部樂(見<<舊
書.音樂志>>)。<<事類賦>>引南朝陳釋智匠<<古今樂錄>>﹕"齊鼓
如漆桶大,一頭設齊於鼓面如麝臍,故曰齊鼓。"雲崗石窟北魏石雕
中可見其形狀。
毛員鼓﹕古代打擊樂器。*細腰鼓的一種。隋、唐時期用於天竺、龜
茲、扶南諸部樂(見<<舊書.書.音樂志>>)。唐代杜知<<通典>>﹕
"毛員鼓,似都曇鼓而稍大。"
p565
在敦煌壁畫和五代王建墓石刻浮雕中可見其形狀。
●方響﹕古代打擊樂器。始於南北朝的梁代。<<舊唐書.音樂志>>﹕
"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
方下。架如磬而石設業(按﹕業即樂器架子橫木上的木版),倚於架
上以代鐘磬。"方響由十六枚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鐵板組成,以其厚薄
不同定音高。鐵板上下兩層懸垂,以繩繫於架上,用小鐵錘敲擊。隋
、唐時期用於燕樂,後也用於宮廷雅樂。
●板鼓打擊樂器。因一面蒙皮,故又名單皮。鼓櫂用較厚的堅實木料
製成,圓形,鼓腔內呈喇叭形,鼓面中間部分稍凸起,為鼓心。鼓面
直徑約25公厘米。平劇和北方戲曲使用的板鼓鼓心較小,南方十番鑼
鼓中使用的板鼓鼓心較大。演奏時,將鼓空懸在繫有繩子的竹製或木
製鼓架上,用兩根鼓簽敲擊。在戲曲伴奏和民間器樂合奏中居指揮地
位,有時還用於獨奏。
●單皮:即板鼓。
●燥(ㄗㄠ)鼓:打擊樂器。形似圓形小帽,鼓腔木板較厚,鼓皮蒙
於整個板面上,鼓腔直徑18厘米,高11厘米。鼓心發音部位直徑3 厘
米,發音堅實、清脆。用竹製鼓簽敲擊。在祁劇中常用於三小(小生
、小旦、小丑)戲伴奏,因其音響效果與板鼓相近,現已多用板鼓代
替。
●書鼓:打擊樂器。鼓身扁圓,直徑約24厘米,鼓櫂椿木\製成,兩
面蒙皮。演奏時,置鼓架上,用單鼓簽敲擊。是北方各類鼓書的重要
伴奏樂器。
●點鼓:打擊樂器。又名懷鼓。厚木邊,中間高,四邊漸低,兩面蒙
牛皮。鼓槌用紅木製或竹製,又名簽子。演奏時,鼓櫂的一邊直立在
右膝上,鼓面朝前,右手腕壓住上方,同時右手用大指、食指、中指
、無名指執鼓槌敲擊。左手執板擊節。用於十番鼓或崑曲清唱,大多
每拍敲一下,赸節拍作用。
●懷鼓:即點鼓。即竹鼓。
●八角鼓:打擊樂器。據傳,原為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
的木料鑲嵌而成,象徵滿族八旗的團結。八木相拼可得八角,故名八
角鼓。鼓的稜角處嵌有哭骨片,八邊中七邊的木框上各開一個長形孔
,孔間用銅軸串上兩個很小的銅鈸(也有在框邊上嵌二十一副小銅鈸
的)。另一邊的木框上裝一根銅釘,釘頭繫兩根長穗子。面蒙蟒皮或
羊、馬皮。演奏時,本手執鼓,鼓面豎立,右手敲面。手指彈奏可得
弱音,數指並摬或以手掌拍擊可得強聲﹕搖動可得銅鈸碰擊聲,常彈
搖並用。早期用於漢族八角鼓戲,現用於*單弦伴奏。
漢族曲藝。原為族牧居時期的歌曲,清乾隆(西元1736–1995年)間
發展為坐唱形式,並有專業藝人演唱,一時盛行於北京、天津和東北
各地。嘉慶(西元1796–1820年)以後漸趨衰落。最初由一人手持八
角鼓自彈自唱,後展為有單唱、拆唱、群唱等表演形式。唱腔由四句
板、數板、若干曲牌和煞尾構成。1949年以後,內蒙古地區乎和浩
特市和吉林省扶餘縣,先後在八角蕔曲牌基礎上發展成"漢戲"。流行
於北平等地的曲藝單弦,也稱八角鼓。
達卜﹕維吾爾族打擊樂器。漢語稱手鼓。在西元四世紀至六世紀敦煌
北魏時期的壁畫中已井現。達卜以木做圓形鼓框,直徑約40厘米,一
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內置許多小鐵環。演奏時兩手執鼓邊,左右手指
交替拍擊鼓面,或搖動鼓身振響鐵環。用於維吾爾族歌舞伴奏和器樂
合奏。
●鈴鼓﹕維吾爾、朝鮮、烏孜別克等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新疆及吉林
延邊等地。維吾爾語稱"納格曼達卜"(意即"歌唱用的手鼓")﹕朝鮮
語稱"平高"。扁平的圓形或八壆形鼓框,一面蒙羊皮或驢皮,框周圍
嵌插若干銅、鐵製作的小鈸,鼓面直徑20–50厘米。演奏時一手執鼓
,舉以搖動﹕或用右手手指、手掌擊奏。戔用於歌唱或舞蹈伴奏,器
樂合奏石用之。
納格曼達卜﹕即*鈴鼓。
●平高﹕即*鈴鼓。
●那額﹕藏族打擊樂器。流傳於廣大藏族地區。漢語稱手鼓或神鼓。
鼓框用鏄條製成環狀,單面蒙羊皮,在鼓面的中心及四周,繪色彩鮮
艷的圖案紋飾,框外亦多飾以彩色絨球﹕木製鼓柄。演奏時,左手執
鼓柄,右手執弓形鼓槌擊奏發音。多用於*熱巴舞中。
●神鼓﹕即*那額、*抓鼓。
●草高﹕朝鮮族打擊樂器。朝鮮語"草高",意即小鼓。流行於吉林省
延邊朝鮮聚居區等也。形制小巧,扁圓形的木製鼓框,塗以紅漆,兩
面蒙皮,直徑25厘米左右。鼓框底部有木杷,左手握把,右手執有頭
的木質鼓槌擊奏。槌下多繫黃、藍、紅等彩色綢帶。多用於<<農樂舞
>>及其它歌舞表演,由婦女擊奏。
●羌族手鼓﹕羌族打擊樂器。羌語稱"日木"。流行於四川省茂汶縣、
松潘縣的羌族聚居地區。舊時用於祭祀等活動,為諯公(巫師)使用
的樂器。木製鼓框,單面蒙羊皮。面徑約38厘米,框高約11 厘米,
框後置一橫梁。鼓繫於弓形把上,左手持之,右手執藤條桿或雲杉木
槌(羌語稱"爾濯特")敲擊。槌長約58厘米,頂端纏綢布,下繫雙絲
彩穗。改革後的手蕔,單面蒙雙層羊皮,彩飾鼓框,圍框裝飾絲質彩
穗(見附圖)。用於跳*鍋莊、
P567
鈴鼓舞等。
●日木﹕即*羌族手鼓。
●抓鼓﹕赫哲、達斡爾、鄂倫春、漢等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黑龍江、
遼寧等上述各族居住地區。鄂倫春語稱"溫痛",或稱神鼓。鼓身圓形
或橢圓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徑約60 厘米,以樺木等為鼓框,框較
窄,單面蒙鹿皮或犴(ㄏㄢ)皮,下置彩穗,鼓背以交叉成十字形或
十字形的皮條繃緊。演奏時,左手握皮條執鼓,古手持木槌擊奏。用
於舊時巫祝迷信活動的薩漢歌舞。
●溫痛﹕即*抓鼓。
●欠仙鼓﹕仡佬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與貴州省交界的仡佬山寨。
因用於仡恅族民間八仙(或稱*八音)器樂合奏樂隊而得名。木製鼓
腔,蒙哭皮,鼓面直徑約13–25厘米。用粗鐵絲製鼓柄,鼓身塗紅漆
,繪金彩紋飾。演奏時左手執柄,右手以木槌敲擊發聲。
●丹不勒兒﹕藏族、蒙古族打擊樂器。流行於藏族和蒙古族的喇嘛誦
經及法事樂隊。
●環鼓﹕蒙古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內蒙古地區。與漢族太平蕔相似。
以鐵條圍成圓形帶柄鼓框。面徑約35厘米,單面蒙羊皮,鼓柄下端呈
環勾狀,並套有許多小鐵環。演奏時,左手執鼓柄上下搖動,右手執
鼓槌擊奏。過去,為巫師跳神時所用,現用於民間歌舞。
●邊鼓﹕壯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武鳴、巴馬等地。原用於道
公(巫師)跳神歌舞。竹或木製,鼓框較窄,單面蒙牛、羊、豬皮或
蛇皮。鼓面直徑約25厘米,鼓框邊緣墜纓穗。演奏形式有兩種﹕武鳴
一帶,左手執鼓,右手拍擊或持小棍敲擊﹕巴馬東山一帶,用雙手拇
指及掌心托鼓,其餘手指拍擊鼓面。用於道公戲(在跳神基礎上發展
起來的歌舞戲劇)和歌舞。
●腰鼓﹕打擊樂器。形似圓筒,兩端略細中間稍粗,鼓長約34厘米,
兩面蒙皮,鼓身有兩只鐵環,用以繫帶,戀掛腰間。演奏時雙手各執
一木槌擊奏,並伴有舞蹈動作。
●潮州大鼓﹕潮州大鑼鼓中使用的打擊樂器。形似小水缸,鼓身木製
,鼓面與鼓底均蒙水牛皮。一般鼓面直徑約51厘米,高60厘米,鼓底
直徑約28厘米。演奏時將鼓置木架上用雙槌敲擊,在潮州大鑼鼓中居
指地。
●木鼓﹕佤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滄源、西盟佤族地區。佤語稱"
克拉"。歷史久遠,佤族人視為神聖、尊貴的象徵。傳統木鼓,一般
選用木頎質堅硬、紋理細密的紅樁、花濤與紅毛樹製成。鼓身長大,
橫截面直徑約50–76厘米,重可達一千至一
P568
千五百公斤。鼓身開有中間窄、兩頭寬的音槽,以及方形音窗。常由
一至四人擊奏,用一對兩頭粗、中間細的木槌敲擊。在鼓身的不同部
位,可發出多種音響,聲音宏大可傳數里。舊時用於年節宗教活動,
歡迎獵手歸來,報警或作其它信號。近年來,大型木鼓已極為少見,
佤族人民開始製作較小型的木鼓,一舨長約130里米,直徑30–40厘
米。也有一種長約100厘米的長方形小木鼓,可架於木架上擊奏,音
色清脆、明亮。用於娛樂活動及歌舞表演。
●侗鼓﹕侗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湖南、貴州與廣西交界的侗族地區。
形體巨大,蕔腔多用整棵樹幹控空製成,長約160厘米,鼓面直徑36
厘米,多用香雪木製做。上端或兩端蒙牛皮,用繩將鼓豎吊於木架上
,離地約30–60厘米﹕底端不蒙皮的鼓,有的埋於乾牛糞堆內。演奏
時,人站在木架上,以槌敲擊。音色低況渾厚,音量宏大。多用於節
日聚會、集眾議事,古代還用於軍事,敲擊以鼓舞士氣。
●蜂桶鼓﹕佤族打擊樂器。佤語稱"格昂貢"。流行於雲南阿佤山區孟
來、孟永、岩帥等地。原來一般為單個演奏,豎跨於腰間拍擊,後發
展為四至六個(最多可達十多個)演奏。蕔身高約60厘米,鼓腔用木
棉或烝子、枇杷等樹幹挖空做成。兩面蒙山驢皮,兩皮面邊緣繫宗繩
繃緊。改革後的蜂桶鼓,四個一組,每個均捆於三腳竹架上,有固定
音高,一般為﹕
雙手輪流拍擊。多在喜慶、年節歌舞時演奏。
●格昂貢﹕即*蜂桶鼓。
●堂蕔﹕打擊樂器。鼓框木製,兩面蒙皮,置木架上,用一雙木槌敲
擊。鼓面直徑約23厘米。擊奏鼓心與鼓邊音高,在演奏者控制之下,
音響幅度可有較大的變化。常用於民間器樂合奏,也用於戲曲和歌舞
音樂。
●同鼓﹕打擊樂器。堂鼓的一種。木製蕔框,中部略寬,成桶形,兩
端蒙牛皮。蕔面直徑約50厘米,用兩個紅木製的鼓槌敲擊。用於*十
番鼓或*十番鑼鼓中。演奏時,懸在木製的三腳架上,與板鼓由一人
兼奏,擊鼓的技藝要求較高。有獨瘈的蕔段牌子,如*〔中蕔段〕等
。
●排鼓﹕打擊樂器。根據民間所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製作的改革樂器
。由五至六個鼓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組成一套。蕔面直徑最大的36厘米
,最小的16.5厘米。鼓身固定在一個特製的鐵架上,可上下移動,也
可兩面翻轉。蕔的兩面,外表大小一樣,但內徑不同,能發出兩固不
同音高的音。因此,五個鼓就可有十個高度不同的音。鼓面有調音裝
置,調音幅度可達四度至五度,使音高有更多的變化。善於表現熱烈
歡騰的氣氛,多用於大型民族器欒合奏。
●缸鼓﹕打擊樂器。又名花盆鼓。鼓框木製,鼓面直徑約48厘米。用
木雙木槌敲擊。廣泛用於民間器樂合奏或戲曲伴奏。1949年以後有
改革製作的定音缸蕔,蕔框用金屬製,周圍裝有八副螺旋,可調節鼓
面張力,改變音高。鼓身放在一個可以旋轉的鐵架上,可轉動鼓身微
調高。另外,鐵架下側裝有踏板,利用踏板也可使音高升降。結合使
用這幾種方法可將蕔調到一定的音高。在樂隊中使用。
●花盆鼓﹕即*缸鼓。
P569
●納格拉﹕維吾爾族打擊樂器。或寫作那噶喇、奴古拉,漢語稱鐵鼓
。清代列入回部樂。鼓身鐵鑄、中空,上大下小,鼓面蒙羊皮或駱駝
羔皮。演奏時,一人手執兩根鼓槌,擊奏大子不同、音高不一的一對
納格拉。大者蕔面直徑為27.5厘米,小者蕔面直徑為20.5厘米,常和
嗩吶、冬巴(大鐵鼓)一起演奏。
●鐵鼓﹕即*納格拉。
●長鼓﹕朝鮮放打擊樂器。又名杖鼓。流行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聚居
區,以及其他朝鮮族居住區。朝鮮族語稱"卜"。源於古代細腰鼓。鼓
身木製,長約70厘米,鼓腰細而中實,兩端為鼓腔,粗而中空(兩端
大小不同),鐵圈為框,蒙牛皮,繫有皮條或繩索,可以調整鼓的音
調。身塗紅漆(見圖一)。演奏時,繫帶掛於胸前或置於木架之上,
右手執細長竹製鼓杖敲擊,左手大指按蕔框邊,其餘四指伸直拍擊。
技法豐富,節奏繁複,用於長鼓舞、農樂舞及器樂合奏。傜族打擊樂
器。傜語稱"郭咚郭"。流行於廣西、廣東等傜族地區。廣西大傜山區
的長鼓,細腰中實,長筒形鼓腔,兩端蒙羊皮或山兔,全身塗漆,並
有彩繪花紋,斜掛於腰側或手握鼓腰拍擊(見圖二)。流行於廣東連
南等地的傜於長鼓,鼓腔中段長圓兩端呈喇叭狀,兩面鼓皮間繫繩帶
或皮條)見圖三)。演奏時,斜挎腰,雙手擊奏。主要用於伴奏長鼓
舞)。
●郭咚郭﹕即*長鼓。
●卜﹕即*長鼓。
●狼漲﹕打擊樂器。又名狼鼓。鼓身兩端粗,中間細,兩面蒙牛皮,
用穿繫繃緊,形制與朝鮮族*長鼓、壯族*蜂鼓相近。用細木條敲擊或
用手拍擊發聲。用於福建地區"福州十番"或閩刻伴奏。屬古代*細腰
鼓類樂器之遺存。
●狼鼓﹕即*狼漲。
●蜂鼓﹕壯族打繫樂器。又稱橫鼓。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區武鳴、可
池、環江等地。來源於古代細腰鼓。蕔腔陶製,中間細,兩端粗,如
蜂狀,因而得名。兩面蒙皮,兩鼓面間繫連索、鉤環,可以調整鼓音
。
P570
全長約60厘米。演奏時繫帶橫置胸前,左手拍擊鼓面,右手執細長竹
槌擊奏。左鼓音低,發"崩"音,右芰音高,發"梆"音。多用於民間歌
舞伴奏。
●黃泥鼓﹕傜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之大傜山區及廣東、
湖南的傜寨。因演奏時用黃泥塗蕔皮以調音而得名。形體碩大,分大
(低音)、小(高音)兩種。流行於大傜山的,傜語稱"各騷"。高音
鼓與傜族*長鼓相似,桐木為腔,長約110厘米。兩面蒙黃(ㄐㄧㄥ)
皮或牛皮,以棕繩繃連;低音鼓造型獨特,似兩只長杯杯底相接狀。
演奏時,高音鼓面塗黃泥,發音宏亮;低音鼓面不塗黃泥,發音渾厚
。多在年節、慶豐收歌舞時演奏。
●橫鼓﹕傣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傣族地區。傣語稱"光兵"、"光
養",漢語稱橫鼓或平鼓。分大、小兩種。鼓腔一端大、一諯小,中
間稍隆起,兩面蒙牛皮或羊皮皮,合長約60厘米。大橫鼓鼓面直徑16
–19厘米,平置於象腳墩上擊奏﹕小橫鼓鼓面直徑8–9 厘米,兩諯
繫帶橫掛胸前擊奏。主要用於節日歌舞奏。壯族打擊樂器。即*蜂鼓
。
●牛皮鼓﹕蒙古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內蒙草原地區。蒙古語稱"戈日
橫橫格勒克"。燙金木製鼓腔,兩面蒙牛皮,腔內插一根木柱,植立
於地上。鼓面直徑約85厘米,通高約190厘米,用彎形長柄木槌擊奏
。音色渾厚,音量宏大。過去主要用於喇嘛寺廟宗教音樂和祭祀儀典
;近年經改革,用雙槌擊奏,作為歌舞伴奏。
●戈日橫橫格勒克﹕即*牛皮蕔。
●竹鼓﹕佤族打擊樂器。佤稱"尖漚"。流行於雲南阿佤山區。由佤族
兒童拍擊皂蒙豬膀胱膜或筍葉的竹筒玩具樂器發展而成。用"歐用"(
青竹)製作,鼓高約90厘米,鼓面直徑約12厘米。鼓腔上端蒙牛皮或
羊皮,下諯竹筒劈紮成束腰狀,下接三足竹架。演奏時,或將鼓豎立
置於地上,用雙木槌敲擊;或左手抓握鼓腰,右手執槌敲擊,可擊皮
面或竹幫發出不同聲響。主要用於竹蕔舞。又名懷鼓。四川清音和四
川揚琴月調伴楔所用打擊樂器之一係用堅質的楠竹結頭製成,高約10
厘米,直徑12厘米。由於鼓面是利用天然的竹結,發音清脆嘹亮。由
演唱者用右手持竹簽敲擊。當其與"板"相結合演奏時,能打出多樣的
節奏。主要是與過門(前奏和間奏)套打,烘托唱段音樂的氣氛。
●尖漚﹕即*竹鼓。
●奘嫪﹕(ㄓㄨㄤˇㄌㄠˋ)壯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之
百色等地。壯語"奘嫪"即大鼓。形體碩大,規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徑
約50厘米。杉木鼓腔,上部呈直筒形,下部圓周逐漸收縮;鼓腔上諯
牛皮,下諯不蒙皮,腔體環以雙圈竹蔑箍。放置地上或架上,以雙槌
擊奏。音色渾厚洪亮。多用於喜慶、節日、以及民間壯刻樂隊。
●象腳鼓﹕打擊樂器。普遍流行於雲南傣、景頗等族中,因鼓形似象
腳而得名。鼓身木製,上端較粗,蒙羊皮,下端略細,呈喇叭狀。大
者高160厘米,小者高30餘厘米。濱奏時將鼓斜掛肩上,雙手拍擊鼓
面,邊舞邊擊。
●漁鼓﹕打擊樂器。明代王圻<<三才圖會>>﹕"截竹為筩,長三四尺
,以皮冒其首,用兩指擊之。"現在常見的漁鼓用長約92厘米,直徑6
厘米的竹筒製作,一諯蒙油膜(豬腸衣)。演秦時,左手拘蕔在懷,
右手拍擊下方的鼓面,常與*簡板合用,是道情類說唱樂的主要伴奏
樂
P571
器。(附圖見*簡板。)
●鑼﹕打擊樂器。唐代杜佑<<通典>>記載﹕"自宣武(北魏宣武帝元
恪,西元500年–515年在位)以後,始好胡音,洎(ㄐㄧˋ)於遷都
……打沙鑼"。這種"沙鑼"可能就是南北朝時期出現的鑼的一種。近
年在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年代約為西漢初期)出土一件鑼,是目
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實物物。現代鑼銅製,圓形如篩。大小不一,大者
直徑的100厘米,小者直徑彴7厘米。大都在邊一穿孔,繫繩,手提或
懸於木架,用捶擊奏。亦有托於手上擊奏者。因形制和音色的不同而
有不同的名稱,如*大鑼、*小鑼、*包鑼、*鋩鑼、*雲鑼、*十面鑼等
。
●大鑼﹕打擊樂器。鑼的一種,直徑約30厘米。銅製,體圓篇平,有
邊,邊穿小孔,繫以繩。演奏時一手提鑼,一手用蒙的木槌擊奏。大
鑼中心部發音較低,靠邊的部分發音較高,演奏者常利用這一特點,
在鑼邊、鑼心或二者之間,擊奏出不同的音色和萻高。音色粗獷宏亮
,用用於戲曲伴奏和民間器樂合奏。
●小鑼﹕打擊樂器。鑼的一種,因鑼面較小而得名。在平劇中稱京小
鑼,在*十番鑼蕔中又稱喜鉀土、內鑼。銅製,圓形,直徑約22 厘米
,中心部稍凸起。演奏時左手指支定鑼內緣,右手持一薄木片敲擊。
在*平劇中隨表演動作變化,起襯托和加強敦果的作用。在十番鑼鼓
中,除有時突出音色特點外,也敲擊花點,豐富節奏。
●京小鑼﹕*小鑼在平劇伴奏中稱京小鑼。
●內鑼﹕*小鑼在*十番鑼鼓中的名稱。
●喜鑼﹕*小鑼在*十番鑼鼓中稱喜鑼。
●虎音鑼﹕打擊樂器。因所發的聲音似虎嘯(堅實有力的低音)而得
台。始製於山東周村。規格大金不一,常用的鑼面直徑約34–36厘米
。各戲曲劇種伴楔樂隊普遍使用。
●才鑼﹕扛擊樂器。民間在春節或喜慶活墽中踩高蹺時,用為伴奏樂
器,故又稱高蹺鑼。也用於北方民間器樂合奏。鑼面平坦,直徑約15
厘米。無鑼臍。
●高蹺鑼﹕即*才鑼。
●深波鑼﹕打擊樂器。又稱深波。用於潮州音樂和潮劇伴奏。鑼面直
徑約48厘米,大者可達80厘米。鑼邊較寬,約10至15厘米,用軟槌擊
奏。常與蘇鑼同掛在一個金屬製的鑼架上使用。
●黑鑼﹕打擊樂器。因鑼邊和鑼心色黑而得名。舊時民間用於婚禮儀
仗隊,起開道作用,故又稱開道鑼。規格大小不一,面直徑約30–50
厘米。
●蘇鑼﹕打擊樂器。用於潮州音樂和潮劇伴奏。面徑約70厘米。常與
*深潻鑼同掛在一個金屬製的鑼架上使用。
●鬥鑼﹕打擊樂器。用於潮州音樂。鑼面直徑36厘米,鑼邊高約6.5
厘杰。用薄木片擊奏。
●大篩鑼﹕打擊樂器。亦名特低音鑼。發音低況而莊嚴。全國各種劇
種伴奏樂隊均使用。鑼面直徑般約50厘米,最大者可達120厘米左右
。現已被交響樂隊吸收,稱稱大鑼、中國鑼。
●田鑼﹕土家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湖南西部的龍山、永順、保請、桑
植,湖北西部的來鳳等地。鑼面直徑約30厘米,是土家族*打溜子中
的低音鑼。奏法多變,常奏骨幹節拍。
●勾鑼﹕土家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湖南西部的龍山、永順、保請、桑
植,湖北西部的來鳳等地。又稱馬鑼。鑼面直徑約12–18厘,是土家
族*打溜子中的高音鑼,居於指揮地位。還有一種發音更為高、尖,
體形更小的"小馬鑼",常拋起擊奏。
p572
●疙猞瘩鑼﹕打擊樂器。又名包鑼、東字鑼。因鑼面中間有一疙瘩狀
突起而得名。鑼面直徑由25厘米至34厘米不等,中間疙瘩狀突起部分
直徑約3.5厘米。邊有鑼眼。上繫鑼繩,左手提鑼,右手持大槌敲擊
。多用於崑曲及梆子腔的伴奏,在民族樂隊及民間喪葬吹打樂隊中也
使用。
●包鑼﹕*疙瘩鑼的別稱。
●東字鑼﹕*疙瘩鑼的別稱。
●單打﹕打擊樂器。形如小鑼,銅製,有大、小兩種。大單可直徑14
至18厘米;小單打直徑10至14厘米。廣泛應用於廣東、廣西的民間吹
打樂隊中,也用於地方戲曲伴奏,如桂南地區的採茶戲多用小單打。
●狗打﹕打擊樂器。小鑼的一種。直徑約8 厘米。鑼邊上端穿兩個小
孔繫繩,用小木板敲擊。用於*福建南曲和朵園戲。
●狗娃子﹕打擊樂器。小鑼的一種。面徑約10厘米。用小木片敲擊。
用*晉劇伴奏樂隊。
●鐺鐺﹕打擊樂器。將一面直徑15厘米的小鑼用繩子繫在曲折形的木
加上,左手執木架的下端,右手執木槌敲擊。用於河北地區的吹歌會
和佛教音樂中。
●小金﹕朝鮮族打擊樂器。即小鑼。流行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聚居區及
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鑼面直徑約20厘米,鑼邊寬約4厘米,以木槌
擊奏。多用於民間*農樂舞樂隊,居指揮地位。
●寧寧﹕壯族、仡老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之隆林、德保
、龍州等地。係銅質小吊鑼。德保壯族地區流行的稱"靈靈切",鑼面
直徑約12厘米,斗端繫提手,以彎頭槌擊奏,用於"德保八音"樂隊;
龍州壯族的稱"丁丁",鑼邊有三個穿孔,以繩繫於鐵環框上,框有柄
,左手執柄,右手以彎頭槌擊奏,用於龍州道公歌舞(在"跳神"基礎
上發展起來的民間歌舞形式)伴奏;隆林仡佬族的稱"五叮",鑼面直
徑約12厘米,亦繫繩吊於木吧鐵環框上,以彎頭槌擊奏,用於仡佬"
八"樂隊。
●高邊鑼﹕壯族打擊樂器。流行於西壯族聚居區南部地區。鑼邊較寬
,質地厚重。一般分大、小兩種。大高邊鑼,鑼面直徑約 45厘米,
鑼邊寬約8厘米,厚約0.5厘米,用油茶木槌、雞果木槌擊奏;小高邊
鑼,鑼面直徑約32厘米,鑼邊寬約4.5厘米,厚約0.2厘米,用大槌擊
奏。多用於*壯劇和民間歌舞伴奏。
●鋩鑼﹕傣、佤、壯、景頗、崩龍等族打擊樂器。流傳於雲南、廣西
等各該民族居住地區。面圓體厚,用等製的響銅鑄成。鑼面直徑20–
30厘米;鑼邊較寬,約3–5厘米。鑼面邊低、心高,大一或兩個層面
,中間隆起部分高約3厘米。鑼邊上部有兩孔,穿皮條提手。演奏時
左手提鑼、右手執槌擊奏。有大、中、小多種形制,音色渾厚洪亮,
發"汪翁"音響。傣族還有由大到小四、五面組成的編鋩,掛於木架上
擊奏;佤族也有三至四面的編鋩。最常用的是兩面,成五度音程關係
,交錯擊奏。也常常常與象腳蕔、鈸西己合,用於節日歌舞、民族器
樂合奏及壯劇樂隊。
●雲鑼﹕打擊樂器。又名雲璈、九音鑼(九為多數之意,不限於九個
)。元代已出現,<<元史·禮樂志>>﹕"雲璈制以銅,為小鑼十三,
同一木架,下有長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擊之。"山西永樂宮元代
壁畫的奏樂圖和永樂宮三清殿斗拱間元代裝飾畫中均有演奏雲鑼的形
象。雲鑼由若
p573
干個大小相同,厚薄、音高不同的銅製小鑼,按聲音高低列置一木架
上,每一小鑼用三條細繩懸空繫在架子的框中,每架鑼數不等,常見
的為十個,也有十四個、二十四個的。演奏時,左手持木架下端的柄
,右手用小槌擊奏(用於"行樂"),或將雲鑼架直立桌上,用雙槌敲
(用於"坐樂")。現經改革,鑼的數目增至二十九個或三十八個,
用雙槌擊奏。多用於民族樂隊的合奏中。
●九音鑼﹕即*雲鑼。
●雲璈﹕即*雲鑼。
●十面鑼﹕打擊樂器。流傳在東南沿海地區。由多面("十"泛指多
數)大小不等、音色音高不同的鑼組成,懸掛在架上,一人用槌敲
擊。並無嚴格的固定音高,佰能造成熱烈的音響效果。主要用於器
樂合奏。
●填臻﹕打擊樂器。又名聯鉆。將一個面徑8.9厘米和一個面徑6.4
厘米的小銅鑼,用繩子繫在長方桌形木架上(木架長25.5厘米,寬
11.5厘米),用小槌敲支。是道教音樂所用樂器。
●聯鉆﹕即*填臻。
●壇臻﹕打擊樂器。將一個面徑約10厘米的小銅鑼,用三根繩子繫
在圓形金屬環上,金屬環插入木柄中,左手持木柄,右手持小槌敲
擊。是道教音樂所用樂器。
●鐃鈸﹕打擊樂器。鐃和鈸是兩種樂器,形制相似而稍有區別,可
統稱為鐃鈸,或稱銅盤、鎈,或分別稱為銅橈、銅鈸等。鈸約南北
朝時期由印度傳入我國,<<隋書.音樂志>>﹕"天竺者,起自張重華
據有涼州(西元346–353年)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
…樂器有……銅鈸……等九種"。宋代出現鐃,馬端臨<<文獻通考>>
﹕"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鐃與鈸皆
銅製,直徑約30–35厘米,中間隆起部分如水泡形,每副兩片,相
擊發聲。鐃的隆起部分較小,發音較響亮;鈸的隆起部分較大,發
音較渾厚。在戲曲、秧歌及民間樂隊中普遍應用。
●銅鈸﹕*鐃鈸的別名。
●銅鐃﹕*鐃鈸的別名。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銅鐃,浮屠氏
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
●鎈﹕打擊樂器。通常稱鈸之小者為鎈,或稱小鎈、鉸子。直徑約
15至20厘米。在戲曲、秧歌及民間樂隊中普篇應用。參見*鐃鈸。
p574
●銅盤﹕*鐃鈸的別名。元代馬諯臨<<文獻通考>>﹕"銅鈸,亦謂之
銅盤,本南齊穆士素所造。
●齊鈸﹕打擊樂器。鈸面直徑約27厘米。鈸面齊平而無弧度,廣泛
應用於民間吹打樂。
●鉸子﹕較小的*鐃鈸,在河南稱為鉸子,是"三弦鉸子書"的主要伴
奏樂器。
●頭鈸﹕土家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湖南西部的龍山、永順、保請靖
、桑植,湖北西部的來鳳等地。體形較子,鈸面直徑約20厘米,是*
打溜子中的高音鈸,多在強拍擊奏。
●鈸﹕土家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湖南西部的龍山、永靖、桑植和湖
北西部的來鳳等地。鈸面直徑約23厘米,是*打溜子中的低音鈸,多
在弱拍擊奏。
●布哉﹕藏族打擊樂器。流行於西藏等藏族居住地區。藏語"布哉"
、"鈸起",即銅鈸,漢語稱大銅鈸。形如圓盤,銅製,直徑約32–
38厘米。奏法與*鈸同。多用於*藏戲伴奏及喇嘛寺廟樂隊。
●法鈴﹕藏族搖擊樂器。傳自印度佛教密宗。銅製鈴身,通高約25
厘米。平口,身似鐘,頂部及鈴身以花紋為飾。體內懸金屬鈴舌。
鈴柄銅或銀製,多雕以佛像,持柄搖鈴發音,用於喇沭法事誦經及
佛樂。
●碰鈴﹕打擊樂器。又名碰鐘,古代稱星。北魏雲崗石窟中已有演
奏碰鈴的雕塑。銅製,形如鈴,口徑約3厘米,頂部有孔,一副兩個
,用繩串連,相互碰擊發聲,聲音清脆,無固定音高。是器樂合奏
和戲曲伴奏中的節奏樂器。
●碰鐘﹕即*碰鈴。
●星﹕*碰鈴的古稱。
●碗鈴﹕藏族打擊樂器。亦稱銅鈴。流行於西藏和四川、甘肅藏族
地區。鈴身呈碗狀,直徑約5–7厘米。置有纏帶裡布的鈴柄,鈴內
吊繫棰狀鈴舌,搖之發音。用於伴奏*熱巴舞,一般為男"熱巴"藝人
使用,同時,也是舞蹈的道具。
●銅鈴﹕即*碗鈴。
●串鈴﹕蒙古族、藏族打擊樂器。串鈴來自馬頸鈴、俗稱馬鈴,每
個鈴的橫截面直徑約3 厘米。將十數個小銅鈴,繫於皮條環繞成的
圈上,手持皮條搖鈴發聲;也有將十幾個小銅鈴繫於長方形木拍上
,持拍柄搖鈴發聲的。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器糸合奏。
●腰鈴﹕滿族打擊樂器。在一長條皮帶上繫掛小型長鈴二十個左右
,鈴長約10厘米。繫於舞蹈者腰間,舞蹈時碰擊發聲。原為薩滿"跳
神"時所用,現已用於歌舞表演中。
●引磬﹕打擊樂器。磬身形似酒盅,直徑約7 厘米,形狀與仰缽形
坐磬相同。置於一根木柄上端,木柄
p575
長約35厘米,用細長銅棍敲擊。用於佛教音樂。
●雙磬﹕打擊樂器。形似小鈸,面徑約7 厘米,兩個一副。可左右
手各執一個,相互撞擊發聲。也可用繩將兩磬凸起部分頂對頂繫在
一起,一手執小槌敲擊。廣泛應用於南方民間吹打樂。
●碗碗﹕打擊樂器。是北方戲曲*碗碗腔獨具特色的伴奏樂器。銅製
,形似小碗,直徑約6 厘米。釘在特製旳小木架上,左手持細鐵棍
敲擊,音色清脆。
●朵花片﹕打擊樂器。又寫作犁鏵片。最早流行於山東。農民在歌
唱時,拿農具犁鏵的兩塊碎片擊節。民歌發展成大鼓之後,保留了
這種擊節形式,用兩塊半圓形鐵片代替犁鏵碎片,左手來擊發音。
是朵花大鼓、山木快書、北平琴書的主要伴奏樂器。
●犁鏵片﹕即*朵花片。
●銅鼓﹕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
等省的少數民族地區。通體用銅鑄成,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
耳,鼓面和鼓身都有精緻的紋飾。大小不,大者直徑可達100多厘米
,小者約50厘米。春秋初期即已出現,盛行於漢代。晉代裴淵<<廣
州記>>﹕"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餘,方以為奇……
。有是鼓者,極為豪強。"(<<太平御覽>>卷七八五)古代少數民旞
族統治者以銅鼓作為權力與財富的象徵,類似內地鐘鼎之類的"重器
",除在祭祀、宴享、傳信及伴奏樂舞時使用外,還用以賞賜或進貢
、古代擊奏時,有不置地上和側懸兩種方式,現代則多用側懸擊奏
。演奏時,一人擊鼓,另一人手執木桶對準鼓底,以增強鼓音的共
鳴。也有平置地上擊奏的。主要用於伴奏銅鼓舞,舞者圍著銅鼓,
隨著擊鼓的節奏跳舞。
●拍板﹕打擊樂器。也稱橿板、綽板,簡稱板。康代以來的拍板由
九塊或六塊長方形木板組成,雙手合擊板塊發聲。現在通常用三塊
長方形紫檀或黃楊木板組成。前面兩塊木板以細弦捆嫥,後面為單
塊木板。前後用布帶連結。擊奏時,左手持後板,使其下端凸起部
分撞擊前兩塊木板背面發聲。用於戲曲伴奏和器樂合奏,常與板鼓
合用,由鼓手蕭操。
●板﹕*拍板的間稱。
●綽板﹕唐玄宗時,朵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拍板,故名綽板。
●檀板﹕*拍板。因用紫檀木製成而得名。
●簡板﹕打擊樂器。古稱簡子,明代王圻<<三才圖會>>﹕"簡子,以
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時用
兩片合擊之,以和者也。其制始於胡元。"現在道情類說唱音樂中仍
使用這種簡板,由兩根長竹片組成,靠各置一銅製小鈸,用左手夾
擊發聲,常與漁鼓合用(見附圖)。由兩根長方形紅木棒製成,左
手執以互擊發聲。是河南墜子的重要擊節樂器,由演員自打自唱。
●響板﹕打擊糸器。用卜於*四弦書、*河南墜子伴奏。聿固定於支
架上的長條形硬木板、支杆(包括插頭)和繩組成。繩的一端繫於
支杆上,另端繫於使用者的腳上。演唱時,使用者用腳拉繩動支杆
,使其碰擊硬木板發聲。
●四寶﹕打擊樂器。又稱四塊。用四塊長約22厘米,寬約2.5厘米的
竹板組成。左右手各匡兩塊,每手拇指握一塊,其餘四指握一塊,
手腕晃動,使竹板碰擊發聲。用於伴奏*福建南曲。
●四塊﹕即*四寶。
●四塊瓦﹕打擊樂器。用於地方戲曲*二人台、*道情、踹踹的音樂
伴奏中。由四塊長約15 厘米、寬約5 厘米的竹板組成。有的在竹板
兩端鑲嵌可以活動的銅錢。演奏時,左右手虎口處各執兩塊竹板,
上下碰擊發聲,聲音清脆。由演奏者根據曲情和速度即興演奏。
●竹板﹕打擊樂器。由兩塊長約29厘米,寬約7 厘米的瓦形竹板組
成,上端用繩穿連,下端可自由開合。演契奏時手一塊竹板,甩動
另一竹板,使之撞擊發音。常和*碎子並用,竹板擊拍,碎子配以多
變節奏。快板書、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都以它為主
要伴奏樂器。常由演唱者自打自唱(圖見*碎子)。
●碎子﹕可打擊樂器。又稱甩子。由五、六片長約12 厘米,寬5 厘
米的小竹片組成,上端用繩串連,每片之間來以銅片,下端可自由
開合,一手來擊發音。常與竹板並用,竹板擊拍,碎子配以多變的
節奏。快板書、山東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錢板等都以它為主要
伴奏樂器。常由演唱者自打自唱。
●甩子﹕即*碎子。
●梆子﹕打擊樂器。由兩根硬木棒組成,一根較細,近圓錐形,一
般長22.5 厘米,一端直徑為2.8厘米,一端為2.3厘米;另一根較粗
,橫斷面為橢圓形,長22.5厘米,直徑為4.3厘米。擊奏時,左手執
粗木楔,右手執細木棒互擊發聲。音響脆而堅實,為梆子戲的主要
擊節樂器。
●南梆子﹕打擊糸器。木製中空,呈長方形,用葦簽或竹簽敲擊。
音響渾厚,在民族樂隊中為節奏樂器。
●樂杵﹕打擊樂器。流行於高山、黎、景頗等民旞族中。原為舂米
工具。後發展為樂器。杵用硬大製作,大小長短不一,兩頭粗中間
細,最長者約230厘米,發音有高有低,常四、五件或八、九件成一
組,構成五聲音階音列。演奏時,人執一杵,舂擊石臼,發出鏗鏘
悅耳的聲音。多由婦女在節日和平寺表演。石臼常以石板代用。
●棒棒﹕壯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聚居區及廣西壯族聚
取區等地。其來
p577
源一說原係民間歌舞所用,一說由道公(巫師)尺板演化而成。以
堅硬短木棒組成,長約50 厘米直徑4厘米,兩根一付,相擊發音。
多用於壯族民間的"棒棒燈"歌舞,節奏卜父錯,鏗鏘悅耳。
●叮咚﹕黎族打擊樂器。流行於海南島東方、保亭、樂東、白沙等
地。用質地堅硬的紅麻等木料製作。選取兩根發音相差小三度的木
槓,一上一下用繩子懸掛於木架上,雙手執短木奏擊奏,移動繩子
可調節音高,在木槓不同部位發出不同音高,構成一組五聲音階。
還有由三至五根木槓組成的,其發音可構成七聲音階。音色清脆、
響亮。演奏中常來唱山歌。"守山欄"(即夜間在山野看守稻穀)時
,演奏叮咚解除寂寞,又可驚走野獸。1949年以後,已作為器樂演
奏形式在舞台上表演。
●連廂棍﹕打擊樂器。又名花棍、金錢棍、霸王鞭。用一根長約100
厘米的木棍或竹竿製成,在兩端各挖四個或五個透空的洞,分別嵌
入小銅錢。由一人或數人執棍舞蹈。搖棍或用以碰擊肩部、背部、
腿部,震動銅錢作響。同時舞者表演各種舞姿。北方稱為"打連廂"
,南方如湖南等地稱為"霸王鞭"。連廂棍既時樂器,也是舞具。
●花棍﹕即*連廂棍。
●金錢棍﹕即*連廂棍。
●薩巴依﹕維吾爾族打擊樂器。原是在一對羊角士穿若干鐵環而成
。現制,是在兩根並排的硬木棍中部裝兩個大鐵環,每個大鐵環上
又套若干小鐵環組成,演奏時,右手執木棍搖震或碰擊手、肩等部
位發聲。常用於舞蹈伴奏。
●木魚﹕打擊樂器。原用於佛教"梵員"(宗教歌曲)伴奏。明代不
圻<<三才圖會>>﹕"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
釋氏之贊梵員皆用之。"清代以來用於民間器樂合奏。木魚多用桑木
或樁木製作,體高約5至15厘米。用小木槌敲擊發聲。近年製有木小
不等的成套木魚,在民族樂隊中使用。曲藝的一種。用廣州方言演
唱。主要流行於廣東省廣州、南海、番禺、順德等地。過去,演唱
的主要對象是家庭婦女。唱時不用樂器伴奏,僅用木魚擊節。唱本
又稱木魚書,前期以長篇為主,如<<花箋記>>、<<二荷花史>>、<<
背解紅羅袱>>等。後來有短篇,又稱"摘錦",如<<琵琶上路>>、<<
王十朋祭江>>、<<樓台會>>等。唱詞以七字句為主。唱段一般由起
式(兩句)、正文(四句一段、反覆)、結式(正文四句體的變化
)三部分組成。唱腔是正卜文四句體的變化)三部分組成。唱腔是
一種自由吟唱體,與廣州話語音有密切關係,行腔簡潔樸素,屬徵
調式。近世又創造了一種乙反木魚(或稱苦喉木魚)的唱法,即以
下si、上fa兩音取代原來的la、mi,並以下si、上fa為骨幹音徵調
式,音調悲苦蒼涼。木魚的唱腔被粵刻吸收為唱腔的一種。
●竹筒﹕基諾族打繫樂器。基諾語稱"布姑"。流行於雲南省景洪縣
基諾洛克山區。基諾族獵手進山獵獲而歸時,在路上砍大竹做竹筒
(一根大竹可做竹筒數個),將其上端削成斜面,正面開條一厘米
左右寬的直縫,下端留有竹節,用硬木棒擊奏。一般不少於二人敲
擊。獵獲大野獸時,敲
p578
擊口朝上的大竹筒;獵獲小野獸時,敲擊口朝下的小竹筒。此外,
還有削製成固定音高的成組竹筒,由四至七個組成,以七個一組的
最流行。成組竹筒每個筒高約20–40厘米,筒徑約5–7 厘米。由一
人坐在地上擊奏。成組竹筒發音自低而高,基諾語稱春茂、春茂、
春考、革公、革姑、革兜、油尤,相當五聲音階的sol、sol、la、
do、re、mi、sol七個音。音質清脆。用於歡迎狩獵歸來的人們,竹
筒與歌聲交織,情緒高漲。近年來,經改革的基諾竹筒以四為一組
,用於舞台演出,常定為下列各音﹕
或
或
演契時,遐擊成組竹筒,與另外幾個手擊無固定音高竹筒的演唱者
互相配合唱奏。主奏竹筒,隨演唱曲調敲擊簡化了的旋律,整個演
奏音響豐富,氣氛熱烈。
●竹枕琴﹕傜族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之大傜山區。傜區"
范間姆",係枕頭形竹琴之意。以毛竹製作,剜取琴身的竹外皮為弦
,共八根,弦下支馬,用竹筷大小的棒擊弦發音。有大、小兩種形
制。小者長約20厘米,發音高,俗稱"公琴";大者長約30厘米,發
音低,俗稱"母琴"。
●范間姆﹕即*竹琴。
●闊朔克﹕維吾爾族打擊樂器。俗稱木杓或樂杓。流行於新疆維吾
爾地區南疆一帶。從餐具木杓子演化而成。全身用杏木挖削製作,
杓頭呈圓形羹匙狀,杓柄較長。兩只大杓為一副。長約20厘米,杓
頭直徑5厘米。一般右手執杓,兩杓相背來於拇指與中指間,墊以食
指,杓面碰擊另一手發聲。技巧高超的樂手,可左右手各執一副,
交替演奏。音色清脆、響亮。有磕、撞、點、搖等擊法,音響各異
。多用於歌舞、演唱伴奏。
●樂杓﹕即*闊朔克。
●它石﹕維吾爾族打擊樂器。維吾爾語稱"恰克恰克"。由四塊石片
組成。演奏時,兩手名執兩塊石片,互相撞擊發聲,左右兩手並用
,能擊出比較複雜的節奏。多用於舞蹈伴奏。
●恰克恰克﹕即*它石。
●板凳﹕苗族打擊樂器。流行於貴州苗族地區。據傳來源久遠,當
苗族先人從江西鄱陽湖畔遷入貴州時,跋涉於深山老林間,為鼓舞
自已,驅除野獸,人們以支板為號,聲震山林。板凳一般用堅硬木
料製做,凳面長約22厘米,寬約15厘米。左右手各執一具,碰擊發
音,其音色清脆、響亮。現多用作板凳銅鼓舞的舞具。
●煙盒﹕彝族、哈尼族打擊樂器。流行於雲南紅河、石屏、建水等
地。由族煙絲的盒子演變而成。狀如圓形小帽盒。直徑約7–9 厘米
,高約5–7 厘米。用水冬瓜木、梧桐木製作,塗朱漆,周圍有銀飾
,邊沿繫珠練及銀鈴。蓋和底嚴密套合。演奏時,將盒打開,左右
手分執蓋和底,各以食指和大指彈擊之,一般在提腕時彈擊。用於"
跳弦",即用四弦(月琴)伴奏的煙盒舞,亦用於器樂合奏。
p579
樂器部件
●琴徽﹕琴弦音位標誌。又稱徽或暉。在琴面鑲嵌有十三個圓形標
誌,以金、玉或貝等製成。其位置根據弦長的整數比,即發出泛音
的地方,從琴頭開始,依次為第一徽、第二徽……直至琴尾皂第十
三徽。關於琴徽出現的時間,一說據<<淮南子>>“參彈覆徽〞之句
,認為當在西漢之前;一說據*嵇康<<琴賦>>中有﹕“徽以鍾山之玉
〞,認為比較確切的下限當在漢、魏之際。琴徽是琴曲演奏藝術高
度發展的產物。有了琴徽不僅便於奏出泛音,同時也便於根據徽位
及其間的“徽分〞(相鄰兩徽間均分為十等份,稱徽分),在琴譜
中寫出音位的高低變化。此外,琴徽還體現純律的運用。十三個琴
徽在琴面排列的位置和古們發音的關係(以第一弦作c 為例)如下
表﹕
徽序﹕十三、十二、十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弦長比﹕7/8,5/c,4/5,3/4,2/3,3/5,1/2,2/5,1/3,1/4,1/5,1/6,1/8
按音﹕D,E,E,F,G,A,C,C,G,C1,E1,G1,C2
泛音﹕C2,G1,C1,C1,G,E,C,E,G,C1,E1,G1,C2
表中按音是指撥奏時手指在徽位按弦所得之音;泛音是指手指在徽
位輕觸弦所得之音。
●徽分﹕見*琴徽。
●徽位﹕見*琴徽。
●徽﹕見*琴徽。
●暉﹕同徽,見*琴徽。
●笛塞﹕樂器部件名稱。用軟質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入笛子吹孔上
諯管內一定深度,起阻止氣流的作用。
●海底﹕樂器部位名稱。又稱笛腦。指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
段笛身內膛,起著阻止氣流向上,使其向下流動、集中發音的作用
。
●笛腦﹕即*海底 。
●膜孔﹕樂器部位名稱。笛的吹孔與按音孔之間的孔,專供粘貼笛
膜之用。
●笛膜﹕樂器部件名稱。用蘆葦內的薄膜製作。把它貼在笛子的膜
孔上,起擴大音量並使音色清脆明亮的作用。也有用竹內薄膜(俗
稱竹衣)製作的。
●哨﹕樂器部件名稱。嗩吶、管或與其相近的吹樂器,如悶笛、勒
優等的組成部分。多用蘆葦製作,下端繫銅絲,也有用麥桿或蟲蛹
的外殼製的。管哨有大、小之分,小管哨用蘆葦製,大管哨用蘆竹
製,插入“侵子〞(用銅片製成的圓錐形管)裡;也有外裡一層軟
木,直接插入管身的。
●氣牌﹕樂器部件名稱。嗩吶的組成部分,傳統形式為兩塊圓形薄
銅片,分上、下套於“侵子〞(銅片製成的圓錐形管)上,中間來
著葫蘆形的裝飾物。上片在吹奏時用以托住嘴唇,下片用來壓緊桿
身。起幫助運氣、使口力持久的作用。也有用有機玻璃、賽璐珞片
或塑料製作的。
●鎖吶碗﹕樂器部件名稱。又稱喇叭口。用薄銅片錘製成喇叭形,
接口焊牢,上口包一層銅圈套於嗩吶桿的下端。起擴大音量的作用
。也可移動,以調整音準。
●喇叭口﹕即*鎖吶碗。
●笙笛﹕樂器部件名稱。笙的組成部分,用細竹管製作,有十七支
、二十一支、二十四支、三十二支和三十六支不等。笙苗上除開有
按音孔外,在上部或中遇開有出音孔,又稱響眼。有長、中、短之
分。裝於笙斗中,呈並例的鳳尾狀,上端略向裡彎曲,中、下部平
直,形似兩手捧在一起。係採用紫竹、鳳眼竹或湘妃竹製作。
●笙斗﹕樂器部件名稱。笙的組成部分,
P580
原為木製,現多用銅製。將銅料剪裁、圈好,用錘敲成圓形,焊接
上蓋預先鑽好安裝笙角的圓孔,然後焊接笙嘴。起穩固和聯接笙和
部件的作用。
●笙角﹕樂器部件名稱。笙組成部分,是笙斗和笙苗的聯接體。用
紅木或柏木製成錐狀體,數量同笙苗。上端插入*笙苗中,與笙苗相
通;下部插入笙斗中,其上鑲有簧片處稱為簧槽。
●笙簧﹕樂器;部件名稱,笙的組成部分。早期笙萁竹製,如曾侯乙
墓出土笙,有笙簧,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竽,有簧片,均為竹製,
其形制與現代笙簧相同。現代笙簧銅製,它與風琴、手風琴箕片相
似,但用料與製作有別。風琴與手風琴的簧片,是分別製成黃櫂與
簧舌,然後用鉚釘將簧舌固定在簧框隙口間。手風琴每個音有兩個
箕片,空氣出入時,分別振動一只箕片發音。笙簧用響銅製作,簧
笸與簧框為一個整體,係在一長方形銅片的中央剖開三面,形成簧
舌,氣流從兩面衝擊簧舌,均可使之振動發音,所以吹氣和吸氣均
可發音。參見*笙的附圖。
●弦﹕弦糸器發音體明有絲弦、金屬弦、腸衣弦等多種。絲弦用蠶
絲製成,為京胡、二胡、板胡、琴、箏、琵琶、三弦和月琴等樂器
所採用。歷史悠久,大批製造始於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時,故
有"杭玄"之稱。分為子弦、中弦(二弦)、老弦和纏弦四種。子弦
和中弦是三股合成,它弦四股合成,直徑分別為﹕子弦0.5毫米,中
弦0.67毫米,老弦0.75毫米,纏弦1毫米。金屬弦,用鋼絲、有色金
屬絲和蠶絲製作,稱鋼絲弦,分為裸體弦、鋼繩弦和纏弦三種。裸
體弦用高碳鋼製成,含有害元素量低,非金屬雜質,結晶粒度均勻
,抗拉強度高,彈性好,廣泛用作弦樂器的高音弦。鋼繩弦係用較
細鋼絲多股合成繩狀,因合股數量不同而發音高低有別,用於高胡
、京二胡等拉弦樂器。纏弦是在裸體弦或鋼繩弦外,纏以一層或數
層有色金屬細絲,其間還來纏蠶絲,多作為低音弦使用。此外,遇
有用動物腸衣、皮、筋等製作的琴弦。近年研製有尼龍絲弦,係將
尼龍細絲纏於裸體鋼絲或鋼繩弦表面,中間來有層蠶絲,具有耐磨
、防水、發音柔和明亮的優點,為箏、大三弦、中阮、大阮和月琴
等彈撥樂器所採用。
●鋼絲弦﹕見*弦。
●尼龍絲弦﹕見*弦。
●軫子﹕樂器部件名稱,又稱琴軸或弦軸、軸。用於拴繫琴弦和供
演奏者調弦定音。常用的有木質和金屬製兩種,其數量與琴弦相等
。拉弦和彈撥樂器多用木質,裝於琴桿上部或*軫梁等部位。其形為
圓錐體,軫梢鑽有穿弦細孔,軫後段刻有直條或斜條瓣紋至軫頂,
形成花朵狀,取其美觀和易於擰轉。京胡軫子用黃楊、黃檀木製作
。二胡、板胡、琵琶等軫子,也可用琴桿或背板所用的木料製作,
有的軫頂加飾,外表為細密的瓣紋。箏的軫子,上呈扁形,利於擰
轉,下為圓錐形,裝於面板軫梁處。揚琴用金屬軫子,以圓形細鋼
柱製成,上部方形供擰轉,下部表面有細密螺紋,裝於琴箱右側面
板上。尚有改革製作的銅軫,是在原軫子梢端增加銅製螺絲齒輪裝
置,使輪子既保持原有民族形式,又可克服擰轉費力、容易"跑弦"
(琴弦鬆弛)和日久損裂琴桿的缺點。已在二胡、板胡和阮等樂器
上採用,效果較佳。
●琴軸﹕即*軫子。
●軸﹕即*軫子。
●弦軸﹕即*軫子。
●銅軫﹕見*軫子。
●軫梁﹕樂器部件名稱。箏音箱裡的一道木質斜形橫梁,同面板膠
合在一起,用以安裝軫子。
●弦槽﹕樂器部位名稱。是彈撥樂器琴頸上方蓄弦部位。俗稱腦縫
。壁上開有軫孔,中間為狹長的空隙,可安置軫子。
●琴頸﹕樂器部位名稱。彈撥樂器頭部至音箱之間狹長而較細的部
分。上接*弦槽和山口的下端,正面附有*品。琵琶的琴頸稱鳳頸,
短而向下逐漸寬闊,正面有
P581
相,多用烏木、紫檀、紅木或花朵木製作。
●山口﹕樂器部件名稱。在琵琶、三弦、阮、月琴等樂器的琴頸上
諯,呈上拱下共狀,底部膠於弦槽下端。弦線自軫子而下,架於山
口上,下繫至*縳弦。其上刻有數條凹槽,起固定琴弦作用。多用烏
木、紫檀或紅木製作。
●岳山﹕樂器部件名稱。位於琴、箏、瑟之道,為一凸起的條狀大
,起架弦作用,由此至弦柱的一段距離,為琴弦振動發音的有效弦
長。多用質地堅硬的紅木製作。
●縛弦﹕樂器部件名稱。又稱複手。是琵琶、柳琴、阮等樂器的部
件。位於面板下端正中,以前為一塊長形木雕,現多用竹製,也有
牛角或象牙製的。上面刻有紋飾,並排鑽有四個繫弦孔,下部膠於
面板上,起拴掛弦線使之張緊的作用。
●複手﹕即*縛弦。
●弦柱﹕樂器部件名稱。在箏、軋琴、瓦琴等樂器中使用,呈人字
形,用柴木、紫檀、紅大或烏木製作,用以支撐琴弦。有的上端嵌
有銅片或牛角、玉石等。因在面板上的位置排列錯落如雁行,以取
得不同的音高,故亦可稱為“雁柱〞,也稱為馬子。
●品﹕樂器部件名稱。一般設在彈撥樂器琴頸正面,用以規定弦體
振動的有效弦長標誌音高位置;按弦於某品,即發出相應的音高。
多為竹質,呈三角狀,觸弦面為一個小金面。琵琶和柳琴的品,置
於面板皂上中部,自上而下依次為第一品至第若干品,每個品的寬
度相同,長戒和異。奏琴、大阮的碞多用銅片製作,嵌入琴頸正面
的指板上。
●蕔子﹕樂器部件名稱。又稱琴鼓。三弦的音箱。在略呈橢圓形的
鼓框兩面蒙蟒皮而成。上下框板上開有插入*擔子的方孔。鼓子下端
有穿繫弦線用的菱形木塊。框板多用紅木或花梨木製作,兩面除蒙
蟒皮外,亦可蒙其它膜材。
●琴鼓﹕即*鼓子。
●音孔﹕樂器部位名稱。多開在彈撥樂器的下部或兩側,起面板容
易振動和音箱內空氣流通的作用,可輔助發音。琵琶音孔開在面板*
縛弦處的上方,為圓形或方形;阮、柳琴的音孔開在面板的中部或
上部兩側,為圓形或月牙形;琴、箏、瑟的音孔都開在底板上,為
圓形、方形、長方形或梅花形等。吹奏樂器的音孔開在管身上,可
用手指按奏,稱按音孔。
●音柱﹕樂器部件名稱。彈撥樂器音箱內,支於面板*音梁和背板之
間的木柱,用桐木或松木製作。琴有兩個音柱,一呈方柱形,在音
箱中部,另一呈圓柱形,靠近琴首。琵琶有三個音柱,呈扁方柱形
,一個粘於上音梁處,兩個粘在下音梁處。月琴的兩個音柱,都立
於面背板中間的音梁上。
●音梁﹕樂器部入名稱。裝於弦樂器音箱裡的中質橫梁,與面板膠
合在起,有調整樂器音色和支撐面板防裂的作用。箏的音梁在高音
區部位;琵琶、月琴為上、下各一。多用桐木或松木製作。
●擔子﹕樂器部件名稱。胡琴類樂器琴桿,是張弦的支架,演契者
持琴運指的支柱。有竹質和木質兩種。竹質擔子用於京胡,通常有
五節,多用紫竹、白竹或薰竹製作;在上方第一和第二節上,開有
安裝軫子的圓孔,第五節稱為底節,插入琴筒中,並開有長方形、
前後對穿的風口,底端塞有稱為木正的木質堵頭,形成琴筒的複共
鳴部分。木質擔子用於二胡、京二胡、板胡、四胡、中胡和低胡等
,一般用與琴筒相同的木料製作;高級品多用烏木、紫檀或紅木,
普及品用花梨或其它硬質木材。大質擔子頂諯為琴頭,多雕成龍頭
或卷書狀,也有桯彎脖形或平頂的,起裝飾作用。
●千斤﹕樂器部件名稱。因有舉足輕重的調節音高作用而得千斤之
名,是胡琴類樂器的重要部件。一般是用稍粗的軟絲弦圍琴桿繞紮
而成,位置通常在琴筒距最上面*軫子的三分之二處。千斤是有效長
一端的固定點,從千斤到琴筒馬子的一段弦長,是琴弦的振動發音
部分。可以上下移動千斤,變換有效弦長,以調節音高。尚
p582
有勾住琴弦的*千斤釣和支撐起琴弦的*腰馬。
●千斤釣﹕樂器部件名稱。京胡上用銅絲或鉛絲製成的S形小釣。前
彎釣住兩根琴弦,後彎用細絲弦繫於擔子第三節的中部,用以固定
琴弦發音的起點。其位置不可過高或過低,否則演奏時易出雜音。
●雙千斤﹕樂器部件名稱。近年來胡琴類樂器的一項改革成果。在
原置*千斤處裝一個由金屬部件組成、能自動起落的活動千斤,並在
其上方近軫處安一固定千斤,借助活動千斤的起落,使原被癈置的
一段弦長成為有效弦長,音域向低音區擴展四至五度。已用於二胡
、高胡、中胡和板胡,豐富了 演奏技巧,提高了樂器的表現力。
●琴簡﹕樂器部件名稱,又稱筒子,胡琴類樂器的音箱。前端蒙蛇
皮或蟒皮,中間安裝擔子。琴弦振動通過馬子傳導於膜面,並引起
筒內空氣振動,起擴大音量和美化音色作用。有竹質、大質和金屬
製三種。京胡筒子用笆竹製作,蒙蛇皮;二胡、京二胡、高胡、中
胡和低胡的筒子,用紅木、紫檀、烏木或花梨木製作,造型有六角
、八角、圓形和橢圓形等種,筒腰略細,蒙蟒皮、蛇皮、羊皮或馬
皮;金屬筒子用於四胡,以薄銅板製成圓形,蒙蟒皮。
●筒子﹕即*琴筒。
●瓢﹕樂器部件名稱。板胡音箱,呈半球形或圓筒形,用椰子殼作
成,前口蒙桐木板,後口鏤*音窗或敝口。能使音響共鳴集中,並造
成板胡的特有音色。
●音窗﹕樂器部件名稱。在彈撥樂器的面板兩側或立弦樂器的琴筒
後口處鑲上鏤有花紋的裝飾品,起出音孔作用。如二胡的音窗裝於
琴筒後口處,圖案花式多樣,用薄木板鏤出或用硬塑料成型。周邊
與琴筒相接,雕花及空隙均較大。音色柔和的獨奏二胡,音穾空隙
較密;音色明亮的合奏二胡,音窗空隙較疏。
●馬子﹕樂器部件名稱。又稱琴馬。起架弦和傳導琴弦振動的作用
。有竹質、大質兩種。竹馬用於京胡、二胡、三弦等樂器,形狀有
空心式和橋空式。木馬用於二胡、板胡等樂器,用松節木或其它硬
木製成,形狀同竹馬。在發音效果上,竹馬響亮,木馬柔美。揚琴
馬子,是在木條上部嵌骨質而成。馬子安放位置,京胡、二胡為皮
膜中央,板胡在面板上部三分之一處。
●腰馬﹕樂器部件名稱。*千斤的一種。牛角或紅木製成,用絲弦繫
於板胡或其他類似板胡的樂器(如越調四弦)的*擔子上,支琴弦於
擔子中部,是有效弦長的固定點,其位置依樂曲需要,可上、下移
動。
●弓子﹕樂器牛名稱,又稱琴弓。用具有彈性皂細竹桿和馬尾製成
,馬尾來於胡琴類樂器琴弦之間,摩擦琴弦發音。弓桿多用江葦竹
(筧竹)或紅葦竹製作。馬尾有白、黑和灰(花)色三種,黑馬尾
粗,白馬尾細,灰馬尾介於兩者之間。拴繫寺應倒順各半(馬尾尾
根至尾梢為順,尾梢至尾根為倒),使推拉弓時,發音一致。京胡
弓子,竹桿細的端在弓尾(手握部位),粗諯在弓頭。二胡弓子則
相反,且弓頭彎度較大,以利二胡運弓平穩。經改革,一是在弓尾
處加調節螺絲,便於馬尾張弛,二是增加一束馬尾,成為雙毛弓,
用以演奏在二胡基礎上改革的樂器三弦胡琴。
●琴筧﹕樂器部件名稱。又稱琴竹。是富有彈性的竹製小槌,每副
兩支,用以敲擊揚琴琴弦發音,多用笆竹製作,在擊弦部位粘羊皮
或橡膠薄片。
●琴竹﹕即*琴筧。
●鑼臍﹕樂器部位名稱。又稱鑼光。位於鑼的中央,較鑼面略高,
也有突起成半圓球形狀的,是發音的重要部位。
●鑼光﹕即*鑼臍。
P583
樂種及奏形式
●冀中管樂﹕民間器樂樂種。又名冀中吹歌,流傳於河北保定地區
昏定縣、徐水、安國、博野以衡水地區的安平等地。據民間藝人傳
授技藝的代數推斷,至少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農民組織的業餘音
樂團體,平日自娛或春節期間“串村〞及婚、喪、喜、慶場合演奏
。曲調來源於民歌、南北曲曲牌、地方戲曲曲牌、唱腔(河北梆子
、評劇、老調、哈哈腔、崑曲、平劇、山西梆子)和民間器樂曲牌
等。分“南樂會〞、“北樂會〞(亦稱“音樂會〞)、“吵子會〞
等多種。“南樂會〞所用樂器及其編制有管子(五至六人,主奏一
人)、笙(四至六人)、梆笛、海椎(無音孔的銅喇叭口吹奏樂器
)、海笛、龍頭胡(兩弦,左右各置一軫的拉弦樂器)、京二胡、
秦琴、鼓、小鎈、雲鑼、鐺鐺、大鈸、大鐃、手鑼。“北樂會〞所
用樂器有管子、笙、曲笛、大鼓、小鈸、雲鑼、鐺檔。“吵子會〞
所用樂器有海笛、大鼓、板鼓、大鈸、大鐃。
南樂會所用的管子調名和指法如下表﹕
調名﹕
反調(又名大凡調)
低調(又名二字調)
靠凡調
正調(或正宮調)
低上字調
上字調
筒音、指法 ﹕
do
si 第一孔do
la 第二孔do
sol第三孔do
fa 第四孔do
mi 第五孔do
A管子﹕
do = E
do = F
do = G
do = A
do = B
do = D
D管子﹕
do = A
do = B
do = B OR C
do = D
do = E
do = G
其中以正調、上字調的樂曲為最多,靠凡調、反調次之,其它調使
使用較少。“北樂會〞歷史悠久,風格古栱、端莊,速度緩慢。“
南樂會〞流傳年代較晚,風格活潑爽朗,速度較快。近幾十年“南
樂會〞盛行,成為冀中管樂的代表。“吵子會〞盛行,成為冀中管
樂的代表。“吵子會〞風格熱烈粗獷,多在行進、“串村〞時演奏
。代表曲目有<<朝天子>>、<<小二番>>、<<小開門>>、<<萬佃歡>.
、<<豆葉黃>>、<<脫布衫>>、<<小磨坊>>、<<茉莉花>>、<<放驢>>
等。
●太平鼓﹕(1)宋代出現的民間器樂演奏形式。宋吳曾<<能改齌漫錄
>>﹕“崇寧大觀以來,內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斷〞。……其
後民間鼓板之戲,第改名′太平鼓′。〞由笛、鼓、拍板三種樂器
組合而成,是*鼓板的又一稱謂。(2)打擊樂器。於鐵圈上蒙驢、馬
、羊皮而成,形如團扇,皮上繪有花紋圖案。下置一柄,綴以鐵環
或小銅鎈,用藤條敲擊鼓面,並震動鐵環作響。鼓柄端和藤條均縛
有紅纓穗。(3)漢放、滿族民間歌舞。流行於全淢各地。東北三省稱
單鼓,河北稱扇鼓,陝西稱羊皮鼓;甘肅稱檳鼓甩辮子,安徽稱端
鼓或喜鼓子等等。舊社會原用於祭祀、跳神等宗教活動,後來發展
為群眾性的吳樂活動。舞者本手持鼓,右手拿鼓腰,或打鼓心,或
敲鼓邊,邊敲邊舞。舞蹈動作多採自霸王鞭、七節棍等。鼓點變化
豐富,舞蹈粗獷,技巧複雜。表演者二人至數人不等。如河北扇鼓
,一般由淦人以上組成,二人打鼓,一人擊鈸,由其中一人領唱,
兩人幫唱(多為一問一答)。音樂活躍熱烈,各地不同。如東北三
省的單鼓音樂,吸收了當地民歌<<放風箏>>和蹦蹦戲中的<<哈蟆韻
>>、<<游陰調>>,民間說唱音樂中的<<辭灶調>>等。
p584
曲調樸素爽朗。由若干短曲組成。有領唱、對唱、幫唱等演唱形式
。
●冀中吹歌﹕即*冀中管樂。
●卡戲﹕北方民間器樂演奏形式。用口哨或嗓音與卞哨相結合發音
,以模仿人聲,演奏群眾熟悉的戲曲唱段。卡哨與普通嗩吶哨相同
,但稍大且軟,裝在一個三寸左右的侵子(椎形小銅管)上。演奏
者根據卡腔的不同,選用葫蘆、牛角做的卡碗或銅製的喇叭碗,配
合不同的嗓音,演奏不同的唱腔。還可用卡哨、海笛和口哨輪番演
奏,表現不同人物的對唱或做快速演契,造成激烈歡騰的效果。
●北京寺院管樂﹕北平幾處寺院保存的管樂音樂,又稱智化寺京音
樂。其中以明代正統十一年(西元1446年)建立的智化寺為傳播中
心,歷代繼承,至五十年代初期已傳二十七代。據1953年調查,當
時擅長演奏的僧人尚有十九人。所傳曲譜(工尺譜抄本)有﹕清代
康熙三十三年(西元1694年)智代寺僧永乾所抄<<音樂腔譜>>管樂
譜四十八曲;智代寺兩個殘抄本管樂譜六十六曲;清代光緒二十九
年(西元1903年)水月庵尼姑朗昆所抄<<音樂佛事>>管樂卜譜五十
六曲、法器曲三十曲;成燾寺抄本管樂譜一百三十七曲。這些曲調
可分別演奏,也可聯接起來組成套曲演契。套曲有兩種﹕由七、八
個曲調相聯,在白天佛事中應用,稱為“中堂曲〞;由十多個曲調
相聯在夜間“放焰口〞時應用,稱為“料峭〞。所用樂器有管二支
、笙二個、笛二支、雲鑼二付,再加鼓、鐺子、鐃、鈸、銛子(即
小鈸)等打擊樂器。其中笙為十七簧笙,是明清以來所傳簧數最多
的一種。曲調有些來源於唐宋詞牌和元明南北曲曲牌,有些是民間
久已流傳的器樂曲牌。管子是主奏樂器,要求忠實於原譜,曲調惢
較簡單。笛和笙加花指,在演奏中自由穿插。雲鑼在節奏上加花點
,常在前一拍的後半,用花點輕輕敲出後一拍的主要音。各種樂器
之間,既相互照應,又獨自發揮其所長,避免單調的齊奏,形成獨
特的演奏風格。從不同時期的曲譜抄本和近人的實際演奏可看出,
樂曲在流傳過程中加了很多花音,已打破管子忌加花卜昔的嚴格規
定。但花音的加法比較單一化,石如民昌器樂演奏富有多樣性。樂
曲分別屬於正調(F調)、背調(B調)、皆止調(E調)、月調(C
調)。見*智化寺京音樂四調。
●智化寺京音樂﹕見*北京寺院管樂。
●西安鼓樂﹕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陝西西安地區,以西安近郭長
縣何家營村,盍羿縣南集賢村,藍田縣等地最為著稱。由民間組織
的鼓樂社在春節、夏收、冬閑以及各種集會、廟會場合演奏。據樂
譜抄寫年代最早為清代雍正九年(西元1731年)推知,它在明代已
流行。其曲調源於宋詞、元雜劇曲牌,以南北曲為數最多,亦有民
歌、小調及其它器樂曲牌。演奏形式有坐樂、行樂兩種。坐樂係室
內演奏,樂曲有固定的曲式結構,由“頭〞段的頭、二、三瑕(段
落)中所用鼓段均以“八拍鼓段〞為準而得名,曲目如<<尺調雙雲
鑼八拍鼓段>>。俗派坐樂以開場鑼鼓用戰鼓、大鐃、釣鑼演奏為特
點,氣勢渾厚、熱烈。其中“打札子〞部分演奏的多是民間傳的樂
曲,曲間有鑼鼓段插入,曲調生動活潑。坐樂使用的樂器以笛為主
,配以笙、管、箏、琵琶。鼓有座鼓、戰鼓、樂鼓、獨鼓四種」八
拍坐樂加用雙雲鑼),另有大鐃、小鐃、大鈸、小鈸、大鑼、馬鑼
、玎璫、星星、梆子。行樂,多在街上行進和廟會的群眾場面演奏
。也分兩種。一種稱“同床鼓〞(又稱“高把子〞),除笛、笙、
管等樂器外,以使用高把鼓、小勾鑼、疙瘩鑼、鉸子、手梆子為特
點。樂曲節奏平穩、徐緩,情調曲雅,多為僧、道兩派樂社演奏。
另一種稱“亂八仙〞(又稱單面鼓),以使用笛、笙、管、方匣子
(雲
P585
鑼)、單面鼓、開口子(小鑼)、鉸子、手梆子八種樂器而得名。
亂八仙曲目廣泛,凡坐樂中慢板、行板樂曲,如鼓段、耍曲、套詞
、北詞等曲調均可演奏。如<<搖門栓>>、<<捧金杯>>、<<得勝令>>
、<<十六拍>>、<<五十眼>>,樂曲短小、優美、歡快。
●河南曲子板頭曲﹕民間器樂樂種。河南曲子原稱河南鼓子曲,是
流行於河南地區的說唱音樂。“板頭曲〞是演唱“河南曲子〞前演
奏的器樂小曲,盛行於南陽、泌陽、鄧縣、許昌、開封等地。據現
存樂譜推知,清代初期已流傳民間。曲調多源於器樂曲牌(八板)
的多種變體,此外尚有河南曲子曲牌、唱腔音樂及民間小調等。樂
隊編制以彈撥樂器為主,以三弦、箏、琵琶的演奏最有特點,此外
,擐有月琴、揚琴、胡琴、四胡、洞簫、板、八角鼓等。曲調活潑
靈巧,幽雅動聽,結構嚴謹(均為六十八板)。代表曲目有<<天下
大同>>(又名<<河南八板>>)、<<高山流水>>、<<新開板>>、<<賞
秋>>、<<打雁>>等 。
●板頭曲﹕見*河南曲子板頭曲。
●中州古卜啁﹕(1)泛指流行於河南地區的傳統民間器樂曲。如<<高
山流水>.、<<雙八板>>、<<閨中怨>>、<<嘆顏回>.、<<平沙落雁>>
等。(2)流傳於廣東客家音樂中的六十八板曲,亦稱中州古調,以示
其來源於中原地區。
●山東琴曲﹕流行於山東省鄆城、郅城等地的民間器樂樂種。用箏
、揚琴、琵琶、胡琴等樂器合奏。樂曲有<<琴韻>>、<<書韻>>、<<
風擺翠竹>>、<<夜靜鑾鈴>>、<<鴻雁梢書>>、<<嚶囀黃鸝>>、<<漢
宮秋月>>等。因箏是合奏中的主奏樂器,故山東琴曲亦稱山東箏曲
。
●山東鼓吹﹕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山東省,以菏澤、濟寧地區最
為著稱,聊城、膠州、昌漢地區次之。由農民組織的“鼓樂班〞演
奏,舊時用於婚、喪、喜、慶活動;此外,還由僧、道在宗教儀式
中演瘈。其曲調來自元、明以來南北曲曲牌,地方戲曲曲牌(主要
是梆子戲、大弦子戲、柳子戲等)、唱腔(主要有山東梆子、豫劇
、兩夾弦、四平調、大平調、呂劇等)以及民間小調。常用演奏形
式有三種﹕(1)以嗩吶」包括海笛、錫笛、銅笛)主奏,主要在菏澤
、濟寧、聊城等地區。其中包括一只嗩吶主奏的(稱“單大笛〞)
,其他樂器有笛、笙、小鎈(或梆子)、雲鑼(或支子,即鐺檔)
、汪鑼、樂鼓;兩只鎖吶主奏的(稱“對大笛〞),其化櫟器有小
鎈(或梆子)、雲鑼(或支子,即鐺鐺)、汪鑼、樂鼓、銅鼓<<疙
瘩鑼);錫笛主奏的,其他樂器有笛、笙、小鎈(或梆子);卡戲
,所用樂器有鎖吶、笛、笙、小鎈(或梆子)、中鎈、小鑼、大鑼
、板鼓。(2)雙管主奏,其他樂器有嗩吶、笛、笙、小鐺鐺、木魚、
碰鈴、手鼓。。(3)笛子主奏,其他樂器有笙、小鎈(或梆子)等。
山東鼓吹中錫笛、嗩吶的演奏指法及調名分別屬於兩個系統,一為
承襲原柳子戲的調名;一為民間吹打所用工尺調名。其關係對照如
下﹕
民間鼓吹稱呼﹕
尺字調
六字調
上字調
凡字調
五字調
柳子戲稱呼﹕
越調
平調
二八調
下調
起調
筒音和指法 ﹕
筒音sol,第三孔為do
筒音re ,第六孔為do
筒音la ,第二孔為do
筒音mi ,第五孔為do
筒音do
G調錫笛(第三孔 = G)﹕
do = G
do = C
do = F
do = B
do = D
E;調嗩吶或笛子(第三孔 = E)
do = E
do = A
do = D
do = G
do = B
山東鼓吹以筒音作 re(六字調)的樂曲佔
P586
多數,筒音作SOL(尺字調)、LA(上字調)的樂曲次之,其他調較
少。演奏風格因流行地域和演奏形式而不同。以嗩吶、錫笛為主奏
樂器的,風格栱實、粗獷,曲目有<<六字開門>>、<<百鳥朝鳳>>、
<<大合套>>、<<抬花轎>>(以上是嗩吶曲)和<<山坡羊>>、<<鎖南
枝>>、<<馬聽>>(以上是錫笛曲)等。以雙管為主奏樂器的,風格
較為柔和、柔淡雅,曲目有<<青陽>>、<<泰山景>>、<<白雲>>等。
以笛子為主奏樂器的,風格清新活潑,曲目有<<雙合鳳>>、<,越調
黃鶯>>、<<喜新婚>>等。
●遼南鼓吹﹕民間器樂樂種。俗稱鼓樂班或鼓樂房。流行於遼寧省
南部海城、牛莊、南臺、鞍山、瀋陽等地。明、清時期已流傳,由
農民組織的“鼓樂班〞在民間婚、喪、喜、慶等場合演奏。曲調來
源於南北曲曲牌、地方戲曲曲牌、民間器樂小曲和民間歌曲。據其
曲調結構和演奏特點,可分為四類。(1)漢吹。喪事“坐棚〞(民間
辦婚喪事時,搭席棚,請鼓樂班演奏。)時演奏。主要曲目有<<漢
吹引子>>、<<大罵玉郎>.、<<小罵玉郎>>、<<月兒高>>、<<金字經
>>、<<南正宮>>等。(2)大牌子曲。婚、喪事坐棚時演奏。主要曲目
有<<四來>>、<<鷓鴣>>、<<哪吒令>>、<<雁兒落 >>、<<一枝花>>、
<<一條龍>>等。(3)小牌子曲。亦稱一撮腔。多用於婚事,在坐棚、
迎賓送客、行進、上下轎、行禮時演奏。主要曲目有<<玉芙蓉>>、
<<醉太平>>、<<天下樂>>、<<萬年歡>>、<<江頭送別>>、<<哭皇天
>>、<<h得勝令>>、<<奏山景>>等。(4)水曲。亦稱關裡牌子曲。多
用於喪事。主要曲目有<<八條龍>>、<<金鈴鎖>>、<<太平春>>、<<
哭長城>.、<<灤州>>、<<大羅江怨>>、<<畫眉序>>、<<老關調>>等
。演奏時以兩只小嗩吶或兩只大嗩吶主奏,打擊樂有堂鼓、小鈸、
細樂(又名吊鐺鐺,為銅製小圓鑼)、銅(即疙瘩鑼)等。
●山西八大套﹕民間器樂樂種。簡稱八大套。流行於山西省五臺、
定襄等縣,忻縣、原平、崞縣次之。據老藝人相傳,清朝中葉已在
民間流傳,二十世紀初期達極盛。三十年代日本軍閥入侵後受到嚴
重摧殘。五十年代初期,經搶救,全部曲目得以保存。由民間音樂
團體“八音會〞(當地民間器樂演奏班子)演奏,舊時用於婚、喪
、喜、慶和廟會等場合。清末曾被五臺山青本上保留著民間的演奏
形式和內容。“八矢套〞指八個大型“整套〞器樂合奏,每套由多
首曲牌按固定順序聯綴演奏。以第一首曲牌或其中某一曲牌為名,
如<<扮妝台套>由(扮妝台)、(柳搖金)、(到春來)、(到夏來
)、(萬年花)、(到冬來)、(月兒高)、(西方藏)、(到秋
來)九道曲牌組成。其餘七套為<<青天套>>、<<推轆軸套>>、<<十
二層樓套>>、<<箴言套>.、<<大罵漁郎套>>、<<勸金杯套>.、<<鵝
郎套>>、八套共包括各種曲牌、小曲七十九道,去掉重複部分、有
六十一首。曲調源於民歌、民間器樂曲、戲曲曲牌、宗教音樂等。
樂隊編制人數不等,少則近十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基本編
制﹕管子一至二人,海笛一人,笛子一人,笙二人,堂鼓、小鈸各
二人。可根據演奏的場合和條件加入板鼓、大鈸、大鑼、小鑼、雲
鑼、梆子等。八大套中僅<<大罵漁郎套>>以高、低音兩只嗩吶為主
奏,其餘各套都以管子主奏。管子(或嗩吶)所用調和指法的特點
是各音孔的音名是固定的。“本調〞以“合〞作DO ,即E調,上五
度為“凡字調〞(B 調),下五度為“上字調〞(A調),統稱為“
大三調〞,最為常月。他如“工字調〞(#F調)多用於演奏小曲、
亂彈;“角調〞(D調)用於喪事樂曲;“小凡字調〞(C調)與“
梅花調〞(G 調)很少使用。樂曲一般以慢、中、快速度層次貫串
全曲。演奏風格古樸爽朗,快板段落活潑歡快,各曲調之間常奏鑼
鼓段,氣氛熱烈。
●八大套﹕即*山西八大套。
●絲竹﹕(1)泛指音樂或管弦樂器。如<<晉書·石崇傳>>﹕“絲竹盡
當時之 選。〞<<
P587
晉書·樂志>>﹕“相和,漢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2)
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全國,因流行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
,如流行江蘇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區的絲竹樂,習慣稱為“江
南絲竹〞。演奏形式是以絲弦和竹管樂器相結合,計有琵琶、二胡
、揚琴、三弦、笛、笙、簫、鼓、板、木魚、鈴等。以後又加用秦
琴、中胡等。樂隊組織靈活,從一竹(簫)一絲(二胡)到較大的
樂隊都可以演奏。樂曲亦有小曲及曲牌聯綴的大型套曲。演奏時,
各種樂器都可在曲調骨幹音的基礎上加花裝飾,各自發揮其特色,
但又須有層次地加以安排,在曲調和節奏上相互照應、補充,迂迴
反覆,渾然一體。樂曲大多來源於民間,與婚喪喜慶及廟會等活動
有關,群眾稱之為“細吹細打﹞;有些樂曲則係根據較久的傳統樂
曲改編。均以“花(花彩)細(纖細)輕(輕快)、小(小型)、
活(靈活)〞為其風格特點。曲調歡快流暢,清新活潑。著名的有
所謂“八大曲〞,包括<<薰風曲>>(<<中花六板>.)、<歡樂歌>>、
*<<三六>>、<<雲慶>>、*<<行街>>、<<慢三六>>(<<花mm 六>>)、
<<慢六板>>、*<<四合如意>>。此外,較流行的還有*<<老六板>>、
<<快六板>>、<<快花六>>、<<霓裳曲>>、<<鶁鴣飛>>、<<柳青娘>>
等。
●江南絲竹﹕見*絲竹。
●十番鼓﹕民間器樂樂種。歷史上曾有十番鼓、十番簫鼓、十番、
十番笛等多種稱呼;道家與僧家稱它為梵音;民間吹鼓手則籠統稱
之為吹打曲。流行於江蘇南部無錫、蘇州、常熟等地。因此,又有
“蘇南吹打〞之稱。由農村、城鎮專業或業餘卜昔樂組織吹鼓手集
團進行演奏,過去用於婚、喪、壽、慶等場合。江南道士亦用於做
道場時演奏。據明代余懷<<板橋雜記>與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記
載,十六世紀初已在江南一帶流傳。其曲牌來源於唐代歌舞曲、宋
代詞牌;大量的是元、明以來的南北曲曲牌。一般十人左右演奏,
所用樂器有板、點鼓、同鼓、板鼓、雲鑼、笛、簫、笙、小嗩吶、
二胡、梆胡、琵琶、三弦。鼓和笛為主奏樂器。鼓常作為獨奏段落
(鼓段)穿插於樂曲中。有一個鼓段的樂曲,如*<<一封書>>、<<百
花園>>,穿插以*<<快鼓段>.。有兩個鼓段的樂曲,如*<<滿庭芳>>
、<<雁兒落>>、<<青鸞舞>>等,先穿插*<<慢鼓段>>或*<<中鼓段>>
,後插<<快鼓段>.。有三個鼓段的樂曲,如*<<甘州歌>>、<<喜魚燈
>>,則順次穿插以>>慢鼓段>>、<<中鼓段>>和<<快鼓段>.。此外,
遇有散曲牌子,沒有鼓段,僅由單個曲牌的反覆變奏和曲牌聯綴而
成,較為短小,如(醉仙戲)、(山坡羊)、(梅梢月)、(柳搖
金)、(凝瑞草)、(浪淘沙)等。楊蔭瀏、曹安和曾對它作過系
統的收集整理,編有<<蘇南吹打曲>>。
●十番鑼鼓﹕民間器樂樂種。歷史上曾有十樣錦(明代沈德符<<萬
曆野獲編>>)、鼓吹(明代張岱<<陶庵夢境>>)等稱呼。明代已在
江南一帶流傳,尤以無錫、蘇州、宜興等地最為著稱。由農村、城
鎮民間專業或業餘立樂組織吹鼓手集團演奏。舊時用於婚、喪、喜
、慶等場合。江南道士亦用在做道場、喪事時演奏。十番鑼鼓曲以
鑼幸段落與旋律段茖交替或重疊進行為特點。其曲牌來源於元、明
南北曲曲牌和民間小曲。根據樂隊組合編制的不同,其演奏形式有
笛吹鑼鼓、笙吹鑼鼓、粗細絲竹鑼鼓、清鑼等等多種。笛吹鑼鼓以
笛子為主奏樂器,其編制有長米、由笛、生、簫、琵琶、三弦、二
胡、梆胡、拍板、板鼓、同鼓、大鑼、喜鑼、齊銂鈸、雲鑼、木魚
。曲目有*<<下西風>>、<<翠鳳毛>>、*萬花燈>>等。笙吹鑼鼓以笙
為主奏樂器,所用樂器基本與笛吹鑼鼓相同。曲目有*<<壽亭侯>>等
。十番粗細絲竹鑼鼓以十番鑼鼓與管樂、絲竹樂輪番演奏為特點,
所用樂器除上述若干種外,還加用馬鑼、春鑼、內鑼、湯鑼、中鈸
(或大鈸)、小鈸、雙星。音色變化豐富,情緒熱烈。曲目有*<<香
袋>>、<<十八拍>>h寺。清鑼鼓不用絲
P588
竹,僅用打擊樂器板鼓、同鼓、大鑼、喜鑼、齊鈸演奏,曲目有<<
近鑼>>、*<<十八六四二>>等。楊蔭瀏曾對它作過系統的收集整理,
著有<<十番鑼鼓>>。
●浙東鑼鼓﹕民間器樂樂種。流傳浙江全省,以浙東一帶的最為豐
富,其中奉化、嵊縣的尤為著稱;南部溫州、樂清、瑞安、平陽、
洞頭等地區則以器樂曲牌為數最多。主要由各地的鑼鼓班、社演奏
,舊時用於婚、喪、喜、慶活動。據明代張岱(生於1597年)<<陶
庵夢憶>>所載,早在明代已流傳。其曲調來源於民歌和戲曲音樂(
如婺劇、崑曲、新昌調腔、紹興亂彈等)。樂隊編制各地區不盡相
同,常用樂器有先鋒(即長尖)、大梅花)即大嗩吶)、小梅花(
即小嗩吶﹁、笛、簫(又稱洞簫)、平胡(即二胡)、碗胡、徽胡
、琵琶、小三弦、雙清、揚琴等。打擊樂器依不同地區、不同曲目
而變化。代表性曲目有嵊縣的*<<大轅門>>(以嗩吶為主的粗吹鑼鼓
)、<<都花>>、<<繡球>>、<<十番>>(以笛為主的細吹鑼鼓);奉
化的*<<划船鑼鼓>>、*<<將軍得勝令>>、<<萬花燈>>;洞頭的*<<龍
頭龍尾>>;黃巖的*<<九連環>>、*<<作銅鼓>.;定海的*<<潮音>>等
。
●宜春三星鼓﹕民間器樂演奏形式。又名三聲鼓。因演奏時一人同
時奏三面鼓(板鼓、堂鼓、腰鼓)而得名。流行於江西宜春、萬載
等縣。舊時用於民間婚、喪、吉喜、慶和鬧元宵等場合。所用樂器
除三面鼓外,還有夾板、鐺鑼、小鈸、嗩吶、笛、二胡、低胡、三
弦,後來加進琵琶、揚琴等。常用曲牌二十餘首,最富特色的如<<
慢拍>>一曲,由(慢板上團花)、(丟板)、(下團花)、(王婆
罵雞)、」柳青娘)組成。樂曲結構嚴謹,旋律優美,節奏流暢。
●三聲鼓﹕即*宜春三星鼓。
●籠吹﹕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福建泉州一帶。據傳說,宋時有南
京一藩王鎮守泉州,攜一班樂人入閩,在衙內設立樂廳,將籠吹作
為練兵布陣的軍隊。至清代,官府又用之於宴饗場合,中數增至三
百多人。後來藝人生活因難,流散民間,在婚喪喜慶活動中演奏。
具有水濃郁的地方風格,其部分曲調亦被打城戲(又稱“小開元〞
,主要表演宗教內容的劇目)、木偶戲、車鼓(以打擊樂為主的民
間吹打樂)及道士作場吸收為伴奏音樂。曲牌有南、北譜之分。南
譜分類與*南曲基本相同,但演奏風格各異,南曲幽靜典雅,籠吹氣
勢雄偉。北譜是外來曲譜。籠吹也從閩南十音和本地民歌吸收養分
,如<,火石榴>>、<<五團花>>、<<打花鼓>>、<<王大娘>>等。主要
曲牌有(得勝令)、(將軍令)等。演奏時,常以兩三首連接為套
曲形式,多前慢後快,如(得勝令)(慢速,8/4拍子)接(龍頭翻
)(中快,3/4拍)。亦有單曲演契的,如<<愁減朱顏>>、<<士久弄
>>h寺。管弦樂器有吹(大嗩吶)、噯仔(小嗩吶)、二弦、三弦、
品簫(曲笛)、梆笛、蘆管等。打擊樂器有拍板、四寶、小鈸、中
鈸、扁鼓、雙鈴、狗叫、響盞、南鑼、北鑼、京鑼、大堂鑼、碗鑼
、大通鼓等。嗩吶和大通鼓最富特色。演奏<<得勝令>>、<<將軍令
>>等樂曲時,往往用十幾把大嗩吶齊奏,並加大通鼓。
●閩西十班﹕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福建西部的上杭、長汀、永定
、武平、龍巖、連城等縣。俗名十般、十歡、五對。因由十個人掌
握十件樂器組成班子而得名。在龍巖一帶則稱“靜板〞,取其不同
大鑼鼓、大嗩吶,氣份較為寧靜之卜意;並以此區別於用大嗩吶吹
奏曲牌,配以大鑼鼓的“饒平吹〞(亦稱鬧板)。由手工業者、農
民、小商販業餘組班,於工餘、農閑、年節喜慶或舊時迎神賽會等
場合演契。曲牌大體可分大牌、小調、戲曲過串三部分。大牌為閩
西十班特有的器樂曲牌,音樂典雅、優美,相傳原有四、五十首,
現尚有二十首左右,如(帶利帶)、(山下樂)、(正粉紅蓮)、
(反粉紅蓮)等。小調是在為船燈伴奏時吸收過來的,如(螃蟹歌
)、(瓜子仁)、(剪剪花)等。戲曲過串取自漢劇、潮劇的過場
音樂。所用板式有單
P589
板(慢板)、雙板(中板)、雙雙板(緊板)。曲牌連接時板式轉
換的一般規律是﹕單板──雙板──雙雙板。同名曲牌的正、反調
之間,常形成同宮不同調式的上、下五度旋律移位關係,如(正粉
紅蓮)與(反粉紅蓮),(正金錢花)與(反金錢花)。樂器有笛
、管、頭弦(漢劇中的主奏樂器)、二胡、大冇(ㄇㄡˇ)胡、三
弦、月琴、琵琶、鼓板、碰鈴等,以笛為首,頭弦次之。演奏形式
有坐奏和路奏(行進中演奏)兩種。
●閩南十音﹕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福建南部的泉州、晉江、南安
等地。每逢節日或婚喪喜慶場合由群眾演奏,也有專業樂師設館傳
授的。從其保留使用北方樂器,許多曲牌與北方民間器樂曲基本相
同或部分相同,記譜法用全國通用的工尺譜,而非本地南曲工尺譜
等情況看,當地人認為它源於北方。在發展過程中,從本地民間戲
曲、民歌、民間器樂曲吸收養分,形成濃郁的地方風格。同時又為
本地戲曲劇種如梨園戲、高甲戲、木偶戲、打城戲所吸收。閩南十
音的曲調可分幾類﹕優美雅的如<<月夜遊>>、<<清風吟>>等;歡樂
活潑的如<<北元宵>>、<<跳龍門>>等;詼諧風趣的如<<做餅>>、<<
花鼓弄>>等;熱烈紅火的如<<舞劍點>>、<<獅子戲>>等;昂揚激烈
的如<<五團花>>、<<水龍吟>>等。演奏時,多以一個基本曲調反覆
三遍,作慢、中、快的速度變化,而形成首完整的樂曲。曲調進行
中,常以加花裝飾形式出現變宮、變徵音。由於樂器性能、定弦、
音區的不同,各聲部之間常形成高、中、低不同層次,以及支聲複
調式的襯托補充關係。閩南十音所用樂器,管弦樂以北噯(嗩吶)
為主,另有笛、京胡、二胡、四胡、椰胡、北琴、雙清、三弦、琵
琶(北琶);打擊樂以板鼓為主,掌握演奏的開始、結束和速度、
力度變化,另有通鼓、小鑼、大鑼、小鈸,以及小叫、木鐸、雙音
等。演奏形式有室外、室內兩種。室外在行進中演奏,俗稱“踩街
〞,打擊樂列前,管弦樂居後。室內坐奏俗稱“坐場〞,亦名“坐
打〞,管弦樂列前,打擊樂殿後。
●十音八樂﹕民間音樂唱奏形式。流行於福建的莆田、仙遊兩縣。
由農民、手工業工人、店員等,取莆仙戲劇中的名曲唱奏。清光緒
年間(西元1875─1908年)莆田縣舉行“王母十音大賽會〞,曾有
一百三十多隊參加,可知十音八樂最遲應在此以前出現。常在春節
喜慶活動和舊時迎神賽會場合演出。包括十音與八樂兩個既有聯繫
,又有區別的部分。十音以樂器演奏為主,並有幫唱,因由十人奏
十件樂器而得名。有文十音、武十音之分。文十音,樂器有笙、簫
、琵琶、二弦、枕頭琴、雲鑼、老胡、二胡、拍鼓和丹皮鼓等。演
奏時,節奏徐緩,旋委婉,詞少腔多,風格古樸典雅。武十音,樂
器有雲鑼一,橫笛三,碗胡、四胡、尺胡、貢胡、八角琴、三弦各
一。演奏莆仙戲曲牌時,旋律加花繁多,氣氛歡騰熱烈。民間流行
的多是武十音。八樂以唱為主,唱奏兼備。樂隊包括打擊樂器和管
弦樂器。因管弦樂由八人組合,故名“八樂「,計有﹕橫笛一對,
尺胡二把,四胡、貢胡、三弦、八角琴各一。有時減少一只橫笛,
改為嗩吶,以增強音量。打擊樂器有鼓板,大、小鑼,大、小鈸等
。因操打擊樂者為男少年或小姑娘,又有男八樂、女八樂之分。無
論男、女八樂,演奏形式都以走唱為主,由二人抬一音樂亭,中置
戰鼓、花魚鼓,演奏鼓及拍板者居中,打擊樂器在前,管弦樂器在
後,列隊而行,邊走邊唱。由演奏打擊樂器的男女少年合唱。唱腔
結構屬聯曲體,曲牌全卜部採自莆仙戲,常演唱<<吊喪>>、<,春江
>>等劇中的唱段。
●福州十番﹕民間器樂樂種。俗稱葉歡、十歡伬。流行於福州。由
手工業者和農民業餘組統演出。原為民間龍燈舞伴奏的打擊樂,後
逐漸加入管弦樂器。曲目大體可分為曲牌、小調、嘩牌和打擊樂四
類。曲牌類是流行於當地的民間樂曲,主要有五大牌﹕(東甌令)
、(西江月)、(南進
P590
宮)、(北雲璈)、(月中桂)。小調類是福州十番在發展過程中
吸收的民間小調,如<<醉西施>>、<<金牡丹>>、<<玉美人>>等。嘩
牌類是當地流行的嗩吶曲,如(江兒水)等。打擊樂類直接繼承龍
燈舞伴奏曲牌,如(福套)、(滴流水)、(干牌)等。按打擊樂
與管弦樂的關係有尺譜、湯腹、夾腹、全夾之分。尺譜,是只用管
弦樂器演奏的曲牌。湯腹,是在曲調,穿插以打擊樂器演奏的段落
。在曲調的某些部分由管弦樂與打擊樂一齊演奏的稱為夾腹。整個
曲調都由管弦樂與打擊樂演奏的稱為全夾。福州十番演奏時,一般
先由笛奏出一兩個音作引子,接著其他樂器全部加入。曲調多由散
板開始,上板後節奏逐漸加快,情緒漸趨高漲,在熱烈的氣氛中結
束。所用樂器有笛、管、笙、椰胡、雲鑼、木魚、檀板、大小鑼、
大鈸、小鈸、清鼓、狼帳(狼鼓)等十三種。“狼帳〞形狀與朝鮮
族的長鼓相近,在福州十番中代替通鼓,隨曲調演奏,起著烘托氣
氛,協調打擊樂器音色的作用。
●廣東音樂﹕民間器樂樂種。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它的前身主
要是粵劇過場音樂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如<<一錠金>>、<<柳青娘
>>、<<梳妝台>>等。約在本世紀二十世紀初期,發展成為獨立演奏
的器樂曲。原來稱為“過場昔樂〞、“過場譜子〞或“小曲〞。流
傳到外地後,被稱為廣東音樂,現在已成為這個樂種的專稱。廣東
音樂流傳於全國。在海外華僑中也有較大影響。在二十年代以前,
合奏時多用二弦、提琴(近似板胡的中國民間樂器)、三弦、月琴
、橫簫(笛),俗稱“五架頭〞,也叫“硬弓組合〞。奏則多用琵
琶或揚琴。二十年代初,以高胡和揚琴為主奏樂器,再加上秦琴、
椰胡、洞簫等,構成在樂器組合上的鮮明特色。喉管和嗩吶也常用
於獨奏或合奏。最近二十多年以來,加用大阮、中胡等,還吸收了
小提琴,低音提琴等樂器。曲調一般以流暢、自然、活躍為其特點
,多以各種裝飾音群(俗稱“加花〞)構成一定的慣用音型,還有
“冒頭〞和“迭尾〞。冒頭也稱“先鋒指〞,是在一句之前起引導
和連接作用的裝飾音群;迭尾是把句尾長音加以變化,不使單音拖
得太長。它們都有慣用的格式。廣東音樂除發展傳統曲目和引進外
省曲目外,不斷有人(大多是演奏家)進行創作。如*嚴老烈的*<<
旱天雷>>、*<<連環扣>>、*何柳堂的*<<賽龍奪錦>>,*丘鶴儔的<<
獅子滾球>>,*呂文成的<<平湖秋月>>,易劍泉的<<鳥投林>>,何大
傻的<<孔雀開屏>>等。
●廣東漢樂﹕民間器樂樂種。舊種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
調音樂。1949年以後定名為廣東漢樂。主要流傳於廣杽梅縣地區
、汕頭地區的汕頭市和部分縣、韶關地區、惠陽地區,在東南亞一
帶華僑中也有流傳。它是中原地區人民南遷,將帶到廣東的中原音
樂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經長期發展演變而成,估計已有數百年歷
史。主要有﹕(1)“和弦索〞和“鑼鼓吹〞。和弦索指用頭弦領奏,
由月琴、琵琶、椰胡、角胡,三弦、笛子等合奏的絲竹樂形式;鑼
鼓吹是由嗩吶主奏,加上蘇鑼、小鑼、鈸、碗鑼、孔鑼、梆子,搖
板等打擊樂器的吹打樂形式。頭弦(俗稱“吊龜子〞)和蘇鑼是漢
樂中最有特色的樂器。打擊樂器一般都有嚴格的音高標準。(2)“清
樂〞,只有箏、琵琶、椰胡三件樂器,俗稱“三件頭〞。(3)“中軍
班〞,主要流傳在興寧、梅縣、大埔和閩西一帶,是職業或半職業
的民間音樂班,舊時作為儀仗性樂隊在婚、喪、喜、慶等場合吹奏
。演奏形式又分兩類,一是吹奏古曲“大樂〞和民間小調,曲牌有
(送歌)、(嫁好郎)、(飯後茶)、(拜伯公)、(步踏雲)等
;二是用嗩吶卡奏廣東漢劇的唱腔。廣東漢樂傳統曲目豐富,現已
疽部分重新整理演出和灌製唱片,如<<翡翠登潭>>、<<出水蓮>>、
<<懷古>.。
●客家音樂﹕即*廣東漢樂。
●潮州音樂﹕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廣東
p591
潮介、汕頭地區,並傳至閩南皂龍巖、龍溪地區,西及惠陽地區的
部分嘲語地區,北至五華、大埔、興寧。在東南亞華僑中也有相當
影響。曲調源於當地民歌、歌舞、小調、共吸收弋陽腔、崑曲、漢
調、秦腔、道啁和法曲,至今約有四百年歷史。分廣場樂和室內樂
兩大類﹕廣場樂包括*潮州大鑼鼓、潮州外江鑼鼓、潮州八音鑼鼓、
潮州花燈鑼鼓和潮州小鑼鼓;室內樂包括潮州*弦詩樂、潮州笛套古
樂、*潮州細樂和潮州廟堂音樂。潮州音樂最具特色的樂器有潮州二
弦、嗩吶、深波。潮州二弦的弓子長,聲音尖亮高亢,是弦詩樂的
主奏樂器。潮州大嗩吶稱“大吹〞,小嗩吶稱“吹仔〞,用麥桿作
嗩子,音色柔美細膩,是鑼鼓樂的主奏樂器。深波是寬邊大鑼,用
軟槌擊奏,音色純厚渾圓,地方色彩很濃。
●弦詩樂﹕潮州民間器樂樂種。原為潮州民間用彈撥樂器演奏古樂
詩譜的總稱。流行於潮州和汕頭民間。演奏時,以二弦領奏,以板
擊節,不用鑼鼓。形式靈活多樣,樂器多少不等。通常使用的樂器
有二弦、秦琴、揚琴、二胡、琵琶等。亦可加用橫笛、嗩吶、小鼓
、木魚等樂器。樂曲為頭板、二板(慢板曲,前者多採用4/4拍子,
後者用2/4拍子)、拷拍、三板(快板曲,多為1/4拍子)、尾聲等
組成的整套曲式。演奏者可即興加用滑音、花音、揉音等技巧。代
表性的傳統弦詩樂有十大套(“套〞指每首古譜具有六十八板的完
整結構),即<<寒鴉戲水>>、<<昭加怨>>、<<小桃紅>>、<<黃鸝詞
>>、<<月兒高>>、<<平沙落雁>>、<<薰風曲>>(又名<<大八板>>)
、<<H鳳求凰>>、<<玉連環>>、<<錦上添花>>,多半出自古代樂曲。
其它還有不少曲目來自民間流行的民歌、小曲田和各地戲曲的伴奏
音樂。
●潮州大鑼鼓﹕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廣東潮州地區。以嗩吶領奏
的稱嗩吶大鑼鼓。打擊樂器有大鼓、*深波鑼、大斗鑼、吮鑼、大小
鈸、九仔鑼等。又分為牌子套曲鑼鼓和長行套曲鑼鼓兩種。牌子套
曲鑼鼓是正音戲、弋陽腔、崑班、潮劇的曲牌聯奏。由序引、若干
正曲、尾聲、同宮調曲牌的更迭連奏,構成全曲。傳統曲目多表現
戲曲中的歷史戰鬥故事,如<<十八寡婦征西番>>、<<薛剛祭墳>>、
<<三休樊梨花>>等。一首套曲可包括數十首曲牌,演奏長達一、二
小時。長行套曲鑼鼓是在戲曲牌子套曲基礎上,又吸收了古代民歌
小曲所構成,富於生活氣息。傳統曲目有<<拋網捕魚>>、<<擲鎈>>
、<<雙咬鵝>>等。五十年代後創作的新曲目有<<強渡烏江>>、<<春
滿漁港>>、<<喜送豐收糧>>等。以笛子領奏的稱笛套大鑼鼓。所用
吹奏樂器有笛、管、簫、潮陽笙等,打擊樂器與嗩吶大鑼芰相同。
主要流行於潮陽一帶。樂曲由序曲、二板、三板、尾聲等部分構成
。傳統曲目有<<大破金光陣>>、<<四大景>>、<<兒歡>>等。反映現
代生活的有<<濱海新顏>>等新創作。
●潮州蘇鑼鼓﹕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廣東潮州地區。是*潮州鑼鼓
的變體。所用樂器有笛、笙、簫、管等吹奏樂器,和大鼓、蘇鑼等
打擊樂器。傳統曲目有<<晏燈樓>>、<<倒騎驢>>等。近年創作有<<
萬里江山春一色>>H寺新曲目。
●潮州細樂﹕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廣東潮州地區。演奏形式為獨
奏或小合奏。據傳較完整的細樂曲譜,分硬軟兩套。硬套由<<寡婦
訴冤>>、<<胡竻十八拍>>等十三曲組成;軟套由<<昭君怨>>、<<小
桃紅>>等六曲組成。保存至今並有音響資料的有洞簫、琵琶合奏<,
傍妝台>>,三弦、琵琶、箏合奏<<深閨怨>>,琵琶、箏合奏<<北雁
思歸>>、<<蕉窗\夜雨>>,箏獨奏<<倒墜蓮>>等數首。
●海南音樂﹕民間器樂樂種。流行在海南島漢卜族地區,並傳到東
南亞一些家。俗稱“八音〞、“鼓手〞華僑稱為“瓊音〞(海南舊
稱瓊州府)。約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所用樂器有弦((二胡、椰
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即嗩吶)、管(長、短喉管
)、簫(橫、直簫,即笛
p592
和洞簫)、鑼、鼓、鈸等八類,故稱“八音〞。其中前五種稱“文
牌〞,後三種稱“武牌〞〞演奏時用樂器的全部或部分,有清音、
草子輕音、大吹打、戲鼓等幾種。清昔,是用文牌樂器演奏的小曲
,曲目有<<彩帳>>、<<鳳出尾>>等。草子輕音,在清音樂隊的基礎
上加上小件打擊樂和小嗩吶,曲目有<<慶豐年>>H寺。大吹打,用大
鑼鼓和雙嗩吶演奏,氣氛熱烈,多用於喜慶、迎客、擺宴等場合,
曲有<<哭皇天>>、<<到春來>>等。戲鼓,常用嗩內吹奏當地戲曲的
戶套板腔。
●雷州卜昔樂﹕民間器樂樂種。主要流行於雷州半島的海康、徐聞
、遂溪三縣及湛江市。產生於清代中葉,本世紀四十年代已瀕失傳
。1949以後根據藝人演奏,記錄整理的傳統曲目有<<坐門樓>>、
<<遊鑼>>和<<十三支>>(即包括<<春>.、<<夏>>、<<秋>>、<<冬>>
等十三首的套曲)等。演奏形式和樂隊組合有﹕(1)吹打樂,一大面
大鼓,司鼓者同時持手板(即拍板)擊節,配以大小嗩吶四只,在
遊行和娛樂場合演奏,當地稱為“牌子〞;(2)管弦樂,由笛子、二
胡、秦琴和小型打擊樂組成,俗稱“齌班〞。音樂風格一般以曲調
明快,節奏整齊,調式鮮明,雄壯穩健為主要特點。以商調式、羽
調式為主,也有宮調式。
●十樣景鑼鼓﹕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湖南郡陽、漵甫、臨湘
、安江等地。用於元宵燈節時“火流星燈〞、“故事燈〞、“天星
燈〞、“亭子燈〞等節目的伴奏。所用樂器有小鈸、京鑼、小鼓、
笛子、嗩吶等。
●鬧年鑼鼓﹕各地民間流行的器樂演奏形式。舊時在春節演奏。所
用樂器均為各地流行的多種打擊樂器,有皂也間以吹奏樂器,演奏
歡快的曲牌。在農村中尤為流行。
●銅鼓牌子﹕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湖南郡陽地區。舊時婚嫁
或道士做道場時演奏。主要樂器有大喇叭、大鼓、小鈸、得鑼(巳
包鑼)。所用曲牌有( 七四句)、(陰陽調)等。
●鼓樂﹕(1)以吹、打樂器為主的,民間器樂合奏的一種概稱。言種
器樂合奏散見於全國各地,多數昃清代中葉以前從南、北十番樂基
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湖南衡陽等地以及北平、天津昏鼓樂;也有從
當地原有器樂合奏基礎上發展而成,並接受了南北曲或十番樂的影
響的,如*西安鼓樂、榆林鼓樂。鼓樂團體稱集、稱社、稱房,根據
團體的性質而定。自娛性質的稱集稱社;從劓婚喪喜慶營業的稱房
,亦有稱社者。(2)湖南省部分地區民間器樂演奏形式。衡陽地區俗
稱圍鼓、夜鼓子、夜喇叭、鑼鼓堂子。衡陽城內的鼓樂,有的講究
開鑼唱戲,唱腔與湘戲基本相同;有的是純器樂演奏,曲調與花鼓
戲相近。演奏時八人一班,又稱八仙。所用樂器有嗩吶、二胡、竹
胡(當地特製的一種胡琴)、笛子、大號(銅製吹樂器)、雲鉆(
即小鑼)、鼓、鎈、銅鼓等。嗩吶是主奏樂器。據傳早期鼓樂約有
三十餘首曲牌,如(差鼓一)、(差鼓二)、(正調南進宮)、︿
(反調南進宮)、(哭皇天)等。江華地區的鼓樂,舊時用於婚禮
時常與歌堂結合,即唱一首歌堂,奏一首鼓樂。婚喪儀禮中所用樂
器也不相同。婚禮時用嗩吶、鼓、大鑼、大鈸、鎈、碗鑼,稱“打
大傢伙〞。喪禮用嗩吶、碗胡、笛朵、碗鑼、板鼓,稱“打小傢伙
〞。所用曲牌有(大開門)、(水龍吟)、(虞美人)等。
●響房﹕民間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湖南長沙地區。舊時用於婚喪
喜慶活動,及春節舞獅等場合。演奏形式有兩種。一種名“大樂〞
,所樂器有嗩吶二支,鑼、鼓、小鑼各一,大鎈兩副,共七人。一
種名“小樂〞,又稱“清音〞,所用樂器有小青(即海笛)、管子
︴笛子、大筒、堂鑼、小鎈、梆子等,人多時還可加進三弦、二胡
。演奏的曲牌大部分與湘戲相,但在某種場合用某種曲牌則均有規
定。常用曲牌有(傍妝台)、(開門)、(一江風)、(九腔)、
(粉蝶)等。
●打溜子﹕民間器樂演奏形式。又名打路
p593
牌子、打小傢伙。流行於湖南西部和湖北恩施等土家族居住區。由
溜子鑼、頭鈸、二鈸、馬鑼四件樂器演奏。可將每年樂器的多種演
奏技巧集中於一曲之中,音色與節奏變化多樣,充分發揮了四件打
擊樂器皂表現力。用於豐收及三月三等喜慶、節日活動。傳統樂曲
有*<<八歌洗澡>>、<<畫眉跳杆>>、<,雙龍出洞>>、<<燕排翅>>、<<
古樹盤根>>、<<扭插秧>>等數十首。近年,創作有反映新生活的作
品,並在舞台上表演。
●打路牌子﹕即*打溜子。
●打小傢伙﹕即*打溜子。
●白沙細樂﹕雲南省麗江縣納西族的慱統音樂。又姳簸石細麗、麗
江古樂。“白沙〞在麗江縣北部,是古代納西族政治、經濟、文化
的中心;“細樂〞是前人對這種井音樂的稱呼,有人認為是指樂隊
中沒有廿日音響剌耳的打擊樂和粗獷的管樂而言。相傳是十三世紀
元世祖忽必型遠征大理,路過麗江時,贈給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的,
此後便在維納西族人民中間流。<<麗江府志略>>說它相傳為元代遺
音,<<麗江縣志>>載﹕“其調有(南北曲)、(叨叨令)、(封書
)、(寄生草)等名。及奠期,主人請樂工奏曲靈側,名曰“細樂
〞,纏綿悱惻,哀傷動人。〞這部古樂有歌有舞,但主要部分是器
樂演奏。所用樂器有豎笛、橫笛、蘆管、蘇古篤(即胡撥)、二箕
(兩根弦的拉弦樂器))胡琴等。近年,曾在當地搜集到保存至今
的<<篤L>>、<<一封書>>、<<美麗的白雲>>等十首樂曲。
●簸石細麗﹕即*白沙細樂。
●麗江古樂﹕即*白沙細樂。
●洞經音樂﹕民間器樂樂種。流行於雲南漢族地區和麗江、楚雄等
納西族、彝族地區。歷史悠久,源於漢族的佛教和道教絲竹樂。傳
說明代永樂年間自四川傳入雲南,此後廣為流傳,遍及全省。漢族
地區的洞經音樂,所用樂器分文、武兩類。文樂器包括琴、瑟、笙
、胡琴、箏、簫、碗胡、三弦、雲鑼等;武樂器包括嗩吶、鑼、缽
、鐺、磬、大鼓、小鼓、小鎈等。樂隊龐大,樂曲風格優美、樸實
、典雅。尚保存有(宏仁桂)、(南扮裝)、(北扮裝)、等約二
百首曲牌。傳入納西族後,所用樂器有笛子、伯伯(蘆管)、琵琶
、二簧(似京胡)、中胡、小三弦、音鑼、小鈸、小鈴、搖鈴等。
原來有奏有唱,後來只奏不唱,音樂兼有漢族及納西族特色。用於
民間婚喪活動或文人自娛。曲牌有(小白梅)、(十供養)、(慢
五言)、(山坡羊)、(水龍吟)、(到春來)、(旦五)、等二
十餘首。傳入彝族有近百年歷史。所用樂器有琵琶、三弦、笛子、
箏、胡琴、二胡、鼓、鬧鑼、大木魚、雲鑼、旋子、莽鑼等。曲牌
有(疊羅琴)、(七字頌)、(五字頌)、(對月黃)、(朝歌)
、(夜)、(貴相送)、(蘭秋歌)等十數首。原來各彝族村寨都
有業餘洞經音樂組織,現已很少演奏。
●文邦木寬﹕景頗族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聚
居區。在新年、節日或農閑時演奏。多用來伴奏“刀舞〞。所用樂
器有文邦三比(與無膜孔竹笛相似的吹奏樂器、鋩鑼、小鈸、小軍
鼓、大軍鼓寺。演奏曲目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創作和改編的樂
曲,如<<撒南姆木寬>>(景頗語意為“可愛的中國>>、<<斯英里寶
戛>>(景頗語意為“口弦〞,即“口弦曲調〞),以及其他反映景
頗族人勞動和生活的樂曲。
●苗族蘆笙樂隊﹕流行於貴州、廣西等苗族聚居地區。因流行地區
不同,組統形式有所差異。基本編制是由若干高、中、低音蘆笙及
低音妾筒(蘆笙筒)組成。貴州東南部丹寨地區昏蘆笙樂隊,由高
、中、低三支六管蘆笙和十五個蘆笙筒組成。蘆笙筒分為大筒四佪
、中筒九個、小筒一個、最小筒一個。各寨的蘆笙樂隊所用樂器也
可有所增減。六管蘆笙的三支簧管上端套肴竹製共鳴筒。丹寨、黃
平、凱里等地苗寨還有以最大、大中、小四支蘆笙組成的齊奏蘆笙
樂隊。廣西大苗山蘆笙樂隊,
p594
一般由高音蘆笙三支,上中音蘆笙七、八支,中音蘆笙七、八支,
低音蘆笙一支,倍低音蘆笙二支和大筒四個,中筒二、三個,弓筒
三個組。演奏時音量宏大、豐滿,可遠傳數里,給人以地動山搖之
感。最小的蘆笙樂隊,也要有十二件樂器組成,計高音蘆笙六支、
中音蘆笙三支、低音蘆笙二支、大筒一支。蘆笙樂隊除用於男女愛
情生活外,也用於結婚儀式、喪葬式以及踩堂、走寨、蘆笙坡會等
場合。丹寨地區各種蘆笙筒的音高,大筒為A;中筒為a;小筒為a1
;最小筒為a2 。各種蘆笙的音階如下﹕
低音蘆笙
中音蘆笙
高音蘆笙
●銅鼓樂﹕器樂演奏形式。流行於中南、西南地區壯、傜、苗、布
依、佤、水族等居住地區。銅鼓樂的歷史可遠溯到春秋(西元前770
─前476年)初期,距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廣西寧明花山崖畫(約
當奏、漢時期),繪有形象生動的銅鼓樂舞場面,反映了壯族先民
演奏銅鼓樂的青景。雲南晉寧石寨山古墓(約當西漢時期)出土的
銅貯貝器上,鑄有兩人同擊銅鼓、錞於的形象。<<新唐書·南蠻傳
>>載﹕“賞有功者以牛馬、銅鼓……會聚,擊銅鼓,吹角。“記載
了我國西南古代少數民族銅鼓樂舞的情況。至今在前述各族中,仍
盛行銅鼓樂。各民族、各地區的演奏形式有所不同。貴州黃平縣的
苗族,用銅鼓伴奏踩鼓舞。凎西東蘭與河池地區的傜族,以高低兩
面銅鼓與面皮鼓合奏。廣西東蘭壯卜族山寨多以四面形制高低不同
、音色各異的銅鼓交錯演奏。雲南佤族跳象腳鼓舞時,用銅鼓與象
腳鼓、大小鋩鑼、鐃鈸合奏。貴州苗族地區還有銅鼓與蘆笙合奏,
或伴奏歌舞。
p595
曲名
●文王操﹕琴曲。漢初<<韓詩外傳>>說孔子曾向師襄學奏此曲。漢
<<新論·琴道>>(佚文)、<<琴操>>中均有此曲目。所述內容,各
自不同。一說是講周文王在渭水之濱訪得呂尚的故事。後世傳有<<
文王思士>>,明初徐和仲壇奏此曲。存譜有八至十段不等,見於<<
琴譜正傳>>等書。
●大雅﹕琴曲。因<<詩經>>有<<大雅>>而傳為周公所作。傳譜分九
段至十二段不等。音樂變幻重疊,被認為“外調莫過斯曲之妙〞(
<<琴瑟合譜>>)。
●關睢﹕琴曲。同名的詩歌為<<詩經·國風>>第一篇,孔子曾贊美
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現存琴譜多為無詞琴曲。
●鹿鳴﹕古代歌曲、琴曲。詞見<<詩經·小雅>>首篇。原周朝宴樂
群臣嘉賓所用。為漢代僅存雅歌四篇之一。蔡邕<<琴賦>>、<<琴操
>>均有此曲目。傳說,由漢末社夔傳至魏左延年,晉荀勖用為行禮
詩。唐韓愈﹕“舉於其鄉,歌“鹿鳴〞而來。〞(<<送楊少尹序>>
)明廷廷玉將此曲收仆<<理性元雅>>琴譜,直至清末仍有刊傳。現
存琴曲與歷史上卜記載的同名曲目有無聯繫,尚特研究。
●扊栘(ㄧㄢˇㄧˊ)歌﹕琴。扊栘即門栓。有關記載最早見於<<
頻氏家訓>>注引<<風俗通義>>失文。相傳百里奚在楚為奴,為人牧
牛。秦繆公以五羊之皮贖之,任為宰相。在堂上作樂時,有洗衣婦
登堂自稱知音,因即鼓琴而歌,歌詞說﹕“百里奚,五羊皮,愔別
時,烹伏雌,炊扊栘,今富貴,忘我為﹗〞原來她是百里奚之妻。
歌中說百里奚離家時,她曾用門銓當柴燒雞給他吃。百里奚聽後相
認,夫婦重卜析團聚。<<西麓堂琴統>>中有此譜。
●湘妃怨﹕琴歌。相傳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舜死後,
兩人異常悲痛。後人據此作歌,以表現對親人的思念。
●南風歌﹕琴歌。傳說舜彈五弦之琴以歌南風,而天下治。歌詞為
﹕“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
財兮。〞後人據此作歌。
●獲麟﹕琴曲。全曲分;傷時、西狩、獲麟、長嘆、幽憤、絕筆六
段。孔子作<<春秋>>止於魚日哀公十四年,傳說當時捕獲虡麟,孔
子認為麒麟是一種吉祥神獸,時天下動亂,出非其時,因而十分感
傷。傳譜見於<<神奇祕譜>>。
●聶政刺韓王曲﹕琴曲。戰國時,鑄劍工匠被韓王殺害,工匠的兒
子聶政立志報仇。先作為泥瓦匠混入韓宮,謀韓王不成,因逃入山
中學琴十年。後化裝回韓,以彈琴為,刺死韓王。曲名和故事均見
於*<<琴操>>,但原曲不傳。現存*<<廣陵散>.譜中有取韓、發怒、
衝冠、投劍等分段標題,因此琴家認為實即此曲。
●飲馬長城窟行﹕古代歌曲。秦人咕苦長城役,作歌唱首﹕“生男
慎勿舉,笙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柱。〞(<<樂府詩集
>>引<<物理論>>)後人多據以填詞作歌。曲目見於相和歌及蔡邕<<
琴賦>>。
●別鶴操﹕琴曲。崔豹<<古今注>>﹕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
兄擬為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
而悲,歌曰﹕將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遠而路漫漫,攬衣不寐食忘
餐〞。白居易、元稹、韓愈都有詩詠此曲。
●昭君怨﹕琴曲。反映漢代王昭君遠嫁匈奴的歷史故事。早在<<琴
操>>中已有以此為題材的琴歌<<怨曠思惟歌>.;後嵇康<<琴賦>>中
也提到這個作品,稱<<王昭>>。晉代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加>.。
謝希逸<<琴論>>中列有“平調明加三十六拍、胡笳明加二十六拍」
等共七種。<<琴集>>說“胡笳明加〞又分上舞、下舞、上間弦、下
間弦四弄杏辭漢、跨鞍、望鄉、奔雲、
p596
入林五弄;九弄名並見於唐代手抄卷子本<<碣石調幽蘭>>譜後。宋
代的琴曲<<昭加怨>>,似繼承了這些作品。明初<<神奇秘譜>> 中名
為<<龍朔操>>,注明﹕<<昭君怨>>。“明代其它傳譜亦有沿用舊名
<<昭君怨>>。“明代其它傳譜亦有沿用舊台<<昭君怨>>的。此曲特
點是曲調性強,樂句整齊,節奏有規律,頗有歌舞曲特徵。清代另
有<<秋塞吟>>、<<龍翔操>>及<<神化引>>等琴曲,也常被認為是寫
王昭君的,但音樂與明代以前<<昭君怨>>傳譜無濊。此外,廣東音
樂中也有<<昭君怨>>,與琴曲不同。
●廣陵散﹕琴曲。又名廣陵止息。漢、魏時期相和楚調*但曲之一,
既用於合奏,也用於獨奏。*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刑
前曾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托。明代宋廉跋<<太古遺音>>則謂﹕“其
聲忿怒躁急,不可為卜訓“這些,從正反兩面說明此曲對統流者表
現了定的反抗性。現存琴譜最早見於*<<神奇祕譜>>。據該書編者說
,此譜傳自隋宮,歷唐至宋,輾轉流傳於後。此外遇有*<<西麓堂琴
統>>等傳譜。各譜分段小標題均有﹕“取韓〞、“投劍〞等目。近
人因此認為它是源於<<琴操>>所載*<<聶政刺韓王曲>>。現存曲譜共
四十五段。分為﹕*開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聲十八段,
*亂聲十段,*後序八段。其中頭尾幾部分似為後人所增益,而正聲
前後三部分則很有可能保留著*相和大曲的形式。又本曲使用的“慢
商調〞(參見*琴調)為本曲所獨有。
●高山流水﹕(1)琴曲。內容根據<<呂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
。伯牙在琴曲中先表現高山,大表現流水,他的知音好右鍾子期都
能深刻領會。表明音樂可以獨立進行藝術創造。不必借助於文詞。
人們常以此為例,說明琴曲很早就可以獨奏。現存曲譜初見於*<<神
奇秘譜>>。該書在解題中說﹕<<高山流水>>本只一曲,至唐分為二
曲,不分段數。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神奇秘譜
>>所收為不分段的,後世流傳的多為分段的。清代*川派琴家*張孔
山彈奏的<<流水>>增加了許多*滾拂手法,借以增強水勢湍急,波濤
洶湧的藝術效果。號稱<<七十二滾拂流水>>或<<大流水>>,是近代
流傳最廣的曲目之一。近人管平湖彈奏此曲甚得好評,灌有唱片。
(2)浙江箏曲。據傳係由折江桐廬縣俞趙鎮帝廟僧人水陸班子演奏的
笛曲移植改編而成。約在本世紀二十年代傳玉北方地區。樂曲以清
彈為主,很少用“花指〞、“密搖〞等加花的手法。是一首風格淡
雅、悠揚、流暢的箏曲。(3)河南箏曲。是*河南曲子板頭曲中具有
代表性的樂曲之一。樂曲結構嚴謹,旋律流暢而起伏多變。此曲曾
錄製唱片。
●高山﹕見*高山流水。
●流水﹕見*高山流水。
●白雪﹕見*陽春白雪。
●酒狂﹕琴曲。曲譜初見於*<<神奇秘譜>>。解題說是*阢籍〞漢道
之不行〞,“托興於酗酒〞所作。樂曲素材簡煉,描繪醉酒佯狂步
履顛躓的神態。
●嵇氏四弄﹕嵇康所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
四首琴曲的總稱。陏代曾把它和蔡氏五弄(見*蔡邕)合稱<<九弄>
。南宋楊瓚向民間搜求此曲,得到十多種傳譜,可見當時流傳頗廣
。現存<<長清>>、<<短清>>譜初見於*<<神奇秘譜>>,<<長側>>、<<
短側>>譜見於*<<西麓堂琴統>>。
p597
梅花三弄﹕(1)琴曲。存譜初見於*<<神奇秘譜>>,解題說﹕晉代皂
“桓伊出笛為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曲中泛音曲調
在不同徽位上重複三次(故稱“三弄〞),用以匚現梅花高潔安祥
的靜態。另有急促曲調表現梅花不畏嚴寒,迎風搖曳的動態。各段
多以共同曲調作結。(2)即*三六。
●雉朝飛﹕琴曲。解題有二說﹕一說是衛女殉夫,死後雙雙化為雉
鳥飛去(揚雄<<琴清英>>);另一說是齊宣王時,年老孤獨的犢牧
子在野外打柴,見雉鳥雙飛,因而感嘆人不如鳥(<<琴操>.、<<古
今注>>)。後一說為現存琴譜廣泛採用。存譜初見於<<神奇秘譜>>
。明末的<<松弦館琴譜>>因其節奏急促而不多收錄。但<<誠一堂琴
譜>>卻認為“奇音妙趣,<<坐朝飛>>為最。〞
●烏夜啼﹕琴曲。原為南北朝時期表現愛情題材的西曲民歌。現存
琴譜初見於<<神奇秘譜>>。解題引<<唐書·樂志>>臨川王劉義慶作
曲之說,後世多沿用之。曲譜中有“反浦〞、“爭巢〞等文字,表
明琴曲是描寫慈烏與雛鳥的活動情景。唐代的軟舞,宋代的詞牌,
元代的曲牌中亦均有此目。
●幽蘭﹕見*碣石調幽蘭。
●風入松﹕(1)琴曲。傳為嵇康所作。現存傳譜中的歌詞作者為唐代
皎然,內容描寫月夜彈琴如風吹松林的聲音。唐劉戩有<<夏彈琴>>
詩﹕“彈為<<風入松>>,崖谷颯已秋〞。可見唐代已盛行。(2)曲牌
。北曲屬雙調。南曲屬仙呂入雙調,經常使用。一般用在雙調套曲
內。例如崑曲<<千它刃·搜山>>的*大字牌子,作為過場牌子,手卜
余很廣,行路、發兵等場合都可使用。如<<岳家莊>>劇中圍莊時所
用。由於節奏明快有力,曲調昂揚,亦可伴奏舞蹈,或其它舞台動
作。如<<群英會>>周瑜舞劍時,用此邊唱邊舞。<<草船借箭>>曹操
吩咐放箭時,亦奏此曲牌。此曲牌也可分段使用。
●大胡笳﹕琴曲。唐代的著名琴家如*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都
擅彈此曲。當時與*<<小胡笳>>並稱“二胡笳〞,或“胡笳兩本〞。
這兩道作品初見於*<<古今樂錄>.,稱<<大胡鳴>>和<<小胡笳鳴>>。
初唐琴壇流行的“沈家聲〞和“祝家聲〞,就是以這兩曲著稱。以
後庭蘭繼承這兩家的傳統,整理了傳譜。李質在<<聽董大彈胡笳聲
>>中說“蔡女昔适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應即指<<大胡笳>>
,因現存*<<神奇秘譜>>中的<<大胡笳>>正是十八段。它與後世流傳
的*胡笳十八拍>>在題材上相同,但音樂毫無共同之處。
●小胡笳﹕琴曲。唐代和*<<大胡笳>>並稱為“二胡笳〞,或“胡笳
兩本〞。元稹<<聽姜宣彈小胡笳>>中有“哀笳慢指重家本“的詩句
,說明經著名琴師*董庭蘭整理傳授的譜本已在琴壇取得了盛行一時
的地位、以致後世誤傳此曲為董庭蘭所作。<<神奇秘譜>>將此曲編
入上卷的<<太古神品>>,說明當時已經是“昔人不傳之秘。它的譜
式比<<大胡笳>>保存更多早期面貌。尤以譜中分為前敘、正聲四段
、後敘三部分,與*<<廣陸散>>章法非常接近,對了解古代琴曲作品
提供了難得的實例。
●頤真﹕琴曲。唐代*董庭蘭作。見於*<,神奇秘譜>>。曲名寓頤養
天之意。曲譜不分段,但實際段落分明。曲調鮮明,頗有特點。
●石上流泉﹕琴曲。傳為伯牙或劉涓子作。唐代即有此曲目(見<<
碣石調幽蘭>>譜後)。存譜為八段。描寫碧澗潺潺,沈流漱石之趣
,見於*<<琴譜正傳>>,*<<西麓堂琴統>>等琴譜。
●離騷﹕琴曲。晚唐琴家*陳康士據屈原所作。在<<新唐書–藝文志
>>中記為九拍,流傳中分為十一拍和十八拍兩種。*<<神奇秘譜>>採
用了後者,每拍都以屈原的詩句作題,曲意怨憤深邃。*<<琴學初津
>>在釭曲的後記中說﹕“始則抑鬱,繼則豪爽。
p598
●陽關三疊﹕唐代歌曲,今存琴歌譜。歌詞據王維的<<送元二之安
西>>一詩並有所發展。詩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句,又重複三次
,故名<<陽關三疊>>。唐、宋以來、曾有多種唱法,現存琴譜三十
多個版本,共六種類型。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最初見於明代的<<新
刊發明琴譜>>(1530),經清代的*<<琴學入門>>加工後一直流傳至
今。另有初見於浙音釋字琴譜>>(1491),的一類,在明代也較流
行,全曲殘存八段,只在第一段用了原詩。這六種類型的詞、曲和
曲體結構多不相同,但其主要曲調卻痌小異,表明是同一淵源,一
脈相承的。當代作曲家王震亞曾據近代琴家夏一峰演奏譜(原譜載*
琴學入門>>)改編合唱曲,並灌有唱片。
●搗衣﹕琴曲。傳為唐代潘庭堅作。秋涼時節,家家婦女都為親人
趕製冬衣,為此需要搗衣,故又名<<秋杵弄>.、<<秋院搗衣>>。樂
曲青現了婦女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楊掄<<太古遺音>>分析其樂
曲內容是﹕“始則感秋風而搗衣〞,“繼則傷魚雁之杳然〞,“終
則飛夢魂於塞北〞。
●秋杵弄﹕即*搗衣。
●秋院搗衣﹕即*搗衣。
。風雷引﹕琴曲。近世有兩種不同傳本﹕一見於<五知齌琴譜>>,蒼
鬱險峻,借正調彈,商音,共十段;一見於<<梅庵琴譜>>,流暢嚴
整,用林鐘調,宮音,共七段(所謂“商音〞、“宮音〞是琴家從
調式上琴曲的一種分類,至於正調、林鐘調則見*琴調)
●漁歌調﹕琴歌。據唐代柳宗元<<漁翁>>詩譜成,譜初見於*<<浙音
釋字琴譜>>。以近代<<梅庵琴譜>>中刊傳的一種較為流行。
●醉翁吟﹕琴歌。宋代沈遵根據歐陽修<<醉翁亭記>>作過一首琴曲
,但不商於配歌。沈的琴友崔閑又與蘇軾合作,另作一首,詞曲璧
合,流傳 於世。存譜見於*<<風宣玄品>>。
●楚歌﹕琴曲。根據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表現項羾在四面楚歌中
失矢的情景。曲名初見於北宋的<<琴曲譜錄>>。曲譜見於*<<神奇秘
譜>>等明代刊本。全曲分八段,各段標題按日吙故事情節的順序。
因其中有“憶別江東〞、“泣別虞姬〞,故樂曲中曾多次出現和<<
陽關三疊>>頗為相似的曲調。
●胡笳十八拍﹕琴曲。根據同名詩譜寫,歌詞最早見於南宋朱熹的
<<楚辭後語>>。現存琴譜主要有兩種﹕一是明代*<<琴適>>(1611)
中與歌詞配合的*琴歌;一是清初*<<澄鑒堂琴譜>>(1685)及其後
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在琴界流傳很廣,*<<五知齌琴譜>>所載譜
最具代表性。全曲共十八段,音樂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曲調
的對比和發展層次分明。表現*蔡琰思念故土和惜別稚子的痛苦心情
,哀宛滲切,深刻感人。
●鶴舞洞天﹕琴曲。傳為蘇軾作<<放鶴亭記>>以後所作。全曲六段
。表現清遠空曠、超熬塵外之趣。
●古怨﹕*琴歌。南宋*姜夔詞、曲。收入*<<白石首人歌曲>>中,是
現存最最早的琴歌曲譜。曲調哀宛,流露出對世事多變,江山易色
的感漢。是了解古 代歌曲的重要資料。
●瀟湘水雲﹕琴曲。南宋折派琴師*郭楚望作。*<<神奇秘譜>>在解
題中說,作者
p599
每欲望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透露出作者對國
勢日的危的關切心情。音樂利用散音按音應丘與蕩吟(即大幅度的
吟音)等手法,成功地青現了雲水掩映,煙波捁渺的藝術境界。現
存琴譜多達五十種。明代原為段,清代發展為十八段。經過多人加
工,藝術更臻成熟。
●泛滄浪﹕琴曲。宋代郭楚望作。常作為<<瀟湘水雲>>的序曲。表
現“志在駕扁舟於五湖〞」<<神奇秘譜>>)的意境。
●秋鴻﹕琴曲。現存琴譜集中多有刊載,初見於*<<神奇秘譜>>。編
者另作有同名長賦附於譜前,譜中旁注甚多,琴家多認為即該書編
者*朱權所作。也有人認為是南宋*郭楚望所作。全曲共三十六段,
每段都有標題,通過雁群南飛途中三起三落的情景,表現出“志在
霄漢〞“遊心於太虛〞的胸懷。*<<琴學初津>>說﹕此曲“至神至妙
,無以加茲。〞*<<,五知齌琴譜>>強調它能使其它琴曲相形見絀。
●澤畔吟﹕琴曲。傳為宋代浙派琴家徐天民所作。內容取自屈原放
逐後,披髮行吟澤畔,遇到漁父皂故事。譜見<<神奇秘譜>>,分段
標題為“遊於江澤“、“行遇漁父〞、“蒙世塵埃〞、“鼓枻而歌
〞。
●矣乃﹕琴曲。暊意據柳宗元“矣乃一聲山水綠〞詩句。存譜初見
於*<<西麓堂琴統>>,有人稱之為*<<漁歌>>或<<北漁歌>>。因*毛敏
仲所作<<漁歌>>是以正調彈徵調式,而此曲是以緊五弦彈羽調式,
故名<<矣乃>>以資區別。全曲共十八段,曲中有矣乃聲和拍水聲。
●莊周夢蝶﹕琴曲。宋末毛敏仲作。題意取莊周夢見自己化為蝴蝶
的寓言故事,樂曲有翩然飛舞的描寫。傳曲有八段、十二段不等。
●神化引﹕琴曲。又名蝶夢遊。題意與*<<莊周夢蝶>>相同,常作為
<<莊周夢蝶>>的序引。
●蝶夢遊﹕即*神化引。
●列子御風﹕琴曲。宋末毛敏仲作。共十段。取列子神遊太空,御
風而行的意境。亦名<<御風行>>。
●禹會塗山﹕琴曲。宋末*毛敏仲作。共十四段。傳說夏禹曾會天下
諸候於塗山,以此歌頌禹的盛德。作者曾將此曲更名為<<上國觀光
>>,擬獻給元世祖。曲譜見於<<神奇秘譜>>、<<琴譜正傳>等三十餘
種版本。
●山居吟﹕琴曲。宋末毛敏仲作。共四段。常作為<<樵歌>>的序曲
。
●樵歌﹕琴曲。宋末毛敏仲作。後人以為作者因元兵入臨安,“故
作歌以招同志者隱焉〞(<<神奇秘譜>>)。傳譜有十至十二段不等
。近代廣陸琴派擅奏此曲。
●佩蘭﹕琴曲。宋末毛敏仲作。取<<離騷>>“紉秋蘭以為佩〞的詩
意。共十四段。
●黃雲秋塞﹕琴曲。一說宋代黃庭堅作。分四段。取塞外思鄉之意
。
●蒼梧怨﹕琴曲。傳自宋代。曾由南宋*楊瓚訂正。存譜為十三段。
內容表現娥皇、女英悼念舜死於蒼梧的感傷情意。
●平沙落雁﹕(1)琴曲。初見於<<古音正宗>>(西元1634年)。現存
琴譜刊載同名作品達百種,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曲調悠
揚流暢,通過時隱時現的雁鳴,描寫雁群降落前空際盤旋顧盼的情
景。*<<天聞閣琴譜>>說它“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2)
琵琶曲。樂譜最早見於華
p600
秋蘋編<<琵琶譜>>卷上,為直隸王加錫傳譜,是六十八板體。李芳
園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亦收此曲,樂曲結構擴充成七
段,有“雁陣橫空〞、“霜天雁叫〞等小標題。一至四段曲調脫胎
於華氏譜,五至七段為華氏譜所無。樂曲描寫候鳥遷飛時在高空飛
翔的情景。其中第二段“霜天雁叫」左手指法使用拉弦,空子弦作
固定襯音,並在不同音位上作模進,模擬雁叫聲,表現手法新熲別
緻。浦東派將<<海青拏天鵝>>稱作<<平沙落雁>>,故亦有人稱前者
為“小平沙〞,後者為“大平沙〞。
●漁樵問答﹕琴曲。存譜初見於明代<<杏莊太音續譜>>(西元1560
年)。在三十多種傳譜中,有的附大歌詞。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
水間自得其樂皂情趣,表達對追名逐利者的鄙棄。*<<琴學初津>>說
它“曲意深長,神情酒脫。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
櫓聲之矣乃,隱隱現於指下。迨至問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良宵引﹕琴曲。初見於明末*<<松弦館琴譜>>。*<<琴學初津>>在
後記中說﹕“是曲雖小,而義有餘。」“起承轉合,井井有條,濃
淡合度,意味深長。〞
●普庵咒﹕(1)琴曲。初見於明末<<三教同聲琴譜>>(西元1592年)
。又名<<釋談章>>。據<<太音布聲>>編者說,此曲係杭州隱士李水
南所作。有些傳譜中附有幫助梵文發音的漢字。全曲共十二段,段
尾都接以共脰皂曲調,聽來回環反覆,連綿不絕,在琴曲中頗有特
點。*<<天聞閣琴譜>>認為它﹕“音韻暢達,節奏目然,令人身心俱
靜,可謂平調中第一操也。」(2)琵琶曲。樂譜最早見於華秋蘋編<<
琵琶譜>>,華氏譜收有兩道同名曲。卷上的<<普庵咒>>原注云﹕“
此曲錫山楊廷果所成,直宗北派,故附於後。」卷下收浙江陳牧夫
傳譜<<普庵咒 >>,全分十六段,有“佛頭〞、“起咒」、“香贊〞
等小標題。兩曲基本曲調相似,楊廷果作稱<<小普庵咒>>,陳牧夫
傳譜稱<<大普庵咒>>。普庵是宋代著名僧人。<<南北派十三套大曲
琵琶新譜>>和<<養正軒琵琶譜>>均收十六段的<<普庵咒>>。
●釋談章﹕即*普庵咒。
●圮(ㄧˊ)橋進履﹕琴歌、琴曲。張良在下邳的橋上遇見一個老
者落鞋於橋下,為他撿回穿上。老人見張良卜嗛恭敬老,就授以<<
太公兵法>>(最早見<<史記·留侯世家>>,並說張良輔佐劉邦取得
天下即得益於此書)。圮橋進履即根據此題材創作的。有三段至七
段不等。
●思賢操﹕琴曲。樂曲表現孔子對顏回的思念之情。“其音悲戚悠
揚。〞(<<重修真傳琴譜>>)同類題材的琴曲遇有<<亞聖操>>、<<
泣頻回>>等。
●鶴鳴九皋﹕琴曲。取<<詩經>>﹕“鶴鳴九皋,聲聞于天〞詩意。
傳曲為九段。譜見<<神奇秘譜>>。
●猗蘭﹕琴曲。傳遻孔子周遊列國,自衛返魯,見蘭花在谷中獨茂
,自傷不逢時而作。傳曲為十一段,又名<<漪蘭>>、<<倚蘭操>>。
與<<碣石調幽蘭>>不同。
●倚蘭操﹕即*猗蘭。
●八極遊﹕琴曲。明代以前傳曲。又名<<挾仙遊>>。全曲六段。<<
神奇秘譜>>解題稱﹕“志在廖廓之外,消遙乎八紘之表。若御颩車
以乘天風雲馬,放浪天地,遊覽宇宙,無所羈絆也。
●挾仙遊﹕即*八極遊。
●雁過衡陽﹕琴曲。描寫雁群由北往南,去寒就暖的遠征。全曲十
段。見於明、青的琴譜。
●屈原問渡﹕琴曲。題意取屈原行吟澤畔,問渡於漁父的故事。見
於明、清琴譜,如<<浙音釋字琴譜>>、<<琴譜正傳>>H寺。
●春曉吟﹕琴曲。傳自明代。分三段。<<二香琴譜>>認為“和平、
中正、大方,為諸曲之冠。“
●漢宮秋﹕琴曲。又名秋扇吟。餞為漢代曹大家(ㄍㄨ)作。存譜
有八至十三段不等。內容取班捷妤(即曹大家)失寵於漢成帝,侍
奉太合於長信宮的故事。曲情如泣如訴,如怨如慕。明代琴家多擅
彈此曲。<<春草
p601
堂琴譜>>稱﹕“此譜採自<<大還閣>>,即<<漢宮秋月>>刪本。〞
●秋扇吟﹕即*漢宮秋。
●蘇武尼君﹕琴歌。又名漢節操。內容歌頌漢代的蘇武出使匈奴十
九年,歷盡艱苦凜然不屈的崇高氣節。傳譜分十段。現代作曲家李
煥之曾據以編為合唱曲。
●漢節操﹕即*<<蘇武思君>>。
●鳳求凰﹕琴曲。內容根據漢伐馬相如與卓文加相愛的故事。傳譜
為十段,見於<<西麓堂琴統>>。另有短小的同名琴歌,還有<<文君
操>>,題材與此相類。
●桃源春曉﹕琴曲。內容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初見於*<<西
麓堂琴統>>。
●耕歌﹕琴曲。又名豳風歌。<<伯牙心法>>說﹕周公輔成王,“慮
其未知稼穡之艱而作。“徵音,二十一段。
●豳風歌﹕即琴曲*耕歌。
●靜觀吟﹕琴曲。一說唐代李勉作。曲意取“萬物靜觀皆自得」之
意。共三段。<<誠一堂琴譜>>認為﹕“曲短趣長,音疏韻足。」
●水龍吟﹕(1)琴歌。共三段。歌詞是贊美琴聲的多種變化和藝術效
果。見於<<伯牙心法>>。(2)曲牌。亦名(大開門),或簡稱發發點
。戲曲樂隊常用的伴奏樂曲,有曲無詞。用嗩吶吹奏,以渲染主帥
升帳、重臣升堂的莊嚴宏木場面。如平劇<<失街亭>>諸葛亮升帳,
<<挑滑車>>岳飛升帳等。
●洞天春曉﹕琴曲。明代沈音作。傳說他夢遊洞天,遇一老人奏中
和之曲,醒後作此。樂曲如遊仙境,“飲人神清心瑩,塵滓盡消“
(<<誠一堂琴譜>>)。
●墨子悲歌﹕琴曲。又稱墨子悲絲。解題說﹕墨翟認為人認習俗所
移,有如白絲被污染,未能潔身自愛,因而洝然感摡。有人說是由
<<牧歌>>改成。見於明、清琴譜。
。箕山秋月﹕琴曲。明伐惆桐庵作。二十四段。傳說堯欲讓天下給
許由,許由臨流洗耳以拒之,並隱居箕山。樂曲歌頌其“清風高節
〞。<<五知齌琴譜>>說﹕“琴之大曲有五﹕洞天、箕山、羽化、秋
鴻、胡笳是也。(又說此曲具有“幽奇古淡〞的特點。
●溪山秋月﹕琴曲。明代沈音作。共十八段。<<小蘭琴譜>>說此曲
“清高古宕〞(“沉鬱堅渾〞,“有如少陵(杜甫)之詩,史遷(
司馬遷)之文。
●鳳凰台上憶吹簫﹕琴歌。歌詞為宋伐女詞人李清照所作。表現了
思念親人之情。蔣興疇傳曲,見於<<和文注琴譜>>。另有明代楊掄
為此詞配曲,稱<<閨怨>>, 見於<<伯牙心法>>。
●塞上鴻﹕琴曲。共十六段。內容表現戌邊的苦況﹕音調悲切淒楚
,段落疏密相間。傳自明代的<<伯牙心法>>琴譜。
●滄海龍吟﹕琴曲。又名蒼江龍吟。
●古神化引﹕琴曲。共十三段。有別於三段的<<神化引>>,被認為
“其音鏗鏘鏘,超乎群類〞(<<伯牙心法>>(。<<琴苑心傳>>指出
它是羽化登仙>>一曲的刪本。傳自明代。
●秋江夜泊﹕琴曲。四段。音節古曠。取唐9人張繼“月落烏啼霜滿
天〞的詩意。傳自明代的<<松弦館琴譜>>。
●碧天秋思﹕琴曲。共四段。有凌雲出塵之意。又名<<天風環珮>>
、<<聽秋吟>>。傳自明代的<<古音正宗>>琴譜。
●羽化登仙﹕琴曲。共三十段。題意取蘇軾<<赤壁賦>>〞羽化而登
仙〞句。其刪節本稱<<岳陽三醉>>,共二十段。題卜意取呂洞賓三
醉岳陽,飛渡洞庭的神話。傳自明代的<<十口音正宗>>琴譜。
●岳陽三醉﹕見*羽化登仙。
●和陽春﹕琴曲。虞山派琴師陳星源傳曲。據古曲<<陽春>>而作。
初見於<<大7還閣琴譜>>。
●梧葉舞秋風﹕琴曲。清代*莊臻鳳作,收入他所編的<<琴學心聲>>
(1664)。是他作品中最流行的一曲,被認為“平順和緩〞“入手
之階梯〞(*<<琴學初津>>)
p602
●春山聽社鵑﹕琴曲。清代莊臻鳳作。曲調淭越淒絕,有遊于思歸
之意。共十三段。
●水仙操﹕琴曲。又名秋塞吟、搔首問天。曲意據*<<琴操>>中*伯
牙學琴的故事﹕伯牙學琴三年,始終未能作到移情的功夫,老師把
他帶到蓬萊山上,留他一人在現場領略海水汨沒漰漸之聲,以及山
林窅寞,群鳥悲號的氣氛,於是恍然大悟,作<<水仙操>>,成為天
下妙手。譜初見於清代<<五知齌琴譜>>,注明傳自金陸琴派,“時
腔,非古調也。〞曲調〞纏綿幽咽,頓挫悠揚〞,“逸韻冷然,摹
神之作。〞
●秋塞吟﹕見*<<水仙操>>。
●搔道問天﹕見*水仙操。
●鷗鷺忘機﹕琴曲。內容原來表現<<列子>>中一則寓言﹕翁出海時
,鷗鷺常飛下來與之親近,後來他受人指使,存心捕捉它們,鷗鷺
就對他疏遠了。宋代劉志方的<<忘機>>,明譜中的<<海翁忘機>>,
都取材於此。清代的,<鷗鷺忘機>>則是首動聽它表現“海日朝暉,
滄江夕照,群鳥眾知,翱翔自得。」
●龍翔操﹕琴曲。見於清代廣陸琴派傳譜。以<<蕉庵琴譜>>所刊最
為流行。解題一般都與<<龍朔操>>(名<<昭君怨>>)相混。但傳統
的<<昭君怨>>與它並無相同之處,音樂恰如標題所示,以流暢的曲
調表現了翔龍飛舞,穿雲入霧皂情趣。
●醉漁唱晚﹕琴曲。明代*<<西麓堂琴統>>中有此曲,解題說唐代皮
日休與陸龜蒙所作。近代流行的一種與之完全不同,傳自川派*張孔
山,音調遯放,素材精煉。
●長門怨﹕琴曲。古*相和歌中有此曲。題材表現陳阿嬌被漢武帝冷
落在長門宮中的故事。近代流行的同名琴曲是*諸城派代表入作之一
,具有山東地方音樂風格。
●關山月﹕(1)漢橫吹曲。<<樂府解題>>﹕“<<關山用>>,傷離別也
。〞詞曲均不傳。<<樂府詩集>>載六朝以來擬作詞多首。(2)琴曲。
最初見於<<琴學管見>>(1930年石印本),1931年刊於<<梅庵琴譜
>>,是山東諸城琴家王賓魯所傳而流傳較廣的琴曲。經近人配以李
白同名詩作,流傳更廣。此譜與清宣統二年(西元1910年)濟南鳴
盛社小曲<<罵情人>>略同。
●憶故人﹕琴曲。載於<<今虞琴刊>>,傳自彭慶壽。全曲共六段,
曲調委婉深情。與明代傳譜的<<山中思友人>>共不相同。
●泣顏回﹕(1)琴曲。載於<<今虞琴刊>>。原為管樂曲,經徐元白移
為琴曲。曲調哀婉深沉。參見<<思賢操>>。(2)曲牌。又名(好事近
)。屬南曲中呂宮。如崑曲<<連環記·起布>>一折中所唱。在平劇
中常用於較大規模的發兵遭將場面,由眾兵將齊唱,以烘托軍戚聲
勢。如<<長坡坡>>第一場所用。有時也可分段使用,如<<挑滑車>>
一劇。
●冀南小開門﹕笛曲。流傳於河北南部。樂曲以流暢的旋律,富於
特色的滑音演奏,表現活潑歡樂的情緒。
●五梆子﹕笛曲。原為華北地區的器樂曲牌,馮子存改編為笛曲。
全曲四段段,各段有不同的節奏、速度、有度變化,並變換運用垛
音、滑音、吐音、厲音、花舌、飛指、顫音等技法。旋律優美明快
,具有濃郗的地方色彩。此曲曾錄製唱片。
●頂嘴﹕笛二重奏曲。流傳於河北中部。該曲使用兩只同調梆笛,
以輪奏及相互烘托陪襯的手法,並用滑音、頓音、厲音、顫音等技
巧,對現實生活中頂嘴逗趣的情景進行生動的描繪,表現出詼諧、
樂觀的生活情趣。此曲曾錄製唱片。
●喜相逢﹕笛曲。原為器樂曲牌,流行於內蒙古,後被山西梆子、
二人台吸收為過場音樂。馮子存改編為梆笛曲。樂曲採用民間變奏
手法,演奏上運用吐音、花舌、飛指、花舌顫音等技法,适成熱烈
的氣氛。全曲情緒明快爽朗。此曲曾錄製唱片。
●黃鶯亮翅﹕笛曲。原為山西梆子曲牌,馮子存改編為梆笛曲。全
曲四段﹕第一段慢板,笛音堅實明亮,旋律寬廣悠揚;第二段用吐
音裝飾旋律,模仿黃鶯展翅飛鳴,第三、四段速度漸快,運用倚音
、滑音、
p603
吐音等技巧,使樂曲更加歡快流暢,最後以優美遼闊的尾聲結束。
此曲曾錄製唱片。
●賣菜﹕笛曲。原為山西民歌,劉管樂改編為梆笛曲。全曲分三段
﹕第一段以簡樸的卜旋律,鮮明的節奏,表現出洮擔者由遠玉近的
形象;第二、三段以近以叫賣呼喚的曲調,表現活潑愉悅的情趣。
富於生活氣息。此曲曾錄製唱片。
●掛紅燈﹕笛曲。原為內蒙民歌,馮子存改編為梆笛曲。旋律熱情
奔放,表現農村節日歡騰熱型的氣氛。此曲曾錄製唱片。
●萬年紅﹕笚曲。原為二人台曲牌(萬年歡),馮子存改編為笛曲
。旋律優美流暢,表現歡樂的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駐雲飛﹕笛曲。原為山東柳子戲曲牌,袁自文改編為笛曲。曲調
活潑流暢,描繪鳥類的自由飛翔。此曲曾錄製唱片。
喜新婚﹕笛曲。又名五字門。為民間器樂曲牌(開門)流傳在山東
西南的笛曲譜本。旋律跳動較大,各句之間銜接緊密,舊時多在新
婚賀喜時演奏,表現歡快的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雙合鳳﹕笛曲。又名五字開門,是民間器樂曲牌(開門)流傳在
山東西南的一個笛曲譜本,常在村槙的喜慶節日中演契。此曲既有
北方梆笛活潑跳動、熱烈激情的特點,又具南方曲笛柔和清新抒情
流暢的情趣,表現了山東笛曲的獨特風各格。此曲曾錄製唱片。
●五字開門﹕笛曲。*<<雙合鳳>>、*<<喜新婚>>的原始譜本。
●花香蜂舞﹕笛曲。又名一架蜂、一江風。原流傳於山東西南菏澤
地區鄆城、鉅野等縣。後經袁自文改編,以優美的旋律和活潑跳動
的節奏,描繪蜜蜂採花飛舞的神態。此曲曾錄製唱片。
●一架蜂﹕即*花香蜂舞。
●三五七﹕笛曲。原為浙東婺劇曲牌,由趙松庭改編為笛曲。根據
婺劇唱詞三、五、七的字句結構特點命名。曲調熱烈粗獷。
此曲曾錄製唱片。
●一枝梅﹕笛曲。曲調優美、穩健、莊重。在演奏上要求講求細緻
的氣息控制,並注意樂句的起伏和強弱變化。本曲以笛子的筒音作
do,這在民間笛曲中較火見。
●鷓鴣飛﹕笚曲。原為湖南民間樂曲,樂譜取早見於1926年嚴箇凡
編<<中國雅樂集>>。以後以絲竹樂合奏、簫獨奏等多種演奏形式在
江南一帶流笭。趙松庭、陸春齡分別改編為笛曲。旋律優美細膩,
流暢舒展,富於歌唱性。演奏時要熟練地控制和運用氣息的變化,
充分發揮曲笛圓潤豐滿的音色特點。此曲曾錄製唱片。
●江河水﹕*雙管曲。原為遼寧南部鼓吹樂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
期由王石路、朱廣慶、朱長安、谷新善改編為雙管獨奏曲。全曲由
引子和三個段落組成。第一段旋律深沉悲憤,係由遼南鼓吹樂笙筈
曲曲牌(江河水)發展而來。第二段由遼南鼓吹樂經常使手的一種
“梢頭〞(又稱“對句〞、“浪頭〞或“黃河套〞〞是演奏者即興
發揮的快板樂段)立樂素材演代而成,與第一段形成對比,樂思寧
靜而深沉。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現,從演奏的力度和速度上,更加
突出悲憤的情緒。全曲以樸實、簡煉的手法,表達了深刻的的感情
。此曲曾錄製唱片。近年、黃海懷還移植為二胡獨奏曲,並曾錄製
唱片。
●放驢﹕管子曲。流行於河北中部各地。是首反映當地人民生活風
俗器樂曲。民間演奏的譜本很多,常見的是三段﹕第一段慢板,第
二、三段快板。只奏第一、三段的,稱為(小放驢)。慢板部分旋
律具有濃郗的河北民歌風格,豪爽奔放,感情熾熱﹕快板部分旋律
歡快活潑。管子演奏技巧得到充分發揮,如“涮音〞、“跨五音〞
、“打音〞、“顫音〞等,生動地表現了地秧歌<<跑驢>>詼諧風趣
的舞姿和熱烈歡騰的群眾場景。此曲曾錄製唱片。
●拿天鵝﹕管子曲。流傳於河北中部和地。是由數個小曲組合而成
。曲中大段流水板的應用,使樂曲富有生氣和動力。引子部分,手
法新穎,可表現出演奏者高超的演奏技巧。
p604
●大二番﹕管子曲。流傳於河北中部各地。應用戲曲板式變化手法
,將*小二番的旋律擴充一倍,類似平劇中原板和慢板的關係。樂曲
在加花變化,運用、小管子立色的對比以及旋律的重疊呼應方面,
都很有特點。
●小二番﹕管子曲。流傳於河北中部和地。全曲分兩分,曲調生動
活潑。在演奏時常作移調處理,以形成樂曲的變化。如正宮調(do
= A )演奏時,曲調上下波動較大,突出地運用了“涮音〞(演奏
時,嘴唇放鬆,作大幅度吞吐動作,吞時發音,吐時不發音)、“
打音〞的技巧。上字調(DO = D)演奏時,曲調移高四度,突出了
“打音〞和“跨五音〞(借用第一音孔演奏正宮調的RE或LA,這兩
音原來由第八音孔超吹或第二音孔演奏)的演奏技巧,使卜昔色更
加明亮。此曲曾錄製唱片。
●鄧都中曲﹕管子曲。流傳於河北中部和地。原為道教音樂,有唱
詞,現已散失。全曲分六段,手月用*換頭變化的手法演奏第六可以
反覆。旋律優美流暢,富於歌唱性。
●老板集賢賓﹕管子曲。流傳於河北中部各地。原為崑曲吹打曲牌
,後改編為管子曲。以板式變奏手法將原曲2/4拍子擴充為4/4拍子
。旋律柔美平穩。
●雙黃鶯﹕管子曲。又名雁落沙灘。流傳於河北中部各地。用低音
管子演奏,旋律恬靜舒展。
●雁落沙灘﹕即*雙黃鶯。
●疊斷橋﹕管子曲。流傳河北部各地。組合民歌、曲牌等而成。以
民歌為第一部分,其後由(疊斷橋)曲牌接河北梆子音樂結束。其
調式轉換手法,在同地區 樂曲中獨具物色。
●柳葉青﹕管子曲。根據*山西八大套中的一首器樂曲牌發展而成。
流行於山西五臺、忻縣等地。全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行板,旋律
抒情流暢;第二部分快板,旋律熱烈奔放。具有濃厚的晉北民間音
樂色彩,表現了 春天大自然欣欣向榮的景色。此曲曾錄製唱片。
●麥穗黃﹕管子曲。根據*山西八套中的一首器樂曲牌發展而成。流
行於山西五臺、忻縣等地。自由伸展的引子部分,以其獨特的調展
現出一派晉北竹虱光。著是快速奔放的曲調。曲中運用花舌音、打
音鼓音等技巧,表達了豐收的喜悅。
●百鳥朝鳳﹕嗩吶曲。流傳於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情緒熱
烈、歡快,細膩地模擬各種飛禽啼鳴,表現了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
。此曲曾錄製唱片。
●婚禮曲﹕嗩吶曲。民間器樂曲牌(開門)的變體之一。流傳於山
東西南地區。因舊時在民間新婚賀禮時演奏而得名。旋律生動活潑
,富有方色彩。此曲曾錄製唱片。
●鳳陽歌絞八板﹕嗩吶曲。由民間器樂曲牌(鴟陽歌)和(八板)
構成。流傳於山東西南地區。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慢板旋律明
快爽朗,富於歌唱性;快板旋律活潑熱烈。此曲曾錄製唱片。
●風攪雨﹕嗩吶曲。山東西南民間器樂曲目。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
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民間器樂曲牌(開門)的變奏;第二部
分是充分發揮嗩吶表現技能的即興展開段落。與*<<大合套>>是同一
素材(均以<<開門>>曲牌為基礎)的不同變體,旋律變化各具特色
。
●抬花轎﹕嗩吶曲。山東西南鼓吹樂曲的代表性曲目之一。舊時用
於民間喜慶場合。全曲分兩段﹕第一段是民間器樂曲牌(開門)的
變奏;第三段是充分發揮嗩吶技巧的即興展開段落。樂曲情緒歡快
,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此曲曾錄製唱片。
●大笛二板﹕嗩吶曲。嗩吶,在山東西南、河南北部地區,也稱大
笛,故取此名。民間器樂曲牌(抬花轎)的演奏譜本之一。也是當
地鼓吹樂的代表性曲目庂一。多用於民間喜場合。旋律流暢柔美,
富於地方戲曲唱腔的韻美。
●拜花堂﹕嗩吶曲。民間器樂曲牌(抬花轎)的演奏譜本庂一。山
東西南鼓吹樂曲的代表性曲目之一。舊時用於民間喜慶場
P605
合。旋律流暢歡快。不同譜本的即興演奏段落(民間稱“穗子〞)
,可充分發揮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六字開門﹕哨吶曲。流傳於山東、河北等地。民間器樂曲牌(開
門)的演奏譜本之一。“六字〞是標明嗩吶演奏的指法要求(即以
第六孔作DO)。這一演奏指法在山東西鼓吹樂曲中具有代表性。樂
曲在反覆演奏中突出各種技巧的變廿寺比,情緒活潑快。
●八條龍﹕嗩吶曲。流行於山東昌灘地區。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
。樂曲以兩支不同高的嗩吶演奏,互相對比,表現了熱烈歡快的情
緒。
●大合套﹕嗩吶曲。樂曲匯集了山東鼓吹樂中多種旋律展開手法,
故名。是魯西南民間器樂的代表曲目之一。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
。全曲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民間器樂曲牌(開門)的變奏;第二
部分是充分表現嗩吶技巧的即興展開段茖,民間叫做“穗〞或“穗
子〞。樂曲旋律跌宕起伏,神采飛揚。
●青天歌﹕嗩吶曲。流傳於山西北部五臺、定襄、忻縣、郭縣等地
。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由五至六個小曲組成,可分可合。旋律
時而柔弱甜芵,時而剛勁挺拔,對比性強,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此曲曾錄製唱片。
●全家福﹕嗩吶曲。亦名高頭贊。流傳於河南安陽地區。旋律源於
當地古老劇種“羅戲〞的唱腔和曲牌。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旋
律的慢板部分悠揚委婉,富於戲曲唱腔的韻咪;快板部分生動活潑
;急板部分火熱歡騰。
●高頭贊﹕即*全家福。
●雲裡摸﹕嗩吶曲。流傳於河南省。全曲分兩段﹕第一段是在河南
曲劇<<抬花轎>>的旋律基礎上發展而成;第二段是即興展開部分(
河南民間稱“活調〞)。樂曲情緒歡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此
曲曾錄製唱片。
●喜慶﹕嗩吶曲。由流傳於安徽、河南一帶的幾首民間樂曲組合改
編而成。常用於農村的喜慶場合。樂曲分三段﹕第一段是河南民間
音樂曲牌;第二段是安徽民間音樂“慢叫句子〞(即慢板部分。河
南稱“抬花轎〞);第三段是“快叫句子“即快板部分)。全曲情
緒歡快熱烈。
●海青拿天鵝﹕琵琶曲。元代楊允孚<<灤京雜永>>中有詩記載﹕“
為愛琵琶調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涼州曲,彈芔天鵝避
海青。“原注﹕“<<海抈拿天鵝>>新聲也。〞海青,又名海東青,
是古蒙古族人民用來捕獲天鵝的獵鳥。此曲生動地描寫了海青捕捉
天鵝時淭烈搏鬥的情景,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狩獵生活和勞動的喜
悅心情。共十八段,主題鮮明,女構也較為完整,以*石尾的形式貫
串全曲。運用了琵琶彈奏的多種技巧並有較多的發揮。明、清以來
廣泛流傳。*華秋蘋*<<琵琶譜>>、*李芳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
琶譜>>和*<<養正軒琵琶譜>>均載有樂占普。並被芰吹、弦索等器樂
合奏匠吸收,稱為<<放海青>>、<<拿鵝>>、<<鵝兒>>等。是目前能
確定創作時代的最古老的首琵琶曲。
●十面理伏﹕琵琶曲。簡稱十面。樂譜取干見於*華秋蘋編*<<琵琶
譜>>卷上,標題<<十面>>,為直隸王君錫傳譜。*李芳園編*<<南北
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收此曲,改名<淮陰平楚>>,假托隋代秦漢
子作。樂曲描寫西元前202年楚漢戰爭仕垓下最後決戰的情景。漢軍
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頸羽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明
末清初王猷定在<,四照堂集>>的“湯琵琶傳〞中記載琵琶演瘈家*湯
應曾演奏<<楚漢>>一曲時的情景﹕“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
屋瓦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闢易聲,金騎蹂
踐爭頸王聲,使聞者始而奮,繼而恐,涕泣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楚漢>>可能是此曲的前身。<<十面埋伏>>為敘事性多段體結
構,全曲分段在各種譜本中不完全一致,但所描寫的內容大體相同
。全曲最後的“奏凱〞、“爭功〞、“回營〞
P606
三小段,是民間曲牌(五聲佛)、(撼動山)衍變而成。這兩道曲
牌性格明朗、歡快,在傳統套曲中常作為歡慶勝利的結尾使用。此
曲流傳甚廣,是傳統琵琶武套中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曾錄製唱片。
●霸王卸甲﹕琵琶曲。樂譜取早見於*華秋蘋編*<<琵琶譜>>卷下,
分十段,為浙江陳牧夫傳譜。樂曲描述西元前202年楚漢垓下之戰,
但側重描寫西楚霸王項羽的失敗。樂曲分段初無標題(個別標有“
小吹〞、“金毛獅子〞),*李芳園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
譜>>收此曲,名<<郁輪袍>>,假托唐代王維作,並加進“營鼓〞、
“升帳〞等小標題。虍後各竹家所傳樂譜均沿用之,在段落劃分上
稍有差共,有所曾刪。最後一段尾聲,以傳統套曲結尾時常用的歡
快曲牌收尾。流傳甚廣,是琵琶武套中代表入品之一。此曲曾錄製
唱片。
●月兒高﹕琵琶曲。同名異曲共三首。(1)見*華秋蘋編*<<琵琶譜>>
卷下,分十段,標有“海島冰輪〞等小標題。*<<南北派十二曲琵琶
新譜>>則稱為<,覽裳曲>>。此曲結構嚴謹,節奏、速度、指法多變
化,在傳統琵琶曲中別具一格。(2)見*,<< 養正軒琵琶譜>>卷中,
分八段,標有“登舟晚眺〞等小標題。樂曲風格淡雅。據該譜>>顧
曲須知>>所述,意在描繪烘雲托月的景色。此曲曾錄製唱片。近年
,彭修文曾將此曲改編為民族器樂合奏曲,並錄製唱片。(3)*見<<
瀛州古調>>。為六十八板體,通稱為<,小月兒高>>。
●塞上曲﹕琵琶曲。曲<<思春>>、 <<昭加怨>>、<<泣顏回>>、<<傍
妝台>>、<<訴怨>>五道釔曲組成。這些小曲的樂卜取早見於華秋蘋
編*<<琵琶譜>>卷中,為浙江陳牧夫傳譜。*<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
新譜>>將五首小曲組合在一起題為<,塞上曲<<,並將各小曲改題為
<<宮苑思春>>、<<昭君怨>>(原名)、<<湘妃滴淚>>、<<妝台秋思
>.、<,思漢>>,並假托王昭君所作。曲調婉轉細膩,充分發揮左手
推、拉、揉、吟等技法,以描述痛苦和哀怨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
●青蓮樂府﹕琵琶曲。樂曲由“清平詞〞、“鳳求凰〞、“三跳澗
〞、“玉連環〞四首六十八板小曲組成,這些小曲的樂譜最早見於
1819年華秋蘋所編<,琵琶譜>.。1895年李芳園所編<<南北派十三套
大曲琵琶新譜>>將這些小曲集成套曲,由“清平詞〞一曲附會到唐
代詩人李白所寫的三首樂府詩<<清平調>>,並依李白“青蓮居士〞
的別號取<<青蓮樂府>>為總標題,分段標題除“清平詞〞外,其餘
三段分別改為舉杯遊月〞、“風入松〞、“石上流泉〞。又將這首
套曲牝為李白所作。現在流行的<<青蓮樂府>>有的將華氏譜中的“
雨打芭蕉〞也加到套曲內,由五首小曲組成。也有將“清平詞〞取
消的,則作為四首小曲。構成套曲的“清平詞〞、“鳳求凰〞兩曲
彼此不同,“三跳澗〞、“玉連環〞、“雨打芭蕉〞三曲開頭二十
八板的旋律完全相同,其餘的旋律之間也有密切關係,基本是同一
旋律的變奏。
●陽春古曲﹕琵琶曲。又名陽春白雪,簡稱陽春。是六十八板小曲
集成曲,其中大部分小曲是由*老六板變奏而成。這些小曲在舊抄本
<<閑敘幽音>>、<<m琵琶譜崑崙遺響>>、<<琵琶譜>>(陳靈秀藏抄本
)等琵琶譜內都可見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據知唐
樂吾藏舊抄本傳抄)中的<<六板>>(共分十段)旋律基本相同。可
見此曲既可作為一首套曲演奏,也可單篾演奏其中的每一首小曲。
全曲分七段、十段與十二段幾種牌版本。一般將十段、十二段的稱
k<<大陽春>>,七段的稱<<小陽春>>或<<快板陽春>.。樂曲情趣輕快
活潑。曾錄製唱片。
●燈月交輝﹕琵琶曲。源於十番鑼鼓曲,因常在舊曆正月十五元宵
節演出,故取此名。曲調歡快活潑日。全曲包括(壽亭侯)、(薛
仁貴)(跨海征東)兩段曲調,並有用琵琵技法模擬的鑼鼓段。<<
養正軒琵琶
P607
譜>>收此曲,還收有帶唱詞的原譜。汪昱庭傳譜時作了刪節。此曲
曾錄製唱片。
●飛花點翠﹕琵琶曲。樂譜最早見於江陰抄本*<<文板十二曲>>。
*<<瀛州古調>>也收入北曲,經劉天華整理加工後,在在南北方各地
廣為流傳。這是道寫景的抒情曲,旋律婉轉細膩,風格古樸。對標
題的解釋有兩種﹕(1)飛花散在芳草上,春意正濃的景色。(2)雪花
映松柏,松柏傲飛雪的意境。琵琶文曲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充
分發揮,如對推、拉、吟、揉等技巧安排得很細緻,泛音的應用也
富於特色。曾錄製唱片。
●夕陽簫鼓﹕琵琶曲。又名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早在
1875年前已有傳抄本,全曲共分七段,初無分段標題,1898年陳子
敬琵琶譜傳抄本列有“回風〞、“卻月〞、“臨水〞、“登山〞、
“嘯嚷“、“晚眺〞、“歸舟〞、等七段小標題。*李芳園編*<<南
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收此曲,名為<<潯陽琵琶>>,擴充至十
段,列有“夕陽簫鼓〞、“花蕊散回風〞、“關山臨卻月〞、“臨
水斜陽鼓〞、“楓荻秋聲〞、“巫峽千尋〞、“簫聲紅樹裡〞、“
臨江晚眺〞、“漁舟唱晚〞、“夕陽影裡一歸舟〞等小標題。假托
唐代虞世南作。1823年上海大同樂會會員柳堯章將此曲改編成絲竹
合奏曲,取名*<<春江花月夜>>。<<夕陽簫鼓>>是首抒情寫意的文曲
,旋筆優美流暢,左手較多使用推、拉、揉、吟等技法。通過簡短
的引子模擬簫、鼓聲,然後引進主要旋律,以後各段使用合尾的形
式,用擴展、收縮、局部增減和高低音區的變換等手法展開全曲。
此曲流傳甚廣,是琵琵文曲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潯陽曲﹕即*夕陽簫鼓。
●潯陽夜月﹕即*夕陽簫鼓。
●潯陽琵琶﹕即*夕陽簫鼓。
●大浪淘沙﹕琵琶曲。*阿炳傳譜。全曲分三段。前兩段曲調緩慢從
容而富於變化;第三段曲調取材於*十番鑼鼓曲*<<將軍令>.,鏗鏘
有力、情緒奔放。在阿炳傳譜的琵琶曲中,卜此曲流傳最廣。曾錄
製唱片,由阿炳本人演奏。
●昭君出塞﹕琵琶曲。*阿炳傳譜。據阿炳自述,由他父親華雪梅傳
授。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旋律威嚴端莊,尾散板是為下段銜接作過
渡;第二段旋律富有內在動力,運用了“輪佛〞指法;第三段旋律
輕快明朗。音寸發展層次分明。此曲曾錄製唱片。
●龍船﹕琵琶曲。流傳於江南一帶的民間套曲。描寫端什節龍船競
渡時歡快熱烈的場面。曲式結構類似吹打曲,用琵琶的技法模仿鑼
鼓段部刀與旋律部分輪番演奏奏。舊時江南一帶彈詞藝人常將它作
為開場曲演奏。旋律由演奏者任選民間小調若干首或器樂曲的某些
片段組成,故此曲的演奏譜本各不相同。現已出版的樂譜有兩種﹕
(1)*阿炳傳譜。(2)林石城編曲。
●歌舞引﹕琵琶曲。*劉天華作。係作者1927年春聽音樂會後的即興
創作,1930年1月發表於國樂改進社編<<音樂雜它>>第一卷第九期。
全曲共分五段,另有尾聲。旋律活潑歡快,在節奏處理上較多地運
用“挑彈〞、“勾搭〞指法,形成旋律與襯音的交織,具有傳統戲
曲音樂中緊打慢唱的特點。曾錄製唱片,係作者本人演奏。
●改進操﹕琵琶曲。*劉天華作。1927年12月18日,為國樂改進社成
立而成,1928年1月發表方淢樂改進社編<<音樂雜志>>第一卷第一期
。樂曲有短小的弓中子與尾聲。全曲分兩大段﹕第段旋律如歌,,
左手較多使用“綽〞、“注〞(左手某指由較低之音位按至本音為
“綽〞,由較高庂音位按至本音為“注〞)指法,模仿琴曲音韻;
第二段旋律活潑、跳躍,部分樂句採用二聲部和聲進行,在手法上
有所創新。
●漢宮秋月﹕(1)山東箏曲。原為“大八板體〞曲式結構(全曲分八
段,稱八板。每段八拍,惟第五段多四拍,總計為六十八拍,民間
習六十八板)的樂曲,經過長時間對旋律、節奏的調整和發展,成
為一首有標題的箏曲。意在表現古代宮女的悲
P608
怨情緒。恰當地運用了揉、吟、滑、按等技巧,風格純樸古雅,是
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曾錄製唱片。(2)琵琶曲。同名異曲共兩
首。(1)乙字調(A調)<<漢宮秋月>>,樂譜最早見於<<瀛州古調>>
。旋律淒涼婉轉,表現一種哀怨情緒。(2)尺字調(C 調)<<漢宮秋
月>>,見於無錫吳畹卿(1847─1926)傳抄譜;全曲六段加尾聲,
無分段小標題。<<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收入此曲稱<<陳隋
>>,nk 名<<神傳>>;分九段﹕包括起操(引子)和收操(尾聲),
有“玉樹後庭花〞等四段小標題,假托秦漢子所作。樂譜將原曲尺
字調(C調)移到小工調(D調)記寫,由於工尺譜沒有升降符號,
調整變調後造成弓調式混亂。<<養正軒琵琶譜>>收入此曲也稱<<陳
隋>>,陳子敬傳譜﹕分八段,有“禁苑催花〞等小標題。各傳派的
樂譜段落劃分不同,但旋律基本相同,表現一種哀惋情緒。此曲曾
錄製唱片。(3)二胡曲。原為同名琵琶曲(見於1916年沈肇州所編琵
琶譜<<瀛州古調>>)中的第一段。旋律抒情委婉,細膩深情,表現
古代宮廷婦女的苦悶與哀怨。在近代曾以多種演奏形式在民間流傳
。1934年曹天雷所編<<粵樂名曲集初編>>中,有<<漢宮秋月>>、<<
三潭印月>>兩首異名同曲的合奏樂譜。二胡曲曾錄製唱片。
●嚶轉黃鸝﹕山東箏曲。原為大八板體曲式結構(參見山東箏曲<<
漢宮秋月>>)的樂曲,經過改編,成為一首有標題的箏曲。曲中突
出運用花指和快速的繁音節奏變化來模擬春天“黃鸝巧囀在花塢〞
的情景。
在山東箏曲中獨具一格。
●夜靜鑾鈴﹕山東箏曲。原為“大八板體〞曲式結構(參見山東箏
曲*<<漢宮秋月>>)的樂曲,經過改編,成為一首有標題的箏曲。全
曲只用大、中兩指的“勾搭〞手法演奏,所以亦稱為<<勾搭>>。用
中指的勾撥低音以突出主旋律,配以大指連牝高八度音,並加上花
指奏法,以摸擬一串鈴聲。旋律起伏跌宕,富於變化,是山東箏曲
的代表曲目之一。
●打雁﹕河南箏曲。原為*河南曲子板頭曲中首流傳較廣的樂曲。樂
曲描述獵人打雁的情景。全曲分為兩段,第一段曲調明快流暢;第
二段開始右手交替彈奏八度音,並與左手滑音相配合,模仿群雁受
驚的鳴叫,然後,速度突慢,用滑音和細密的小顫音表現傷雁的哀
鳴和掙扎。全 曲曲調結構和情節構思頗 有特色。
●陳杏元和番﹕河南箏曲。原為*河南曲子板頭曲。取材於戲曲故事
<<二度梅>>。描述唐代吏部尚書陳日升之女陳杏元,受奸臣陷害,
被迫前往北國和番,在途中的悲憤心情。曲中較多地使用了“游搖
〞(右手大指連續向裡、向外快速撥弦為搖指,從近箏柱處逐漸搖
向靠岳山處為游搖。)和緩緩而起的下滑音指法,旋律深沉憂。河
南板頭曲中還有一曲<<陳杏元落院>>。也表現同一題材,這兩首樂
曲成為流傳廣泛的姐妺篇。
●嘆顏回﹕河南箏曲。原為*河南曲子板頭曲。曲中運用了較多“游
搖〞(參見河南箏曲<<陳杏元和番>>和小顫〞(左手食指、中指在
箏柱左邊弦上連續輕微捺動,弦顫動頻律較快)的指法,表現一種
哀痛的情緒。曲調較短小,可反覆演奏。河南曲子板頭曲中另一曲
<<哭周瑜>>,因與此曲表現的情緒接近,所以常與此聯奏。
●蘇武思鄉﹕河南箏曲。原為*河南曲子板頭曲中流傳廣泛的樂曲之
一。樂曲開始的曲調深沉抑鬱,節奏舒緩,繼而變得明朗激昂,結
尾用扣指手圣彈奏出低沉的曲調。意在表現漢朝蘇武出使匈奴,被
留十九年,始終堅貞不屈,忠實於漢朝的歷史故事。
●閨中怨﹕河南箏曲。原為*河南曲子板頭曲。全曲節奏緩慢,低迴
幽怨,如泣如訴。表現在古代社會裡,青年女子在舊禮教束縛下的
憂鬱心情。
●寒鴉戲水﹕廣東潮州民間箏曲。用*重六調。全曲由“二板〞(又
稱頭板)、“拷拍〞和“三板〞三個段落組成,採用“
P609
曲速三變〞的手法以三板終曲。三板為全曲的旋律骨架,曲意流暢
,2/4拍子;將三板變為4/4拍子的慢板,就是感情細膩,富於諧趣
的抒情段茖二板;將三板節奏緊縮,突出其拍頭(第一拍),便成
為閃板演奏的1/4拍子的拷拍。其中二板一段可作為獨立演奏的曲目
。樂曲用高低八度音程交替變化的手法,配以輕快流利的花指,描
繪一群寒鴉(即魚鷹)在水中追逐嬉戲的情景。此曲曾錄製唱片。
●玉連環﹕廣東客家箏曲。在正板(即六十八板)的基礎上加花變
奏,可反覆循環演奏,寓有“一線串珠,玉環連索〞之意,故名。
是以演奏技術命題的樂曲,也是學習客家箏曲入間教材之一。此曲
曾以合奏形式錄製唱片。
●單點頭﹕廣東客家箏曲。是以演奏技術和表演程序命題的樂曲。
“單點〞是右手簡單的奏法﹕“頭〞是“頭板〞之意,是套曲前面
的引子。此曲是訓練“單點〞技巧的必修曲目之一。曾以合奏形式
錄製唱片。
●亂插花﹕廣東客家箏曲。據錢熱儲<<清樂調譜選>>所載此曲的“
題解〞﹕“亂插花者,蓋言亂板中配插之花也。〞可知此曲是以演
奏技術命題的樂曲“插花〞是以增減板、字,改變正板節奏的傳統
變奏手法。客家人對待“八板〞(六十八板樂曲)的嚴謹的正規結
構均看做“正板〞;打破正板節奏的樂曲則稱“亂板〞。此曲是訓
練和熟悉客家箏曲插花變奏規律的曲目之一,曾以合奏形式錄製唱
片。
●出水蓮﹕廣東客家箏曲。據錢熱儲<<清樂卜啁譜選>>所載此曲的
題解﹕“蓋姒紅蓮出水,喻樂之初奏,象徵其艷嫩也。〞樂曲雖然
以“出水蓮花〞為題,其實是就套曲的表演程序而言,即套曲前面
的引子部分。屬*重六調樂曲,技術上可訓練以FA、SI為主的變音奏
法。此曲曾錄製唱片。
●漁舟唱晚﹕箏曲。*婁樹華在本世巒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
圠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
唱晚,響穹彭蠡之濱〞句。近年有人研究,認為<<漁舟唱晚>>係金
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一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
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本世紀三十年代金
灼南將此曲傳授婁樹華,婁又作了改編。全曲分三段﹕第一段用慢
板奏出韻緻悠揚而富於歌唱性的旋律,並配合左手揉、吟等裝飾手
法,抒發對湖濱晚景的讚賞情懷;第二段從第一段上下八度關係的
曲調中發展而來,用按、揉兩種抇指法湘配合,奏出長音“ FA〞,
使調式有所變化;第三段用快板奏出一連串的模進音型,表現蕩槳
、搖櫓和浪花飛濺。然後樂曲逐步加快,以各種按、滑迭用的催拍
(亦稱催板)奏法,描繪舟晚歸的情景。此曲流傳廣,曾錄製唱片
。
●大起板﹕板胡曲。根據*河南曲子<<小調大起板>>改編而成。原是
以墜胡為主的河南曲子開場曲,後經何材改編為板胡獨奏,小樂隊
伴奏。曲調明朗建康,表現熱烈歡快皂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中花六板﹕二胡曲。我國各地廣為流傳的民間器樂曲*<<老六板>>
的加花變奏,係依據絲竹樂<<中花六板>>移植衍變而來。近代有改
稱為<<虞舜熏風曲>>。樂曲在波浪式皂旋律起伏中,圓潤的滑音和
滿的弓法密切配合,表現了清新抈快的情趣。此曲曾錄製唱片。
●虞舜熏風曲﹕即*中花六板。
●花歡樂﹕二胡曲。據絲竹樂曲<<歡樂歌>>加花變奏而成。靈巧別
緻的裝飾手法,細微的力度、弓法變化,把旋律潤飾得華麗動聽,
表現了舒暢歡快的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病中吟﹕二胡曲。*劉天華作曲(1915年初稿,1918年定稿)。
1930年1月發表於國樂改進社編<<音樂雜志>>第卷第八期。又名<<安
適>>或<<胡適>>,即“人生向何處去〞之意。樂曲第一段表現一種
苦悶彷徨情緒,旋律如泣如訴,纏綿委婉。第二段表現作者要解除
苦悶的意願並抒發
P610
個人的抱負,旋律較為急促。第三段和尾聲表達了奮鬥的音志不斷
加強和在逆境中掙扎前進的感嘆和苦衷,運用了加快的八分音符進
行和大幅度的滑音演奏。1930年(或1931年)曾錄製作者本人演奏
的唱片。近年亦曾錄製唱片。
●安適﹕即二胡曲*病中吟。
●良宵﹕二胡曲。原名<<除夜小唱>>,*劉天華作於1928年。發表於
國樂改進社編<<音樂雜志>>第一卷第二期。是作者在除夕與學生、
友好歡聚時的即興創作。樂充分發揮二胡各把位主要在上把演奏,
旋律流暢,渾厚如歌﹕第二段主要在中把演奏,旋律明亮,游情有
力;第三段主要在下把奏,旋律昂揚,華彩多姿。全曲短小精悍,
一氣呵成。此曲曾錄製唱片。
●除夜小唱﹕即二胡曲*<<良宵>>。
●閑居吟﹕二胡曲。*劉天華作曲。1928年10月發表於國樂改進社編
<<音樂雜志>>第一卷第四期。樂曲表現作者處境順利時短暫的喜悅
,但也流露出對理理想能否實現的憂慮心情。旋律上悠長徐緩的樂
句富於變化,首次在二胡上使用泛音演奏。此曲曾錄製唱片。
●空山鳥語﹕二胡曲。*劉天華作曲(1928)。樂曲描寫深山幽谷中
群鳥歡鳴、生氣盎然的景象。作者以富於民族性的旋律,在民間傳
統演奏手去的基礎上,運用專業創作技巧加以發展,構成一首結構
完整、富有詩意的樂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樂曲中使手了輪
指(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快速按同一音)、大幅度滑音演
奏手法和旋律上大三和弦的分解進行,表現了作者在創作上的革新
精神,使二胡言一古老的樂器面目一新。此曲曾錄製唱片。1930年
(或1931年)曾錄製有作者本人演奏的唱片。
●光明行﹕二胡曲。*劉天華作曲(1931年春)。1932年2月發表於
國樂改進社編<<音樂雜志>>第一卷第十期。樂曲以明快、堅定的旋
律表現當時社會知識分子不斷追求進步和光明的心情。全曲除引子
、尾聲計四個段落,由兩個主題的循環和變化發展構成。第一主題
剛勁有力,節奏性強,有進行曲風格。第二主題連貫舒展,先在下
屬調上出現,用內弦演奏;然後又恢復至原調,用外弦演奏。第三
、四段昃樂曲的展開部分,由第一、二主題派生發展而成。此曲在
不同弦上演奏。第三、四段是樂曲的展開部分,由第一、二主題派
生發展而成。此曲在不同弦上演奏而轉調,弓法上應用頓弓和大段
落顫弓,均取得較好的效果,具有首創的意義。灌有唱片。
●獨弦操﹕二胡曲。又名憂心曲,*劉天華作曲。(作於1932年)。
表現作者對事業前景的憂慮、思索和奮鬥的願望。因在二胡的一根
裡弦上用五個把位演奏全曲而得名。此曲曾錄製唱片。
●憂心曲﹕即二胡曲*<<獨弦操>>。
●燭影搖紅﹕二胡曲。*劉天華作曲(1932)。樂曲以憂美的旋律、
富於舞蹈性的節拍(3/8拍子、12/8拍子)和飽滿連貫的弓法,表現
熱烈歡快的情趣。此曲曾錄製唱片。
●二泉映月﹕二胡曲。*阿炳作曲。旋律委宛流暢、跌宕起伏、意境
深邃。作者運用二胡五個把位上的演奏,配合多種弓法的力度變化
,流露出壓抑悲愴的情調,表現了作者在因苦中飽嘗辛酸的感朋和
倔強不倔的性格,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此曲流傳廣泛,深受群眾喜
愛,曾錄製唱片,作者本人演奏。近年,有彭修文改編的民族器樂
合奏曲,吳祖強改編的弦樂合奏曲(小提琴、中提琴、木提琴、低
音提琴)。
●寒春風曲﹕二胡曲。*阿炳作曲。樂曲的部分曲調、演奏手法與
*<<二泉映月>>相近,但曲調較多地在明亮音區進行,更為活潑流暢
,舒展寬廣。
●聽松﹕二胡曲。*阿炳作曲。曲調剛勁有力,急驟多變。全曲三段
,另有尾聲。第二段是曲主體,較多運用了切分節奏音型,旋律也
多在高音區進行。全曲短小精悍,層之分明,結構嚴謹。據傳阿炳
講到此曲時,把它與岳飛抗擊金兀朮的故事聯繫起來,樂曲又作於
抗日戰爭中,可能奇托著作者共月望抗戰勝利的心情。此曲曾
P611
錄製唱片。
●淘金令﹕嗩吶鑼鼓曲。流傳於山杽、河北一帶。舊時常用於農村
中送親迎客的場合。分為鑼鼓與吹奏樂兩部分,輪番演奏。旋律熱
烈歡快,激情奔放。
●行街﹕絲竹樂曲。又名行街四合。是舊時迎親行列在街上行進時
使用的樂曲,屬於*行樂,是多曲牌組成的套曲結構,由(小拜門)
、(玉娥郎)和一個流水板的曲調組成。最後一個曲調的片段穿插
在另外兩個曲牌的前後,使部分曲調反覆出現,整個樂曲顯得完整
統一。前面部分是抒情的慢板,後面部分是活潑的快板。情緒明快
喜悅。此曲曾錄製唱片。
●四合如意。絲竹樂曲。又稱四合。是一首大型*坐樂演奏形式的樂
曲。其傳譜因地區不同而異名,如<<揚州四合>>、<<蘇州四合>>、
<<沆州四合>>等以經常演奏的傳譜為例,樂曲由八個部份組成,包
括(小拜門)、(玉娥郎)、(巧連環)、(雲陽板)、(緊急風
)、(頭賣)、(二賣)、(三賣)。其中(頭賣)、(二賣)、
(三賣)、也稱(頭賽)、(二賽)、(三賽),是以不同樂器輪
流獨奏的段落,與樂曲的合奏部份穿插進行。獨奏段落既可适成不
同樂器的音色變化,並有互相競賽之意。演奏時,樂器排列也要一
絲一竹相間、頗具特色。上海郊區流傳有<<鑼鼓四合>>,曲中穿插
鑼鼓牌子的演瘈,有考燈它屬於<<四合>>早期傳譜的一種。此曲曾
錄製唱片。
●三六﹕絲竹樂曲。又名梅花三弄。前面有散板的引子,主體由三
個曲調組合而成。各個曲調之間由一個*合頭連接起來。合頭在樂曲
中出現四次,佔有較突出的地位。曲調流暢,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
受。演奏時,速度有層次地加快杲是一首流傳年代較久,流傳地域
較廣的民間樂曲。李芳園編*<<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譜>>的附編<<初學
入門>>中載有此曲,改名為<<梅花三弄>>,分段加了小標題“寒山
綠萼〞、“姍姍綠影〞、“三疊落梅〞等,並從琵琶演奏的角度繁
加花指,已不易看出原來民間樂曲的面貌。此曲曾錄製唱片。
●老六板﹕絲竹樂曲。又名老八板。是一首較古老的民間曲調。
1814年抄本*<<弦索備考>>中有合奏曲<<十六板>>,便是用此曲(該
合奏譜中稱八板)作為十六板的對位曲調。此曲流傳地域廣泛,在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叫做<<十八板>>,
在內蒙地區叫做<<八譜l>>或<<八音>>。也被*西安鼓樂、*山西八大
套等樂種所吸收。江南絲竹樂演奏此曲時,由於加花度和節處理的
不同,又形成相對獨立的多種變體,稱為<<快花六>>、<<花六板>>
、<<中花六板>>、<<慢六板>>h寺。將它六板的原型與這些變骿曲調
連接起來演奏,可構成大型變奏曲,速度變化是慢板→中板→快板
。全曲結構整齊,曲調優美流暢,易於記憶,深受群眾喜愛。李芳
園*<<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附編<<初學入門>>中曾載老六板
,改名為<<虞舜薰風操>>。此曲曾錄製唱片。
●萬花燈﹕*十番鑼鼓中的笛吹鑼鼓曲。流行於無錫、蘇州地區。曲
中所用第一個曲牌原有詞,首句是“萬花燈,慶元宵〞。此曲以首
句的頭三個字命名。以笛子為主奏樂器。全曲除引子、尾聲外,可
分為兩個段落。引子由(急急風)、(求頭)組成。第一段有絲竹
樂(萬花燈)(由(急急風)、(求頭)過渡)、(小桃紅)(由
(細走馬)過渡)和鑼鼓段(大四段)。第二段有絲竹樂<<春景>>
(由細走馬)過渡)、鑼鼓段<<蛇脫殼>>、絲竹樂(把花燈)(由
(細走馬)過渡)、鑼鼓段(小四段)和絲竹樂(呀)。尾聲由(
急急風)、(螺絲結頂)組成。該曲第一段中的(大四段)和第二
段中的(小四段)昃絲竹樂與鑼鼓交錯演奏,以不同的句法結構和
不同的樂器變奏四次。所用樂器有笛、簫、笙、二胡、三弦、琵琶
、板鼓、同鼓、喜鑼、齊鈸、大鑼、梆子等。曲譜載入<<十番鑼鼓
>>。此曲曾錄製唱片。
●十八六四二﹕*十番鑼鼓中的清鑼鼓曲
P612
(不用絲竹樂器)。又名粗旺、虎嘯龍吟。流行人於無錫、蘇州地
區。本曲以其“大四段〞的特殊結構特點命名,由十番鑼鼓常用的
的鑼鼓牌子彙編而成。常可作為傳授鑼鼓技藝的啟蒙曲。全曲分四
段,第一段由(急急風)、(求頭)、(七記音)組成,以(細走
馬)銜接過渡至第二段。第二段的中心部分,即以“十八六四二〞
為主體的大四段,每一段前有“合頭〞、後有合尾〞,中間第一、
二、三、四、五各句的鑼鼓經是“十、八、六、四、二〞字組成;
每段變換樂器演奏,又以(細走馬)銜接。第三段(魚合八),是
以木魚為主體和其他打擊樂器組合的演奏形式,每句兩逗,合起來
的鑼鼓經都是八個字,因此名。第四段由(急急風)、(金橄欖)
、(螺絲結頂)組成,在火熱的氣氛中結束全曲。所用樂器有同鼓
、板鼓、馬鑼、齊、小鈸、木魚、梆子等。曲譜載入1980年出版的
<<十番鑼鼓>>。
●壽亭侯﹕*十番鑼鼓中的笙吹鑼鼓曲。流行於無錫、蘇州地區。以
笙做主奏樂器,因曲中有曲牌(壽亭侯)而得名。全曲十三段,可
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急急風)、(求頭)、(七記音)、(
急急風)組成,接以兩段絲竹鑼鼓過渡。第二部分是全曲主體,由
絲竹樂(壽亭侯)、鑼鼓段絲竹與鑼鼓交錯演奏的(暫在那)、鑼
鼓段及過渡性的絲竹段落組成。第三部分以(急急風)、(下山虎
)結尾。所用樂器有長尖、笙、簫、二胡、三弦、琵琶、板鼓、同
鼓、小鈸、大鈸、喜鑼、齊鈸、中鑼、大鑼、春鑼、湯鑼、。曲譜
載入<<十番鑼鼓>>、。此曲曾錄製唱片。
●下西風﹕*十番鑼鼓中的笛吹鑼鼓曲。其頭段絲竹曲調來源於實甫
的雜劇<<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脫布衫)和(小梁州)兩個曲牌
。(脫布衫)唱詞的第一句為“下西風黃葉紛飛〞,故取“下西風
〞為曲名。本曲開始以鑼鼓段<<急急風>>和快板的短小絲竹段作引
子,其後分為三部分。第部分由三個慢板絲竹段和兩個慢板鑼鼓段
交替出現,以絲竹樂居主要地位,末尾用鑼鼓段<<細走馬>>轉入第
二部分。第二部分大稱大四段,以鑼鼓變化為主,絲竹樂演奏為輔
。由鐃、喜鑼、同鼓鼓、鑼等打擊樂器的不同絧合產生的多種立音
色變化,配合著多種節奏變人,而又分成不同的段落,每次變化的
前後用*合頭和*合尾連接,在合頭中,絲竹與鑼鼓交替出現。第三
部分,先由兩個絲竹快板段(哄他人)、(俺只見)與兩個鑼鼓段
(齊段)、(細走馬)交替出現,最後以四個鑼鼓段(魚合八)、
(細走馬轉急急風)、(金橄欖)、(螺絲結頂)作結。整個樂曲
情緒歡騰熱烈,多用民間節日的喜慶活動。曲譜載於<<十番鑼鼓>>
。
●將軍令﹕(1)*十番鑼鼓曲。流行於江蘇省無鍚、蘇禾州等地。原
為戲曲開場、擺陣場面演奏的曲牌,後發展為以嗩吶主奏的器樂曲
。全曲由三個段落成,前有引子,後有尾聲。引子用長尖演奏,帶
動鑼鼓,引入第一段。第一段旋律反覆一次,配合同鼓敵擊的節奏
,造成莊嚴威武的氣氛,句尾常奏出“拍湯迕樸丈〞的固定鑼鼓點
,給人以收束感。第二段前一部分引進新的旋律,後一部分則重覆
變奏第一段旋律。第三段嗩吶吹奏的旋律活潑輕快,最後以鑼鼓牌
子(急急風)、(求頭)、(七記音)收尾。舊時演奏十番鑼鼓,
常奏此曲
P613
作為開場。所用樂器有嗩吶(兩只)、長尖、簡板、同鼓、板鼓、
大鑼、喜鑼、湯鑼、齊鈸、小鈸、木魚、雙磬。曲譜載<<十番鑼鼓
>>。此曲曾錄製唱片。(2)曲牌。原是一首極為流行的大型民間器樂
曲。旋律雄壯豪邁。各地的旋律、結構和使用樂器不盡相同。一般
嗩吶吹奏,鑼鼓配合,過去多用於吹台(見*開場鑼鼓),也用作排
陣、操演、升帳等場面的伴奏。如平劇<<金鎖陣>>的擺陣時所用。
(3)琴琶曲。樂譜最早見於華秋蘋編<<琵琶譜>>卷下。旋律鏗鏘有力
,每段結尾用“挑輪〞模擬鼓聲,具有古代儀仗音樂特色。樂曲自
始至終以右手在雙弦上輪指,每拍兩輪,為傳統教學訓練輪指的必
修曲目之一。李芳園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中有<<漢將
軍令>> 、<<滿將軍8令>>兩曲,<<滿將軍令>>即華氏譜<<將軍令>>
,<<漢將軍令>>為另一道武套樂曲,旋律與<<將軍令>>相近。另有
器樂合奏形式的<<將軍令>>,載<<弦索備考>>,旋律與華氏琵琶譜
<<將軍令>>基本相同。
●滿庭芳﹕*十番鼓曲。流行於江蘇省無錫、蘇州等地。相傳曲名來
源於唐代柳宗元的詩句“滿庭芳草積〞。原為南北曲曲牌,在長期
流傳中,由聲樂曲牌演變為器樂曲。在結構上屬於兩個鼓段的*正套
。全曲除引子、尾聲,可分為兩大段,各段分別安排有慢、快兩個
鼓段。引子由(梅梢月)、(凝瑞草)組成;第一大段由(滿庭芳
)、(後滿庭芳上段)、(慢鼓段)組成;第二大段由(滿庭芳)
、(後滿庭芳中段)、(快鼓段)及(後滿庭芳下段)組成。全曲
結構嚴謹,由主旋律(滿庭芳)及其變體貫穿全曲。
●一封書﹕*十番鼓曲。流行於無錫、蘇州等地區,因曲中有曲牌(
一封書)而得名。在結構上屬於一個鼓段形式的*散套。全曲由(序
鼓)、(一封書)、(剔銀燈)、(浪淘沙)、(接頭)、(快鼓
段)、(這一風)、(效丈)八段組成。其中,(快鼓段)用板鼓
獨奏,節奏複雜,力度、音色富於變化。曲譜載入1957年出版的<<
蘇南吹打曲>>。
●甘州歌﹕*十番鼓曲。流行於無錫、蘇州等地,因曲中有曲牌(甘
州歌)而得名。在結構上屬於三個鼓段的*散套。全曲除引子、尾聲
,可分三大段,各段分別安排有慢、中、快三個鼓段。引子由(雨
中花)、(凝瑞草)組成。第一大段由(甘州歌)、(慢鼓段)組
成。第二大段由(一封書)、(小立春風),通過(接頭)引入(
中鼓段)組成。第三大段由(這一風)、,青鸞舞)、(浪淘沙)
、通過(接頭)引入(快鼓段)。最後以(收江南)、(效丈)作
尾聲。所用樂器有笛、簫、笙、二胡、梆胡、琵琶、三弦、同鼓、
板鼓、簡板、雲鑼、木魚等。曲譜見<<蘇木南吹打曲>>。
●快鼓段﹕*十番鼓曲中鼓的獨奏段落。由一拍子和混合拍子組成的
板鼓獨奏。演奏時以簡板、木魚伴奏。它包括很多板鼓牌子,具有
完整的結構。每次必用的牌子有(急急大排)(兩槌很快、很重,
均勻地在鼓邊上連續滾擊)、細排)(兩槌很快、很輕,均勻地在
鼓心上連續滾擊)、(領板)(均勻地連續敵擊鼓心和鼓邊,用於
“快鼓段〞的前部,以確定拍子的快慢)、(海底翻)(輕滾開始
,重擊結束)、(虎頭搖)(連滾帶敲)等。此外遇有十餘個牌子
,可由演奏者隨意選用。演奏快鼓段需要較高的技藝。在十番鼓樂
曲中應用廣泛,如<<百花園>>、<<一封書>>、<<滿庭芳>>、<<雁兒
落>>、<<甘州歌>>、<<泣顏回>>等均用之。
●中鼓段﹕*十番鼓曲中,*同鼓的獨奏段落。為2/2或2/4拍子。一
般可分為四小段﹕(1)(接頭),由前面曲調過渡到同鼓獨奏的部分
,隨著同鼓的節奏,有一小段由前面曲調變化而來的擴展終止曲調
;(2)(排韻),約十多小節,手以確定同鼓獨奏的速度;(3)(中
段),約數十小節,是同鼓獨奏技巧充分發揮的段落,可反覆變奏
多次;(4)(排韻),為引入後面的合奏曲調
p614
作準備。演奏時,用簡板、木魚伴奏。應用“中鼓段〞的樂曲有<<
甘州歌>>、<<喜魚燈>>、<<泣顏回>>等。
●慢鼓段﹕*十番鼓曲中鼓的獨奏段落。是四拍子節奏(4/3或4/4)
的*同鼓獨奏。一般分四小段,多由慢板樂曲引入﹕(1)(座子)兩
小節,用以確定獨奏開始的速度;(2)(帽子)兩小節,基本是(座
子)的變化重複,音色(敲擊鼓心與鼓邊發出不同的音響)上有所
變化,與(座子)形成對比;(3)中段)六小節,法擊法複雜多變,
是發揮同鼓獨奏技巧的段落﹕(4)(入曲)用以銜接下面的曲調。演
奏時,用簡板、木魚伴奏。在基本節奏規定範圍內,可有點擊、平
、滾擊鼓心、鼓邊等多種變化。在<<滿庭芳>>、<<青鸞舞>>、<<雁
兒落>>、<<甘州歌>>、<<喜魚燈>>等樂曲中均用之。1957年出版的
<<蘇南吹打曲>>中有慢鼓段的實例。
●龍頭龍尾﹕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南洞頭海島。由鑼鼓曲牌(水
波浪)、(龍頭)、(龍尾)、(狀元遊)聯綴而成。樂曲氣勢磅
礡。演奏鼓時常將腳放在鼓面上控制音響;演奏鈸時,常將鈸向上
拋擲,或將一片鈸平放,另一片立在上面打輚,造成生動的演奏場
面。
●作銅鑼﹕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東黃巖地區。運用鑼鼓音色和音
量上的對比變化,表現肅穆、寧靜的氣氛。所用樂器有大鼓、小鑼
、小鈸、小銅鑼、大銅鑼、板木魚、碰鈴等。
●潮音﹕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東定海地區。樂曲中以鑼鼓不同的
音響、音色和節奏變化,表現波濤澎湃的海潮。所用打擊樂器有堂
鑼、叫 鑼、酒盅、碟子、京鈸、大鈸、冬鑼等。
●大轅門﹕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東嵊縣。是當地四大吹打名曲<<
大轅門>>、<<都花>>、<<繡球>>、<<十番>>之一。全曲七段,打一
段,吹與打相間進行。第一段由鑼鼓牌子(兩記半)、(直場)、
(魁鑼)組成。第二段是慢板抒情性的絲竹樂。第三段是以打擊樂
器“爭〞、“丈〞兩種音色為對比的鑼鼓段,上下句為對使式,又
稱“句句雙〞。第四段由細吹鑼鼓和粗吹鑼鼓組成,整個段茖反覆
演奏時,絲竹樂器演奏的部分改為嗩吶吹奏,出現第一次高潮。第
五段是慢板粗吹鑼鼓。第六段是快板粗吹鑼鼓。第七段運用“五鑼
〞(個鑼、爭鑼、盡鑼、斗鑼、小鑼)形式、發揮打擊樂器“爭〞
、“丈〞兩種音色的對比,配合上下句交替,以句;幅遞減的螺絲結
頂手法,把全曲推向高潮,在歡騰熱烈的氣氛中結束。所用樂器有
板鼓、堂鑼、大鼓、五鑼、京鈸、次鈸、大鈸、馬鑼、冬鑼、大鑼
等。此曲曾錄製唱片。
●划船鑼鼓﹕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東奉化地區。是奉化吹打三大
名曲(<<划船鑼鼓>>、<<萬花燈>>、<<將軍得勝令>>)之一。奉化
地區盛行“船鼓〞,即竹子紮成船形,裱以彩紙,將鼓放入船中,
十鑼(叫鑼、張板鑼、鬧鑼、令鑼兩面、柴鑼四面、大鑼)捆紮在
船旁,手們跟隨旱船在行進中演奏。樂曲因此得名。以鑼鼓牌子(
三五七)為主部,前後間插許多民間樂曲。情緒粗獷熱烈。所用樂
器有板鼓、扁鼓、堂鼓、大鼓、小鑼、京鈸、十鑼。其中以十鑼的
演奏最富於地方特色。
●將軍得勝令﹕民間吹打曲。流行於浙東奉化地區。相傳在明代,
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勝利歸來,當地人舉行盛大集會歡迎他時,曾
演奏此曲。。全曲由引子、(將軍令)、(得勝令)、尾聲四部分
構成。引子用奉化地區富有特點的“十鑼〞(叫鑼、張板鑼、鬧鑼
、令鑼兩面、柴鑼四面、大鑼)、以“三通鼓〞(戲曲開場鑼鼓)
的節奏表現激奮的情緒。<<將軍令>>重威嚴,變奏兩次,分別以嗩
吶主奏和二胡、板胡主奏。<<得勝令>>旋律變奏三次,在調式和節
奏方面有較大的變化,並在變奏段之間插入鑼鼓牌子(繞藤)、」
四門)、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尾聲再現引子的鑼鼓節奏,以<<將
軍令>>旋律片段作散板處理,造成寬廣的氣勢。所用樂器有小堂鼓
、
p615
扁鼓、大鼓、鈸、小鑼、十鑼,以及笛子、嗩吶、板胡、二胡等。
此曲曾錄製唱片。
●八駿馬﹕福建*南曲樂曲。又名八走馬。描寫駿馬奔馳的景象。全
曲由八段組成﹕(1)驊騮開道;(2)騄駬閑遊;(3)玉驄展足;(4)鐵
驥驕奔;(5)烏騅掣電;(6)赤兔嘶風;(7)黃驂脫轡;(8)白莪歸山
。每段均有鮮明的形象,連起來又成統一的整體。全曲由散板開始
,繼而慢板、中板、快板,隨著情緒的發展而幾經起伏,最後在急
速的快板高潮沖結束。全曲貫穿著一個以四度跳進為特點,節奏近
似民間“馬腿〞(狀走馬之態)鼓點,具有駿馬奔馳形象的主導曲
調,在八段中反覆出現,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主導曲調之間,
不斷引進新材料,從各個方面君深、補充,使音樂形象更為豐富、
完整。此曲曾錄製唱片。
●八走馬﹕即*八駿馬。
●梅花操﹕福建南曲樂曲。通過對梅花開放景色的描繪,贊頌高尚
純潔的情操,表達了嚮往美好生活的感情。全曲由五個段落組成﹕
(1)釀雪爭春;(2)臨風妍笑;(3)點水流香;(4)聯珠破萼;(5)萬花
競放。音樂風格舒絧優美,寓情於景,借景抒情。全曲層次分明。
第一段8/4拍子,以緩慢節奏,委婉抒情的曲調,描繪梅花傲雪的景
色。第二段轉4/4拍子,節奏慢起漸快,推向第一個小高潮,借寫梅
花臨風妍笑的景色,表達了熱情向上的情緒。第三段中速泖快,曲
調流暢明快,,描寫了春將至,積雪漸融,流水潺潺時,人們內心
的舒暢情緒。第四段轉2/4拍子,曲調更為活潑,表達了大自然的蓬
勃生機和人們內心的歡悅感情。第五段1/4拍子,小快板,惜描寫萬
花競放的景緻,抒發了人們的樂觀情緒。
●旱天雷﹕廣東音樂樂曲。最早見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弦歌必讀
>.,是*嚴老烈用琵琶小曲<<三汲浪>>改編成的揚琴曲,後又成為廣
東音樂樂曲。<<三汲浪>>曲調平穩、低沉,改編後的<<旱天雷>> 則
活潑流暢,生意盎然。用揚琴演奏時,以右竹在低音區奏出基本曲
調,左竹在高音區奏襯音,襯音又逐漸發展為曲調的組成部分。全
曲曲調較多地運用了八度跳進,形成新的風格,給人以清新優美之
感。此曲曾錄製唱片。
●賽龍奪錦﹕廣東音樂樂曲。*何柳堂創作於本世紀二十年代。描寫
我國南方廣大地區在端什節舉行龍舟競賽、奮奪錦標的熱烈青景。
開始由嗩吶奏出強有力的引子,然後以起伏變化的曲調刻畫龍舟競
渡、你追我的場面,結尾歡快的曲調表現勝利者的喜悅。此曲曾錄
製唱片。
●雨打芭蕉﹕廣東音樂曲目。最早見於1921年*丘鶴儔所編<<弦歌必
讀>>。旋律優美明快,中間以短促的頓音、加花等技巧仗旋律起伏
變化,並速度、力度上有鮮明對比,最後的快板段氣氛熱烈。也有
改編為揚琴曲演 奏的。此曲曾錄製唱片。
●塔什瓦依﹕維吾爾族*熱瓦普曲。塔什瓦依是新疆維吾爾族著名的
熱瓦普演奏者的名字,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稱他生前最喜愛
彈奏的一首樂曲為<<塔什瓦依>>,長期在民間流傳可獨奏或合奏。
●歡樂﹕維吾爾族喀什*熱瓦甫曲。由喀什熱瓦甫演奏家達吾提·阿
吾提改編並演奏。流行於新疆維吾爾地區之南疆一帶。原係喀什民
間嗩吶與納格拉(鐵鼓)合奏的節日舞曲。改編後充分發揮了喀什
熱瓦甫的多種技巧。音樂歡快、熱烈,是兩個主題為基礎的自由變
奏。此曲曾錄製唱片。
●恰爾朵木卡姆太孔間奏曲﹕維吾爾族*艾捷克曲。流行於新疆維吾
爾族地區。維吾爾族艾捷宮演奏家阿不拉·阿木提演奏的曲目。是
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歌舞曲之一<<恰爾朵木卡姆>>中的一首器樂間
奏曲。太孜,屬木卡姆第一部分大拉克曼中緊接木卡姆部分散板序
唱的音樂,原為哀悼之意。間瘈曲具舞曲性質,緊接太孜之後演奏
。這首樂曲原是在詩人那瓦依的詩演唱後演奏的。詩句“去發泄滿
腹憂愁,還是承受愛情的痛苦?〞表達了樂曲的中心思想。音樂分
兩個段落。前段以無限哀婉纏綿的主題旋律,做多次自由陳述,較
多
p616
使用小二度的單倚音、雙倚等演奏技巧,叩有風咪。後段旋律在高
音區叵轉,情緒比歡快,與前段形成對比,顫奏及下滑音的應用,
是此段音樂的特色。全曲弓法輕柔、純淨,音韻秀而稍帶感傷色彩
。此曲曾錄製唱片。
●烏夏克木卡姆第一達斯坦間奏曲﹕維吾爾族*艾捷宮獨奏曲。為演
奏家阿不都拉·阿不拉演奏的曲目。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地區。是
十二木卡姆之一<<烏夏克木卡姆>>第二部分“達斯坦“之後的器樂
間奏曲(維吾爾語“馬拉古爾〞)。是維吾爾族青年最喜愛的大卡
姆樂曲之一。由六段構成。
●尼木派特﹕維吾爾族*彈布爾曲。流行於新疆北部伊犁地區。維吾
爾族彈布爾演奏家于三江·加米演奏的曲目。“尼木〞是半音的意
思;“派特〞是樂器的品位,係半音品位演奏的樂曲之意。旋律以
較多的半音變化為其特色。分三段。第一段優美輕快,多半音進行
。第二段為北疆典型的徵調式旋律,富於樂觀向上的精神。第三段
由第一段演變而成,首尾呼應,完整而有變化。此曲曾錄製唱片。
●多朗舞曲﹕維吾爾族*卡龍曲。流行於新疆維吾爾族聚居之麥蓋提
、日楚等地區。維吾爾族卡龍演奏家司馬依爾·艾合買提演奏的曲
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流行於麥蓋提地區的古典歌舞曲
<<多朗木卡姆>>之一<<斯姆拜亞宛木卡姆>>的木卡姆散序部分,散
板節奏,旋律古樸委婉。第二部分,是多朗舞曲,整齊的四拍子樂
曲,情卜啁歡快。
●庫爾勒賽乃姆﹕維吾爾族嗩吶曲。流行於新疆天山南部庫爾勒地
區。維吾爾族嗩吶演奏家阿不都古力演奏的曲目,*納格拉伴奏,伴
奏者是吾修爾﹕穆罕默特。此曲用於伴奏維吾爾族民間賽乃姆舞,
由木卡姆散板序曲與多首賽乃姆舞曲組成。木卡姆散板序曲只由嗩
吶單獨奏,不起舞,演奏賽乃姆舞曲時,加入清脆的高低鼓音伴奏
,人們輪番起舞。賽乃姆曲一,旋律樸素、平穩、流暢;曲二,熱
烈、歡快。嗩吶使用較多的前倚音、下滑音等技巧,極富特色。此
曲曾錄製唱片。
●木夏烏來克序曲﹕維吾爾族巴拉曼(即*皮皮)曲。流行於新疆維
吾爾族地區南部和闐、莎車一帶。是維吾爾族巴拉曼演奏家熱哈姆
古典歌舞曲目。原是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古典歌舞曲之三––<<木
夏烏來克木卡姆>>的散板序曲,即“木卡姆〞部分。節奏變化豐富
,屬七聲徵調式。樂曲深邃、典雅、古樸。
●牧羊曲﹕維吾爾族笛曲。流行於維吾爾族地區南疆咯什等地。由
維吾爾族笛子演奏家伊明·愛則孜用六音孔無膜竹笛演奏。維吾爾
語稱“帕特其〞。旋律近於木卡姆散板序唱。由五個段落組成(
A、 B、 A1、 B1、 A2)。A段是六聲C羽調式,有SI無FA。B段轉入
六聲F 羽調式。有FA無SI ,是由A段旋律變化移調而來。全曲拍節
、速度、調式和旋律較為整齊統一。此曲曾錄製唱片。
●額爾齊斯河﹕哈薩克族*斯布斯額曲。流行於新疆伊犁地區哈薩克
草原。曲調自由流暢,富於草原風咪。是二拍子與三拍子組成的混
合拍子。表現了伊犁哈薩克族聚居區境內額爾齊斯河的自然風光和
牧民們對草原的熱愛。
●歡樂的鞏乃斯草原﹕哈薩克族*冬示拉曲。流行於新疆伊犁哈薩克
族聚居區。樂曲自始至終是三拍子的快板,節奏整齊而富於變化,
表達了哈薩克族牧民的愉快情緒。此曲曾錄製唱片。
黃河﹕哈薩克族*冬不拉曲。哈薩克族冬不拉演瘈家達吾來提演奏的
曲目。樂曲
P617
以黃河為題,表達了哈薩克族人民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充分運用冬
不拉雙弦彈奏手法,以五度、四度、三度、八度的和音進行,生動
、形象地描繪了黃河奔騰千里的氣勢。間以富於動力的單旋律進行
,形成對比和變化。
●卡拉波斯﹕哈薩克族*冬不拉曲。流行於新疆天山以北伊犁哈薩克
族地區。是哈薩克族冬不拉演奏家斗來提演奏的曲目。卡拉波斯,
哈薩克語“白馬走路〞之意。9全曲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慢板,以
獨特的雙弦和音,彈奏出悠揚的旋筆,三連音組成的節奏型為其特
徵。第二段,快板,以的節奏,彈出有如駿馬奔馳的旋律。第三段
,小快板,比第二段稍慢,情緒穩定而富於動力。樂曲生動地描寫
了馬行走、奔馳的各種姿態。
●棗紅色的走馬﹕哈薩克族*冬不拉曲。樂曲採用連續不斷的三連音
,生動地描繪出駿馬行走時輕捷可愛的形象。此曲曾錄製唱片。
●啄木鳥﹕河爾克孜族*考姆茲曲。以速度較快的1/4拍子和3/8拍子
的交替進行,以及滑音的使用,描寫啄木鳥在樹上啄木捕蟲的生動
情景。此曲曾錄製唱片。
●八音梆子﹕參見*八音。
●荷英花﹕蒙古族*四胡曲。流行於內蒙古地區東部的哲里木盟。是
蒙古族四胡演奏家孫良擅長演奏的曲目。又名苛雲花,是一個女孩
子的名字。旋筆樸實、秀美,節奏流暢、平穩。是由主題段落及廿
其衍化的兩個段落構成的三段結構。演瘈時,弓法富於變化,顫指
和泛音的運用很有特色。
●荷雲花﹕即*荷英花。
●四季﹕蒙古族*馬頭琴曲。蒙古族馬頭琴演奏家桑都仍演奏的曲目
。流行於內蒙古地區錫林郭勒盟草原。根據同名的古老宴歌(宴飲
聚會時演唱的歌曲)發展而成。
歌詞(譯文)﹕“春天裡百鳥在湖上啼鳴,我們大家歡聚暢敘、乾
杯,慶祝春天的溫暖、和煦。但是請別忘記﹕春天裡還有冬天,冬
天裡還有夏天,夏天裡還有秋天。〞由三個段落組成。第一段為情
遼闊的“長調〞(蒙古語為“奧勒特多〞,係音域寬廣、節奏自由
舒絧的曲調);第二段為歡快的“阿斯爾〞(原意為“高樓〞,是
一種節奏明快、情緒熱烈的曲調);第三段為第一段的變化再現。
此曲曾錄製唱片。
●巴雅齡﹕蒙古族*馬頭琴曲。由<<巴雅齡>>、<<達古拉>>、<<崗列
瑪>>三首民歌改編而成。三首民歌均以人名為標題,分別表現三種
不同的情趣,溝成三段。第一段,懷念人親人,曲調絧慢3抒情;第
二段,一個女人擔心情人變心,曲調比較憂鬱;第三段,妻子勸丈
夫不要遠離家鄉,速度較前兩段稍快,也較活潑。此曲曾錄製唱片
。
●駿馬﹕蒙古族笛曲。流行於內蒙古地區錫林郭勒盟草原阿巴嘎旗
一帶。蒙古族笛子演奏家薩仁格日勒用無膜的粗長低音竹笛演奏。
以內蒙古的“長調〞(蒙古語“奧勒特多〞,係音域寬廣、節奏自
由舒緩的曲調),描繪遼闊草原上的放牧生活。由單一段落反覆兩
遍而成。演奏時大二度和小三度的顫音裝飾奏法,深沉徐緩的氣息
擯制,都具有特色。此曲曾錄製唱片。
●阿都青旗的阿斯爾﹕蒙古族*亞突嘎(箏)曲。流行於內蒙古錫林
郭勒盟草原地區。是已故亞突嘎(箏)演奏家貢布道爾吉演奏的曲
目。蒙古語“阿都青旗〞是指今錫林郭勒盟太僕寺旗。多在宴會上
演奏,是兩拍子的歡快熱烈的音樂。此曲曾錄製唱片。
●孔雀舞曲﹕傣族*象腳鼓和*鋩鑼合奏曲。是傣族民間鼓手牝湘等
人演奏的曲目。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地區。曲中,象腳鼓聲音洪
亮,有拳、掌、腕、指拍擊的豐富技法。鋩鑼音色渾厚。全曲歡快
、熱烈,節奏富於變化,表現了傣族民間舞蹈孔雀舞姿的優美多變
。此曲曾錄製唱片。
●葫蘆絲調﹕阿昌族*葫蘆絲曲。流行於雲南高黎貢山、隴山、大盈
江流域的阿昌
p618
族居住地區。是阿昌族青年喜歡吹奏的樂曲,常在走山路、趕擺(
群眾性集會的泛稱)、歌舞及“串姑娘〞等活動中演奏。自由而悠
揚的山歌式主旋律,被襯托在兩個葫蘆絲附管吹奏的持續音(sol、
re)當中,曲調柔弱、纖細、和諧。以單句為基礎而變化發展為多
句結構。在音階式的平穩進行中,間以四度至八度的音程跳進,具
有阿昌族山歌旋律特徵。此曲曾錄製唱片。
●約會﹕苗族苗笛(橫吹,吹口有簧片)曲。流行於雲南江河地區
的苗族山寨。八夜,青年攜帶苗笛,來到姑娘的住屋附近,吹起娓
娓動聽的旋律,邀喚姑娘去“公房〞相會。旋律深情、優美、細膩
。是在苗族情歌、山歌曲調基礎上發展而成的,為上下對句式的多
段自由變奏曲。此曲曾錄製唱片。
●過場調﹕壯族*馬骨胡曲。李廣才根據南路壯劇過場曲牌改編而成
。流行於廣西壯族聚居區。由引子及十個段落溝成,採用回旋變瘈
曲式,主部音樂歡快、活潑。此曲曾錄製唱片。
●八歌洗澡﹕土家族*打溜子傳統樂曲。流行於湖南西部土家族地區
。節奏和音色都富於變化。描繪八歌鳥出籠抖翅,戲水洗澡的情景
。
●月夜情歌﹕拉祜族*小三弦曲。拉祜族小三弦演奏家張老五根據廣
泛流傳於雲南拉祜族地區的情歌改編並演奏。是以四句式段落為基
礎的變奏曲。以小三弦獨特的前倚音及跪指(不用指夬按弦,而用
指甲和指背按弦,是張老本五的獨特指法)、滑音等技巧裝飾旋律
,生動地描繪了山林月夜拉祜族青年的愛情生活。此曲曾錄製唱片
。
●芒市埧子調﹕傣族*必曲。流行於雲南德宏地區芒市一帶。傣族必
演奏家刀少庭演奏的曲目。埧子調即山歌調,這首必曲,旋律優美
、委婉,節奏平穩,屬五聲商調式,以上呼應的對句組成,全曲反
覆三遍。少庭演奏時幾乎每逢 mi音必奏顫音,這是傣族水傣支系音
樂的特點。此曲曾錄製唱片。
●彝家喜慶歌﹕彝族*葫蘆笙曲。流行於西康大涼山南部西昌地區的
晚寧、鹽源等地。彝族葫蘆笙演奏家井古阿合編曲並演奏。旋律輕
快活潑,節奏鮮明,富於舞蹈性。第一段是歡快的中板,第二段是
跳蕩的快板。屬五聲徵調式,以主音低八度音作為持續音。與葫蘆
笙舞結合,邊吹邊舞。
●甘洛調﹕彝族月琴(*弦子(1))曲。亦稱呷洛調。彝族女月琴演
奏家沙瑪烏藝用三段不同的甘洛民間用琴曲調聯綴而成。流行於西
康大涼山彝族地區。樂曲充滿活力,富於舞蹈性。此曲曾錄製唱片
,曲名稱<<呷咯月琴調>>。
●呷洛調﹕即*甘洛調。
●敉(ㄇㄧˇ)西調﹕皂族月琴曲。流行於玩南大理白族地區。原
係迤西地方民間樂曲,經白族月琴演奏家李永年加工稱植為月琴曲
。旋律優美、抒情,節奏輕快、流暢。樂曲以四句為基發展成多段
結構。山曲曾錄製唱片。
●栽秧調﹕白族嗩吶曲。流行於雲南白族地區。白族嗩吶演奏家楊
學仲演瘈的曲目。水田栽秧是白族人民重要的生產節日,稱“栽秧
會〞。舊時,白族農民常常笆自願結合,換工互助,集體下田,並
請民間葑人吹嗩吶,敲鑼打鼓,鼓舞幹勁,此曲即為裁秧時所用。
樂曲悠揚奔放,情緒活潑熱烈。六聲羽調式,旋律在十三度音域內
跳動、回旋。全曲在四句基礎上作朳次變化反覆,鑼鼓自始至終伴
奏襯托。此曲曾錄製唱片。
●蜜蜂過江﹕白放嗩吶曲。流行於雲南大理白族聚居區。白族嗩吶
演奏家楊學仲演瘈的曲目。旋律中較多地運用了四度、九度以至十
二度的音程大跳,加上鑼鼓伴奏,顯得格外熱烈歡快,具有白族嗩
吶曲的特色。全曲由中板段落、快板段落、鑼鼓尾段三個部分組成
。此曲曾錄製唱片。
●漁民的歡樂﹕京族*獨弦琴曲。流行於廣東省防城縣京族聚居地區
。京族獨弦琴演奏家黃兆文演奏的曲目。樂曲輕快悠揚。獨弦琴搖
桿與彈撥技巧配合,形成顫、滑、倚、回旋等多種裝飾性音型,富
於濃郁的京族音樂特色。此曲曾錄製唱片。
●打叮咚﹕黎族*叮咚曲。流行於海南島五指山區。反映了黎族人民
在稻穀豐收季節,保護莊稼,驅野獸,解寂寞的“守山欄〞情景。
黎族打叮咚樂手王玉梅演奏和演唱的<<打叮咚>>由三段組成。首段
與尾段,係節奏自由的散板詠唱調,唱詞為“深夜守山欄,打起叮
咚把野豬趕。〞旋律悠揚起伏。中段是快板,節拍自由而多變(3/8
、4/8、5/8、6/8、3/8)。在“噢嗚噢〞襯詞之後,叮咚起奏(旋
律中有三度、六度、七度的自由跳進),引入散板詠唱調。
p620
●琴調﹕琴曲所使用的調名。這些調名表示一定的定弦法、調式或
音樂風格。許多琴譜都在曲目前標明該曲所使用的琴調。甚至按不
同琴調分類,並在同類曲譜前附有該調的調意。然而由於流派或時
代的不同,對琴調的理解,經常出現歧異和混亂。在實際運用中致
存在如下幾種情況﹕(1)表明*正調定弦中不同調式的,如<<神奇秘
譜>>中卷各曲,分為宮調、商調、角調、徵調、羽調。(2)表明定弦
的,如*<<廣陵散>>所用的“慢商調〞即慢(降低)第二弦(商弦)
﹕“慢宮調〞是慢一、三、六弦;“清羽調〞是緊(升高﹁五弦;
“清商調〞是緊二、五、七弦。(3)表明宮音所在弦序,而弦序又以
律呂標名。如“仲呂調〞即以仲呂弦(第三弦)為宮音的正調;“
黃鐘調〞是以黃鐘弦(第一弦)為宮音的緊五慢一調。又因黃鐘弦
降低了兩律,故又稱“無射均〞。(4)表明音樂風格或音調來源的,
如“胡笳調〞源於北方民族吹奏胡笳的音調;“淒涼調〞用以標誌
淒涼傷感的曲調。又因用的是商調式,手在*<<離騷>>、*<<楚歌>>
等曲目中表現屈原、項羽這些人楚人的樂曲,亦稱“楚商調〞。(5)
宮商或律呂的起點不同,再加以訛傳而形成的,如緊五弦的“清羽
調〞又稱“金羽調〞,或“蕤賓調〞之類。
現存各調的弦位關係如表。
●正調﹕(1)琴的常規定弦。其弦序關係是﹕CDFGAcd。(2)見*智化
寺京音樂四調、*民間工尺七調。
●外調﹕一般指*正調之外的其它定弦所形成的*琴調。
●側調﹕(1)*琴調名稱,又稱側弄。一種說法是借*正調彈奏其它調
的作品,如<<蕉庵琴譜>>中的<<龍翔操>>,以一弦為宮,避開散音
三弦的*清角,稱“黃鐘均側弄〞。另一種說法見於姜夔<<白石道人
歌曲>>中*<<古怨>>的說明﹕“加變宮、變徵為散聲者曰側弄〞,稱
該曲為“側商調〞,其定弦見*琴調附表。(2)屬“楚聲〞範疇的調
式之一。見*楚調(2)義。
●側弄﹕即*側調。
●打譜﹕彈琴術語。指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由於琴譜並不直
接記錄樂音,只是記明弦位和指法,其節奏又有較大的伸縮餘地。
因此,打譜丈必須熟悉琴曲的一般規律和演奏技巧,揣摩曲情,進
行再創造,力求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現存的古譜絕大部分已經絕
響,必須經過打譜恢復
調名﹕
正調
慢宮
慢商
清商
蕤賓
黃鐘
淒涼
碧玉
無媒
間弦
離憂
玉女
側商
定弦﹕
慢一三六
慢二
緊二五七
緊五
緊五慢一
緊二五
緊二慢一四六
慢三六
緊五慢三
緊五慢一二
慢一三
慢三四六
一﹕
C
B1
C
C
B1
C
B1
C
C
B1
B1
C
二﹕
D
D
C
E
D
D
E
D
D
D
C
D
D
三﹕
F
E
F
F
F
F
F
F
E
E
F
E
E
四﹕
G
G
G
G
G
G
G
#F
G
G
G
G
#F
五﹕
A
A
A
B
B
B
B
A
A
B
B
A
A
六﹕
C
B
C
C
C
C
C
B
B
C
C
C
B
七﹕
d
d
d
e
d
d
d
d
d
d
d
d
d
別名﹕
仲呂
泉鳴、夷則
姑洗、夾鐘
姑洗、夾鐘
金羽、清羽
無射、復古
楚商
慢角
p621
其音樂。
●摘打﹕見*琴譜。
●輪指﹕琵琶、琴的彈奏指法術語。琵琶的輪指是用右手食指、中
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彈弦,大指挑弦,連得五聲。按此順序循環
動作,發出豐滿而連續不斷的聲音,稱“長輪〞。亦有以小指、無
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彈弦,大指挑弦的,稱“下出輪〞。食指、
中指、無名指、小指依次彈出,連得四聲,稱“半輪〞。先用食指
“掃〞四根弦,然後在一根弦上作輪,稱“輪帶掃〞。先用大指“
〞四根弦,然後在一根弦上作輪,稱“輪帶拂〞。大指先挑裡弦(
一般為纏弦),然後在名外弦(一般為子弦)上作輪,稱“挑輪〞
。大指先勾裡弦,然後在弦上作輪,稱“勾輪〞。同時用五指輪兩
根弦,稱“輪雙〞。同時輪四根弦或三根,稱“滿輪〞。二十世紀
五十年代以棶,又發展出新皂指法,如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彈
弦,大指挑弦,連得四聲、稱“四指輪〞。食指、中指依次彈弦,
大指挑弦,連得三聲,稱“三指輪〞。這兩種指法的循環動作分別
稱“三指長輪〞或“四指長輪〞。琴的輪指是用右手無名指、中指
和食指次第彈弦。一般用在同一弦上,形成同音重複。*減字譜中記
為﹕“合〞。
●瑣﹕彈琴指法術語。早期為“璅〞,故簡字譜記為“ㄑㄑㄑ〞。
多次*抹挑同一弦位,按一定節奏重複同音,形成延長音的效果。多
見於早期琴曲,如<<神奇秘譜>>中的<<烏夜啼>>、<<梅花三弄>>等
曲。南北朝著名琴師柳世隆長於言種指法,人稱“柳公雙瑣〞。
●滾拂﹕彈琴指法術語。數弦順序撥奏,由高音至低音為“滾〞,
減字譜中記為“**〞;由低音至高音為“拂〞,減字譜中記為“弗
〞。兩種連用則記為“**〞。經近代川派琴家*張孔山發展加工的
*<<流水>>中,運用了大量的滾拂,以描寫水勢。
●撥刺﹕琴指法術語。右手食指、中指同時撥奏琴弦,向內為“撥
〞,減字譜(見*琴譜))中寫作“**〞;向外為“刺〞,減字譜中
寫作“**〞。兩者連用時寫作“**〞,如在<<廣陵散>>中,用於第
一、二弦,以表現憤怒激昂的情緒。
●進退﹕彈琴指法術語。左手指按弦得音後,從原弦位移上一音為
進,移下一音為退,亦稱上、下,減字譜中寫為“**、艮〞,如﹕
●吟猱(ㄋㄠˊ)彈琴指法術語。為使左手按音富有韻味,按指在
弦位上作規律的顫動。其微細者為“吟〞,減字譜中標為“**〞;
其顯著者為“猱〞,減字譜中標為“**〞。吟猱一般用在節奏徐緩
之處。
●綽注﹕彈琴指法術語。左手按指滑動使琴音流暢而近似歌聲,上
滑音為“綽〞,減字譜(見*琴譜)中記為“卜〞;下滑音為“注〞
,減字譜中記為“**〞。
●兩引上﹕彈琴指法術語。即兩弦得音後按指同時引向高音。這種
指法比較古老,僅見於*<<小胡笳>>、<<秋月照茅亭>>等較七老的傳
譜中。如*<<神奇秘譜>>中的<<<秋月照茅亭>>第四段第三句﹕
●罨(ㄧㄢˇ)﹕彈琴指法術語。左手指用力磕弦發音,既有弦音
,又兼有手指敲擊琴面昏聲音。在減字譜(見*琴譜)中記為“內〞
,如*<<琴學入門>>中的*<<漁樵問答>>第八段中用這種指法摹擬樵
夫伐木丁丁的聲音﹕
p622
●帶起﹕彈琴指法術語。左手無名指按弦之後,隨即把弦帶起發音
。*減字譜中記為“**〞,例見*罨譜例中的第二、第四音。
●搯起﹕彈琴指法術語。左手無名指按弦,同時以大指搯弦發出聲
音。減字譜(見*琴譜)中記為“**〞。一般用在弱拍,例見*罨譜
例中末一音。
●撮指﹕彈琴指法術語。右手大指與中指同時向手心方向撥奏雙弦
,發出八度或五度等雙音。在減字譜(見*琴譜)中記為“早〞。
●搯撮三聲﹕彈琴指法術語。左手大指搯弦發音為“搯〞,譜中寫
成“**〞;右手大指與中指同時向手心撥奏雙弦發音為“撮〞,寫
作“早〞;兩者連用三之為“搯撮〞,寫作“早〞;兩者連用三次
為“搯撮三聲〞。減字譜(見*琴譜)寫作“**〞。一般用在句尾,
以加強終止的效果,如*<<五知齌琴譜>>中*<<漁歌>>第十七段末尾
﹕
●打圓﹕彈琴指法術語。兩弦以八度或五度關係按一定節奏次第連
奏三次,譜中記為“**〞。多用在一段的開始,作為延長同音的手
段,如*<<五知齌琴譜>>中*<<瀟湘水雲>>第十八段開始﹕
●少息﹕琴譜術語。表示稍事禾息,有所停歇。*減字譜中記為“省
〞。
●急作﹕琴譜術語。即急促彈奏使樂音緊密相連。*減字譜中記為“
**〞或“**〞 。
●慢起﹕琴譜節奏術語,即速度緩慢的起句。在*減字譜中記為“**
〞。
●從頭再作﹕*琴譜術語。琴曲中將重複的部分寫上“從頭再作〞,
用以省略*勾剔。如不是從頭重複,則在開頭加“**〞號,末尾寫“
*從**再作〞,表示重複部分只限於標明“**〞號者。如在其它部位
再現,則標以“從○至○〞的符號,如*<<神奇秘譜>><<流水>>中有
﹕“從**至**〞。
●調意﹕琴曲體裁名稱。為一段小品,沒有特定內容,主要用以表
明調式及定弦。編在同類曲譜之前,作為該類作品的練習曲,如宮
調、商意、黃鐘調、無射意之類。
●開指﹕一段式的琴曲小品。有三種用途﹕一種作為本調的練習曲
,編在同類作品之前,其作用與*調意相類,如<<神奇秘譜>>中的<<
開指·黃鐘調>.;一種作為大型作品的小引,如<<廣陵散>>開頭一
段為開指;再一種為獨立小曲,如<<事木廣記>>中的<<開指·黃鶯
吟>>。
●調子﹕琴曲體裁之一。源於隋唐時期的“小調〞、“雜曲〞,盛
行於北宋。當時是配有歌詞的小型作品,如蘇軾填詞、萑閑作曲的
<<醉翁吟>>,有許多調子在流傳中只剩下曲譜,成為獨奏曲,如傳
為黃庭堅所作的<<黃雲秋塞>>。這類作品一般只有三段左右,曲意
含蓄雋永,宋人成玉間喻之為五言詩。則全和尚指出彈奏調子應為
“雙起單煞〞,即開頭雙音引起,終止於單音,與大型*操弄的奏法
恰好相反。明代譜集中多在譜尾標明“綢〞,即調子終止的縮寫。
●操弄﹕琴曲體裁之一。一般指中型、大型獨奏作品。這類作品能
夠充分發揮器樂的演瘈性能,對比變化也比較顯著。宋人成玉間把
它比做“長韻詩〞,演奏要求“如飄風驟雨,一發則中,使人神魂
飛動〞(<<琴書大全>>)。明代譜集中常在這類
p623
傳譜的末尾標明﹕“曲終〞或“操終〞,縮寫為﹕“**〞或“**〞
。
●前敘﹕琴曲結構名稱。在<<神奇秘譜>>的*<<小胡笳>>譜中,首段
標為“前敘〞,作為全曲的前奏。*<<廣陵散>>也有與此相類似的結
構,因為該曲規模很大,所以又形成了兩個層次,有小序(三段)
和大序(五段)。這種前敘或小序、大序,都是為樂曲的主體部分
*正聲的展現進行醞釀和準備的。<<小胡笳>>與<<廣陵散>>都源於南
北朝的*但曲,因而這種體裁似應是相和曲式的遺存。
●後敘﹕琴曲結構名稱。見於*<<小胡笳>>。它處於*正聲之後,作
為樂曲的結束部分。*<<廣陵散>>*正聲之後的*亂聲(十段)和後序
(八段),其作用與後敘相同。
●亂聲﹕琴曲結構名稱。又稱契聲。見於*<<廣陵散>>。它處於*正
聲之後,作為樂曲結束部分,形成全曲的高潮,如宋人樓鑰認為﹕
“至亂聲而愈覺痛快〞(<<攻媿集>>)。這種體裁源於古代歌曲、
樂舞;辭、賦中也有保存。同時見於許多古代音樂作品,晉孫該<<
琵琶賦>>﹕“每至曲終歌闋,亂以眾契。上下奔騖,鹿奮猛厲,波
騰雨注,飄飛電逝。〞
●契聲﹕即*亂聲。
●果聲﹕琴曲結構名稱。指各段結尾所使用的共同曲調,類戉似民
間樂曲中的“合尾〞或“重尾〞。如*<<西麓堂琴統>>中<<憶顏回>>
首段末八句標明“果聲〞,以後各段結尾只寫“入果聲〞,用來代
替言八句。<<誠一堂琴譜>>中<<梅花三弄·後記>>也寫著﹕“此曲
易於急,以果聲多也。〞
●散起﹕琴曲開始時用*散板節奏的引起部分。其長度因全曲規模而
有不同,一般為一段左右。在舒絧緩平急的自由節拍中逐步引入意
境,有時呈現本曲特有的音型,有時初現主題的催型,作為全曲的
提示。這種章法多見於宋以後琴曲。
●入調﹕琴曲在散板引起之後,進入常的曲調稱“入調〞。入調後
曲調性更加明顯,節拍也納入一定律,正式呈現樂曲主題,共展現
一系例的對比和變化。
●入慢﹕古譜中稱*入煞。是琴曲經過高潮之後,把速度放慢,以便
引入終曲的部分。一般標在琴曲的最後一兩段,其規模視全曲的長
短而有所不同。個別大型*操弄中還分為﹕漸慢、入慢、大慢等不同
的層次。
●入煞﹕琴譜術語。即進入煞尾的部分。一般標在高潮之後,在終
曲前幾段,要求演瘈者把速度放慢,以便引入結束。其作用似*入慢
,多出現在古代傳譜之中。
●泛尾﹕即琴曲結束時所用的泛音尾聲。終曲時用泛音奏出一兩句
具有結束意味的曲調,形成餘音裊裊、耐人回味的藝術效果。有的
結合本曲意,頗有特點。有的則沿用本調*調意的尾聲,只在譜中注
明“入本調泛〞,不再註明*勾剔。
●顫指。笛、舌、笙、二胡、板胡、箏等樂器的指法術語。當吹奏
笛、管某一音時,其上方音的手指作快速開閉動作,按照上方音的
手指作快速開閉動作,按照上方音與原音的音程大小,可以發生二
度顫音、三9度顫音和四度顫音。笙的顫指是吹奏某一音時,手指在
此音按孔上作快速開閉。二胡、板胡等拉弦樂器的顫指,是在拉奏
某音時,其上方音上的左手手指拍指尖在弦上快速地一按一抬,或
手指不動而只停在靠近弦線處,用手掌急速地顫動,使手指隨著手
掌的顫動在弦上一觸一離奏出小二度、大二度、小二度或大三度等
顫音。箏的顫指是在右手彈過的弦上,用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在柱左
側弦上做輕微的起伏按動。
●歷音﹕笛、笙的吹奏技巧術語。指從某一音開始快速吹奏一段級
進裝飾立。從低音到高音的,稱上歷音;從高音到低音的,稱下歷
音。
●吐音﹕笛子、嗩吶、笙的吹奏技巧術語依靠氣息和舌頭的前後伸
縮運動,使樂器發出連續的頓音。有單吐(舌頭有力的向前衝擊牙
齒和嘴唇,在迅速收叵時,口腔使發出“吐、吐……〞的音,以吹
奏糸器發音、雙吐」在單吐的基礎上,加上舌
p624
根部動作,即當口腔發出“吐〞音︿,舌尖收叵時,舌根部發出,
苦〞音,將“吐舌苦、吐苦……〞連續吹奏)、三吐〞由一個雙吐
和一個單吐構成,連續吹奏)。
●花舌音﹕笛、管、嗩吶、笙的吹奏技巧術語。笛的花舌音是用氣
衝擊舌夬急速顫動所取得的碎音效果。管、嗩吶的花舌音是用舌尖
虛抵上顎,在運氣過程中,使舌尖快速顫動,取得碎音效果。笙的
花舌音是在吹奏時利用呼出和吸進的氣流對舌的衝擊,使舌夬、舌
邊及舌的前半部在口腔內震動,造成碎音效因果。花舌音有快、慢
、輕、重等多種。
●飛指顫音﹕笛子的吹契技巧術語,左手或右手在笛子上三孔(第
四四孔至第六孔)或下三孔(第一孔至第三孔)按孔的三個手指快
速左右連續移動所吹奏的效果。
●彈桃﹕琵琶、三弦、箏的彈奏指法術語。右手食指自右向左彈弦
為“彈〞;大指自左向右挑弦為“挑〞。兩指連續動作為“彈挑〞
。食指自右向左同時彈相鄰兩弦,同時發音,稱“雙彈〞。大指自
左向右同時彈相鄰兩弦,同時發音,稱“雙挑〞。食指和大指在一
根弦上快速連續彈挑,在琵琶上稱“夾彈〞、“滾〞;在三弦稱“
撮〞、“捻〞或“滾〞。大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指甲
快速來回撥弦,在琵琶稱“搖指〞。在三弦上,只以食指指甲快速
來回撥弦,稱“單牛撮〞。琵琶、三弦的“彈挑〞,月在月琴指法
中稱“彈撥〞。
●摭分﹕琵琶彈奏指法術語。右手大指伐弦,食指抹(彈)弦,兩
指法在兩根弦上同時使用,同時發音,稱“分〞。摭與分兩種指法
連續快速交替使用,稱“摭分〞。
●勾抹﹕琵琶彈奏指法術語。大指以指甲和指肉自右向左勾弦稱“
勾〞。食指以指甲和指肉自左向右抹(彈)弦,稱“抹〞。兩種指
法同時使手,可得雙音,稱“勾抹〞。
●拂掃﹕琵琶彈奏指法術語。又稱掃拂。大指自左向右(從子弦至
纏弦)快速彈四根弦,稱“拂〞;食指自右向左(從纏弦至子弦)
快速彈四根弦,稱“掃〞。兩種指法快速連續使用,稱“拂掃〞或
“掃拂〞。在彈奏三弦、月琴、柳琴上亦可應用掃。
●掃拂﹕即*拂掃。
●擘(ㄆㄧ)托琴、箏的彈奏指法術語。右手大指向裡(手心方向
)彈弦,稱“擘〞(或“劈〞);右手大指向外彈弦,稱“托〞。
參見*琴譜。
●抹挑﹕琴、箏的彈奏指法術語。右手食指向裡(手心方向)彈弦
,稱“抹〞;右手食指向外彈弦,稱“挑〞。參見琴譜。
●勾剔﹕琴、箏的彈奏指法術語。右手中指向裡(手心方向)彈弦
,稱“勾〞;右手中指向外彈弦,稱“剔〞。
●揉弦﹕二胡、板胡、琵琶、箏的演奏技巧術語。二胡、板胡、琵
琶的揉弦是左手指在弦上(或琵琶某品位上方)作輕重相間的顫動
,使弦發生微小的一鬆一緊的連續變化,發出均勻的顫動音,箏的
揉弦是右手彈弦的同時,左手指、無名指在柱左側弦上輕微按動,
近似箏的*顫音和*滑音。
●頓弓﹕二胡、板胡等樂器的演瘈術語。奏某一音時,弓毛緊貼弦
上拉奏,發音後,弓毛作一離弦,如此連續演奏各音,使各音相互
隔斷,奏出短促有力皂頓音。
●顫弓﹕二胡、板胡等樂器的拉奏技巧術語。右手持弓拉弦時,主
要靠上和肩部的力量帶動手腕作迅速而均勻的顫動,奏出碎音敦果
。多用弓尖部位拉奏。強顫弓則用弓 的中間部位拉奏。
●跳弓﹕二胡拉奏技巧術語。右手腕部放鬆,用腕力掌握弓子,使
其有彈性的在弦上跳動發音。當各音間隔時,弓毛迅速離開琴弦。
●擊弓﹕二胡演奏技巧術語。右手把弓子提起約3至10厘米高,用下
臂帶動手腕,用力將弓子往下推或拉,支奏琴弦。擊弦後立即把弓
子抬起,並使弓毛離開琴弦。這種連續法可瘈出時值很短的一列跳
音。
p625
琴派
●琴派﹕若干具有共同藝術風格的琴人所形成皂流派。除稱“派〞
外,或稱“聲〞,或稱“家〞,或稱“譜〞,或稱“操〞。稱“派
〞始自明末的*虞山派和清代的*廣陵派。各個琴派之間的差別主要
汏定於地區、師承和傳譜等條件。
同一地區的琴人之間,經常彼此交流,相互學習,同時又共同受當
地方言和民間立樂的影響,從而形成相近的演奏風格,使琴曲亦具
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左傳>>記載楚囚*具有特殊的地方色彩。<<左
傳>>記載楚囚*鍾儀鼓琴,晉認為“操南音〞;*趙耶利評論初唐琴
壇﹕“吳聲清婉〞,“蜀聲躁急〞,都是因地區而形成的不同風格
。後世的琴派多以地區劃分、命名。虞山派以江常熟為中心,廣陵
派以江蘇揚州為中心,都是很有影響的著名琴派。在吳越地區先後
還有松江派、絕興派、金陵派、吳派等;其它地區則有中州派、*閩
派、*嶺南派、*川派、九嶷派、*諸城派等。
各地區不時湧現一些出類拔萃的著名琴師,他們對琴藝的精湛修養
和獨具一格的表現手法,往往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楷模,通過師徒
相傳,耳濡目染,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共同特點,對流派的形成也起
著重要作用。唐代初年琴壇一度風行“沈家聲〞和“祝家聲〞。以
後*重庭蘭繼承了這兩家的傳統,又結合自己的心得加以發展整理,
其傳譜稱為“董家本〞。
隨著琴譜的刊傳與使用日益增多,琴派的風格特點又體現在不同的
傳譜之中。宋代官方推重“閣譜〞,甚至規定非彈閣譜不得人宮廷
為琴待詔。以後逐漸為民間的“江西譜〞所取代。南宋末年,“浙
譜〞崛起,又使得過去風靡一時的江西譜相形見絀。明代繼續崇尚
浙譜,浙譜經*徐天民祖孫四代傳授,被尊為“徐門正傳〞。刊行的
琴譜如<<梧崗琴譜>>、<<杏莊太音續譜>>都強調自己是“徐門正傳
〞,以區別他們所不贊成的其他琴派。<<風宣玄品>>中說﹕“世傳
操有二﹕曰浙操徐門,江操劉門〞(“江操劉門〞即松江派劉鴻)
。“絲桐篇〞中又說﹕“近世所習琴操有三﹕曰江、曰浙、曰閩。
習閩操者百無一、二,習江操者十或三、四,習浙操者十或六、七
。據二扣木觀之,浙操為上。其江操聲多煩瑣,浙操多流暢,比江
操更覺清越也。〞
各個時期對各個琴派的評價多有不同。清人王坦在1764年刊印的<<
琴旬>>中極力推重虞山派說﹕“一時知音,遂奉為楷模。〞對其它
琴派則頗有非議﹕“中州派高古端麗,寬宏蒼老,然用意過剛,殊
失優柔樂易;浙派清和善俗矣,惜其填詞合曲,好作靡曼新聲;八
閩僻在邊隅,唐、宋後始預聲名物,其派務為不經之詞,豈無乖於
正始?金陵派之參序有節,抑揚有紀,可謂得古韻之遺,第取促節
繫聲,猶未免六代淫佚之失。〞黃曉珊在1878年刊印的<<希韶閣琴
瑟合譜>>中刖認為﹕“無論金陵之頓挫,中折之綢繆,常熟之和靜
,三吳之含蓄,西蜀之古勁,八閩之激昂,派雖各異,其間輕重徐
矣,剛柔合度,皆有一定之節奏。〞
●浙派﹕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為*郭楚望。他繼承了張岩彙集的秘
閣古譜和民間傳譜,加以編輯整理,從而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藝術
修養。他的代表作品*<<瀟湘水雲>>及其他傳譜,經劉志方授與<*毛
敏仲和*筡天民。毛、徐兩人在*楊瓚的主持下,彙編了歷史上收曲
最多的<<紫霞洞琴譜>>(已佚)。毛敏仲並創作了許多琴曲,一直
流傳玉今。徐天民則在傳授琴學方面有突出成就,徐氏祖孫四代都
以授琴馳名琴壇,明季尊之為“徐門正傳〞。後人稱浙派所傳琴譜
為浙譜。現存明代譜集受浙譜的影響很深。
●江派﹕明代琴派。明初松江琴家劉鴻、張收稱松江派,簡稱江派
。明中葉被認為“
p626
江操聲多煩瑣〞,(劉珠﹕<<絲桐篇>>)。明末松本名手有*金瓊階
等人,實為吳派的一支。明代另有一些提倡以詞配曲的琴家如黃龍
山、楊表正、楊掄等人,多活動在南京,後人也稱為“江派〞。他
們刊印的琴歌曲譜有些並不宜於歌唱,為虞山派嚴澂所非議。
●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處江蘇常熟,當地有河流名琴川,所
以又稱熟派,或琴川派。“浙操徐門〞中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
傳琴(見*徐天民),致使當地名手輩出,陳愛桐即其中之一。傳至
*嚴澂,結“琴川琴社〞。傳譜輯為*<<松弦館琴譜>>。陳愛桐的另
一再傳弟子*徐上瀛,在嚴氏的基礎上加以豐富,增添了快速的*<<
瀟湘水雲>>等曲目,輯有*<<大還閣琴譜>>,並著*<<溪山琴況>>,
對演奏的美學要求繯述甚詳。虞山派在琴界聲望很高,本世紀三十
年代在上每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紀念該派而命名。
●熟派﹕即*虞山派。
●廣陵派﹕清代著名琴派。江蘇揚州古稱廣陵,以此地為中心形成
的琴派稱廣陵派。最早由清初*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礎上發展而成。
其子徐祐、徐禕繼承家學,到京師獻藝,一時爭傳“江南二徐〞。
所輯<<澄鑒堂琴譜>>為本派最早的譜集。繼起者徐祺,吸收各地名
曲加工整理,編成*<<五知齌琴譜>>,為近態流傳最廣的譜集。此後
名手薈萃於揚州,*吳灴又在此基礎上編UU<<自遠堂琴譜>>,也是很
有影響的譜集。太平天國戰事之後,該派還陸續出版有*<<蕉庵琴譜
>>、*<<枯木禪琴譜>>等,其影響一直及於現代。
●閩派﹕近代琴派。以*祝鳳喈為代表,他是福建浦城人。著有*,,
與古齌琴譜>.。繼其學者有編*<<琴學入門>>的張鶴,編*<<琴學初
津>>的陳世驥等人。
●嶺南派﹕即廣東琴派。源於道光(西元1821─1850年)間的黃景
星。黃字煟南,廣東岡州人。繼承先人的古岡遺譜>>,又向香山何
洛書學十餘曲。輯五十首為<<悟雪山房琴譜>>,有光緒乙西(西元
1885年)年刊本。近人中山鄴健侯傳其學。
●川派﹕琴派之一。又稱蜀派。唐代有“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
(朱長文<<琴史>>)的評語。這一琴派的風格待徵至今仍有遺存。
近代川派知名琴家有﹕*張孔三、楊紫東、錢綬詹、李子昭、吳浸阻
、龍琴舫等人。*<<天聞閣琴譜>>和<<沙堰琴譜>>中收有川派作品,
其中以*<<流水>>*<<醉漁唱晚>>等曲最為流行。
●蜀派﹕即*川派。
●諸城派﹕近代琴派。山東諸城王溥長(字既甫),王作禎(字心
源),*王露(字心葵),祖孫三代以虞山琴派為基礎;另有王雩門
(字冷泉),和他的學生*王賓魯(字燕卿)以金陵琴派為基礎。兩
者匯流,又結合當地民間音樂風格而形成具有山東地方特色的諸城
派輯有<<桐蔭山館琴譜>>(王心源),<<琴譜正律>>(王雩門),
*<<梅庵琴譜>>(王賓魯、徐卓)。代表曲目如*<<長門怨>>、*<<關
山月>>,都是現代流行琴曲。
|
|